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演唱會公安怎麼做?代表性多功能場館安全比一比【獨立特派員】
萬真彣 黃政淵 鄭仲宏 / 採訪報導黃郁婷 / 整理報導獨立特派員走訪了三個也常常辦演唱會的多功能體育場,一個是高雄國家體育場,容留人數跟大巨蛋接近;另外還有高雄巨蛋及台北小巨蛋,同樣都是密閉場館。了解他們如何管理大型活動的公共安全,以及場館發生事故時,有哪些設施可以自保,又該如何配合人員應變。高雄世運滿座超過5萬人! 緊急狀況怎疏散? 高雄國家體育場(世運主場館),是台灣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體育場館。這台灣最大的戶外體育場,占地19公頃,座位多達5萬5千席,是和台北大巨蛋的容留人數最接近的場館。 因應多元突發事件的公共安全管理,世運邀集500名相關單位人員,演練民眾疏散、安全維護,及傷患後送等情境。 高雄市運動發展局長侯尊堯認為,相較於過去單點單線的SOP,目前各單位是走到彼此之間的磨合。 緊急疏散大多是多點多線的動態事件,隨著事故演進,各單位如何互相銜接任務,是這場演習的目的。 侯尊堯局長說明,如何引導民眾離開這個場地,地面上或者是走道上,相關的燈飾也協助引導。 寬敞廊道,也能同時運送傷患擔架,上場外救護車。而世運場外,周圍空曠,有更足夠的疏散避難空間外,也能讓相關車輛待命。 侯尊堯局長分析,場外是一個完全沒有障礙的外環道,所以讓所有救難或相關必要的車輛,都能夠快速準確到特定出口。 回顧今年9月,日本搖滾樂團ONE OK ROCK在世運開唱,場內外人數破6萬。 市府統計,當晚6萬人,在25分鐘內清場,75分鐘完成疏運。 高雄巨蛋大型密閉空間 防火措施怎麼做?2004年,高雄巨蛋由漢威巨蛋公司以BOT模式動工興建,2008年啟用,是座6層樓的多功能綜合體育館,容留人數只有大巨蛋的約四分之一,1萬5千人。進到高雄巨蛋主場館,它和台北大巨蛋一樣,是室內密閉空間,萬一發生火災,會在裡面悶燒。高雄九太巨蛋公司總經理李振妮解釋,高雄巨蛋的屋頂有圓弧形的設計,有蓄煙的功能;在屋頂的下方有自動排煙口,可以直接排煙。當緊急事件發生的時候,可以爭取更多時間來讓民眾避難。若發生火災等事故,工作人員會依實況緊急廣播。而關於演唱會緊急廣播的細節,專家做出提醒。活動工程技術專家謝寅龍直言,要指揮觀眾疏散,其實演唱會的音響才夠大聲,通常安全疏散的音量是蓋不過演唱會的聲音。而能進行這些控制是誰的權力?現場的指揮官是誰?能不能控制好現場?都是需要事前規劃的細節。 演唱會尾聲,會有彩帶、愛心氣球等道具落下。但這些效果,其實是常見的風險因子,容易引起火災或混亂。因此工作人員在開唱前,都得參與緊急避難訓練。全台首座大型多功能體育館–小巨蛋 防焰機關怎運作?每場演唱會開始前,台北小巨蛋的工作人員會拉出舞台附近消防栓箱的水帶,以備不時之需。舞台搭建的球場層場內,也放了至少10支滅火器。還有活動式逃生標示,方便依活動的不同,彈性調整吊掛位置,讓疏散動線更明確。樓上觀眾看台區,有3支放水槍,一偵測到火源,會自動鎖定、撒水撲滅。寬達4公尺的逃生出口周圍,掛的是有防焰證明的布幕。專家提醒,舞台布幕也得是同樣標準。活動工程技術專家謝寅龍說明,因為舞台上面,如果設備有任何意外的時候,防火布幕一降下來,煙、火通通隔離在舞台後面,觀眾不會受到影響。逃生口外,有清楚的消防設施配置圖;下方滅火器放進底座,避免被踢倒不見,或絆倒民眾。大型群聚活動的公共安全,每個環節都必須非常嚴謹。台北小巨蛋和高雄巨蛋,有較豐富的演唱會公安管理經驗,無奈容留人數太少;高雄世運場地夠大、公安軟硬體也齊備,但卻是露天空間。台灣的確需要像大巨蛋這樣的大型室內場地辦演唱會,但對比其他場館的公共安全機制,大巨蛋開唱,真的準備好了嗎? 延伸閱讀大巨蛋將迎來首場演唱會,場館安全問題備受質疑!大巨蛋安全管理資訊不透明,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專欄
