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摯愛最後一程 用何種方式?

分享文章

如何安排身後事是私人之事,也是公共之事。從傳統墓葬、靈骨塔,到樹葬、花葬、海葬等環保葬,甚至有鑽石葬等新式安葬法。不同的安葬形式,除了反映個人的信仰文化外,從大家族到小家庭、從婚姻到單身,從在地到全球化的生活型態等,在在影響每個人生命的「最後一程」,也攸關政府安排土地與設施的長遠規劃。

墓葬握有城市流行密碼

華人視為禁忌之地的墓仔埔,除為先人長眠之地,還握有城市發展密碼。(圖一/獨立特派員)

清明時節手拿清香祭拜祖先,但其實墓園不僅是先人長眠之地,「亦是補足我們歷史最後一塊缺頁,」地上台南召集人李時光說。

不同於華人的禁忌視角,高雄市鳳山社區大學校長李橙安與李時光,兩位以文化及歷史角度看待墓仔埔,「墓埔地有太多城市發展的祕密,」高雄市鳳山社區大學校長李橙安說。

兩人如同解碼員,帶著記者走入高雄鳥松第五公墓,一路上有說不完的墓葬小故事。

高雄鳥松第五公墓裡有清代、日治墓碑,顯示周遭聚落發展時間,以及台灣是一個海納百川的移民社會。(圖二/獨立特派員)

以墓碑上的時間來看,最早從清朝雍正便有先祖移居此地,接著乾隆、同治、日治,一直到現在,凸顯出台灣是一個海納百川的移民社會。「剛開始他可能寫中國籍貫,經過幾個世代後,異鄉變成故鄉,他開始認同這塊土地,所以寫的籍貫是台南、高雄等」李時光觀察。

墓碑上的籍貫有些是古地名,有助於籍貫研究學者,瞭解墓地周圍聚落城市的發展史,甚至「先人用什麼陪葬品、陪葬品從哪來,」如果陪葬品是台灣以外的,表示當時已有跨海貿易,以此推敲當時台灣的貿易版圖。

從墓碑時間、紅磚尺寸、花磚等都顯示其為日治時期之墓,尤其花磚更是時代限定的流行藝文裝飾。(圖三/獨立特派員)

墓體本身也能發現「時代限定的流行文化」。像是位於此區的日治時期墓葬(圖二),墓體以紅磚砌成,磚的尺寸顯示為日治時期,整體設計相當秀麗典雅,並富有時代感。

最特別的是搭配日治時期獨有的花磚,包括常見的百合、玫瑰、蝴蝶、仕女圖繪外,還有八仙祝壽及二十四孝綵衣娛親的故事。「日本明治維新後,學習西方花磚工藝,並在日治時期傳入台灣,」李時光指出,當時製作花磚成本高昂,住家用得起花磚,甚至作為墓體裝飾的人家非富即貴。

高雄大社許家望族之墓園,請來日治時期頂尖皮影藝師──張叫,協助造墓,哪吒鬧東海的磚雕既典雅又活潑。(圖四/獨立特派員)

有了財富,還要彰顯人文藝術涵養。以高雄大社昔日望族許家的墓園來看,除了典雅的花卉彩瓷及好幾則二十四孝故事外,最吸睛的是墓平上的哪吒鬧東海磚雕,這齣戲文出自明朝小說《封神演義》中的橋段。

磚雕旁落款人為張叫,是已故的國寶級民族藝師張德成的父親。張叫是日治時期享負盛名的皮影戲藝師,在日治時期全面禁演鼓樂的年代,張叫的皮影戲班是唯一獲准演出的戲團,而張叫的另一項藝術成就便是磚雕。許家墓園請到頂尖藝師張叫協助磚雕造墓,並且難得在墓體上落款,李橙安推測,一方面希望先祖能像在世時有戲可看;二方面顯示許家有能力、財力,更有藝術涵養。

