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好膝力

醫療公衛
文字:張筱瑩
攝影:賴振元
AdminAdmin | 2025-06-11
您家中的長輩是否經常膝蓋疼痛呢?衛福部統計,國人每6.5人就有1人有膝關節退化的問題。而以往退化性膝關節炎大部分都發生在六、七十歲以上的長輩,近幾年卻出現年輕化趨勢,許多人到五十歲膝蓋就已經出現退化。<br /> <br /> 原因可能是現代人工作經常久站、久坐、缺乏運動,到了假日才想健身,當姿勢錯誤又過度訓練,很容易就會造成膝蓋受傷磨損。一般在治療上從一開始注射玻尿酸,到最後必須置換人工關節,然而人工關節的彎曲度有時會受限、影響行動。因此現今醫學臨床也發展出「截骨矯正」手術、以及「軟骨移植」手術,以保膝代替人工關節。<br /> <br /> <q>第906集</q><br /> 文字<a href="/about/CHI">張筱瑩</a>&nbsp; 攝影<a href="/about/MTg">賴振元</a>

膝關節退化呈年輕化趨勢 如何保持好膝力?

結論先講

衛福部統計,國人每6.5人就有1人有膝關節退化的問題,也出現年輕化趨勢。一般在治療上從一開始注射玻尿酸,到最後必須置換人工關節,然而人工關節的彎曲度有時會受限、影響行動。因此現今醫學臨床也發展出「截骨矯正」手術以及「軟骨移植」手術,以保膝代替人工關節。

你也是「假日運動員」嗎? 小心!退化性關節炎找上門

健身房內每個人大汗淋漓,深蹲、跑步,提升心肺功能也訓練肌力。然而,重訓和有氧對膝關節使用頻率高,倘若姿勢不正確、平常缺乏運動,到了假日才想鍛鍊肌肉,這樣小心!膝關節很容易受傷發炎。

台中榮總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陳超平說明,所謂「假日運動員」就是禮拜一到禮拜五都坐辦公室,根本沒有運動,可是到了禮拜六、禮拜天,因為他想說運動很重要,就去爬山或是打球,一次就花了三、四個小時在運動。基本上因為他平常沒有訓練,這種運動量反而變成一種過度負荷,容易造成軟骨受傷,甚至軟骨快速磨損。

平常不運動,缺乏肌力。工作型態久站、久坐,以及現代人愛吃高糖、高脂,體重過重。醫師門診發現,近年來國人膝關節退化有呈現年輕化趨勢。

雙和醫院骨科部醫師陳冠豪表示,年輕的退化關節,通常都跟以前的運動或是創傷有關。腫脹消了、不痛了,活動也還可以,但是裡面其實有一些韌帶、軟骨、半月板這些結構已經傷到,但自己不知道。這些東西累積久了,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病根出來,才發現關節已經開始退化了。

陳超平主任分析,第一個,工作型態的關係導致膝蓋負荷增加。第二個,大家都很忙,缺乏運動,導致肌耐力不夠,不夠的情況下,膝蓋就很容易承載過度的力量,軟骨當然容易損傷。

退化性膝關節炎是指軟骨磨損,當軟骨過度承受壓力就會逐漸磨損,導致膝蓋腫脹、疼痛、甚至腿部變形。(圖/獨立特派員)

 

人工膝關節術後難下蹲 醫界力求突破!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平均每年有3萬人置換人工膝關節。但很多人換了人工關節會發現無法完全下蹲,對許多還需勞力工作以及活動力強的人會感到相當困擾。因此,近年醫學紛紛朝保膝方向研究發展,希望在患者膝蓋尚未嚴重磨損前,藉由手術延緩退化。

所謂截骨矯正就是在原本受力較大、磨損嚴重的膝蓋內側鋸出缺口,再依據術前精準算好的角度撐開切口,使壓力大幅轉移到另一側,並用鋼板固定。

雙和醫院骨科部醫師陳冠豪解釋,雖然軟骨已經磨損了,但是這個縫隙裡面的壓力減小了之後,軟骨會慢慢再生。當然,跟原本健康的軟骨比,還是會有耐用度的差異,但至少還是堪用的軟骨。

藉由截骨矯正,調整膝蓋負重比例,便可真正控制延緩退化。截骨矯正適用於膝蓋退化、單側軟骨已磨損到膝蓋有點變形的人。不過,這項手術後的再生軟骨還是比不上原先的軟骨好。

「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是從病人膝蓋比較不受力的地方取出微量的健康軟骨,首先必須將軟骨切細再攪碎,然後經酵素分解活化,將軟骨細胞釋放出來。(圖/獨立特派員)

 

雖有軟骨再生手術 醫呼籲仍需重視運動保健

軟骨缺損要想修復到原本健康狀態,可藉由台灣的創新研發–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透過軟骨移植,可以促使我們再生原本的類玻璃軟骨。

2002年由工研院與台大醫院研發,再經台中榮總等十家醫學中心參與臨床試驗。歷經20年,經過完整臨床追蹤,這項創新修復術在2020年已取得衛福部認證。

台中榮總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陳超平指出,軟骨是一個非常富有彈性的結構,但是它一旦受傷了,因為沒有血液循環供應,所以沒辦法自己再生回來,也沒有辦法用注射的方式讓軟骨長出來。大概20年前,全世界就開始研究,能不能用手術的方式,讓軟骨再生。

醫學進步發展,已經證明健康軟骨得以再生。不過,目前手術需自費,還要認真復健,所以最重要還是平常就得做好膝蓋保養,適度、規律的運動,便能保有健康好膝力。

陳超平主任直言,減少膝蓋負荷,就要靠大腿肌肉的力量。大腿肌肉力量不夠的時候,在行走當中,甚至爬樓梯、下樓梯,整個重量就壓在膝蓋上,軟骨當然容易磨損。

強化肌力、控制體重、避免久站久坐。當膝蓋感覺疼痛,及早檢查、及時對症治療,即使年老了,依然還是可以維持靈活行動力。
 

HD 觀看人數x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