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面對邊境逐步開放,台灣準備好了嗎?【獨立特派員】
台灣這幾個月因為本土個案相對穩定、第三劑疫苗普及率上升到五成之後,將放寬商務客入境限制,入境檢疫天數也從14天縮短成10天,未來還會視疫情再縮短。但隨著邊境逐步開放,未來本土確診病例勢必增加,台灣的解封之路要怎麼走,與病毒共存要從他山之石或政策概念,變成民眾的日常生活,不只防疫政策,醫療體系還有人們的心理素質,都得重新檢視。戴著口罩,跟著音樂活動筋骨,或是跟久違的朋友話個家常,台北市微解封第一天,信義區五全里辦公室,就迎來滿滿人潮。 民眾林女士開心的告訴《獨立特派員》,能夠久違的與大家再度聚在一起,真的很開心。民眾沈先生也說,現在的疫情已經沒有過去來的緊張,大家都可以放心出門活動。 不過長輩要參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課程,也不是全無限制,不僅得使用健保卡實名制、噴酒精消毒,還得確認已經施打兩劑疫苗。而面對台北市微解封開放共餐,五全里還是選擇先等等。 「社區當然是乾淨的,但如果開放室內共餐,我還是擔心。」台北市五全里長吳秀好說明,因為長者活動屬於流動性質,不斷地往來各式地方,若要脫下口罩用餐,自己依舊認為不太安全。 五全里採用打包的方式,將飯菜包成飯盒給長輩帶回家享用。(圖/獨立特派員) 地方政府宣布微解封,中央縮減檢疫天數 台北市自2月15起微解封,除了恢復長青課程,學校也從一人確診、全校停課的防疫標準,改成不同班地兩人確診,才全校停課。市長柯文哲解釋,自從年後八天台北市都沒有出現社區感染案例,因此準備開始逐步解封。 而面對地方政府自創微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澄清,並沒有所謂的微解封,只有部分於二級警戒內授權地方政府的相關管理。而對於三月起台灣邊境的逐漸開放,檢疫天數從14天縮短為10天,陳時中表示縮減緣由是來自於過去經驗, 99%以上的病患能在10天內就都被檢驗出來。 「我們目標走向是大概7天,試試看7天內遭檢驗確診、或是在發病的Ct值是否就已經很高,以這樣的指標做出精確判斷。」陳時中也坦言,指揮中心是以國際疫情、國內傳染控制、及疫苗普及率三個指標,來判斷是否開放,未來也不排除再將檢疫天數再度縮短。 隨著台灣邊境慢慢開放,檢疫天數也隨之縮減。(圖/獨立特派員) 解封重振觀光經濟,旅遊業尚有漫漫長路要走 而隨著逐步解封,政府才剛宣布要開放國際商務客,國內有旅行社已經迫不急待、開賣三月底日本賞櫻自由行,航運股甚至應聲大漲,但旅行業者不諱言,台灣民眾想要出國旅遊,還得再等等。 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發言人李奇嶽表示,政府預計三月份接待商務客,接續是國際間的來台客,等輪到全面開放台灣人出國旅遊時,很可能已是下半年。 而就算下半年可以出國旅遊,市場也不會大爆發,聯合國國際觀光組織甚至預測,全球觀光得等到2024年、才可能恢復到疫情前水準,在這段期間,政府及產業得先做好準備。 李奇嶽解釋,過去兩年旅行社總體家數並沒有大幅降低,但是從業人口卻是大幅度的衰減,許多人都已經轉職到其他行業。面對突然的放寬,要立即全部找回根本來不及,因此如何重拾因疫情流失的人才,是旅遊業者的重要課題。 面對逐步解封,民眾與旅遊業者紛紛摩拳擦掌。(圖/獨立特派員) 以「清零」作為目標,崩潰的香港醫療體系 蕭條了兩年多的觀光業,雖然終於有機會迎來暌違的國際遊客,但走訪台北市西門町商圈,平日傍晚遊客只剩三三兩兩、空著的店面貼滿招租廣告,但店家面對開放,卻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台北市西門町店家林女士說,自己擔心被傳染,面對政府的解封也感到憂心,深怕現在香港的慘況在台灣再次上演。 兩個月以來,香港確診人數已經超越過去兩年的總和,單日病例突破五萬,多數死亡病例中,大部份都沒打疫苗。香港醫院外的停車場,全是躺在病床上,等待新冠肺炎檢驗報告的病人,寒流來襲、又濕又冷,得加蓋鋁箔、才能抵擋寒風。