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台灣孕產婦死亡率偏高,數字背後的原因為何?
廖怡芬 羅盛達 張智龍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台灣的孕產婦的死亡率,在2019年創下了23年來的新高,2021年雖然略為下降到10萬分之14,不過和鄰近國家日本、南韓相比,還是高出許多。在晚婚晚育的社會趨勢下,這樣的數字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訊息?又應該如何透過衛教,或者擴大法定產檢項目,來預防孕產婦死亡? 孕產婦死亡率較日韓高 帶您認識生產風險! 台灣的孕產婦死亡率,在2019年已經創下了23年來的新高,也高於鄰近的日本、韓國。生育高齡化、三高、肥胖、憂鬱,及各種生活環境壓力,都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原因,醫界甚至認為,台灣孕產婦死亡率的數字還被低估了。 洪婉蒨一家三口,在小小的公園裡追逐嬉戲,玩得不亦樂乎,但一路走來,卻是酸甜苦辣。經歷了四次流產的洪婉蒨,第五次受孕,終於順利懷胎足月,但萬萬沒想到卻在生產時,因為植入性胎盤而大量失血,必須緊急切除子宮,否則性命不保。 正常情況下,當母親將胎兒分娩出來,胎盤也會跟著被排出,而植入性胎盤,指的是如果胎盤不正常的潛入肌肉層,輕則會有粘連性,更重會有嵌入性,最嚴重則是穿透性,增加大量出血的風險。 洪婉蒨回想懷孕過程中,超音波及各種檢查,其實還算順利,無奈卻還是碰上生育事故。婦產科教授王鵬惠提醒,每個人都應該有這個概念,孕婦在當下看起來好好的,可是不見得身體上是好的。 死亡率恐被低估 醫師籲精確探討背後成因 根據衛福部統計,以每10萬名活產中孕產婦死亡數為單位來計算,台灣孕產婦死亡率在2019年達到10萬分之16,創下了23年以來的新高。 醫界擔心,統計的數字如果不夠客觀、科學,恐怕仍被低估,若沒有確實改善,接下來恐怕將還會再創下近30年來的歷史新高。(圖/獨立特派員)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的解釋,孕產婦死亡率的定義,是指每10萬名活產當中,在懷孕期間或懷孕中止42天內的婦女死亡數。 婦產科醫師鄭博仁說:「孕產婦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死亡,很少去做很精確的歸類。一直以來,台灣的孕產婦死亡率,最主要的死因都是羊水栓塞、產後出血這兩項。」鄭博仁也提到,這和進步國家孕產婦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統計是完全不符合的,他推測台灣的情形就是,在沒有辦法診斷孕產婦死因的時候,就歸類到羊水栓塞。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則說:「最好是依照《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第24條,以及《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第34條的精神,應該要去分析這些生產事故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來提出改善方案。針對不一樣的事故以及可預防性的部分,來提出解決方案。」在不加重醫界的負擔下,了解哪些環節出現問題,加以改善,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創造友善環境 密切關心孕產婦身心狀況 婦產科教授王鵬惠指出,台灣的高危險妊娠轉診流程還不夠成熟。衛福部從2021年推動「周產期照護網絡計畫」,就是希望高風險的孕產婦,在產前就轉診到醫療資源較為完備的醫院。如果有緊急狀況,在急診檢查或待產室裡,也能配備有完整的超音波和胎兒監視系統,還有特別的病床可以隨時緊急生產。 護理站上忙進忙出,而隨時監測每間病房孕婦的身體狀況、心跳、胎動,就仰賴中央控制系統,如果警示聲響起,能快速支援人力。產後病房同樣也需要友善空間。 洗手檯的寬度設計成適合的尺寸,讓娃娃可以在裡面直接洗澡;旁邊也配有烤燈,避免新生兒容易失溫的情形。(圖/獨立特派員) 其實,辛苦的不只有孕產婦的身體,常常被忽略的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一環。不只歷經生死交關的母親心靈飽受創傷,一般的產後憂鬱症除了和身體內分泌調節有關,也牽涉到社會因素,像是孩子出生後,媽媽容易被家人忽略。 產後憂鬱症不只限於產後,其實可能從產前就開始,懷孕期間女性荷爾蒙因為高低落差大,特別容易產生憂鬱症狀,產後甚至可能長達2年。產後憂鬱症和重度憂鬱症一樣,嚴重會有負向、自我傷害的企圖,甚至會傷害孩子,或是有帶走小孩的悲劇。 精神專科醫師蔡佳芬表示,如果母親因為哺乳等原因,不希望以藥物治療,也有心理治療和透過磁波或電波施作腦刺激治療術的選擇。而醫師也建議相關單位,對於可能需要忙於照顧小孩的產婦,除了免費的心理諮商外,制度面若能開放通訊診療,也會是一大幫助。 少子化衝擊下,孕產婦的安全更顯得至關重要,需要喚起政府相關單位、醫界、職場、乃至於整個社會,給孕產婦一個更友善的環境,平安生下及養育每一個未來希望!
