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政治經濟
主題
卓越大賞-流浪者之歌
人權和人道是歐盟各國處理難民議題的首要原則,然而大量湧入的難民缺乏流暢的安置及後續生活安排,不只讓主要難民收容國德國奧地利等政府面臨許多挑戰。對這些跋涉千萬里,遠離家園的難民們,怎麼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展開新生活,克服內心的徬徨和恐懼,更是件不容易的事。 無論年紀大小,他們都必須學習新語言和適應不同宗教文化的生活方式,試著融入新的社會,等於整個人生砍掉重練。難民們面對的並不只是逃離戰火進入夢想之地一廂情願的美好,更多的恐怕是真實環境和現實壓力的許多衝突與不安。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政府的資源,大量NGO組織及志工的陪伴和投入,則是減緩難民潮壓力的重要黏著劑,一起觀察歐洲各國難民安置的不同經驗與挑戰。
社福弱勢
主題
我的模範生
很多偏鄉孩子的生活現況您可能想像不到,根據兒福聯盟曾經做過的調查顯示,在偏鄉有16%的孩子沒有和父母同住,28%的孩子不是每天睡覺時都有大人在家,他們放學回去經常是沒有任何人在家的情況。大人忙著在外地工作賺錢,孩子在家卻沒有人煮飯給他們吃。 偏鄉謀生不易,在地方只剩老人和小孩,然而在花蓮秀林鄉,有一位課輔老師徐美玲,他原本是護士,九年前因車禍受傷,失去了一隻腳。不過他卻勇敢面對人生,還帶著社區阿嬤們組成志工隊,一起來照顧地方的孩子和獨居老人。他對孩子和老人的關愛與付出感動許多人,不過徐美玲卻說,其實是孩子們鼓舞了他的人生,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教育
主題
以色列志工力
為了培養年輕人利他關懷社會的素養,教育部推廣服務學習,希望孩子們能多參與社會志工服務, 並從中學習,而大學推甄入學也會參考學生的志工參與,沒想到這樣的美意卻造成服務學習的本質變了調,之前有醫學中心釋出志工名額,卻有許多家長為了替孩子升學加分,漏夜拿睡袋排隊來搶志工名額,也讓大家應該重新思考,究竟服務學習是為了升學加分還是讓孩子體驗真心幫助他人的熱情及動力 。  獨立特派員的記者到中東的以色列,發現他們光一個組織 就有六千名志工,這些不分年齡不分職業的充沛志工力成了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後盾,而當志工也早已融入以色列人的生活風格中,究竟他們是如何從小培養孩子們志願服務的精神呢?來看看他們志工力的管道及方法。
醫療公衛
主題
以健康之名
主計處最新公布的一項數字讓人很難過:隨著人口結構高齡化,老人當自強,近半數貧窮家庭主要經濟來源是65歲以上的老人,勞動參與率8.6%逐年走高,也顯示愈來愈多人退而不休,或退了不能休,沒法享清福。 這種現象在中南部與東部最多,印證了年輕人口流失,往北部移動的事實。上週獨立特派員長照台灣系列報導就披露屏東和花蓮山地鄉以及高雄內門等等地區的老人家,很多獨居,得靠社工甚至志工去照顧,而偏鄉的人力資源缺乏,訓練不足,台灣並不大,但為什麼長照喊了十年還缺口這麼大? 回想過去地方上以健康促進之名的活動還真是不少,甚麼老人運動會、社區健康活動、老人健檢,有的民眾還是衝著禮物而來,政治人物也藉此沾光說是做到了里民服務,最重要的是消化了預算,政績多一筆,但真的有用嗎?一次辦完以後就沒下文,要等第二年!政府不是喊窮嗎?到底要怎麼做,錢才能花在刀口上? 獨立特派員今天就繼續到各鄉鎮體檢我們的長照政策和地方政績。
社福弱勢
主題
照顧以色列-老有所歸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很多猶太人被關集中營,財產搜刮一空, 戰後他們陸續回到以色列。 五十年間,以色列老人人數增加八倍。 跟臺灣老兵一樣,這些飽受戰亂的人沒有家,甚至沒有家人,選擇落葉歸根後,以色列政府給他們的照顧很周到,安排他們住進五十美元一個月的老人住宅,每週動員志工打兩千次以上的電話關懷,撫平過去生命遭到的迫害與傷痕。臺灣早年也有仁愛之家之類的老人住宅,但不多,也不敷未來使用,以台北市來說,正準備開放公立第四座大龍綜合福利老人住宅,只能容納八十名長者。以色列讓老有所歸、老有所終,值得我們參考。
人物故事
主題
賴氏兄弟
留學碩士為什麼選擇當農夫?他們的人生理想有多特別? 許多人有著理財上的煩惱,但是社會上也有這麼一些人,覺得錢只要夠用就可以了;真正的財富,應該是如何服務人群、追求理想。就像是今晚獨立客人物報導的主角:賴青松、賴樹盛這對兄弟。 賴氏兄弟成長在貧困的環境中,後來都出國留學拿到了碩士學位。不過他們並沒有像大多數頂著高學歷光環的社會菁英,努力賺錢過舒服的日子。現在他們一個在宜蘭種田當農夫、推廣親近農業的觀念,另一個長年在泰緬邊境的難民營當志工。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