鄭仲宏
-
152014-05-06主計處最新公布的一項數字讓人很難過:隨著人口結構高齡化,老人當自強,近半數貧窮家庭主要經濟來源是65歲以上的老人,勞動參與率8.6%逐年走高,也顯示愈來愈多人退而不休,或退了不能休,沒法享清福。
這種現象在中南部與東部最多,印證了年輕人口流失,往北部移動的事實。上週獨立特派員長照台灣系列報導就披露屏東和花蓮山地鄉以及高雄內門等等地區的老人家,很多獨居,得靠社工甚至志工去照顧,而偏鄉的人力資源缺乏,訓練不足,台灣並不大,但為什麼長照喊了十年還缺口這麼大?
回想過去地方上以健康促進之名的活動還真是不少,甚麼老人運動會、社區健康活動、老人健檢,有的民眾還是衝著禮物而來,政治人物也藉此沾光說是做到了里民服務,最重要的是消化了預算,政績多一筆,但真的有用嗎?一次辦完以後就沒下文,要等第二年!政府不是喊窮嗎?到底要怎麼做,錢才能花在刀口上?
獨立特派員今天就繼續到各鄉鎮體檢我們的長照政策和地方政績。
第346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132014-04-29
-
9
-
232014-03-17北台灣的冬天又濕又冷,很多人都逃離台北到南部去曬太陽包含最近幾年非常熱門的小琉球!它是台灣離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嶼,有世界三大之最,最佳觀日點、最多珊瑚品種以及全島就是珊瑚礁,不過它的面積也最小只有6.8平方公里,但是每年有將近50萬人到小琉球去玩,遲早會把這塊唯一的珊瑚礁小島給踩平了。
因此當地人發起,從每年12月1日至隔年3月31日是小琉球潮間帶的休養期,希望給這裡的生態有個喘息的時間和空間。但是獨立特派員冬天去的時候發現,潮間帶還是有不少遊客,甚至是當地人帶去的,明明大家共同簽下了遵守休養期的公約,卻依然犯規,警察和巡守隊看是熟人也不好取締,這樣的保育有何功效?小琉球與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都是珊瑚礁地質,有雀鯛科、隆頭魚這些相似的魚群,如今墾丁就因為遊客太多旅館太多被破壞了,很難回復,小琉球有前車之鑑是不是能由民間自發性的,和政府有策略性的防微杜漸呢?過去幾周獨立特派員連續報導了墾丁觀光與生態問題,今天就繼續帶大家來看看小琉球明天的憂慮!
第339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252014-03-11看見台灣這部片子賣座很好口碑更佳,引起很多人的省思甚至政府官員也拿來當教材和施政方向,但實際上有多大的效用呢?內閣閣員換了一批之後又能夠痛改積非成是、積習已深的環境問題嗎?獨立特派員在墾丁悠活事件爆發之後持續追蹤報導。
前幾個星期前我們播出了悠活復活,當時採訪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時,處長就表示,有心要輔導地方業者合法化,似乎這樣才能消化成長中的觀光人口,但是怎麼合法化?這幾年墾丁旅宿業快速成長,估計有上千家民宿,多數有合法爭議。
獨立特派員跟著屏東縣政府實地稽查,真的,地方只有一個稽查員每天都忙得不得了,每次政府被批評執行不力時,責難就落到他頭上,大陸港台各種消費爭議投訴,他也要處理,最近聽說他要離職了。我們採訪那天,感受到他的無力與無奈,罰單照開,一開三萬,但想想:為什麼業者罰不怕?一年七百萬人潮加上無限制擴張的民宿,恆春墾丁的遊憩品質與環境負荷正逐漸失控。
第33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242014-02-11連續幾天全台被寒流籠罩,又濕又冷,相較之下南部氣溫暖和一些,尤其恆春墾丁一年四季氣候宜人,去年墾丁觀光人次720萬,這麼多人把附近的旅館民宿都住滿了,年底,一場會議讓部分區域暫停營業四個月的悠活度假村,再度復活,這又是一樁就地合法案嗎?