專欄
高壓文明病纏身,病友如何尋求協助,走出陰霾?
現代人經常無法放鬆,一旦超過負荷,很容易產生高壓文明病,像是失眠、焦慮甚至憂鬱等。另外,青少年面臨的壓力也比以往多,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在十年內增加三倍,其中又以罹患憂鬱症為主因。現代人要如何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學習放鬆減壓,已成為重要課題。 憂鬱症病友共組支持性團體 尋覓紓壓管道 工作、家庭、感情、經濟,生活有種種壓力源,依健保署最新統計,全台有超過150萬人正服用抗憂鬱藥物,而這還只是有就醫領藥的紀錄,實際遇有情緒困擾的人數,恐怕遠比我你想像還要多。 忘憂工作坊學員Mula分享自身經驗,有情緒壓力的人,很多負面情緒是沒有辦法排解的,自己只有藉由打鼓,可以把當天負面的情緒排解出來。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是一群由憂鬱症病友組成的支持性團體,經常開辦各種工作坊,透過音樂、繪畫以及冥想,幫助有情緒困擾的人找到適合自己有效的方式,走出陰霾。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祕書長蘇禾說明,比方說一位心理師或者一位輔導師,他善用音樂跟患者的心理對話,讓他們的創傷,重新有一個新的角度去學習跟面對,療癒力就開始發生了。 憂鬱其實是來自大腦的疾病,根據研究證據顯示,當憂鬱病發時,腦電波會明顯出現與一般人不同的憂鬱腦波,令他們一直反覆專注於負面思考。 桃園療養院精神科主任詹佳祥解釋,透過跟個案的詢問,醫師可以知道個案對某一些負面的想法會很固著、反覆地去沉思,或是盤踞在腦海裡面。研究也顯示說,有些個案在反芻性思考這個症狀裡面,在特定的腦區,它會有活化現象,這個就是一個症狀跟特定腦波對應的表現。 從打鼓中釋放情緒、壓力,進而啟動自我療癒。(圖/獨立特派員) 不明原因病痛纏身 自律神經失調導致? 憂鬱、焦慮以及失眠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此外像有些人經常會頭痛、肩頸痠痛或是心悸、呼吸不順、以及腸胃不適等。經過很多專科檢查都找不到明確病因,這時有可能就是因自律神經失調所引發的全身性疾病。 桃園療養院家醫科醫師王世傑表示,自律神經失調的另外一個名稱是身心症。患者身體的問題,其實是因為他內在焦慮或憂鬱的情緒所造成的。跟一般的身體疾病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因為它是透過神經跟免疫系統的傳導,所以它造成身體的症狀是全面性的。 自律神經支配人體的心、肺、腸、胃等內臟器官,分布在脊椎兩旁,包括有負責使我們心跳加快、血壓上升,保持身體活動力的交感神經;以及可以讓我們器官活動力降低的副交感神經。由於自律神經系統遍布全身,一旦長期處於高壓,致使交感神經過度活化,造成失調,便會影響全身。 腹式呼吸可以活化副交感神經,達到放鬆效果。專注呼吸,覺察身體所有感覺,「正念減壓」是近年來在心理治療被廣泛運用並證實具有療效的一種方法。 學員小慈認為,正念的好處在於,就算是暫時地情緒低落,你也察覺到了現在處於情緒低落的這件事情,但不帶任何批判的意思,不去批判怎麼情緒低落了。 所謂正念,並不是指要保持正面思考,而是指當下專注覺察自己身體的感覺。(圖/獨立特派員) 青少年罹患強迫症 尋求專業協助改善病情 現在青少年面臨的壓力也比以往多,董氏基金會曾做過調查,台灣青少年平均每7人就有1人有明顯憂鬱情緒。 學員小桐分享,那個時候有課業壓力還有同儕壓力的問題。再加上家人與師長對自己有很多的期待,導致在很多不同壓力之下,就爆發了。洗手洗到手裂開,然後流血,像是洗頭、寫字都會疼痛,才知道應該要求助了。 沉重的期待以及背負壓力,成長過程經常需要面臨很多煎熬,這時最需要的就是了解和支持。 桃園療養院兒少精神科主任李國平認為,第一個先去了解患者遇到的困難;第二個是提供協助。像在桃園療養院的話,除了門診,還會有團體治療,提供支持性的環境,還有治療策略,來幫助這些辛苦的孩子。 走出陰霾,釋放壓力。在忙碌生活中,也要時常了解自己身心狀況、學習放鬆減壓、強化身體調節能力,已是現代人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專欄
打開大腦黑盒子,腦部和精神疾病有何關係?
