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司法人權
主題
租客聯盟
台灣居住正義的倡議隨著時空變遷有不同的轉變。台灣房價高漲,不少人的選擇從買房轉為租房。不過租屋族有三成的人會遇到租屋糾紛,而且也有三成的租屋族,每月付出的租金超過了所得三成的合理負擔線。 關注居住議題的民間團體,出面號召第一線的租屋族成立屬於自己的倡議組織,希望透過租屋族團結行動,要求政府解決租屋族的問題,達到租得起、租得到、租得好的三大訴求。
政治經濟
主題
社會住宅 包租代管
為了解決居住問題,行政院訂下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其中有12萬戶是政府興建,有8萬戶是利用民間空餘屋,由業者包租或代管,出租給一般戶及弱勢戶,也就是所謂包租代管政策。 推動過程政府祭出房東減稅優惠、全額補助業者的服務費、提供弱勢租金補貼。但政策上路四年來,全台卻只有一萬四千多戶成功媒合的包租代管案例,也發生了部分的糾紛個案,甚至在台北市還有開價四、五萬元的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物件引發爭議。究竟什麼是包租代管?目前政策推動遇到哪些瓶頸?又能不能真正幫助到需要租屋的族群?
社福弱勢
主題
租金補貼的難題
政府從2007年開始實施租金補貼政策,依地方每個月補貼三千到五千元不等。今年八月起,內政部擴大租金補貼對象,名額從原本的六萬戶倍增到十二萬戶,要讓更多的年輕單身租屋族,可以申請租金補貼。 看似嘉惠民眾的政策,卻對弱勢族群很不公平,最根本的問題,是許多房東不願意暴露租屋事實,房客一提到要申請補助,就可能面臨漲房租、甚至被趕走的命運。 而根據所得及家戶成員分級的可負擔基準,也沒有依法上路,使得月入一兩萬的低收入戶、跟月入三四萬的上班族,都只能申請齊頭式平等的租金補貼。到底這個新政策可能帶來哪些問題?
政治經濟
主題
租屋之障
九合一選戰越來越熱鬧,為了爭取選票,候選人勤走基層,而且開出不少社福支票,比如廣建社會住宅。拿台北市來說,候選人就陸續動腦筋,動到空總、松山機場、市立殯儀館甚至政戰學校上,完全沒有客觀評估到底可不可行。 台灣社會住宅需求量最少33萬戶,目前提供不到百分之一,而且以青年為優先對象,因為他們畢竟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因此老年、身障這些弱勢族群要租屋,相對來說更加困難。政府推出愛心房東平台,提供租屋補助,但實際上只有9%的人願意租給弱勢者。你相信嗎?政府各項補助加起來有五千塊,但有人還是租不到房子,為什麼?來看林阿姨的故事。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