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萬真彣
文字記者
報導
萬真彣
18
青年世代
文字:萬真彣
2017-03-27
帶我去太空3
八年前,四個大學教授帶著一群學生,用土法煉鋼的方式不斷研究,打造出低成本的混合式燃料火箭,連美國太空總署 NASA都佩服不已。
現在他們組成ARRC前瞻火箭中心,自籌1600萬的研發費用,經費常困窘到老師們開玩笑說要帶著學生去搶銀行,不過他們的堅持和努力,也吸引不少貴人相助,現在他們瞄準微衛星商機,要實現讓台灣本土火箭飛上太空經濟市場的夢想。
第444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鄭凱文
13
司法人權
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
文字:萬真彣
攝影:張智龍
2017-03-27
誰關了小燈泡
台北市內湖四歲女童小燈泡在媽媽面前遭隨機殺害的事件,震驚了台灣,失去孩子的痛所有人都感同身受。這是台灣七年來,第十起隨機殺人案件。專家歸納嫌犯的特質,幾乎都是社會挫敗的底層人口、仇視社會,引發殺機。
而警政署更統計出近十年來,刑案犯罪率遞減的情況下,隨機殺人的犯罪率卻更高,也更頻繁。恐懼和悲痛之餘,我們必須反思的是,台灣社會結構M型化之後,越來越明顯的社會落差,和隨機殺人這種犯罪型態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惡性循環?
第442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張智龍
最前
4
5
6
7
8
上一頁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