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議題
議題
81
系列報導:賴清德、蕭美琴520上任
文字:廖怡芬
攝影:鄭仲宏
2024-02-28
新總統挑戰 – 立法院重開機
總統、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將在5月20日正式就任,他們將會有哪些新挑戰呢?從攸關內政關鍵的立法院開始看起。
本屆新國會是三黨不過半局面,開啟了台灣國會的新篇章。其實,國家依法行政、人民依法生活,法的來源就是立法院。同時立法院也是一個國家代表民意的最高殿堂,更是國家外交的門面。然而,台灣的立法院在大眾心中,卻是黑箱、打架、霸占主席台、延宕議事之地。本屆新國會將對台灣帶來哪些影響?
第841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
鄭仲宏
66
政治經濟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11-04
議會監督錄
不曉得大家是否有關心自己投票選出的地方縣市議員問政狀況如何?地方議會是否有善盡把關、監督縣市政府的責任?
107年內政部修改「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對於地方議會的旁聽、轉播,以及會議紀錄的公開都有明文要求。這個修正的準則從今年一月開始施行,民間團體也將今年稱為「地方議會透明元年」。
現在法案實施九個月,獨立特派員走訪地方議會,帶您一起關心,地方議會的透明度以及地方議員們的問政狀況。
第671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28
政治經濟
文字:萬真彣
攝影:張智龍
2017-03-27
公民前進新國會
台灣的立法院,長期缺乏全民監督的機制,尤其太陽花事件的發生,更凸顯國會不夠透明的沉痾。
根據公督盟估計,現今至少有8成以上的民眾,對國會有高度的不信任。要修復這一道鴻溝,打開立法院封閉的大門,是最直接的方法。
新國會上任後,承諾開放公民記者進入採訪,雖然跨出了善意的第一步,但延伸出的身分認定和限制等問題,還是備受爭議。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道國會大門要如何開,才能符合全民的期待。
第447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張智龍
Share
Tweet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