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醫療公衛
33
醫療公衛
文字:婁雅君
攝影:賴振元
2017-03-27
失智病房
大家對失智症的第一印象,就是記憶力衰退。其實很多症狀,像是出現幻覺、情緒和行為問題,都可能是失智的徵兆。不過大多數的家屬,可能會輕忽這些狀況,視為理所當然的退化現象。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也反應,等到家屬覺得不對勁,送病人就診時,可能已經是中度失智的狀況。
國內有高達24萬的失智症人口,不過他們一旦因病住院,可能分佈在精神科或是內科等病房,相關的用藥整合,其實是一大問題。今年初,台灣第一個失智症專責病房成立,提供病患醫療服務,也提供家屬照護上的知識。
第445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賴振元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