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剪黏工藝,傳承面臨困境

分享文章

傳統廟宇的屋頂裝飾,是由剪黏師傅一片片手工製作而來,不過因為太過耗時費工,導致現在許多廟宇都改由機器大規模生產的裝飾取代,使這項傳統的工藝越來越少見。不過當古蹟廟宇或是歷史建築需要修復的時候,還是必須要找有名的師傅採用傳統剪黏整修。鬼斧神工的工藝令人驚嘆,而這份傳統工藝的繼續傳承,也關乎著台灣許多古蹟廟宇的修復,還有年輕一代的工藝家是否能有繼續發揮的空間。

廟宇的屋頂裝祥龍翻雲、氣勢凌人,一個個歷史人物神態逼真、栩栩如生,這些細緻的工藝,如果不說實在很難讓人猜得到,其實它們都是由一個個破碎的碗片剪黏上去。

兩年來剪黏藝師葉明吉帶著團隊,在高雄代天宮進行剪黏修復,整個修復工程採以修舊如舊方式,保存原本藝術價值。拜殿上的祥獸氣勢軒昂,正殿上方的雙龍護塔顏色更是華麗耀眼,於其他公廟採取碗片剪黏不同,代天宮則是以玻璃作為材料。

剪黏最早源自中國明朝萬曆年間,當時匠師們利用陶瓷破片,經過繁複工序以剪黏裝飾,增加宮廟的莊嚴與氣度。後來傳至台灣,日治時期仍以碗片為材料,直到二次大戰後因有太多廟宇需要修復,碗片材料不足才改用玻璃替代。

葉明吉分析,以玻璃製成的作品相較活潑,而碗片則是更有古樸感。不過碗片由於不容易切割和裁剪的關係,因此在製作過程上會比玻璃來的麻煩不少。

一張含有 音樂, 黃銅, 豎笛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葉明吉帶領團隊長期於高雄代天宮進行修復作業。(圖/獨立特派員)

受父影響辭退工作,接棒葉氏剪黏工藝

兩年前接下案場,葉明吉對高雄代天宮有份特殊情感,因為這座廟的剪黏,當初就是由他父親葉進祿及祖父葉鬃所作。葉明吉原本在營建業服務,因家族傳承禁不住父親勸說,才辭去冷氣房的工作開始爬屋頂。

不過即使從小耳濡目染,父親對他的訓練依舊非常嚴格。葉明吉表示從業的第一天,父親就交代他要當個稱職的師傅,並不斷透過繪畫訓練筆路,讓自己腦中充滿畫面,才能成功做出作品的神韻。

擺放在工作室內的作品,無論表情、肢體動作都各異其趣、唯妙唯肖。家傳三代的葉家作品風格細膩精緻,最大特色就是人物神韻的掌握,如父親葉進祿的作品「關公斬蔡陽」,從中可看出葉氏剪黏的細緻功力。

一般剪黏除了在廟宇屋頂,還有在廟內壁堵也會使用剪黏。以歷史故事為題材,從封神榜到三國演義,每幅都具有著不同的典故。不過初始壁堵的剪黏都只有半面,後來是由葉明吉創新才將平面轉立體。

「手的長度跟身體的長度、腳的長度,以及整個頭部的配合,都具有一定的比例。」葉明吉說,剪黏越小越難做,不僅五官神韻得細緻掌握,就連骨骼構造也要十分了解,才能製作出生動的作品。

一張含有 文字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葉明吉父親葉進祿作品「關公斬蔡陽」(圖/獨立特派員)

以敲代剪隨緣創作,走出職業生涯新路途

頭戴后冠、面容慈祥莊嚴,這是去年榮獲台灣工藝類最高榮譽「國家工藝成就獎」,由藝師陳三火所打造的作品。利用花瓶的弧度線條,展現媽祖衣襬的飄逸,和一般剪黏不同,陳三火擅長以敲代剪,再按照敲破的花瓶紋路隨緣創作。

陳三火告訴《獨立特派員》,由於每支花瓶的裂法無法預測,因此他必須藉由每次的裂痕來決定當下要如何黏貼,而這樣做法的好處在於隨緣不隨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相較藝術。

廟宇的壁堵上,陳三火用各式酒瓶及不同圖案的花瓶堆疊拼接,讓他作品顯得特別具層次感,像是以酒瓶敲做玄天上帝的盔甲,在隨風飄動下更顯靈動自然。他的作品色彩華麗、著重肢體動態、構圖布局豐富,擁有獨特風格。

而談到當初為何自創技法,陳三火解釋由於剪黏耗時費工,導致後期絕大部分廟宇都改採模具,以灌漿燒製的淋搪取代剪黏。這種由工廠大量壓模製造,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外觀看起來更加華麗,而陳三火的職業生涯也因此面臨危機,後來在朋友鼓勵下才自行創作開創轉機。

陳三火擅長將各式花瓶堆疊拼接,所創作的作品生動自然。(圖/獨立特派員)

協助培育傳習藝生,延續傳統技藝傳承

不同於玻璃的平面以及碗片的單一弧度,陳三火使用花瓶和酒瓶增加作品的豐富多元,作品不僅在2015年榮獲薪傳獎肯定,2020年時更獲文化部登錄為重要傳統工藝剪黏保存者,開始協助文化部將技藝傳承。

而除了自行創作之外,陳三火也協助培育傳習藝生,為台灣傳統技藝傳承貢獻心力。受培育的傳習藝生林秉賢表示,自己目前已將剪黏作為正職,陳三火十分支持學生,會鼓勵他們自行接洽廟場案子,幫助學生能夠在學習手藝的同時不用擔心無法維持生計。

而談到自己的教育理念,陳三火則表示自己的教學方針就是讓學生了解剪黏之美、學習剪黏之藝以及應用剪黏之法。他也期待學生們能透過剪黏應用走出自己的風格,為自己開創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以敲代剪,隨緣不隨我,陳三火突破傳統創新格局。屋頂上的藝術家,陳三火、葉明吉兩位名師,倘若沒有他們的堅持,在機器規格化生產衝擊下,台灣剪黏勢必很難繼續傳承。而他們用心創作,不僅讓這項傳統工藝更具獨特性,也讓更多人看見剪黏藝術之美。

(※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