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斷捨離好難?探討囤積症的成因與影響!
家裡堆積很多雜物,不知從何開始整理?根據美國的研究,每20人就有1個人有囤積症,算起來台灣等於有超過100萬人受到囤積症影響。很多民眾會認為東西沒壞,丟了很可惜,或是留下來總有一天會用到。到底只是家裡太亂,或真的有囤積症?如何用科學量表來評量?家中雜物越來越多怎麼辦?避免復亂的關鍵是什麼? 在自己家裡與嶄新的物品久別重逢,這種驚喜你也有過嗎?張小姐住在台北市信義區的傳統公寓,隨著時間的推移,家中物品增多,雜物也開始堆積。原本想繼續擔任在宅保母,但現在全心照顧7個月的小女兒。半年前,一出月子中心,他就找了整理師,希望重整居家空間。整理師余亭儀表示,避免「復亂」的關鍵,就是以使用者的邏輯分類物品。家人衣物分別整理後貼上標籤,媽媽的烘焙工具裝入整理箱,爸爸的工程用具統一放到後陽台。 余亭儀說:「生活其實是動態的,家是共同要維持的,請我們來的是媽媽,但是如果工作、後續的維持都交給媽媽,其實媽媽很辛苦。如果(家人)願意學習的話,我們就一起來做這件事,讓整理這件事情可以大家共同分擔。」 整理師不只是整理 在過程中看見人的需求 現代人的消費模式及購物行為,常使家中的物品過多而導致凌亂。但幫助特教需求、隱性障礙家庭的非營利組織,為什麼也需要整理師呢? 希隱力健康生活協會副秘書長丁國豪說:「非營利事業是沒有太多的收入,要靠大家的捐助,所以很多民眾捐助物資,我們是非常樂意的。久了之後,資源就很豐富,但也可能會很雜亂。」 對於借重外部服務,協會同仁原本有著猶豫,但嘗試委託專業整理師後,發現物資的運用有長足的進步。整理師余亭儀說:「像他們可能很多紙箱,上面可能會需要一些標籤,所以我們在分類的時候,要考慮到他們實際上運用的狀況。」 整理師余亭儀其實是社工背景,幾次協助朋友整理房間,卻很快又覆亂。她發現社工所學,可以與整理進一步結合。長年投入社區工作的他,也帶學生走入社區中讓鄰居備感困擾的家。發現整理不只是整理,而是在過程中能具體看見人的需要。 是節儉還是囤積?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囤積症?有些人的初衷也許是節儉、不浪費,但惜物的心卻累積出過多的物品。在長輩早期物質生活不充裕的年代,物品不僅是實用性,更滿足了安全感的依附。諮商心理師黃政昌說:「囤積到最後,老年人比較多,都是獨居,所以他突然心臟病發或發生什麼狀況,救護車、消防隊員來,才意外的發現他家裡根本進不去。不是只有獨居的問題,還有伴隨囤積症的問題。」囤積症或稱儲物症,就是強迫症的相關障礙。黃政昌專長於強迫症的研究,在2005年就撰寫了華人地區第一本的強迫症專書,長期研究、累積實務經驗。2021年校閱Steketee與Frost兩位囤積症大師著作,推出中文版「囤積症的斷捨離」。身為整理師,同時也是室內設計師、作家的Phyllis,對長輩的囤積行為有切身之痛,因此想要嘗試找出問題的原因。研究之後,他終於找出媽媽堆積雜物的原因,她不是不丟東西,只是缺乏整理的能力和時間,屬於「慢性雜亂」。 Phyllis寫了第一本書叫《零雜物》,並開始研究各方面的資料,想搞清楚囤積行為是怎麼一回事,於是又寫了第二本書《囤積解密》。為了「反複製」母親的囤積傾向,身為室內設計師的Phyllis,台中的家就像樣品屋般簡潔。如何判斷到底是合理的惜物,還是病態的過度囤積呢?美國研究囤積症的權威製作了「雜物影像評估量表」,專家將廚房、臥室、客廳的雜亂程度視覺化。 