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文
-
1392017-03-28有句話說:「健保好,台灣健保特別好,大病小病通通保。」這是形容健保低保費,卻可以享有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但大部分人不知道,健保財源有限,健保署給醫院的給付其實都不高,台灣的醫學中心靠醫療本業賺不多,最主要是靠業外收入。
比醫院財務問題更令人擔心的是,急重症醫師嚴重斷層。過去還沒有實施健保前,住院和手術費用高,只有在校成績好的醫學生,才能當外科及婦產科醫師。健保開辦後,因為給付太低,大部分醫學生首選志願都偏向自費項目多、工作輕鬆、醫療糾紛又比較少的五官及皮膚科。
健保給付不足,對重症醫療產生影響最大,直接受到影響的和你我息息相關,未來許多急重症病患將面臨沒有醫生可看的困境。這座正在傾斜的白色巨塔,會如何影響台灣醫療的未來?
國外先進國家,醫學中心都是以接受轉診病人,救治急、重症以及發展研究及教學為主。但是在台灣由於醫療花費太便宜,導致到醫學中心看診的人數太多,有些醫院一天就超過七千人看診。台灣即將邁入高齡社會,醫療需求越來越多,倘若讓醫學中心繼續疲於看輕症,日後大家看診時間只會越來越少,病床更加一位難求。為了有效解決問題,健保署祭出六大策略,要落實分級醫療,讓醫學中心能有更多時間照顧急、重、難、罕症的病人。
第48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291
-
280
-
234
-
2532017-03-27日本前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今年7月脫離自民黨參選,成為東京都首任女知事。一上任立即展現改革魄力,宣布原本預定在11月初要進行搬遷的築地市場,因新的豐洲市場還有土壤汙染問題,決定延後搬遷。
但是都政府已經投入龐大經費興建完工,水產業者也投資了高額的冷凍設備,每延一天,對都政府以及業者來說,都是鉅額損失。小池百合子每天受到來自各方壓力,築地魚市最後的命運如何?搬與不搬都是很大的難題。
築地市場除了海鮮的魚貨買賣,還有一處壽司美食區,原本是市場工作人員用餐的地方,因為漁獲非常新鮮,成了各國美食饕客嚮往朝聖的地方。築地壽司有名最主要是因為這裡是美食競逐的地方,客人能夠在這裡吃到並且親身感受日本壽司職人專業的技術,像米飯、芥末和魚片的黃金比例,每家不同。以及捏飯的力道,如何讓醋飯裡含著輕微的空氣感,每位師傅的手感也不一樣。
築地壽司與場內魚貨市場八十幾年來一起成長,命運也息息相關。然而現在是網路時代,很多漁獲都是產地直送,築地批發市場的交易量已經逐年下滑,再加上新的豐洲市場存在很多問題,築地的壽司業者與水產業要如何延續八十幾年的金字招牌,未來是很大的挑戰。
第46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2542017-03-27
-
269
-
214
-
1522017-03-27目前人類面臨了氣候變遷等巨大挑戰,如何改變成了許多人引頸期盼的想望,但其實很多時候,改變可以從意想不到的角落發生。一隻來自西伯利亞的小白鶴,改變了新北市金山清水濕地的命運,因為小白鶴的駐足,農民們開始不灑農藥來保護小白鶴,讓金山溼地生態復育計畫能順利擴大。
而除了小白鶴這個意外的嬌客,生態工法基金會的副執行長邱銘源是背後的最大推手,除了金山清水濕地外,2008年開始,邱銘源和生態工法基金會在八煙積極推動水田復耕,八煙聚落原本是個快凋零的小農莊,但卻在2013年為台灣取得聯合國里山倡議會員的資格。如今更成為都市學童寒暑假體驗營最熱門的地方,究竟他們是怎麼讓小農村登上國際舞台呢?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第45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284
-
246
-
2722017-03-27最近全球強震不斷,鄰近的日本熊本發生7.3強震,南美厄瓜多、緬甸和阿富汗都發生了七級以上的強震,地質學家指出,環太平洋地震帶已經進入了活躍期。日本幾天內連續兩次強震,造成嚴重災情。但專家們指出,日本為了防震發展出的精密地震預警系統,嚴格的建築法規,其實已經大大減緩地震的傷亡。而台灣呢?根據國家地震研究中心估算,台北只要發生了6.2級以上的地震,將有1850棟的房子會倒塌。
內政部統計,全台超過三十年以上的老屋,有370萬戶,它們的耐震係數都不足。為確保民眾住的安全,營建署決議對民國88年底前興建的住宅,給予健檢補助。未來政府要如何輔導耐震力不足的住宅進行補強或拆除重建,是520即將上任的新政府所要做好防震減災的重要課題。
第44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2202017-03-23今年2月6號小年夜的南台大地震至今兩個月了,地震在瞬間就摧毀家園,但重建卻是條漫漫長路,獨立特派員一直持續關心守候。
在今天的南台震後六十天特別報導中,我們要走進工地,檢討施工品質和審視建築法規;我們陪伴生還者,一起面對心靈與家園的重建之路;我們更要還原救災現場,公開搜救不為人知的困難與挑戰。
首先要來看的是維冠大樓倒塌,震出了很多建築結構設計與工地施工的問題,獨立特派員記者張筱瑩和周明文後來跟著結構技師一一去看了很多在地震受損嚴重的房子,發現大部分建築在鋼筋綁紮以及混凝土的作業上都有問題,究竟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原因出在台灣的建築管理流於形式,造成私有住宅興建時幾乎處在沒有人管的狀況,整個工程品質全都仰賴建商與建築師的良心,工地裡更充斥著不能說的祕密。
第441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270
-
155
-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