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25年

土地環境
SystemAdmin | 2014-10-06
延續25年前第一代的無殼蝸牛運動,上個周末巢運夜宿台北市仁愛路豪宅帝寶前,訴求五大居住改革,包括要求廣建社會住宅與擴大租屋市場。當年帶領十萬人夜宿忠孝東路的李幸長這些老蝸牛,25年後都已經由青年而中老年,他們感嘆政府長年來在住宅和土地政策上沒有太多作為,以至於台北市房價25年間漲了三倍,已經不是年輕人負擔得起的,即使租屋市場也有限。<br /> <br /> 人生能有幾個25年? 2010年政府曾計畫廣建社會住宅,但是到底蓋了多少?真的能實際解決住的問題嗎?無力跟上房價的民眾還是得用錢,向銀行貸款二、三十年來購買,後來還鬧出A7合宜住宅問題。政治人物老是講無地可蓋,但都市空地或閒置的宿舍都相繼規劃成商業區,寧可BOT,說可以促進繁榮也不願釋出,總把社會住宅擺最後,歷經幾任總統與財政部長都如此。雖然25年前夜宿忠孝東路有十萬人,這次巢運只來了兩萬,不免讓推動都市改革的人感到失望,但他們會堅持下去。不管你是無殼蝸牛或是揹著沉重房貸的有殼一族,每天庸庸碌碌工作,這樣的社會環境很難感受到快樂和幸福吧。<br /> <q>第368集</q><br /> 文字:<a href="/about" title="在本視窗開啟 關於我們">李瓊月</a>&nbsp;/&nbsp;攝影:<a href="/about" title="在本視窗開啟 關於我們">李金龍</a> <p>&nbsp;</p>
HD 觀看人數x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