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氫能火車巴士上路,德國交通運輸能源轉型中
全球首列氫能列車德國搶先上路 走進德國的火車站,仔細看看進站中RB33列車,發現列車上方沒有電纜線,也不是燒柴油,它是全球第一列營運中的氫能列車。由法商阿斯通製造、德國聯邦政府及下薩克森州政府購買,當地的evb公司負責營運,於2022年8月上路,目前一共有14列。 營運中的氫能列車有4節車廂,一共156個座位,列車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40公里。(圖/獨立特派員) 氫能列車讓德國不來梅北方三座城市之間的居民通勤更加便利,最短距離的車票大約是122元台幣,且在市區速度會降低,行駛中更是幾乎聽不到噪音。 evb鐵路公司特地空下一整列氫能列車,帶著採訪團隊前往維修廠介紹它的構造。德國evb鐵路運輸公司發言人Christoph Nagel提到,氫氣具有可燃性,大量聚集可能產生氫爆,因此儲氫罐裝在車頂,一旦洩漏就會直接溢散到空中。 氫能火車的原理,是儲氫罐的氫,在燃料電池中與氧氣作用,發出電之後,儲存在火車下方的電池中,供電給馬達驅動火車。(圖/獨立特派員) 除此之外,火車也有專用的加氫站,刷卡、輸入密碼,將特製的加氫管連接到火車的加氫孔,司機一個人就可以操作加氫。德國evb鐵路運輸公司首席工程師Christian Glauner說:「有兩個儲氫罐,如果儲滿氫,我們可以開火車行駛大約1000公里。」 氫氣依照來源,從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重組的叫作灰氫;過程把碳捕捉下來封存的,稱為藍氫;而排碳最低的是綠氫,由再生能源電解水而成。(圖/獨立特派員) 這座全世界第一個火車專用的加氫站,目前氫氣是來自附近化學工廠的副產品,也就是所謂的灰氫。氫能火車要真的用到綠氫,還得再等一段時間。 Linde火車加氫站技術人員Alexanda Zoerner說:「也許兩三年後,在現場直接為火車生產氫氣,使用電解系統,綠色電力來自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公園,就在車站旁邊。」 在加氫站中每天儲存超過1800公斤的氫氣,因此安全是首要任務。現場有許多安全規定、出入口管制嚴格,周圍也有風扇和氫氣感應器。這種嶄新的科技,對習慣開柴油火車的駕駛來說,也是新挑戰。除此之外,當火車的重要零件,從車底變上車頂,維修流程都得重新設計,還要制定新的安全流程和標準,甚至連當地的消防隊都必須進行相關培訓。 為了世界首組氫能列車,德國聯邦政府及下薩克森州政府,一年來已經投入超過三十億台幣。而且他們更計畫在2026年建設一座氫氣工廠,未來如何製造大量綠氫、讓價格降低,是氫能普及的挑戰。 能源轉型 從氫能公車開始走入生活 德國除了下薩克森州有氫能列車,法蘭克福也有少數路線在試營運。位於北萊茵邦的迪倫地區,早期以開採煤礦聞名,現在也面臨能源轉型的問題,而他們的抉擇是氫能,不僅簽約採購氫能列車,也有五輛氫能公車已經上路。 氫能巴士利用儲氫罐中的氫氣跟空氣中的氧氣,在燃料電池裡面作用,化學能轉換為電能儲存到電池裡,電力再驅動馬達讓公車動起來,最後排放的只有純水。(圖/獨立特派員) 氫能公車的內裝跟一般公車差不多,不過駕駛的儀表板上會顯示氫氣剩餘量及可行駛的公里數,搭起來也比燃油公車安靜。載著五罐滿滿的氫氣罐上路,司機們並不擔心,在事故發生時氫氣罐會全部開啟,氫氣往上散溢、氣罐會排空,因此對於駕駛者來說並不危險。 加氫氣比汽油便宜?氫能車發展指日可待 同樣是採礦城市,面臨能源轉型的德國黑爾滕市,他們也想推廣氫能。市政府的工作人員,正在為公用的氫能車加氫。 這間加氫站由黑爾滕市政府跟幾家企業合作一起設立,氫氣價格一公斤大約440元台幣。(圖/獨立特派員) 氫能車加滿氫不到台幣兩千元,在德國已經比加汽、柴油都便宜。但因為全德國只有92座加氫站,而且民眾能買到的氫能車只有日本及韓國進口的兩種車款,加上現在氫能車價格又高,所以全德國1到11月只掛牌兩百多輛。 不過德國的BMW也想插足氫能車市場,目前已經有一百輛氫能車在全球試駕,就看汽車製造大國的氫能車,能不能追日趕韓。還有搶先應用的氫能大眾運輸,在最新的國家氫能戰略下,如何引領德國走向氫能大未來。 (※林珍汝 賴振元/採訪報導)
專欄
什麼是碳捕捉?台灣能藉此達成2050淨零願景嗎?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則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不過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的最大關鍵。 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成顯學 背後的學問是什麼? 氣候變遷挑戰來臨,為達淨零排放,全球積極投入新科技開發,包括採行低碳生產、發展綠色能源以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當減無可減,如何將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也成為各國推動淨零重要策略。台灣為實現淨零排放,政府制訂12項關鍵戰略,其中「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正由台電加緊試驗。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資深研究專員楊明偉說明,碳捕捉就是從煙道氣體的混合氣體裡面,把二氧化碳分離出來,然後把其他比較乾淨的成分,再排放到煙囪裡面。