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yu

人物故事
攝影:賴振元
AdminAdmin | 2025-04-16
1949年5月19日,政府宣布戒嚴,台灣歷經38年的白色恐怖時期。去年行政院將519定為白色恐怖記憶日,在519來臨前,我們要來回顧一段原住民轉型正義的傷痛故事。<br /> <br /> 1952年,阿里山鄒族醫生杜孝生遭保安司令部誣陷入獄,他出獄後帶著妻小搬離部落,但一生都活在恐懼中。他的兒子杜銘哲身為受害者第二代,成長過程始終與鄒族文化缺乏連結,即使後來為父親爭取到平反,一生卻依然都在尋找「家」的答案。紀錄片導演黃聖鈞、薛若儀歷時兩年,記錄下杜銘哲追溯父親過往的旅程,一起來看看這段故事。<br /> &nbsp;<br /> <q>第898集</q> <div class="Detail__CompilerSection-gdvq7b-7 jzHaDb"> <div class="Detail__Compiler-gdvq7b-4 kxpmIc">文字<a class="Detail__Text-gdvq7b-3 kBDZbj" href="/about">陳冠綸</a>&nbsp;&nbsp;攝影<a class="Detail__Text-gdvq7b-3 kBDZbj" href="/about/MTg">賴振元</a></div> </div>

原住民轉型正義首例-杜銘哲追尋「家」的答案

結論先講

1952年,鄒族醫師杜孝生遭保安司令部誣陷入獄,一生都活在恐懼中。他的兒子杜銘哲,成長過程始終與鄒族文化缺乏連結,即使後來為父親爭取到平反,一生卻依然都在尋找「家」的答案。紀錄片導演黃聖鈞、薛若儀歷時兩年,記錄下杜銘哲追溯父親過往的旅程。

那個被消失的人以及籠罩在兩代間的白色恐怖

杜銘哲出生時,他的父親杜孝生正在大埔開設診所行醫。作為鄒族的第一位醫師,多年過去,當地長輩依然記得他的身影與付出。

村民以「番仔醫生」稱呼他的父親,但成長過程中,杜銘哲與鄒族文化幾乎沒有連結。父母對他說日語,同輩習慣以台語交流,在求學過程中則學習國語。使他在身分認同上難以定位,也因此踏上追溯父親故事的旅程,近年來更搬到阿里山居住,試圖尋找家的感覺。

「成長的過程會不斷地回去山上找問題—為什麼我們家會離開阿里山?爸爸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因為爸爸不會講,可是回去也沒有答案,因為知道的人不會說,不知道的人就不知道,45歲以下鄒族人都不知道杜孝生這個人,他就被消失掉了。」

「被消失」正是杜孝生一生當中最大的恐懼。1952年,阿里山發生白色恐怖時期的原住民代表性案件「湯守仁等叛亂及貪污案」,杜孝生遭保安司令部以「貪污」定罪入獄,出獄後因官方羅織的罪名,使得杜孝生再也無法立足部落,只好帶著妻小離開阿里山。

「我一想到我父親,從那個事件關出來之後到大埔,他也勢必會經過滿大的轉變過程。因為他只講日語跟族語,然後到大埔,就要講台語跟國語。我可以想像我父親,那個時候應該也三、四十歲,除了陌生的環境以外,是一個新的時代。從日據時代變成國民政府,然後又完完全全離開了鄒族的生活圈,不能回去。所以他非常孤立,其實我自己也有那種感覺,就是很孤單的感覺。我現在雖然在阿里山,可是我也是有距離,我沒有家。」

 

「你是哪裡人?」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在杜銘哲心中卻成了難以回答的複雜命題。(圖/截自影片「voyu」)

 

微弱火光照路 杜銘哲開啟為父平反之路

白色恐怖的創傷與陰影,彷彿代代相傳。身為政治受難者二代,杜銘哲在追溯這段歷史的過程中,充滿孤獨與迷惘,更一度難以理解父親因白色恐怖所承受的沉重傷痛。

「青春期的時候,社會運動已經開始了,國民黨的專制,因為黨外、社會運動越來越開放。為什麼我父親還要用這樣卑微的方式活著?但當我開始平反的路程之後,我才漸漸理解父親為什麼會這樣。」

2016年,杜銘哲以政治受難者的身分,在模擬憲法法庭上訴說杜家兩代的苦難。他更積極參與各類人權活動,讓更多人理解原住民族在多次政權更迭下,受到的不平等和歧視。在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下簡稱促轉會〉成立後,他為父親的案件提出聲請,希望能重啟調查。

等了超過一甲子,杜孝生終於獲得平反。2020年促轉會認定所受有罪判決構成「司法不法」,決定撤銷刑事有罪判決。這起案件是促轉會撤銷判決中首例涉及原住民身分者,成為了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重要指標。

「可以走到這一步,就是集合這麼多微弱的火光,我跟著這些火光一起努力,所得來的一個成果,我覺得最大的欣慰是—父親的名字在鄒族重新被看見。」

 

找一條回家的路,究竟有多難?杜銘哲父親從未親口訴說的故事,讓這段旅程顯得更加遙遠。(圖/截自影片「voyu」)

 

一生漂泊不曾落腳 家的歸屬在何處?

然而,即使成功為父親平反,杜銘哲對於「家」的歸屬感仍然難以尋得。他決定和父親一樣,搬離阿里山,在山下遙望那片既熟悉又疏遠的家。

杜銘哲擁有與父親相同的族名—voyu tosk,兩位有著雷同的生命軌跡,一生在不同的地方漂泊,不曾真正落腳。

「我一輩子流浪外鄉,也難過了一輩子,可是對故鄉的思念絕不會消滅,而且越久越想念。」

轉型正義,或許就像一道微光,稍微點亮了歷史中灰暗的縫隙,也為受害者家屬帶來了一絲溫暖,但白色恐怖的痛楚,卻永遠在他們心中隱隱作痛。


 
HD 觀看人數x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