黃政昌說:「他們有時候丟不掉的不是這些物,而是這些物充滿了一些滿滿的情感連結跟回憶,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認知行為(療法),你越練習丟東西,大腦會習慣,焦慮、後悔的感覺會越來越少。」認知行為治療法要由專業人員,循序漸進地協助,而且儲物行為與囤積症不能直接劃上等號,隨口說他人有囤積症或強迫症並不正確,因為兩者都是精神疾病的診斷項目。囤積症好發於55歲以上民眾,耐心陪伴,或許就有機會獲得清除雜物的勇氣和力量,找回空間的自由與生活品質。
專欄
從苗栗店仔藝穗節,探討地方藝術節的挑戰【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今年十月,苗栗舉辦了第四屆店仔藝穗節。演出地點不在正式場館,而是與在地店家合作,近距離的演出形式,是苗栗少有的嘗試。不過根據獨立特派員的觀察,這次活動很可惜,跟在地居民互動非常低。台灣近年來,各縣市的藝術節百花齊放,這樣的活動形式如何跟在地連結?又有何侷限?苗栗店仔藝穗節 打破劇場觀影體驗 這一天,是第四屆苗栗店仔藝穗節開幕首週,好家在劇團此次推出的劇碼,門票在啟售後不久,便全數售罄。練習走位、背誦台詞,幾位演員表情專注,他們正把握時間,進行演出前的最後彩排。 場域的特殊氛圍,帶來創作的想像與刺激,也引起迴響。好家在劇團藝術總監楊閔皓說:「覺得很像進入另外一個空間,一到這邊就很像一個歷史迴廊,觀眾或站或坐或走都可以,其實就是把觀影打破,讓觀眾也成為這齣戲的一份子。」散場時,許多觀眾徘徊在旅社門口,討論熱烈。成立七十四年的新興大旅社,距離火車站步行不到五分鐘,早年經常聚集南來北往的旅客通勤人潮。經營超過一甲子,新興大旅社乘載許多當地人的回憶,也見證地方發展的興衰。與在地店家合作 在苗栗遇見藝術老牌旅社搖身成為表演空間,不是偶然。身為店仔藝穗節前三屆策展人的彭怡雲,一開始就瞄準了在地店家,展開合作遊說。主要以餐飲空間為相關的背景,這些空間大部分在苗栗都有40年到60年的歷史,甚至有到100年以上的空間。在苗栗出生成長的彭怡雲,疫情期間選擇在家鄉籌辦藝穗節,他從表演策展的角度,與深耕當地多年的亞洲劇團,一起試圖找出苗栗藝術發展的其他可能。EX-亞洲劇團行政總監林浿安說:「那時候剛好苗栗有很多在地的返鄉青年,所以苗栗也很多各式的店家產生了。如果我們可以在非制式空間,符合原來藝穗的精神,又可以讓在地店家發揮他們自己的一個空間的特色、結合表演,我們的初衷其實是很明確的,希望讓藝術變成日常,而且是全民的運動。」 媒合表演者與店家,是店仔藝穗節策展團隊的重要任務。西楊黎咖啡負責人楊竣閎說:「策展團隊要怎麼跟表演團隊去溝通協調,這方面滿重要的,因為畢竟我們是第一次,我們也不知道表演團隊他們到底需要什麼,那他們也會給我們建議。」彭怡雲說:「我們會希望,苗栗的店家在中間的過程,他知道如何接待來自不同地方的團體,不只是單純的場地租借。」藝穗節該徵選嗎?如何將藝文活動發揚光大?藝穗的原意是邊緣。非典型場館的形式是一大特色,這個概念源自1947年愛丁堡藝術節,8個劇團因未能入選,自發性地尋找場地演出,而催生第一屆愛丁堡藝穗節,不審核的自由創作精神,是愛丁堡藝穗節的核心理念。在苗栗異地生根後,長出了不同的樣貌。苗栗縣文化觀光局展演藝術科科長郭靜芳說:「藝穗節一開始的精神就是不審核、自由,但是畢竟我們現在苗栗的藝穗節,進入了一個官方的體制,為了求公平,還是會有一個徵選的機制。」篩選,是更公平的機制嗎?永續節慶活動策畫黃心怡說:「藝穗節存在的一個很大的理由,他不應該被審查,讓民眾或者是讓創作者,可以自由的表現自己想要表現的。」