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土地環境
29
土地環境
文字:萬真彣
攝影:羅盛達
2017-03-27
咱的鄉,我的事
台灣從1993年開始推廣社區營造的行動與概念。二十幾年後,社區營造遍地開花,卻成效不一,是否真的能促進地方永續發展,還有待進一步檢驗。
在金門,有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5歲的年輕人,組成了「村落島嶼社區發展協會」,以志工的身分,帶動社區活力,甚至自掏腰包辦活動,活化閒置的公共空間。雖然滿腔熱忱,但他們卻也面臨到,村民對空間使用方式有著不少分歧的意見,讓我們一起到金門,觀察這一場青年返鄉做社區營造的機會與挑戰。
第445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羅盛達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