悠活渡假村佔地1.5公頃,距離珊瑚礁潮間帶不過30公尺,每年夏天410個房間一房難求,營業額五億,去年五月被人翻出舊帳,指出14年前未環評先營業引起爭議,被勒令部分停業。四個月後有條件通過環評,這條件是三年內污水零排放,這讓緊鄰珍貴海域資源的飯店業者今後更有理了。
目前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旅館民宿369家,未完成營業登記的超過八成,墾管處和政府究竟要怎麼處理? 怎樣對其他業者交代? 墾丁遊客即將上探一年八百萬,未來如果拿不出明確管理辦法,不但社會公平正義無存,寶貴的自然資源也將受到空前挑戰。
獨立特派員在大家吵鬧完之後,繼續追蹤報導。
第334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52014-01-20幾個月前屏東永達技術學院老師領不到薪水抗議,後來雖然暫時解決,但台灣面臨少子化及本地學生流失的問題仍然存在,而且越來越嚴重。教育部估計,105學年大一新生只有24萬7千,117學年只剩17萬不到,比起100學年減少三分之一。
招不到本地學生的學校,只得努力招收境外生,有的已經私下到對岸拜訪,或讓老師到那裡兼課,目的就在找活路,連馬總統也表示應該檢討三限六不政策,並提高陸生比例,但這樣真能解決問題嗎?
20年來台灣廣設大學,專校升格技術學院,技術學院升科大,大學由23所增為120所,不但如此,原本的大學也競相擴增學生人數,台大就從2萬多人增加到3萬。這樣下去,當然在面臨少子化的今天會搞到有學校快撐不下去了。除了屏東永達曾積欠教師7個月薪水,高鳳技術學院更借貸700多萬無力償還,被查封校產,上百件設備被法拍。
獨立特派員在過去半年多,持續關注南部幾所大學院校,點滴記錄他們從招生、開學、開董事會、學生選課上課的狀況,有的教室早就鎖起來,因為沒人上課,有的班級只有一個人,得跟另外一班只有四個同學的併班上課,學校花了很多錢做硬體卻沒人用,老師還得發展第二專長,這些光怪陸離的現象誰能解決?
第331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9
-
122013-12-30高雄的封測大廠日月光被查到埋暗管,偷排有強酸的廢水,除了停工還可能判賠上億元,社會一片撻伐之聲,但日月光真如外界所說的埋暗管嗎? 抓到了日月光就能從此改善後勁溪汙染問題嗎? 後勁溪其實是高雄一條大水溝,只有13公里長卻大大有名,就因為它從來沒清澈過。
夾雜著各種刺鼻的味道,除了日月光還有很多小型工廠都往這裡排放廢水,這叫陸排,因為楠梓加工出口區沒有聯合汙水處理廠,因此廢水都由工廠各自處理,有的跟附近的仁大工業區、台塑中油的廢水流放大海,或走陸排流入後勁溪。後勁溪還提供沿路一千六百公頃農田灌溉用水,它的下游到住宅區,這十年來政府花了65億整治美化,蓋了很多房子,後勁溪和人有著密切的關係。獨立特派員帶您從下游往上追蹤廢水的里程!
第32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122013-11-28台灣 甘比亞斷交
邦交國數字代表什麼
實惠的援助又是什麼
一起跟著鏡頭 到馬拉威看看
我們的邦交國只剩22國了! 台灣跟甘比亞斷交、撤大使館、終止各項活動,但是對方欠我們數千萬美元的商業貸款恐怕也討不回來。其實說實話,過去我們為了維持邦交國數字好看,都是以援助為籌碼,包括給人家錢,累計外交部貸款友邦的,有1億5664萬美元還沒還,每年外交預算兩百多億,還要這麼花下去嗎?
獨立特派員今天帶您深入另一個非洲國家馬拉威,來看看自從2008年我們斷交後,台灣人在這邊做了些甚麼?我們把台灣的豆漿蔥油餅帶了進去,教他們改變營養方式自立工廠,還教寡婦養雞,協助身障者做環保燃料,這是為了甚麼?很多東西不是一紙協約或外交國書就能講定了,短視近利之外,國際援助還有很多方式。我們總認為台灣要參與國際社會很困難,但這幾年在斷交的馬拉威卻看到有人用很有限的資源給他們專業實惠的援助,得到真正的尊敬和友誼。
第323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62013-10-31服役如何不虛此行
又該如何進行管教
懲罰 關禁閉 還是視而不見?
以色列成立教育部隊
台灣拚觀光,離島也不例外。行政院原先核定要將大二膽駐軍全數撤離,移交給金門縣政府,開放觀光,但是引起國安上的疑慮,所以前兩天行政院長又宣布,國軍不會全數從大二膽撤走,將留下部分兵力,只開放部分區域給人參觀。中華民國國軍要精實化,但軍中屢屢傳出管教問題,除了懲罰、關禁閉,或者大家一起混日子,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提振素質與士氣呢?