由政府補助的藝術節活動,可能會帶來什麼影響?郭靜芳說:「有時候在某一個架構下,我們可以獲得的資源更多,然後反而可以再把這樣的精神延續下去。」面對審核機制,創作者又是怎麼看的呢?劇場工作者李祐緯說:「我覺得早點習慣這件事情也是一件好事,在這條路上,你就是不斷的被人挑,也許真的有一天可以不用被挑,而是人家會來找你的時候,好像就是進到了下一個階段了。」實際走訪苗栗人重要的生活場域,發現許多人對藝穗節仍然陌生。與藝穗節合作的店家,也有自己的心得。More café負責人范雯鈺說:「藝文活動在這種苗栗文化沙漠這種地方,要得到很大的迴響,我覺得在短時間之內不太可能,但是我覺得這是慢慢累積的。」邁入第四年的店仔藝穗節,本屆參與店家,範圍首度擴及造橋與頭屋,可惜的是,在地表演團隊不見蹤影、居民參與度也不如預期。近年,台灣各縣市節慶活動,方興未艾,除了政府的資源分配,需要審慎盤點,創生地方作為青年返鄉的途徑,或許也需要更關注跨世代的交流。
專欄
演唱會公安怎麼做?代表性多功能場館安全比一比【獨立特派員】
萬真彣 黃政淵 鄭仲宏 / 採訪報導黃郁婷 / 整理報導獨立特派員走訪了三個也常常辦演唱會的多功能體育場,一個是高雄國家體育場,容留人數跟大巨蛋接近;另外還有高雄巨蛋及台北小巨蛋,同樣都是密閉場館。了解他們如何管理大型活動的公共安全,以及場館發生事故時,有哪些設施可以自保,又該如何配合人員應變。高雄世運滿座超過5萬人! 緊急狀況怎疏散? 高雄國家體育場(世運主場館),是台灣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體育場館。這台灣最大的戶外體育場,占地19公頃,座位多達5萬5千席,是和台北大巨蛋的容留人數最接近的場館。 因應多元突發事件的公共安全管理,世運邀集500名相關單位人員,演練民眾疏散、安全維護,及傷患後送等情境。 高雄市運動發展局長侯尊堯認為,相較於過去單點單線的SOP,目前各單位是走到彼此之間的磨合。 緊急疏散大多是多點多線的動態事件,隨著事故演進,各單位如何互相銜接任務,是這場演習的目的。 侯尊堯局長說明,如何引導民眾離開這個場地,地面上或者是走道上,相關的燈飾也協助引導。 寬敞廊道,也能同時運送傷患擔架,上場外救護車。而世運場外,周圍空曠,有更足夠的疏散避難空間外,也能讓相關車輛待命。 侯尊堯局長分析,場外是一個完全沒有障礙的外環道,所以讓所有救難或相關必要的車輛,都能夠快速準確到特定出口。 回顧今年9月,日本搖滾樂團ONE OK ROCK在世運開唱,場內外人數破6萬。 市府統計,當晚6萬人,在25分鐘內清場,75分鐘完成疏運。 高雄巨蛋大型密閉空間 防火措施怎麼做?2004年,高雄巨蛋由漢威巨蛋公司以BOT模式動工興建,2008年啟用,是座6層樓的多功能綜合體育館,容留人數只有大巨蛋的約四分之一,1萬5千人。進到高雄巨蛋主場館,它和台北大巨蛋一樣,是室內密閉空間,萬一發生火災,會在裡面悶燒。高雄九太巨蛋公司總經理李振妮解釋,高雄巨蛋的屋頂有圓弧形的設計,有蓄煙的功能;在屋頂的下方有自動排煙口,可以直接排煙。當緊急事件發生的時候,可以爭取更多時間來讓民眾避難。若發生火災等事故,工作人員會依實況緊急廣播。而關於演唱會緊急廣播的細節,專家做出提醒。活動工程技術專家謝寅龍直言,要指揮觀眾疏散,其實演唱會的音響才夠大聲,通常安全疏散的音量是蓋不過演唱會的聲音。而能進行這些控制是誰的權力?現場的指揮官是誰?能不能控制好現場?都是需要事前規劃的細節。 演唱會尾聲,會有彩帶、愛心氣球等道具落下。但這些效果,其實是常見的風險因子,容易引起火災或混亂。因此工作人員在開唱前,都得參與緊急避難訓練。