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首頁
主題分類
觀察
觀察
73
全球脈動
編輯精選
文字:尹雯慧
攝影:羅盛達
2023-11-08
印度崛起 – 婆羅多的新生
說到印度南方的科技大城–班加羅爾,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印度矽谷」的響亮稱號。它被牛津經濟學院預測,從現在到2030年,將是全球發展最快速的城市,無論在資訊、綠能、汽機車、會展、新創等產業領域發展,都具有領導性地位,吸引許多國際企業以及印度國內公司,到此設廠投資,看中的就是高素質的年輕專業技術人才。其中,也包含跨國經營的台商企業。
面對這個語言文化及法規政策上,和台灣有著巨大差異的機會之地,究竟有什麼魅力?又有哪些挑戰?印度的經貿發展,同時帶動語言人才的需求,中文教學市場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第826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
羅盛達
57
社福弱勢
系列報導:送愛到遠方,台灣國際援助足跡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3-10-25
新南向到緬甸 – 等待希望
緬甸,是東南亞最後一個從孤立走向開放的國家。2016年3月,緬甸結束超過半世紀的軍事極權統治,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成為國家領導人;緬甸仰光的大金塔,是緬甸人心中神聖的佛塔,也是帶給人民希望的重要象徵。
不過2021年,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引發內戰,造成數千人死亡,至少150萬人流離失所。至今兩年多,人民只能在困苦中找出路。
獨立特派員記者在緬甸內戰未歇、疫後經濟衰退的狀況下,跟著一群想把教育資源帶到偏鄉的台灣青年,新南向挺進緬甸。透過緬甸偏鄉一所華文小學校的故事,看看緬甸偏鄉面臨的教育困境與挑戰。
第824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55
社福弱勢
系列報導:送愛到遠方,台灣國際援助足跡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3-10-25
新南向到緬甸 – 三千公里來相會
緬甸因為內戰,局勢動盪。台灣青年志工在前往緬甸偏鄉科峎途中,不僅長途跋涉,還經歷了不小的風險,好不容易才抵達博愛中小學。
而青年志工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像博愛中小學,這種偏鄉的華文小學校,不僅硬體資源缺乏,師資更嚴重不足。
緬甸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華文學校裡的孩子們大都窮苦,也是許多緬甸家庭的縮影。學習華文,成為他們改變人生的重要契機及資源,這也是華文學校的創辦人李路加及傅彩威夫婦,縱使學校經營再困難也要堅持下去的原因。
第824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