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黃政淵
攝影記者
報導
黃政淵
60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菜市場進化論系列報導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4-06-05
傳統市場的價值與危機
您喜歡逛喧鬧、擁擠的傳統市場嗎?即使在購物管道多元、生活型態改變的今日,不少人已經不去傳統市場,但它的功能除了購物,還有人情味、在地特色、階級對話,甚至安置長輩、穩定社會等價值。
不過台灣的傳統市場正在沒落中,根據經濟部統計,近3年,全台收掉了91個公有零售市場,占全台總數的比例超過15%。而購物環境不佳、攤商後繼無人、經營型態過時等問題,是當今傳統零售市場共同面臨的難題。一起和獨立特派員走進台灣各地的市場,一探傳統市場面臨挑戰的實況。
第855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60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菜市場進化論系列報導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4-06-05
傳統市場的轉型與反思
傳統市場這個庶民經濟場域,在時代發展快速的腳步中,相對弱勢,尤其環境老舊是最普遍的問題。經濟部日前發布要補助3億元,來改善全台29處傳統市場與夜市更新再造;另外從106年到現在,也早已編列了21.93億元經費,讓老舊傳統市場耐震補強。
但環境改善只是基本,傳統市場轉型來符合現代消費習慣,是各方更重視的議題。但只要轉型就能保證提升效益嗎?轉型背後是否有所犧牲?獨立特派員觀察幾個轉型後的傳統市場,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收穫與辛酸。
第855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