全台首座大型多功能體育館–小巨蛋 防焰機關怎運作?每場演唱會開始前,台北小巨蛋的工作人員會拉出舞台附近消防栓箱的水帶,以備不時之需。舞台搭建的球場層場內,也放了至少10支滅火器。還有活動式逃生標示,方便依活動的不同,彈性調整吊掛位置,讓疏散動線更明確。樓上觀眾看台區,有3支放水槍,一偵測到火源,會自動鎖定、撒水撲滅。寬達4公尺的逃生出口周圍,掛的是有防焰證明的布幕。專家提醒,舞台布幕也得是同樣標準。活動工程技術專家謝寅龍說明,因為舞台上面,如果設備有任何意外的時候,防火布幕一降下來,煙、火通通隔離在舞台後面,觀眾不會受到影響。逃生口外,有清楚的消防設施配置圖;下方滅火器放進底座,避免被踢倒不見,或絆倒民眾。大型群聚活動的公共安全,每個環節都必須非常嚴謹。台北小巨蛋和高雄巨蛋,有較豐富的演唱會公安管理經驗,無奈容留人數太少;高雄世運場地夠大、公安軟硬體也齊備,但卻是露天空間。台灣的確需要像大巨蛋這樣的大型室內場地辦演唱會,但對比其他場館的公共安全機制,大巨蛋開唱,真的準備好了嗎? 延伸閱讀大巨蛋將迎來首場演唱會,場館安全問題備受質疑!大巨蛋安全管理資訊不透明,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專欄
大巨蛋將迎來首場演唱會,場館安全問題備受質疑!【獨立特派員】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大巨蛋園區在台北東區的繁華都心,附近被商辦大樓包圍,更是全球獨有的下沉式建築,草皮層位於地下10.5公尺深,興建過程引發許多公共安全疑慮,至今都還沒完全釋疑。原本辦比賽時,頂多4萬民眾入場,未來開演唱會,將增加到5萬5千人,場館的安全禁得起考驗嗎?大巨蛋將開唱 安全體檢仍有疑慮? 國慶晚會,是大巨蛋啟用以來,第一次辦非賽事活動。12月,周杰倫將成為第一位在大巨蛋辦演唱會的歌手;接著是年底張惠妹的演唱會,售票都傳秒殺佳績。但在眾人關注大巨蛋誰來開唱的同時,公共安全問題,也跟著延燒。 演唱會公共安全備受質疑的大巨蛋,由臺北市政府以BOT模式,交由遠雄集團興建及營運。那麼公共安全的爭議在哪裡?這可從孵蛋的過程說起。2006年10月,遠雄集團開始辦理大巨蛋BOT案後,安全問題頻傳。 2015年,台北市政府邀集國內外專家,為大巨蛋安全體檢,安檢報告直指建築量體過大,致災風險劇增,更提出了五項疑慮:商場共構有安全危機、各棟地下停車場連通、災害易蔓延擴散、戶外避難空間不足、消防救災無法進行,也延伸出備受安檢小組關注的逃生疏散疑慮。 場館複雜、場外避難空間不足 疏散動線可行嗎? 大巨蛋屬於「下沉式棒球場」,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場地,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王价巨說:「它有不同的看臺層,平面層又在地下10米半,平面層要往上跑的時候,這個疏散避難行為,跟他在看臺層要往下跑的疏散行為,是完全不一樣。」 曾參與日本5座巨蛋設計,也是大巨蛋是安檢小組成員的日本建築師吉田克之,他提出警告,必須減少容留人數。以看台動線來說,往疏散口方向走,一走上樓梯,就是一根大柱子,容易造成疏散時人潮擠在一起。體育場外,有辦公大樓、旅館,以及緊貼著體育館的百貨商場共構,前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亮全擔憂,萬一有緊急災害,場外疏散避難空間恐怕不足。 