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李婕綾
文字記者
報導
李婕綾
81
司法人權
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4-11-20
犯保元年
1997年台灣發生白曉燕命案,這起治安史上的重大事件,讓台灣社會開始關注犯罪被害人的處境,也催生了《犯罪被害人保護法》。
法案實施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對於犯罪被害人的保護還是有許多不足,於是2023年進行大修法,改名為《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並在今年上路實施。這部攸關犯罪被害人權益的法案,修法前後有什麼不同?又提供給犯罪被害人哪些保護服務?
第87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73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4-10-16
司法少年志工
獨立特派員曾經報導過,少年犯罪後會到矯正學校進行感化教育,希望少年能在繼續接受教育的同時,也可以改過自新、重新生活。
不過根據統計,離開這些矯正學校後,少年再犯率達55%,出校3年再犯率甚至高達80%。從國外經驗觀察,如果能有適當輔導機制介入,3年再犯率可以降到44%。
為了充沛輔導量能,有民間機構大量培訓志工投入司法少年輔導工作。透過報導一起看看,這群特殊的司法少年志工如何培訓,又做哪些工作。
第873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83
教育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4-07-31
圍牆內的學校
七、八月份是學校的暑假,不過有一些特殊的學校卻沒有寒暑假,高雄的明陽中學就是其中之一。明陽中學雖然名為中學,事實上卻是一所矯正學校。主要收容觸犯刑事案件的司法少年,所以學校裡有矯正及教育兩個系統雙軌運作。同時,在教育上也適用一般學校的108課綱。一起來了解,在這所特殊學校裡學生如何生活及學習。
第863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4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4-03-20
當非行少年碰上司法
3月16日,有民間團體在自由廣場舉辦了一場「永不止息的愛」追思會,紀念去年底新北市校園傷害案件中傷重不治的國三學生。
除了希望社會不要忘記校園安全的議題,發起活動的團體也再次呼籲重新檢討少年事件處理法。認為現行制度對司法少年太過保護,甚至點名希望針對前科塗銷這項規定進行修法。
不過少事法是一部相當特別的法律,從立法意旨、執行程序到司法養成都獨樹一格。一起來看看,當少年觸犯相關規定,少事法的處理機制,以及前科塗銷衍生的問題及爭議。
第844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1
司法人權
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09-16
素人‧審判席
在許多國外電影或是影片中,我們常看到陪審團或是陪審員的橋段內容,國民參與審判的制度,通常是為了讓民眾更了解司法運作以及提升對司法的信心。
台灣在今年七月通過了國民法官法,未來年滿23歲的國民都將有機會被抽選當國民法官參與刑事審判。獨立特派員要透過模擬法庭,帶您一起了解,國民法官如何產生?要怎麼當?而面對素人法官,檢察官與律師在辯護攻防上,又會有哪些挑戰?
第664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