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社福弱勢
45
社福弱勢
系列報導:動物故事集
文字:婁雅君
攝影:賴振元
2017-05-22
我是治療犬
如何紓解情緒壓力有許多不同的方法,而動物輔助治療紓壓則是其中一個選項。人和動物之間的關係,已經成為心理學正式研究的課題。
30年前,美國的學者,曾經測量人類在撫摸友善且熟悉的狗時,人的血壓會下降、呼吸規律、肌肉放鬆,這些都是壓力減輕的現象。也因此動物輔助治療的運用,越來越廣泛。
在台灣也有治療犬在學校、機構中進行服務。當這些毛茸茸的狗兒一現身,立即融化了這些被服務的對象。這樣的服務,現在分工更細緻,原本只是飼主和狗兒進行的服務,現在納入了社工、護理等專業人員,為服務對象設定更具體的課程目標。來看看這些毛小孩的服務工作。
第497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賴振元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