大巨蛋安全管理資訊不透明,公共安全如何保障?【獨立特派員】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大巨蛋即將開唱,如果遇上意外該如何安全疏散避難,外界也非常關心。採訪團隊觀察了近期的兩場大型活動,中職周思齊引退賽,湧入了4萬人;國慶晚會也聚集2萬人,大巨蛋草皮層首度搭上大型舞台舉辦非賽事活動。大巨蛋管理上有哪些缺失?專家們建議該如何改善? 大巨蛋首度滿座 活動現場安全嗎?大巨蛋若要辦演唱會,場內可能湧入5,5000人,而下沉式設計、密閉空間、商場共構等硬體建設影響公共安全,已成定局,那麼現場的安全管理,勢必得加倍嚴謹。 開賽前一小時,已經有不少觀眾陸續抵達,入場人流大致順暢;採訪團隊觀察沿著動線走,場內有逃生指引標示、滅火設施等消安設備,定點也有滅火器。場內滅火器,大多被安放進底座或掛在牆上,但有個逃生口卻直接放在地上。走到樓梯間,有灑水系統,但出了1樓的一個逃生口,一旁有紙箱堆置,若起火的話,易燃物則會導致逃生出口阻斷。上到2樓,有幾個活動臨時攤位,設置在看台後方與逃生門之間的廊道,湧現排隊人潮。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王价巨說:「逃生的動線如果有阻礙,這些櫃位一個都不准設了。對市政府來講,你就必須有查核的責任,去確定他有沒有按照這個計畫來走,讓這些櫃位也可以安心的工作,疏散有必要的時候,說不定他們也可以發揮一個引導的功能。」疏散動線不佳 大巨蛋公共安全誰來監督?這天賽後,有知名樂團特別獻唱,500位動作俐落的工作人員,合力把設備搬進人工草皮,高效率20分鐘完成舞台、燈光及音響設置。往後辦演唱會,舞台就會像這樣搭在草皮層。 活動逐漸進入尾聲,消防人員跟場內工作人員溝通,確認疏散動線等現場狀況,警察也陸續就定位,協助4萬民眾疏散,維護公共安全。民眾遵從引導離場,但腳步不像入場時這麼悠閒,有些人對方向有點茫然。民眾表示,沒有看到任何引導人員,只能自己跟著人群。 為了瞭解大巨蛋辦演唱會的消安及疏散規劃,採訪團隊向遠雄公司提出相關議題的採訪申請,但收到拒訪回函。我們試著上大巨蛋官網查詢,卻發現沒有場館區域配置圖,只在辦活動時,由活動方提供現場動線圖示。採訪團隊也向台北市政府發出相關採訪申請,但截稿前沒收到任何回應。體育局也表示,只回答相關規則問題,並拒絕面訪,僅以文字回覆。大巨蛋這座台灣最大室內體育場館,公共安全的內容和計畫,到底誰知道?連議員也看不到公共安全相關資料,難以監督。面對演唱會大量人潮 大巨蛋準備好了嗎?在大巨蛋公共安全相關資料未公開的狀況下,國慶晚會終究如期舉辦了。大巨蛋首次舉辦非賽事活動,第一次在地下草皮層設席,鋪上臨時地板,這4500個位置,看起來已稍嫌擁擠;而未來演唱會將會有3倍多的1萬5千人在這草皮,屆時是否能及時逃生疏散,令專家們擔憂。這晚,大巨蛋停車場沒開放,大多民眾搭大眾運輸工具前來,因此散場時車輛少很多,交通大致通暢。忠孝東路與逸仙路口,目測至少就10位警力協助疏散與秩序;先前周思齊引退賽,四萬民眾疏散,光警察就出動65名加強疏導。周邊居民在感念警消人員辛勞之餘,感受卻非常複雜。台北市新仁里長吳建德說:「辦演唱會錢是大巨蛋事業公司在收,整個信義分局要投入多少精力?這些公共成本,應該請營利機構來處理。現在大家看到的榮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付出社會成本在做出來這個假象,去取代當時的審查失敗。」大巨蛋第一場非賽事活動,由台北市政府舉辦,似乎宣示著,對大巨蛋公共安全的信任。日前,大巨蛋地下二樓的美食街已開張;而緊貼體育館的商場也將開幕,成為台北市中心大型商場。演唱會的5萬5千民觀眾,加上商場龐大人潮造成的公共安全問題,該怎麼評估,又如何解呢?興建大型複合型場館,是當前台灣許多都市,提升競爭力的方式。但當都市發展遇到攸關人命的公共安全,誰能妥協?政府該制定更細緻的公共安全規範,民眾也該強化安全意識。 延伸閱讀大巨蛋將迎來首場演唱會,場館安全問題備受質疑!演唱會公安怎麼做?代表性多功能場館安全比一比
專欄
山陀兒颱風創停班停課紀錄,颱風假該怎麼放?【獨立特派員】