二氧化碳被吸附過了以後,它是吸在固態的吸附劑上面,人員要用真空或者降低壓力的方式把二氧化碳從塔底下拉出來,拉出來以後,還要經過加壓,然後存在鋼瓶裡面,拿去做後面的應用或者是研究。 碳捕捉的物理法吸附快,但捕獲量少,實際運用比較常見是化學法。它是利用鹼性溶劑,譬如醇胺,來吸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從電廠煙道,經脫硝、除塵及脫硫後,引入貨櫃的試驗設備。 楊明偉表示,減碳技術園區在2025年到2026年左右會完成,完成以後可以捕獲兩千噸,下一階段大概在2035年左右,可以捕獲一百萬噸。 台灣能源規劃7成靠再生能源,但還有20~27%的火力發電必須靠碳捕捉和封存,才可達成零碳電力的目標。(圖/獨立特派員) 淨零期程進逼 盤點台灣現有碳捕捉技術! 極力發展各項捕碳大隊,在南部電廠,台電採生物固碳法,從天然氣4號機抽取尾氣,利用二氧化碳養殖微藻。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專員吳俊賢解釋,每收集1公噸的微藻相當於固定1.83公噸的二氧化碳。以現場光合反應器的養殖場來說,每年大概可以固定1到2噸的二氧化碳。 微藻生長速度快,固碳效果是樹木的10倍。南部陽光充足,很適合藻類生長。台電選用螺旋藻,將營養素萃取提煉做成保養品,並利用剩餘藻渣作為生質燃料,用來發電。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是目前顯學,再加以利用還可創造商機。在成功大學由陳志勇教授主持,他們致力開發將二氧化碳透過純化與氫反應產生甲、乙、丙烷。甲烷可作為天然氣;而乙、丙烷脫氫可轉化成乙、丙烯,就是石化業的基本原料,其關鍵就在他們的觸媒。 成功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認為,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用二氧化碳來發展石化產業,這是一條路。就是因為有這個觸媒,它的效率非常的好,只要在低溫就可以反應、氫化,所以附帶產出了將近20%的乙、丙烷。 在公民森林計畫專款支持下,經過疏伐,這片新生林地有了更多樣的生態。(圖/獨立特派員) 企業如何獲得碳權? 公民森林計畫累積碳庫儲量 要達成淨零排放,除了用人為方式,其實大自然碳匯才是對抗氣候變遷最佳利器。碳匯主要功能就是固碳,分成三種,森林是綠碳;土壤是黃碳;海洋是藍碳。今年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對於碳匯,像是種樹如何轉換成碳權,也特別引起企業關注。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研究員江博能坦言,在目前的方法學之下,要獲得碳權的機率是很低的,除非是私有地。即使是造林,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碳權,這樣對企業來講,只為了碳而碳的話,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社會企業好事交易所與台大實驗林合作發起的公民森林計畫,透過企業認養與群募,他們希望一點一滴聚沙成塔,增加台灣碳庫的儲量。 好事交易所執行長羅偉銘表示,從第一座造林的一點多公頃,到目前來到了林場的規模,已經超過十倍的增長量。 森林碳匯除了固碳,更包含生物多樣性的的重要價值。淨零不只是減碳,在氣候變遷議題中,除了科技開發,更重要是低碳生活。只要每個人改變生活型態,淨零也非遙不可及。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政治經濟
主題
核四的下一步
核四廠動輒得咎成了眾矢之的,最近媒體報導它連續七年一共花了十三億投保核災險,相對於主體結構設備,34年來投資2838億更是一筆龐大的數字。台電上星期給立法院一份最新停建核四後的替代方案,表示如果改建火力電廠,一年供電112億度,是原先核四供電量的六成,完工後每度電價僅漲0.3角,比環保團體建議改成天然氣廠,電價上漲7%來得低,工程可行性也較高,只要在核四廠旁的空地再蓋兩座機組,不必拆反應爐,再增建運煤碼頭,總經費1100億,當然這會增加碳排放量883萬噸。 獨立特派員之前就曾訪問過一位在美國電力公司任職多年退休的台籍工程師,他舉出美國在三哩島事件後有四間核電廠成功改為燃煤跟天然氣發電的案例,應證了核四要改弦更張不是不可能,到底核四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很多反核人士經常把廢核的德國提高再生能源當模範,但台灣畢竟不是德國,日本在311後一度全面暫停核電運轉,因為電力不足,重啟反應爐,但最新消息是福井縣大飯核電廠民眾以安全措施不足向法院提訴,地院5月21日宣判,大飯核電廠三號與四號機組不准運轉,理由是:電力公司一再強調核電關係到電力供給的穩定性及減低發電成本,但許多人的生存權不該和電費相提並論。回頭看核四,是不是也該考慮貢寮人的安全與感受? 核電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身為台灣一份子都應該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沒有自有能源狀況下,大家選擇不用核電,到底未來能源政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