失智症、憂鬱症、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等與大腦相關的疾病,過去一直難以透過客觀的測量來診斷,然而隨著腦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成功打開大腦的黑盒子,運用各種儀器監測,了解大腦的活動及奧祕,未來精神疾病也可望得到更加精準、有效的治療。 精神疾病不只是心理問題? 大腦健康程度也是關鍵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2到4億人深受憂鬱症所苦,憂鬱症已成為這個世紀最嚴重的三大疾病之一。一般人或許認為,憂鬱症是因壓力太大無法調適而產生的心理疾病,但其實憂鬱並非只是心理問題,而是大腦的確生病了。 目前醫學發現,憂鬱症、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等精神疾病,都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因此在病人執行語言測驗時,透過近紅外光腦光譜儀,偵測大腦前額葉活化的狀況,再根據每種精神疾病不同的波形型態,就能協助醫師做鑑別診斷。 一般精神疾病診斷都是醫師經由會談進行評估,比較缺乏客觀的儀器檢測及可量化標準,如憂鬱症和當處在憂鬱期的躁鬱症,兩者治療方式不同,但在評估診斷上有時會很難區別。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周伯翰就談到,有一名患者早期被診斷為憂鬱症,卻一直復發,做了測驗才看出來較像躁鬱症,病人其實白費了20年在治療。但很多研究顯示,憂鬱症復發越多次,越容易有失智症的狀況。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每100人中就有1人患有躁鬱症,而有4成會被誤診為憂鬱症。倘若一直未能對症治療,除了病人身心飽受折磨,還會導致大腦認知功能受損。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憂鬱症等精神疾病,長期壓力會造成大腦海馬迴萎縮,影響記憶。 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所所長楊智傑表示,其實不是只有海馬迴的問題,它也影響到前額葉的功能或結構,海馬迴雖然跟記憶力有關係,可是每天要思考、專注、執行任何複雜認知功能,都跟前額葉更有關係。 戴上頭套,連接近紅外光腦光譜儀,就能透過偵測大腦血氧變化,觀察腦部的活動。(圖/獨立特派員) 找出腦部疾病根源 可望改善憂鬱? 然而,現在科學是如何得知我們大腦消失的片段呢?一般從磁振造影就可辨識大腦腫瘤、腦中風及腦出血,但對於老化、阿茲海默或思覺失調,這些單憑肉眼難以看出差異的腦影像,現在結合人工智慧,經過量化分析,也能找出這些疾病發生的位置。 楊智傑教授運用人工智慧繪製出大腦圖譜,發現每種精神疾病在腦部出現異常的區域都不同。現在神經科學發展,還可以利用磁場或是微電流的方式,來刺激特定的腦區,改變大腦的活性。 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所所長楊智傑說明,經顱磁刺激有點像是在頭部放置一個磁場的刺激器,透過磁場的變化、磁生電的方式,影響腦部活動的變化。透過對前額葉的刺激,可以改變它跟其他腦區的連結,從而改善憂鬱的症狀。 醫學科技的進步,不斷試圖打開人體大腦的黑盒子,除了偵測、治療,還能夠提前預測評估治療效果。楊智傑舉例,像是抗憂鬱藥百憂解,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會有療效,透過腦波先做預測,就可以知道哪些人適合使用。 不同精神疾病在腦部出現萎縮的區域也不同。(圖/獨立特派員) 可推算大腦年齡 水分子擴散磁振造影評估老化 隨著腦科學研究推進,大腦的祕密檔案正逐一解開。不僅如此,新的影像技術,水分子擴散磁振造影,還可以顯示腦裡面複雜的神經網絡,進而從這些神經纖維束的變化,推算出大腦年齡。 醫學影像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曾文毅教授,先前在台大醫學院即是專研水分子擴散技術,以往無法顯示在腦影像的神經纖維束,透過這項技術,他們繪製出大腦神經網絡,以不同顏色標示神經纖維走向,協助外科醫師避免在手術時傷及腦神經纖維。 而後教授退休更運用專業,將這項技術應用於老化及失智的評估。曾文毅說明,「神經纖維束原本很豐富,越來越老化的話,神經纖維束會越來越稀少。」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想探究人類大腦的奧祕,循著腦神經的連結與路徑,我們逐漸發現這些大腦疾病問題所在。儘管目前人類對大腦所知仍屬有限,然而隨著各項研究工具及技術的創新進步,未來也可望釐清這些大腦複雜的線路,進而發展出更精準、有效的治療方式。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