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解釋,為了要清零,香港把醫院當作隔離病房,收容輕症的病患,並要求每一個病患要採檢陰性兩次才可放行。但面對高傳染力的Omicron、這樣的做法卻拖垮了香港的醫療體系,為了不重蹈香港的覆轍,專家建議台灣在開放前必須有所準備。 「輕症並不是放著不管,而是要規劃好收容位置,另外所需要的物資也都要事先準備好。」何美鄉認為,新冠病毒絕不可能在地球上消失,就算打了3劑疫苗,效力也隨時間會衰退,台灣總有一天必然得跟上國際腳步、面對病毒。 疫情下的西門町商圈,平日遊客稀稀落落。(圖/獨立特派員) 全面防疫或是與病毒共存,台灣社會的未來難題 請來樂隊表演、慶祝重啟邊境,澳洲21號開放所有已經接種新冠疫苗的國際旅客入境、再也不用隔離。英國雖然每天還有兩萬多人確診,但因為大多是輕症,政府甚至宣布將不再篩檢,確診者可以正常出門上班、上學。 對此民眾意見不一,但英國的開放之路還是持續往前,不只歐美,日本也宣布三月將迎來商務客、隔離期縮短到三天,新加坡一天最高有將近兩萬人確診,也持續擴大國門的綠色通道。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若想要與病毒共存,就得要有心理準備 不能被數字過度驚嚇,新加坡一天可以處理兩萬人的病患,我們一天就要可以處理八萬人的病患。 台灣自一月以來共確診750例Omicron本土病例,近四成無症狀、六成輕症,只有兩例中重度以上,其中一人死亡。不過即使絕大部分都為輕症或無症狀,但一旦邊境開放後,確診人數從個位數飆到成千上萬,台灣社會是否能承受,現有疫調與隔離政策又是否要持續,皆須再三思考與評估。 世界各國紛紛開始宣布解封。(圖/獨立特派員) 口服藥物與新疫苗進度,成為走向流感化關鍵 Omicron入侵至今,全台有兩萬多人因為與確診者接觸,被匡列居家隔離14 天,劉先生也是其中之一。在一家四口、三房兩廳的房子中,他一個人關在主臥室隔離14天,因無法與家人接觸,傳達訊息得透過喊叫,甚至視訊輔助,生活補給全得靠太太支援。 劉先生說,自己十分擔心家人安全,畢竟過去台灣曾出現不少陰轉陽的案例,為了家人的健康,他與太太只能小心再小心。而除了擔心會不會確診,劉先生更擔心被外人知道自己被匡列。「那時候在民宿時,我們還沒也入住就快速離開退房,老闆娘還交代我們能不能供稱路過就好,整個社會氛圍讓我很害怕。」劉太太補充,比起生病的恐懼、周遭歧視的眼光更可怕。 劉先生因為居家隔離,全家生活出現極大變化。(圖/獨立特派員) 民眾對新冠病毒高度緊張、還有對確診者獵巫的心態,都與邊境開放的趨勢背道而馳。台大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陳秀熙直言,絕大部分民眾依舊希望個案數越少越好,而這樣的心理就會直接影響到台灣人民對於防疫上的心態,以及政府防疫政策的走向。 陳秀熙認為,雖然台灣只要控制在每天50到70個個案以下,都可以算是動態清零,但未來防疫勢必得走向類流感化。不過正式宣告類流感化的時機點,不應只是無法有效控制確診個案數時,而應該是等到病毒能完全被預防及治療才可以。口服藥物的來臨及新疫苗的引進,將會是代表是否能流感化的重要指標。 (※ 林珍汝 賴振元/採訪報導)
專欄
台東池上斷層研究,探索屬於「池上」的地震故事【獨立特派員】
台東池上鄉的池上斷層,是全世界位移速率很快的一條活動斷層,台灣地科界在這裡記錄到斷層潛移的觀測資料,累積相當豐富的科學數據。其中有位功不可沒的法籍地質學家安朔葉教授,從1981年開始每年到台灣進行研究,讓池上的活動斷層,成為國際地震研究的重點之一。另外中研院地科所在全台灣還有離島打造的三十幾個寬頻地震站,除了與世界最大的地震資料中心進行資訊交換外,也在全球地震觀測上做出貢獻。 池上斷層屬於縱谷斷層的一部份,根據中央地調所的調查,全長約67公里。從過去一百年來的地震記錄來看,跟池上斷層有關的地震,包括了1951年的花蓮地震、1972年的瑞穗地震、2003的成功地震、2006的卑南地震以及2018年花蓮地震後的系列地震。 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李建成表示,最顯著、嚴重的一次是於民國四十年的花蓮大地震,而兩個月後在玉里與池上,也分別接續發生芮氏規模七與六點多的地震,而規模比較小的就被稱作是池上斷層地震。 