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首頁
主題分類
民生
民生
82
公共安全
文字:婁雅君
攝影:張智龍
2024-11-06
康芮的試卷
康芮颱風10月31日下午1點40分左右,以強颱的姿態從台東縣成功鎮登陸,又在同一天晚上6點40分從雲林麥寮出海。短短5個小時快閃台灣,卻帶來超過上萬件災情,農業損失更超過12億。
在各種災情中,都會民眾最有感的,應該是強風肆虐之下,路樹及鐵皮造成的損害及不便。不只這次的康芮,10月初的山陀兒颱風,也帶來嚴重的路樹倒塌及鐵皮災害,這兩項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也是颱風留給台灣的生活安全考驗。
第87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74
公共安全
文字:廖怡芬
攝影:賴振元
2024-10-16
颱風假 風雨中的爭議
山陀兒颱風十月初侵襲台灣,路徑一變再變,原本將以強颱之姿侵台,但在登陸前卻在海面滯留,移動緩慢,之後減弱為中度颱風。
登陸時間一再延後,全台都提前宣布停班停課,但有些地方其實是無風無雨、晴空萬里。有些民眾很開心,大呼撿到了颱風假;但也有些人放了假,其實就沒有薪水可以領。製造業、服務業也直呼損失慘重,台經院就估計,光是停班1天,台灣的經濟產值就損失了300億。
到底放不放颱風假,地方首長的決定,引發各種正反面兩極化的批評!究竟颱風假是什麼?為什麼要放颱風假?國外的做法又是如何?
第873集
文字:
廖怡芬
/ 攝影:
賴振元
61
公共安全
系列報導:台灣進入百年強震週期!如何防災與因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4-07-17
防災士·防災事
四月的花蓮地震大家可能都還記憶猶新,台灣除了地震之外,每年颱風期間,還有風災、水災的考驗。面對台灣多樣的天災風險,民間的自主防災應變能力其實更重要。
台灣在2018年,就參考日本建立防災士證照制度,他們可以在事前協助防災,真正發生災難時,也可協助民眾緊急避難,甚至擔綱救援工作。到底什麼是防災士?他們對防災、救災又能帶來哪些貢獻?
第861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