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司法人權
55
司法人權
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09-16
素人‧審判席
在許多國外電影或是影片中,我們常看到陪審團或是陪審員的橋段內容,國民參與審判的制度,通常是為了讓民眾更了解司法運作以及提升對司法的信心。
台灣在今年七月通過了國民法官法,未來年滿23歲的國民都將有機會被抽選當國民法官參與刑事審判。獨立特派員要透過模擬法庭,帶您一起了解,國民法官如何產生?要怎麼當?而面對素人法官,檢察官與律師在辯護攻防上,又會有哪些挑戰?
第664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