以色列國防軍就把軍隊當成國民教育的一部分,裏頭成立教育部隊,除了要求年輕人報效國家,也相對的照顧年輕人就學、成家、立業,讓人可以安心當兵,甚至幫助在社會邊緣的少男少女,鼓勵他們將功贖罪,在退伍前可以申請清除犯罪記錄,軍隊因此成為教育的一環,軍隊裏面的訓練和精神也延伸到社會上。
以色列對軍隊投資了很大的教育成本國防軍,因此訓練出來的都是高科技兵種,是國家資產,因此曾經為了搶救一個大兵,用一千多名人質交換,難怪年輕人退伍後,成為大家搶著要的人才,可以馬上投入對國家有用的產業,兵強馬壯,值得借鏡。
第319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122013-10-24卡拉卡 意為獰貓
這個營六成五是女生
是不折不扣的第一線戰鬥部隊
巾幗不讓鬚眉
今年國慶大典上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憲兵機車連和三軍儀隊表演,博得滿堂彩,司儀也幫忙宣傳,希望有更多人加入三軍儀隊。為了推募兵,國防部費盡心思,還規畫一個叫做全志願役實驗部隊,一改過去的大通鋪,讓每個阿兵哥都有一床一桌一櫃,而且還有空調、網路,甚至開放智慧型手機!日間操課、夜間休閒,讓大家晚上可以進修、照顧家庭!這是甚麼樣的兵役制度?
上週起,在我們節目中開始一系列的報導以色列國防軍,他們青少年都搶著上當兵補習班,爭相進入戰鬥部隊,女生也不例外,今天獨立特派員就要深入有名的卡拉卡部隊,這是個不折不扣的第一線戰鬥部隊,裡頭六成五是女生,他們沒有性別的優勢或特權,一樣要背背包打靶、跑步,在地上又翻又滾,而且加入戰鬥部隊得三年時間,大家還是搶著去做。以色列的女兵足以擔當近九成男性的任務,他們是不是各個身材壯碩呢?當然不是,他們用心用智慧去達到體能的極限。以色列人普世價值觀是:當兵才會成為好男好女。
每逢孩子入伍前夕,社區都會全體動員,舉辦盛大的歡送會,這是因為他們周遭不時發生恐怖事件,大家危機感很高,所以孩子從小習武,才七八歲就能用拳頭做伏地挺身,在這種環境中成長,難怪連女生都訓練出巾幗不讓鬚眉的膽識。
第31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92013-10-17在台灣,要募五個旅,只來五個連。
在以色列,不分男女,視從軍為人生轉捩點。
為何兩國差別這麼大?
原本今年要實施的募兵制宣布延後2年上路,對六萬多名82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役男有重大影響,因為他們仍然得當兵,也使得軍訓課突然很熱門, 國防部說,推動募兵制目標沒有改變,未來會向行政院爭取提高志願役的待遇,來增加誘因。但是薪水高一些就能招募到優秀人才嗎?
獨立特派員繼美國大兵報導,實地觀察他們怎麼招募新人,又如何把新兵操練成有戰技又有榮譽感的軍隊後,再次到以色列採訪他們的兵役制度。四面楚歌的以色列,在地理歷史上是個孤鳥,飽受威脅,他們始終實施義務役,也是世界上唯一女性也要服役的國家,可說是全民皆兵,服兵役被塑造成年輕人自我改造邁向成熟人生的必經過程,準備當兵變成年輕人的大事。獨立特派員是頭一個進入以色列採訪軍事訓練的台灣媒體,當兵前年輕人怎樣預備服兵役呢,我們從他們的當兵補習班看起。
當然台灣環境和以色列很不一樣,但志願役對年輕人來說似乎少了奉獻和熱忱。反而比較像報考公務員般,只求一份穩定的工作,下個星期我們要走進以色列家家戶戶,感受他們對保家衛國的使命感。
第317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12013-09-23演習?演戲?