來到大巨蛋地下停車場,是有2226個汽車車位的超大型停車場,安檢小組擔心,這大量車子中的汽油,可能成為巨大的爆炸物,火勢會在地下室迅速蔓延;再看停車場出口,車流多的街道上,週圍缺少車輛調度腹地,消防車若要進場,勢必與逃生動線重疊。 公共安全備受質疑 大巨蛋準備好要開唱了嗎? 當年安檢小組的建言,影響著幾萬人的安全,但有被採納落實嗎?2019年,一場大巨蛋都審會上,都審委員要求遠雄提供人流疏散的6種情境模擬結果,但遠雄以電腦當機為由,只提供2種。遠雄顧問徐一量說:「實際上是因為真正跑程式的話,參數會互斥、有影響,所以會跑不下去,不是我們動手腳。」 同年10月14日,大巨蛋都市設計審議修正後通過。這讓過去擔任台北市都審主任委員的前都發局長林洲民,發文抨擊大巨蛋會通過防災避難電腦模擬,是因為把民眾逃生方向設為熟悉,逃生情境設為泰若自然,這都不是較貼近真實狀況的不知所措。大巨蛋若疏散出問題,會不會進而危及周遭居民安全,令人憂心。 在各界對大巨蛋公共安全,有種種疑慮的狀況下,台北市政府卻宣佈,開放辦演唱會等非賽事活動。消息一出,土木技師蕭宇亮投書,不諱言大巨蛋開演唱會,容易導致災難。大巨蛋原設定為賽事用,地下10.5米的草皮層原本只有幾十位球員活動,若辦演唱會,將變成可容納1萬5千人的搖滾區。  人流疏散,真的沒問題嗎?舞台設備,不會增加風險嗎?活動工程技術專家謝寅龍認為,相關單位恐怕低估風險,他說:「(舞台)要壓在原來草皮上,你就要考慮這個草皮是不是真的耐燃阻燃。」 日前遠雄宣稱,大巨蛋已通過消防安全中心基金會驗證,安全無虞,而驗證重點之一,是建立自衛消防編組的模組。但消防專家林金宏透露,這個驗證可能忽略實際情境的變因,消防編組成員應變能力恐怕不足。消安中心雖然驗證了大巨蛋的消安計畫,但更複雜多元的公共安全問題,誰來把關呢?曾任大巨蛋審議委員的學者王价巨非常擔心,認為沒有把人的特性考慮進來。 大巨蛋園區的建築已完工,難以變更,在軟體上的人員安全管理,是否有足夠的水準因應硬體的不足?大巨蛋辦演唱會的公共安全,仍備受質疑,現在真的準備好要開唱了嗎? 延伸閱讀大巨蛋安全管理資訊不透明,公共安全如何保障?演唱會公安怎麼做?代表性多功能場館安全比一比
專欄
戰地文化再造與轉譯,說出馬祖的故事【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劉建邦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馬祖這座長期處於備戰狀態的離島,因為獨特的戰地文化景觀,2010年入選為台灣世界遺產的潛力點。沿岸海防據點遍布,光是南竿就有95座,很多人熟知的北海坑道就是其中之一。其他閒置的海防據點,譬如26據點、53據點,也正在轉型活化再利用,但過程卻面臨不少挑戰。藝穗行動 馬祖真正的樣貌是什麼? 這天,一群從台灣前來馬祖南竿參加「馬祖藝穗行動」的創作者,正在參觀改建中的梅石特約茶室。此處尚未正式開放,只有在2022年第一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活動時,曾經作為展場短暫亮相。國際藝術島是馬祖歷來最盛大的藝術祭,已舉辦過兩屆,此次的藝穗行動,被視為明年第三屆開跑前的暖身。 2018年起,透過文化部歷史再造現場專案的支持,昔日的梅石營區,目前正走向轉變的過程。空間,因為記憶的填充,而產生不同的意義。資深文史工作者王花俤,長年投入馬祖地方文化資產保存與研究工作,提出了他的觀察。 王花俤說:「我們有一個很強烈的世代記憶的斷裂,我們這一輩、上一輩,他經歷過這樣一個整個過程,戰地背景的流程,但是在1992年後出生的這一些孩子,對他來講那個年代是非常遙遠。」 