不過一般老百姓裝飾墓地,甚至請藝師協助造墓的狀況,其實到日治時期開始才逐漸成形。

墓葬設計巧思

台灣常見的傳統墓葬設計,融入美學、風水、祈願、水土工程等設計。(圖五/獨立特派員)

日治時期以前,社會階級如侯爵高官、士大夫、平民等皆有區別,對於墳地範圍、墓碑大小、碑座高度等皆有明文規定,不得僭越。因此,許多平(貧)民以石塊堆砌,就算完成喪葬了。

隨朝代變遷,階級逐步鬆動及文化禮俗更迭,使每個時期的墓造設計都有些許不同。台灣常見的墓葬設計(圖五),中心為墓碑以及墓桌,墓碑兩旁有裝飾用的墓耳;墓碑後面安放先人的墓塚,通常設計成龜殼狀,寓意長壽有福,因此也稱為墓龜;而墓塚與墓碑之間的子孫巷能擋土排水,水又象徵財富,因此也有向子孫聚財的涵義;從墓桌往前方延伸,兩旁設計簡稱叫墓手,細分縱向為伸手、橫向為屈手,下方常有裝飾藝術。

高雄市鳳山社區大學校長李橙安解釋,早期彩繪師工作場域是寺廟,到日治時期,尤其皇民化階段,殖民政府不太讓台灣人修廟或蓋廟,寺廟營造與彩繪等工作機會相對減少,包括看到做灰作、塗尪仔(製作土偶的人),這群工匠慢慢從傳統建築轉移到墓地。

傳統墓葬常見松鶴鹿竹等,意表長壽有福的圖飾。(圖六/獨立特派員)
壽字兩旁各有一隻蝙蝠,取其諧音「福(蝠)壽雙全」之意。(圖七/獨立特派員)

一般人家雖請不起頂尖藝師造墓,但仍講究設計。像是常見的松鶴鹿竹圖飾,意表松鶴延年。兩隻蝙蝠中間加一個壽字,取其諧音「福(蝠)壽雙全」。墓碑兩旁的墓耳上常繪有金童玉女,盼迎先祖至西方世界。

隨著墓葬設計愈來愈複雜、精緻,「造房子的土水師傅才有機會造墓,墓地光溜溜的很怪,應該要像房子一樣有些漂亮裝飾,彩繪師、藝師等就開始接這些工作,」地上台南召集人李時光說。

樹葬花葬開始盛行

花葬樹葬真正做到塵歸塵、土歸土,以及土地循環使用的環保概念。(圖八/獨立特派員)

隨時代變遷,土地愈來愈稀缺,納骨塔與墓地屬於鄰避設施,取得不易,再加上大家族漸成小家庭,甚至到了單身貴族世代,再再驅使喪葬形式不斷改變,「現在人不會想要身後事再留給子孫煩惱,自己能決定就先決定好,而且近年環保意識提升,所以愈來愈多人選擇環保葬,」台北市殯葬處花葬管理員江清泉分析。

目前台灣的環保葬有花葬、樹葬、海葬三種形式。

花葬、樹葬過程一樣,將骨灰倒入土壤,再覆土回去,放上石塊,石塊目的一是避免野生動物耙抓土壤,二是避免土壤被雨水沖刷。土壤旁種植花草或樹木,等一區滿葬後鋪上草皮,約三年到五年,管理人員確認骨灰完全分解後,土壤重新打開埋葬其他骨灰。

台北市殯葬處樹葬管理員陳光輝說明,樹葬、花葬是真正做到塵歸塵、土歸土,土地不斷重複使用。園區內不冥紙、不立碑、不做任何記號,園區旁另設置統一祭祀空間。目前環保葬皆免費申請。

陳光輝提醒園區NG行為,包括帶寵物祭拜,「我們沒辦法有效防範寵物隨地便溺,」另外,也不宜在園區內野餐,「有些民眾希望跟往生親人一起野餐同樂,但其實這是追思場所,並且容易破壞園區環境,造成管理負擔」。並非每位追思亡者的民眾,都能忍受一旁有人野餐喧囂。

