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跨代、跨群、跨域共生,社區面臨什麼挑戰?【獨立特派員】

分享文章

過往農村社會的時代,往往只要家裡有事,左鄰右舍都會彼此幫助,這樣互助的精神,如果在現在的社區營造形式來看的話,是一種共生的概念。透過社區所建立的平台,以及各種服務模式,社區居民可以彼此互相幫助,是共生社區最主要的精神。

建立共同生活感 互助精神成當代顯學

樓高五層的建築,是一棟結合臨托及長照據點的青銀共居社會住宅,一樓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C級巷弄長照站,還有另外一個很生活化的名字「好客廳」。

社工師翁弘育說明「好客廳」的特色,住戶有青年戶,也有長青戶,所以我們有更多機會可以把既有的巷弄站當成一個據點,藉由這樣的設計,讓更多的孩子們跟青年戶有機會來到這裡一起參與多元式的代間共融活動。

以「好客廳」為平台,透過各種活動聚集社區居民,建立共同生活感。除了社區裡的長輩可以共聚一堂,不同世代的孩子也在這裡得到照顧與陪伴。

採訪這天,住戶李萱妤打算回家晒衣服、做家事。將小孩寄給鄰居或是留在好客廳與長輩作伴,是這棟社宅的日常。

翁弘育觀察,比如說樓上住戶發現另外一戶的的父子檔,可能沒有衣服,都是穿薄的,然後冬天他會主動分享一些衣服或用不到的外套。樓上的媽媽們也會彼此互助共生。比如說這個媽媽在家煮飯,其他媽媽可能要出去工作,這一戶就變成是臨托的場地,他願意幫其他媽媽跟孩子煮飯,然後媽媽下班一起來這邊吃。

弘道基金會執行祕書林博樺分析,會因為這個社區的組成,可以有不同主題的關注。譬如說這個社區,青壯年都外移去工作,可能在這裡會有很多的老人、小孩或者是外籍配偶等等的。在這樣的形態裡面,我們會希望社區的這些人都可以一起參與,那它可能發展的特色會是跨代共生。

青銀共居已逐漸成為跨代共生主要模式。(圖/獨立特派員)

打破語言、族群隔閡 化解矛盾後的共生模式

在生活上彼此互助是共生社區的主要概念,其中青銀互助的跨代共生是過往最常見的型態,不過,隨著社會發展,共生的型態也越趨多元。

福氣教會所在的社區有許多年長者和看護移工,在發現雙方的溝通障礙後,教會從中做起橋梁的工作。除了傾聽困難、提供建議與協助,也設計一系列的課程。透過對家鄉的介紹了解彼此的生活背景;透過自畫像知道對方的愛好;透過家庭圖了解對方的情感牽絆;透過飲食、服裝等文化則認識了彼此的生活習慣。

福氣教會長青牧區傳道黃照旺分享,讓看護教長輩自己的母語,然後長輩教看護中文,就互相的。他們因為這樣子之後,這位被照顧者的精神越來越好。

以教會為橋梁,跨海而來的移工與被照顧者有機會更好的在社區裡一起生活。隨著台灣族群與文化的多元發展,為了各族群間可以彼此互助共融生活,跨群共生的社區型態也應運而生。

打破語言隔閡後,不同族群間也有共生型態。(圖/獨立特派員)

社區藥局著重預防醫學 陪長者走過亞健康時期

廖昱喬一家從爺爺時代就在當地經營藥局,隨著時間過去,客戶逐漸年老,加上人口外移,社區高齡人口比例逐漸增加,使得這家在地老字號重新思考藥局在社區裡的定位。

藥局業者廖昱喬表示,社區藥局怎樣帶領長輩們在進入醫療前的亞健康時期,做最好的關懷跟健康管理。對他們來講就是更知道,自己最近的健康管理是不是有做好,而且是透過專業的藥師,甚至是我們藥局也有設置護理師,給他們專業建議跟照顧。

以預防醫學專門店作為社區藥局的定位,讓藥局不只是賣藥的地方,也為社區提供健康照護。而這類以跨領域的方式在社區裡與居民共存,是跨域共生的新型態。

林博樺解釋,共生的精神,就是他會去看重,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有貢獻的參與者。在這個社區裡面如何有一個交流的平台,讓大家可以連結這樣的互動,建立起互助關係。

彼此幫助、共同生活,是共生社區的核心精神,同時強調必須是雙向或多向,而非單向的照顧關係。在彼此幫助、共同生活的社區架構下,即使沒有家人的關係,社區也能成為另一種家。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