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人物故事
主題
我們只是不一樣
藝術治療師運用不同的元素,讓自閉症者以非語言或語言來表達自我,例如畫畫、戲劇、舞蹈、歌唱、遊戲、樂器等,使當事人自然融入,與周圍事物建立良好關係,協助個案放鬆、即興創作來達到生理、心理、情緒、認知及社交等需求。在關渡有個地方,讓有藝術天分的自閉症青年進駐學堂「上班」創作,他們一邊創作,同時在生活中學習,以他們獨特的生命狀態,展現出各異其趣的作品風格。
社福弱勢
主題
給星兒的表達性藝術治療
表達,是人的天生需求,但泛自閉症者在語言、認知、人際關係等多種發展障礙,讓他們看來外表正常、但社交能力低。這類特殊族群在無法適切表達情緒、缺乏社會互動技能的情況下,面臨生活上的挑戰。 自閉症是全球患病人數增長最快的病症之一。世衛估計,全世界每160名兒童中就有1名患有自閉症,聯合國則將每年4月2日訂為世界關懷自閉症日。 不過沒有言語的互動,人類就不能互相溝通嗎?這一群泛稱自閉症障礙者,也有人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透過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表達性藝術治療,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也能夠抒發情緒、傳遞訊息。只要細心觀察、耐心陪伴,非口語的溝通形式,其實也能訴說千言萬語。
社福弱勢
主題
身心障成年後-一登何處去
政府努力推動長照,希望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後仍能保有生活品質。不過還有另外一個族群也需要長照的支持,那就是成年的心智障礙者。這群從小因為中重度障礙在學校當特教生的孩子,十八歲成年離校後,挑戰才正要開始。不僅父母家人感受到照顧的沉重壓力,甚至造成不少悲劇,如何給予這些家庭更多支持是大家應該一起思考的議題。 獨立特派員長期追蹤一位台灣出生,到日本就讀特教學校的紙矢一登,觀察他們一家人如何摸索面對挑戰,並在體制內外尋求更多的資源支持。
社福弱勢
主題
我是治療犬
如何紓解情緒壓力有許多不同的方法,而動物輔助治療紓壓則是其中一個選項。人和動物之間的關係,已經成為心理學正式研究的課題。 30年前,美國的學者,曾經測量人類在撫摸友善且熟悉的狗時,人的血壓會下降、呼吸規律、肌肉放鬆,這些都是壓力減輕的現象。也因此動物輔助治療的運用,越來越廣泛。 在台灣也有治療犬在學校、機構中進行服務。當這些毛茸茸的狗兒一現身,立即融化了這些被服務的對象。這樣的服務,現在分工更細緻,原本只是飼主和狗兒進行的服務,現在納入了社工、護理等專業人員,為服務對象設定更具體的課程目標。來看看這些毛小孩的服務工作。
社福弱勢
主題
三分之一的實驗
上個星期我們報導在台南學甲甘神父創建了台灣第一間的早療中心,近年他更主張應該採融合教育,讓發展遲緩的孩子跟一般生一起上課生活,這才是社會的正常面貌。 除了甘神父的融合幼稚園,新竹也有一所台灣獨一無二實驗了25年的融合學校,從幼稚園、國小到國中,每個班級都有三分之一是特殊孩子,他們叫小天使,上課,一般生會幫小天使握筆寫筆記,下課,也玩在一起,我們還親眼看到為了照顧妥瑞症同學,一定會有人坐在他前面保護他怕他摔倒,對特殊生來說,能夠跟普通孩子一起學習的經驗很重要,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唸這所學校,每天開車大老遠將小孩送來,甚至辭掉在美國的工作,帶孩子搬回台灣。不過很可惜,因為沒有法源依據,這個夏天過後,計畫要結束了。
教育
主題
星星的探索
星兒踢足球,探索另一個世界。 全世界自閉症患者有三千五百萬,和台灣一樣,人數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這是因為過去人類對這項病症知道得很少,至今它的成因還不明確,也沒有真正有效的療育方法,因此家長只能不斷的嘗試各種課程,就像在黑暗中為孩子探索,試著找出一條路,通往他們封閉的世界。踢足球就是一項新嘗試,要踢到球然後傳給別人,訓練專注力、試著與人互動,來看星兒踢足球。
教育
主題
一個都不少
每個國家都有邊緣弱勢家庭, 這種家庭的小孩可能流落街頭成為更多社會問題來源。 在北歐國家芬蘭的教育政策就一個也不放棄, 以色列也有同樣的理念...... 每個國家都有邊緣弱勢家庭,這種家庭的小孩可能有發展潛力卻受限於環境,甚至可能流落街頭成為更多社會問題來源。在北歐國家芬蘭的教育政策就一個也不放棄,今天我們再來看以色列也有同樣的理念,他們鼓勵散居全球的猶太人回國,接納不同背景、有懸殊差異的人,從弱智兒童到貧窮弱勢的青少年,用各種方法彌補教育落差,也重視他們曾經受創的心靈,予以撫平,用大哥哥大姊姊來帶這些孩子。補救教育讓很多沒有希望的人重建自我,以色列珍惜他們稀少的資源,絕不放棄每一個人。
教育
主題
接納自閉
自閉症的人不易溝通, 但一部分有特別好的記憶分辨能力。 能善用才能不僅得到尊嚴還可幫助照顧機構。 以色列自閉症日間照顧中心, 請自閉症朋友幫忙算各國捐款就是一例。 上個星期照顧以色列,我們報導以色列軍人到社區去照顧老人,今天我們進一步觀察他們高中畢業規定要做公共服務,就像台灣十二年國教實施後有比序項目,其中有一項公共服務,可以加分,但以色列人是把公共服務和教育和軍隊結合,有更充沛的志工人力推動他們社會福利政策,就比如自閉症患者,政府給他們蓋了專屬的社會住宅,並有配套的生產活動,讓他們到老都有被尊重的生活品質。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