段考核三專家比居民多 國軍直昇機出任務
政府為了確保核能電廠意外事故時大家都能有最好的因應,所以舉行核災演習。日本福島事件後行政院原能會花了許多心力修整演習方式,在今年九月的核三廠演習驗證。除了廠內搶修程序外,也特別鼓勵民眾參與。因為任何防災計畫都需要民眾配合。
對於自家周圍的防災演練,民眾本有責任一起學習如何保護自己和配合政府撤離。但是今年演習仍然只有幾輛遊覽車有限的民眾願意參加。當許多人批評政府的時候,是否也想想民眾應負的責任?但這是社會演進過程,需要時間。本則報導呈現這次核三演習政府鼓勵民眾參與的努力,也呈現民眾對未來如何擴大參與的建言。
第313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02013-08-29威風凜凜的儀隊是國軍的門面
榮譽、互助、合作是他們的代名詞
兵源減少卻讓他們面臨裁編壓力
儀隊未來將如何保住榮耀?
會不會因國家政策而淪為歷史的記憶?
軍事審判法修正,國軍承平時期犯罪全部改由一般法院審理,這是劃時代的巨大變革,中華民國的部隊究竟要怎麼統御領導?如何在元氣大傷後重整?獨立特派員今天繼續來探討!
現階段,台灣沒有戰爭,兩岸和平漸進多年,帶兵的人少了實戰做後盾,只能沿襲過去軍中次文化,以軍令軍法為靠山,停留在過去封閉的威權方式,才會終於爆發這次洪仲丘事件,這讓原本計畫推動的募兵制更是雪上加霜,目前已經有許多部隊正在裁編,可以預見未來恐怕有人員缺口,陸戰儀隊就是個例子。
您一定對壯盛軍容的儀隊印象深刻,儀隊是為了鼓舞軍民士氣,有宣示國威的意思,每個國家都如此!
獨立特派員在屏東龍泉新訓中心親眼看到,海軍和陸戰儀隊都在這裡挑選新血,但是陸戰儀隊由早年的三年兵甲等體位,現在降為一年兵一般體位,一次還找不到足額的人。在儀隊標準的高踏步和轉槍訓練中,讓他們不只外表要拿得出來,還得培養高度的榮譽感及團隊氣氛,所有人因為榮譽而互助而共同追求完美,那是不為人知辛苦的一面。跟著獨立特派員一起來看看新兵怎樣經過反覆淬鍊,成為手拿6公斤步槍鏗鏘有力的國軍標竿。
半年前,獨立特派員就播出打造新國防軍系列報導,這幾周因為國軍危機,我們從美國大兵一路看到中華民國國軍的精神和實質的操練。過去被當成機密不能公開的國防,現在則需要全民深入了解才能凝聚共識。十月份我們將進一步帶您進入以色列部隊,看看他們在強烈的愛國心驅使下,70%幾乎全民皆兵,退役的年輕人怎樣回歸各行各業成為人才翹楚。
第310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02013-08-23保家衛國從國軍開始
台灣國軍兵期卻越縮越短
美國三個月操練晉升
在台灣一個月能學多少?
上個星期我們報導美國大兵的招募和入伍過程,強烈感受到他們的榮譽感和服從性,美軍無時無刻不在備戰狀態,跟台灣經過解嚴長期承平狀況自然不同,但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國家不太可能完全不設防,國軍不可能一日不備戰,那麼在軍法完全移到司法,國軍結構面臨重大調整,士氣低迷的今天,我們的部隊到底何去何從?今天就回頭來看看國軍部隊。
獨立特派員稍早曾深入陸戰部隊採訪,他們在陸軍當中一向操課嚴格,由新兵晉升為二兵的過程中,無論鍛鍊膽識或訓練專業技能,他們很努力,實在應該給這些部隊一些鼓勵和支持,不過獨立特派員也觀察到,現在訓練時間比過去縮短,不但給官兵很大壓力,也有素質降低的危機。美軍新兵要操練三個月才能晉升,我們一個月速成,這能練出甚麼兵來?未來一旦強行募兵,兵役制度改變,必然造成更多問題,其中戰鬥部隊又比後勤支援部隊難招到人,因為一般人認為退伍後這些戰鬥部隊的技能轉用民間空間有限。真是如此嗎?獨立特派員帶您一起細細觀察深入瞭解。
實施募兵制的其中一個理由,是覺得讓年輕人浪費青春,這會不會是一種刻板印象?通常在媒體我們看到的都是蛙人等搶眼的部隊,然而國防不能單靠幾名蛙人,而要看步兵素質,需要更優秀的人才投入,就像美軍,這才是主要戰力。
第309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