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土地環境
主題
農民退休金的挑戰
目前農委會提出來的農退儲金條例草案,是針對未滿65歲的實耕農,而且是農保被保險人,採自願方式,由農民根據勞工基本工資,選擇1%-6%的存繳比例,而政府則會拿出同額的比例,放進農民退儲金專戶。根據農委會的估算,農民如果以6%,存繳25年,65歲後可以月領的退儲金加上老農津貼,大約是1萬8千元;存繳35年則大約是2萬6千元左右。不過必須有參加的農民才能領這筆退儲金,沒有參加者的農民只能繼續領老農津貼。 至於維持了三十幾年的農保投保金額10200元,保費跟保障都過低的問題,並沒有隨著這次方案的提出進行調整。這個方案提出後,農民參加的意願夠不夠?對農民老後的保障是否足夠?而不讓老農福利津貼落日,未來的財政負擔是否可以長久等問題都需要思考。政府跨出第一步之後,考驗才要開始。
土地環境
主題
農民退休金方程式
怎麼照顧看天吃飯的農民,常被各界關切,目前軍公教、勞工都有可以支領退休金的保險制度,但農民卻只有每逢大選就被拿來當選舉支票的「老農福利津貼暫行條例」可以依循。 農民的收入來源,不像一般職業,有固定的薪水,農業更常受到天候影響,收入變得不穩定,加上沒有完善的退休金保障,沒有離農架構設計,讓年輕人從農意願受到影響。 根據農委會統計,未滿65歲的農保被保險人數,近十年來,平均以3.62%逐年遞減,以此推估,15年後,大概只剩下約35萬人。 今年3月農委會已經提出「農民退休儲金條例」草案,這項制度主要針對65歲以下參加農保的農民。但是一般青農、即將屆滿65歲農民、及學者們對退休金制度又有什麼意見呢?
政治經濟
主題
年金制度之底層正義
在台灣現行保險中,最弱勢的族群,是國民年金承保的對象和農民。 台灣的農保,從民國74年開始實施,每個月繳交78元,有生育、殘廢、喪葬給付。年滿65歲可以請領老農津貼每月7285元。而國民年金保險,2008年10月起開辦,專為352萬名未投保勞、農、軍、公教等其他社會保險者,如家庭主婦和失業者保險,每月保費為878元。期間可享生育、喪葬給付。 繳費至65歲後,每月至少可領3628元的老年年金給付。然而不論是農民的七千多元,或是國民年金的三千多元,給付都達不到貧窮線的標準,無法提供這個族群安心的老年生活。他們是現行保險制度下,最需要被關注的一群。
政治經濟
主題
再戰老農津貼
立法院這個會期又休會了,趕在休會前農委會提出老農津貼修正案,要將現階段只要年滿65歲,投保6個月的農保就能領取老農津貼的門檻提高到15年,這個案子還是沒有過關。 老農津貼從民國84年開始,每逢選舉一路加碼,從三千漲到七千,領取人數從36萬增為67萬,你覺得可能嗎?離譜的是,農委會去年預算1195億,其中福利及各項補貼就佔了775億,超過六成,嚴重排擠農業建設、技術研發,以及更重要的─輔導年輕農民鼓勵從農。 老農津貼在2007年朝野一致共識下,讓它跟國民年金銜接,本來可以一勞永逸解決加碼喊價的問題,但又在第二年來個政策大轉彎,造成2011年總統大選再加碼。 兩年前,我們到台灣各地訪問農民,了解他們對老農津貼的想法,也問了國民兩黨歷任的農委會主委副主委及政務委員,至今看來,問題還在原地踏步。請看我們的報導。
土地環境
主題
務農保不保
老農年金500億, 青年農夫無地不成農, 假農夫卻坐領年金, 農委會如何查辦? 台灣農業規模小但是大陸對我們很有興趣,買我們的水果、茶葉、虱目魚,現在還買稻米,去年台灣農產品出口成長17.7%。但是在蔬菜方面,買菜的時候注意一點就會發現,白蘿蔔、豌豆、四季豆、花菜很多都是大陸貨,尤其蕃茄十年來大陸進口多了20倍。台灣農業人口老化,農民平均60歲,很多無人接棒,難道就讓我們的農業沒落嗎? 最近幾年開始有年輕人返鄉,或者是有心人學做新農民,都有不錯的成績,除了做有機,有的還一邊養豬一邊沼氣發電,這些人既然決定務農一定有想法有創意,但是獨立特派員實地觀察發現,要當農民還沒那麼簡單呢,你沒地,或一年生產不夠多,都拿不到農保。農事這麼辛勞,對年輕人來說,就業意願已經很低,再加上不容易納保,誰要回來? 但有人就是因為有地,輕而易舉取得農保身份和相關福利,到底真假農民怎麼分?監院糾正農委會一年老農年金500億,占農委會預算七成,太浮濫了,農委會揪得出假農民嗎?
政治經濟
主題
我的一票選總統
老農津貼到底要發多少,朝野政黨總統候選人, 互相攻防 、各自開價,但是他們真的了解, 農民一票怎麼選總統嗎? 總統選戰進入倒數五十天,煙硝味四起,老農選票也進入肉搏戰,吵了好幾個月的老農津貼加碼問題,就在馬總統信誓旦旦說,要終結民粹式加碼一個月後,行政院來個政策大轉彎,老農津貼決定調漲一千塊。加碼真的能讓老農變成藍綠陣營的囊中物嗎? 獨立特派員特別從台灣頭走到台灣尾,北中南東,實地到第一線去採訪老農的心聲,聽聽他們怎麼看台灣的農業,怎麼談老農津貼,還有老農的一票如何選總統?
政治經濟
主題
老農 擾農
老農津貼就像一面鏡子, 照著每一位政治人物說過的話? 到底誰是昨是今非、今是昨非呢? 老農津貼紛紛擾擾16年,每逢全國性的選舉,不管是選總統、選立委,還是縣市長,老農津貼一定被拿出來當祭品,老農的尊嚴被拿出來消費?那麼到底是誰造成這樣的惡性循環呢? 獨立特派員追查十六年老農津貼的過程,發現「老農福利津貼暫行條例」歷經七次修法,不管執政的是誰,都希望跟國民年金銜接,可是2008年農保與國民年金脫勾,把老農津貼再度打回了原點!任誰都要向選票妥協,於是朝野繼續惡鬥。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