廖怡芬 賴振元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山陀兒颱風十月初侵襲台灣,路徑一變再變,全台都提前宣布停班停課,但有些地方其實是無風無雨。有些民眾開心撿到颱風假,但製造業、服務業直呼損失慘重。到底放不放颱風假,地方首長的決定,引發兩極化的批評!究竟颱風假是什麼?為什麼要放颱風假?國外的做法又是如何?颱風路徑多變難預測 颱風假放不放? 山陀兒以強颱之姿侵襲台灣,10月1日嘉義以南都放了颱風假,沒想到山陀兒來到家門口卻滯留海上,南部民眾的颱風假成了防颱假,高雄市的購物中心,擠滿了來吃飯、購物的民眾。 山陀兒不只行進龜速,路徑也一變再變,10月2日全台都宣布放假了。颱風假的標準,是瞬間風10級、平均風七級,但苗栗以北不但不在陸上警戒範圍,風雨預報也都沒達到放假標準。 登陸時間一再延後,全台都提前宣佈停班停課,但有些地方其實是無風無雨、晴空萬里,一直到登陸後,各地風雨才逐漸明顯,不過強度已經由強烈颱風減弱為中度颱風。全台在10月2日、3日都連續放了整天颱風假,但北部許多地方似乎風雨不大,有人逛街看電影、有人唱KTV,也引發熱烈討論。 中央氣象署簡任技正伍婉華說:「其實放不放颱風假,參考標準除了氣象署我們所發布的風力雨量預報以外,還會參考當地的交通狀況、水電供輸會不會是正常的。」 颱風假還是要上班?勞工安全誰來保障? 放不放假民眾很關心,地方政府多在前晚八點就宣布,各縣市首長得要趕緊前往各地視察,盡量避免陷入決策兩難。不過地方首長的決定,常引發各種兩極化的批評,颱風假也成了地方首長網路聲量的指標。 但從經濟層面來看,不少企業主卻因此損失慘重。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以台灣一年的GDP約23兆台幣來試算,放一天颱風假,台灣經濟損失至少300億。 放颱風假,服務業衝擊最大,而製造業則是需要利用災前因應,或是後續補班措施來彌平虧損。孫明德說:「製造業有一些它本來就不停工,比如說像石化、鋼鐵、半導體這些行業,就算颱風天它還是有員工在裡面,而且它是以機器為主,機器不停就好。」 在連鎖量販店工作的籃世華,在颱風期間就算是風強雨驟,也是得要照常出勤。身為連鎖量販店工會理事長的他認為,這樣出門上班的風險其實很高,但如果排到應該要上班,卻因為颱風假沒出勤,當天是沒有薪水可以領的。 不只是量販業,颱風假的爭議也普遍存在其他零售業,有些內勤是根據政府公告,但排班的門市人員,則是依照營業主管做決定,不只門市接單後,內勤可能無法補給供應,對員工的出勤安全,也並沒有一視同仁。 為此,多個工會集結力量,希望推動天災假入法,透過法令的強制規定,讓勞工有出勤該有的安全和保障。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彭宏達說:「我們希望未來如果颱風天的情況下,事業單位有要勞工出勤之必要,我們希望能夠加發不低於一天的加班費或是補休,同時要提供必要之交通的協助或是津貼。」 天災假該入法嗎?颱風假難題如何解? 對於天災假是否入法,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認為,首先要釐清一個概念,目前在台灣的法律裡面,並沒有颱風假這幾個字,是因為發生颱風,導致我們內心覺得是不是可能不用上班,颱風假只是通俗用語。 根據規定,颱風來襲時停班停課的對象,只適用政府機關和公、私立學校,對民間企業沒有強制力,因此沒有規定雇主必須給予有薪假。而鄰近的國家,像是韓國、日本都沒有颱風假,要不要放假由事業單位自己決定;香港則是因為腹地較為狹小,統一由氣象機構發布,比較少引發爭議。 至於颱風假的亂象該如何解決?因為颱風屬於天然災害,不算是勞資任何一方的過失,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認為,中央應該明訂清楚統一的規範,包括職業安全問題,有一體的規定讓大家遵循,各縣市不該不一致。為保障勞工安全,約定成俗的颱風假,要怎麼改善?在這次放假天數破紀錄的風災過後,需要中央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