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脊髓損傷者透過職場,重新找到人生目標與價值
在花蓮吉安鄉,有一間專為脊髓損傷者量身打造、非常特別的主動廚房。創辦人陳守實曾在2015年發起滾動台灣計畫,用六年的時間補助全國近七百位有需求的傷友電動輪椅,讓他們可以走出來與社會接軌。後來又有傷友跟他反應找不到工作、生活失去目標,陳守實乾脆從台北舉家東漂到花蓮,創立了以社會企業經營模式的主動廚房,希望讓傷友們有工作能力及機會。主動廚房第一階段在鐵皮屋工作,一旁打造的食品加工廠已經接近完工階段,預計可以提供50位左右的傷友來工作,未來這裡還要成為職訓中心,希望相關的食品產業也能看到他們的工作能力、提供就業機會,期盼讓傷友們有能力出去創業,讓主動廚房的實驗精神可以開枝散葉。位於花蓮吉安鄉的「主動廚房」,是全國第一間專門為脊髓損傷者量身打造的工作職場。故事從2013年創辦人陳守實發起「輪旋曲:電動輪椅補助計畫」開始,他用了六年時間,完成全國近七百位脊髓損傷者電動輪椅的補助,讓他們可以翻轉人生,第二階段則由「主動廚房」接棒。 「昏迷清醒後就被醫生告知再也無法行走,後續遲遲找不到新工作,只能每天在家無所事事。」脊髓損傷者張震宇是主動廚房的員工之一,五年前因職場意外下半身終身癱瘓,無助的他甚至曾出現自縊的念頭,加入主動廚房後生活變得踏實不少,也讓他重新找到了人生的目標。 主動廚房創辦人陳守實表示,脊髓受傷通常身體受到的波及十分嚴重,但是補助與救助並沒有額外增加,導致傷友生活皆十分辛苦,因此希望藉由提供傷者機會,還給他們屬於人生的尊嚴。 為了回應脊髓損傷者的需求,2019年陳守實舉家東漂花蓮,親自站在第一線,推動這個具有實驗性意義的計畫。目前主動廚房主要負責工作為食材初級加工、水餃與獅子頭包裝等。 張震宇因為職業災害造成下半身癱瘓,曾一度對生活感到絕望。(圖/獨立特派員) 工作內容量身訂製,獎勵制度協助傷友 除了提供給傷者就業機會以外,主動廚房中的每一項食材、產品也專為員工量身打造。主動廚房創辦人陳守實解釋,由於每位員工工作能力都不一樣,因此會依照個人情況分配工作內容,此外平均2.5位脊髓損傷者,就會分配一位工作人員予以協助。 而談到經營理念,陳守實表示主動廚房是以社會企業模式運行,自己堅持不募款。他認為對於傷友而言這個工作機會得來不易,倘若倒閉將會為員工帶來二次傷害,因此十分強調主動廚房的永續經營。 至於工資方面,主動廚房中則是以「按件計酬」的方式計算。陳守實說,為了幫助傷友,他採用業界裡面的最高給付標準,此外也訂定獎勵辦法,希望協助員工找到適合的工作節奏。 主動廚房配置工作人員,協助傷者員工進行作業。(圖/獨立特派員) 「夜光食堂」物資援助,救助在地貧困人家 從主動廚房產出的產品,有部分會成為「夜光食堂」捐贈物資,幫助當地有困難的家庭。主動廚房創辦人陳守實告訴《獨立特派員》,去年五月分三級警戒時,夜光食堂每週捐出可提供一千人食用的產品,今年三月份疫情蔓延時每週也捐出超過六百盒的水餃。 「夜光食堂」捐贈的名單中,玉里天主堂劉一峰神父所照顧的人們,是固定捐贈對象,大家都十分期待每週吃到由主動廚房產出的水餃。住在秀林鄉的傷友柳明金也表示,十分感謝夜光食堂提供定期的物資援助,協助他們維持生活。 談到計畫的未來發展,陳守實表示除了成立門市之外,也希望可以將主動廚房打造為職業訓練中心,幫助傷友於學習技巧後回到故鄉自行開業。陳守實說,主動廚房是一個實驗計畫,希望透過實驗成果增加食品大廠聘用機會,以達到解決全國傷友們問題的目的。 「做這個事情,講實話真的真的非常辛苦,可是就是在這種無形中,反而他們會反過來安慰我、堅強我的信心。」陳守實說,自己並不在乎事情的困難度與自身經濟問題,會一步一步繼續完成後續規畫,也期待有天能看見計畫開花結果。 (※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
專欄
新時代的跨代、跨群、跨域共生,社區面臨什麼挑戰?【獨立特派員】