目前在短短兩、三公里方圓內的池上地區,一共設有五個地震站。而光是斷層帶上就布有三個地震站。其中一個斷層線上的潛變儀,曾測量觀測到高達70%-80%的變形量,精確的幫助研究員掌握斷層移動情形。 由中研院所設置的地殼潛移精密測量儀。(圖/獨立特派員) 人性化設計,地震觀測站的規劃巧思 為了因應活動斷層不同的特性,地震觀測站的設計,也有著不同的巧思。如池上國中地震觀測站,採圓形空間設計,方便一個人下去操作,還有著可以放筆電的平台,讓維護人員更好作業。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助理牟鍾香介紹,池上國中地震站採用全包覆的架設方法,可以預防降雨時大量雨水滲入。每年維護時也須一同更換內置的乾燥劑,維持裡面機器可以在良好的狀況下運行。 而位於錦園村保安宮的地震觀測站,除了擺放寬頻地震儀,還設有一個傾斜儀。「寬頻地震儀主要為記錄當地地球訊號的能量,而傾斜儀則是記錄地表的傾斜方向。」牟鍾香說,由於每年台灣乾濕季轉換之時,地表皆會因為地下水變動而跟隨起伏,因此中研院藉由記錄兩種不同的訊號,探討斷層的活動特性。 採用圓形空間設計的池上國中地震站。(圖/獨立特派員) 斷層位移速率快,擠壓抬升痕跡明顯 位於池上斷層帶上的大坡國小,校內明顯可以看到受到斷層擠壓抬升,造成地表破壞的現象。池上鄉大坡國小校長林素慧表示,校內溜滑梯的水泥墩與擋土牆,皆有著很明顯的落差與抬升跡象,根據研究人員的測量,每一年約平均上升2-3公分,是十分珍貴的斷層移動證據。 而池上鄉民眾潘有營叔叔的住處余宅,因同樣位於斷層帶上方,也能同樣看出因斷層擠壓造成圍牆房屋傾斜變形、破裂的情形。「只要地震一搖晃,房子就會裂開,我們都有見證整個過程。」潘有營還說,現在當地的專業解說員,會將叔叔的住處當作教材,向前來遊玩的觀光客解釋緣由。 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李建成解釋,由於池上斷層屬於全世界板塊中,位移速率較快、潛移性質的斷層,因此相較於其他地區更容易觀測到位移痕跡。 位於大坡國小的池上斷層運動痕跡。(圖/獨立特派員) 池上斷層研究,「他」功不可沒 池上鄉的地牛故事館,是為了紀念法籍教授安朔葉對於台灣所付出的貢獻所設。而在故事館內,也珍藏著他每次來台灣進行田野調查時,所留下的手稿筆記影本。 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李建成告訴《獨立特派員》,其實現在的研究團隊,就是來自於法國安朔葉教授的個人發想。他認為自己要從地質眼光一探池上斷層的真面目,因此在差不多八〇年代末展開研究。 「安教授最後一、二十年,很喜歡池上鄉。因此就在思考是不是可以在這裡,做一個紀念性的東西。」李建成說,安教授的手稿就像是一幅畫,自己希望能利用這些畫來展示教授於台灣各個角落的記錄,以及他對台灣這塊土地、人們之間的故事。 法籍教授安朔葉於台灣研究時影像。(圖/獨立特派員) 寬頻地震站,台灣地震研究的核心 台灣寬頻地震網玉里站,是中研院地科所2000年打造完成的設施。站內不僅設計了三道大門,地震儀也設置於山壁裡頭。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助理紀宗志解釋,因為寬頻地震站須建立於岩盤上面,不能選在沖積層上,因此需要尋找安靜、沒有人煙,且又有網路及道路可到的地方,要找到合適地點十分不容易。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技師梁文宗也補充,向山壁內挖掘是為了盡量避開人為干擾。以玉里站收到的訊號來說,即時訊號大概與現場差距於四秒以內。目前島內寬頻地震觀測網的測站位置大多位於山區,最遠的測站甚至到南沙群島,西部的話則有延伸至馬祖、金門與烏坵。 目前全台與離島,共設有三十多部寬頻地震站,它們既是永久站,也是中研院研究地震的骨幹。站與站之間距離大約30公里。其中有七個站點,跟全世界最大的地震中心進行資訊交換。梁文宗表示,透過資訊交換,台灣能很輕易的拿到全世界幾千部地震儀的資料,十分有助於研究與分析。 (※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