突破傳統墓葬的追悼形式,為何能受到華人青睞,記者在花葬園區現場訪問家屬選擇花葬的考量。除了環保因素外,受訪家屬表示,「子孫一年才看你一次,人的靈魂都上天堂,不要想說一定要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記者追問,針對土壤重複埋葬多人骨灰不會有顧慮嗎?受訪家屬回應,「一定要跟老人家講清楚,當作你有很多鄰居,住了好幾層樓,更多人陪伴」。

海葬

海葬打破華人入土為安的傳統喪葬觀念,也不再有特定的追念空間,是環保葬中較冷門的選項。(圖九/獨立特派員)

另一種環保葬是海葬,家屬帶著摯愛骨灰乘船,航向離岸六公里的海上,將骨灰放入海中。海葬突破特定的追念空間,對部分民眾而言,沒有入土為安,甚至失去安放情感所在,因此是環保葬中較冷門的形式。

然而,對另一部分民眾而言,思念與祝福不分時間空間。記者隨海葬船出海採訪。海葬家屬龔先生表示,爺爺、奶奶皆為傳統墓葬,原本對海葬有疑慮,但父親生前是潛水教練,昔日便提過想海葬,「後來想一想還是尊重我爸的遺願吧」。

海葬家屬林小姐也遵照父親遺願選擇海葬,「他覺得比較環保,海闊天空,回歸大自然」。

台灣環保葬人數逐年緩步上昇,其中以海葬人數最少。(表一/獨立特派員)

近十年來,環保葬人樹愈來愈多,占比逐年緩步上昇。其中,以樹葬跟花葬最熱門,海葬雖有增加,人數卻一直沒有破千。為了鼓勵海葬,地方政府舉辦跨縣市聯合海葬,甚至部分縣市連火化、骨灰磨成粉的費用都是免費的。

鑽石葬

將骨灰做成鑽石隨時戴在身上,與已逝親人永遠不離不棄。(圖十/獨立特派員)

全球化時代,家鄉、異鄉的界線益發模糊,再加上科技日新月異,更新的喪葬形式──鑽石葬登場。

談吐爽朗的詹小姐,脖子上戴著一條人工鑽石項鍊,製作原料是已逝父親的骨灰。「比如我面對棘手的狀況,我會覺得說,如果我爸爸現在就在這裡,祂會告訴我怎麼來面對這個問題,就是把爸爸的精神戴在身上,」詹小姐分享。

詹小姐長年定居海外,「我們家三個小孩,分別在德州、喬治亞州、加州,請問墓要買在哪裡,難道你每年為了(清明節)這一天從世界各地飛到這裡,全部機票費加起來,不如我做成一顆鑽石戴在身上」。

詹小姐將骨灰做成10顆鑽石,自己與妹妹、母親戴50分鑽石,下一代六位孩子是30分鑽石,所有骨灰全數用盡,總經費新台幣70萬元有找,大約半年時間拿到成品。

鑽石葬代理業者蘇于凱解釋,鑽石葬的材料就是骨灰,從骨灰提取碳元素,在實驗室模擬天然鑽石在地殼中生成的條件,包括兩千度高溫、六萬倍大氣壓,讓它快速結晶變成鑽石,這顆鑽石的硬度、比重、折射率都與天然鑽石一樣,GIA證書會註明是實驗室鑽石。

蘇于凱分析,選擇鑽石葬的家屬多落在30歲至50歲,家庭關係融洽,希望將摯愛帶在身邊,彼此不離不棄。詹小姐的孩子們也認同此安葬方式,「我老大跟我說,媽咪,我好喜歡鑽石葬的想法,好浪漫,下一代孩子們覺得這是一件讓人溫暖、感動的方法」。

無論送摯愛最後一程的方式如何改變,慎終追遠的思念之情永恆不變。

(※邱惠恩 鄭仲宏/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