過往農村社會的時代,往往只要家裡有事,左鄰右舍都會彼此幫助,這樣互助的精神,如果在現在的社區營造形式來看的話,是一種共生的概念。透過社區所建立的平台,以及各種服務模式,社區居民可以彼此互相幫助,是共生社區最主要的精神。 建立共同生活感 互助精神成當代顯學 樓高五層的建築,是一棟結合臨托及長照據點的青銀共居社會住宅,一樓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C級巷弄長照站,還有另外一個很生活化的名字「好客廳」。 社工師翁弘育說明「好客廳」的特色,住戶有青年戶,也有長青戶,所以我們有更多機會可以把既有的巷弄站當成一個據點,藉由這樣的設計,讓更多的孩子們跟青年戶有機會來到這裡一起參與多元式的代間共融活動。 以「好客廳」為平台,透過各種活動聚集社區居民,建立共同生活感。除了社區裡的長輩可以共聚一堂,不同世代的孩子也在這裡得到照顧與陪伴。 採訪這天,住戶李萱妤打算回家晒衣服、做家事。將小孩寄給鄰居或是留在好客廳與長輩作伴,是這棟社宅的日常。 翁弘育觀察,比如說樓上住戶發現另外一戶的的父子檔,可能沒有衣服,都是穿薄的,然後冬天他會主動分享一些衣服或用不到的外套。樓上的媽媽們也會彼此互助共生。比如說這個媽媽在家煮飯,其他媽媽可能要出去工作,這一戶就變成是臨托的場地,他願意幫其他媽媽跟孩子煮飯,然後媽媽下班一起來這邊吃。 弘道基金會執行祕書林博樺分析,會因為這個社區的組成,可以有不同主題的關注。譬如說這個社區,青壯年都外移去工作,可能在這裡會有很多的老人、小孩或者是外籍配偶等等的。在這樣的形態裡面,我們會希望社區的這些人都可以一起參與,那它可能發展的特色會是跨代共生。 青銀共居已逐漸成為跨代共生主要模式。(圖/獨立特派員) 打破語言、族群隔閡 化解矛盾後的共生模式 在生活上彼此互助是共生社區的主要概念,其中青銀互助的跨代共生是過往最常見的型態,不過,隨著社會發展,共生的型態也越趨多元。 福氣教會所在的社區有許多年長者和看護移工,在發現雙方的溝通障礙後,教會從中做起橋梁的工作。除了傾聽困難、提供建議與協助,也設計一系列的課程。透過對家鄉的介紹了解彼此的生活背景;透過自畫像知道對方的愛好;透過家庭圖了解對方的情感牽絆;透過飲食、服裝等文化則認識了彼此的生活習慣。 福氣教會長青牧區傳道黃照旺分享,讓看護教長輩自己的母語,然後長輩教看護中文,就互相的。他們因為這樣子之後,這位被照顧者的精神越來越好。 以教會為橋梁,跨海而來的移工與被照顧者有機會更好的在社區裡一起生活。隨著台灣族群與文化的多元發展,為了各族群間可以彼此互助共融生活,跨群共生的社區型態也應運而生。 打破語言隔閡後,不同族群間也有共生型態。(圖/獨立特派員) 社區藥局著重預防醫學 陪長者走過亞健康時期 廖昱喬一家從爺爺時代就在當地經營藥局,隨著時間過去,客戶逐漸年老,加上人口外移,社區高齡人口比例逐漸增加,使得這家在地老字號重新思考藥局在社區裡的定位。 藥局業者廖昱喬表示,社區藥局怎樣帶領長輩們在進入醫療前的亞健康時期,做最好的關懷跟健康管理。對他們來講就是更知道,自己最近的健康管理是不是有做好,而且是透過專業的藥師,甚至是我們藥局也有設置護理師,給他們專業建議跟照顧。 以預防醫學專門店作為社區藥局的定位,讓藥局不只是賣藥的地方,也為社區提供健康照護。而這類以跨領域的方式在社區裡與居民共存,是跨域共生的新型態。 林博樺解釋,共生的精神,就是他會去看重,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有貢獻的參與者。在這個社區裡面如何有一個交流的平台,讓大家可以連結這樣的互動,建立起互助關係。 彼此幫助、共同生活,是共生社區的核心精神,同時強調必須是雙向或多向,而非單向的照顧關係。在彼此幫助、共同生活的社區架構下,即使沒有家人的關係,社區也能成為另一種家。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