而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則說:「我非常希望從戰地轉譯下來是一個藝術島,我們一直被環境、被政策、被政治而產生一個樣子,那個樣子其實從來都不是馬祖自己,那麼什麼才是真的馬祖呢?」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戰地文化如何轉型活化? 來到馬祖,隨處可見軍事標語及設施,島嶼沿岸海防據點遍佈,依照順時針方向一一編號,光是南竿,就有95座。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自2002年開始評選以來,至今有18處入選。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以其獨特性,在2010年獲得青睞。成大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說:「馬祖目前是台灣甚至是整個全世界,見證冷戰時期的戰爭設施最好的一個地方。」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說:「在1999年馬祖國家風景區成立了之後,有非常多為觀光而活化的場域,比如說北海坑道、大漢據點、鐵堡等。那到了第二階段,像12據點這種咖啡廳就開始出現,01據點以軍事為主的博物館形式的呈現。」 過去被活化利用的空間,有些歷經經營團隊更迭,有些再度閒置;與在地民眾生活需求脫節,也可能是問題。然而,以觀光為導向的發展政策,更面臨環境變遷帶來的考驗。吳曉雲說:「很多人可能認為北海坑道就是一個看藍眼淚的地方,而忘記了重要的過去。我覺得賦予這些變成棄巢的空間,一個新時代的意義,而跟我們的下一代有所連結,是我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當然也是我們的局限跟課題。」 當藝術走進馬祖 與在地文化的磨合及挑戰 建築師張正瑜,2017年第一次登島。他受邀參與軍事據點轉譯計畫,負責26據點的改造,歷時數年完工,並拿下2024年國家卓越建設獎。 張正瑜說:「它是帶著某種未知、害怕,甚至有一點點你走久了你會開始覺得恐懼,可是當你開始覺得那個恐慌症要發作的時候,你就到了下面有光線的那個射口。對於不熟悉海防據點的居民,在他們過去的經驗裡面,可能無法接近這個地方,我們就覺得這個感覺好像可以好好的被保留下來。」身為外來團隊,與在地文化的磨合及環境適應,是不小的挑戰。在人際關係高度緊密的馬祖生活,有助力,也有阻力。台灣團隊與在地居民的關係,隨著相處,開始有了變化。另一位建築師陳宣誠,則是透過走讀,讓年輕的創作者們,在有限時間裡認識在地文化。馬祖除了戰地文化景觀,閩東聚落傳統建築,也是重點。正在為藝穗行動成員解說的陳宣誠,曾是參與兩屆國際藝術島的策展人,對於藝術介入行動,有許多反思。陳宣誠說:「其實他們(居民)其實根本不太需要藝術這件事情,因為離他們非常的遙遠,他們在意的可能是東西有沒有人買,或是觀光上的問題。我覺得比較希望的是說,跟他們一起去轉變那個視角,來看一看原來我們有什麼。」矗立在馬港海邊的藝術裝置,是第二屆國際藝術島留下來的作品,當地居民已習慣它的存在。當日常生活持續前進,時間會為馬祖以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留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