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政治經濟
主題
鳳梨外銷啟示錄
台灣鳳梨從今年三月被中國禁止進口,原本農民很擔心鳳梨價格會因此崩盤,不過在海外台商大力支持下,包括日本、新加坡、韓國甚至澳洲都很積極進口台灣鳳梨,累計今年出口的鳳梨已經超過五千多噸。 不過同時,我們外銷到新加坡和澳洲的鳳梨卻陸續發生變質變色的問題,農委會盤點這一波品質不佳的鳳梨總共有166公噸,很多問題都出在冷鏈上。過去台灣鳳梨外銷95%都輸往檢疫寬鬆、通貨快速的中國,外銷到別的國家,缺乏SOP、溫控沒有做好,果品就發生問題。 不只鳳梨,台灣農產品外銷過去過度仰賴單一市場,經過鳳梨事件,我們終於正視問題。不過外銷除了產品品質,還有通路以及行銷策略等需要努力。
土地環境
主題
世界金牌 屏東可可
很多人都很喜歡吃巧克力 ,不過我們吃的巧克力大部分都從國外進口。近年來台灣也有種植生產巧克力的原料可可樹,而且台灣巧克力到國際參賽,還常常得獎。像今年的ICA世界巧克力大獎亞太區競賽,就由屏東縣政府主辦,14個國家參賽,台灣巧克力業者就拿到超過一半的獎項,其中屏東更拿到7面金牌 35個獎項。 屏東大部分的可可樹都是種在檳榔園 ,以前檳榔價格好,曾經被視為綠金,不過吃檳榔對身體健康不好,政府鼓勵轉作。 18年前有農民託朋友從印尼帶回可可種子嘗試種植,花了8年時間才研發成功將可可做成巧克力。這幾年屏東巧克力種植的人越來越多,已經超過200公頃。屏東成為可可故鄉的同時,卻也 因為生產成本高,面臨產業發展瓶頸。
土地環境
主題
【春節特輯-初二】希望種子
今年六月份,台灣要開放農業外勞了,但是所有基層勞動都得請外勞來做嗎?連農業也不例外? 近幾年,因為農耕的價值重新受到重視,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台灣農業。在宜蘭,有個原本正在讀碩士的學生,吳佳玲,原本只想當個假日農夫,沒想到種完一期水稻之後,便決定休學,留下來種田,人生道路也就從此大轉彎,但怎樣才能讓更多佳玲們留在農村?而不是外勞。
政治經濟
主題
與自由共舞
台灣從北到南現在正積極規劃八個自由經濟示範區,裏頭有很多食品加工廠 ,包括肉鬆肉乾茶葉等等,我們本地產的哪有這麼多?以後很多都得進口大陸的,因此將開放中國830項原料進來,包括茶葉,在台灣加工後掛上MIT,再賣到國外。 雖然出口數字可能推升得很漂亮,但會不會影響到本地一級產業的生存?消費者要選擇真正本地食品會不會更困難?台灣以小搏大,為了與國際市場自由競爭,這是一場冒險之旅。 就因為食安問題,現在消費者覺醒,很多人想自己動手做,很好,但實際上有困難,比如花生油,好的花生一斤要三百,得三斤才能榨出一斤油,你願意花這樣的成本?有這樣的功夫嗎?更重要的是,現在市面上已經充斥著來自不同地方的產品,如果自由經濟示範區開了,可以進口便宜的原料,真正台灣產、台灣製的只怕被淹沒更看不到了。 我們要食品安全,要修復台灣美食的國際名聲,都得講求品質。政府一再表示,推自經區是為加入TPP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做準備,這是朝野唯一有共識的政策方向,TPP是強調高質量、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但為什麼自經區卻變成爭論不休的戰場,在立院召開五次公聽會後仍有82個版本需要整合。
土地環境
主題
務農保不保
老農年金500億, 青年農夫無地不成農, 假農夫卻坐領年金, 農委會如何查辦? 台灣農業規模小但是大陸對我們很有興趣,買我們的水果、茶葉、虱目魚,現在還買稻米,去年台灣農產品出口成長17.7%。但是在蔬菜方面,買菜的時候注意一點就會發現,白蘿蔔、豌豆、四季豆、花菜很多都是大陸貨,尤其蕃茄十年來大陸進口多了20倍。台灣農業人口老化,農民平均60歲,很多無人接棒,難道就讓我們的農業沒落嗎? 最近幾年開始有年輕人返鄉,或者是有心人學做新農民,都有不錯的成績,除了做有機,有的還一邊養豬一邊沼氣發電,這些人既然決定務農一定有想法有創意,但是獨立特派員實地觀察發現,要當農民還沒那麼簡單呢,你沒地,或一年生產不夠多,都拿不到農保。農事這麼辛勞,對年輕人來說,就業意願已經很低,再加上不容易納保,誰要回來? 但有人就是因為有地,輕而易舉取得農保身份和相關福利,到底真假農民怎麼分?監院糾正農委會一年老農年金500億,占農委會預算七成,太浮濫了,農委會揪得出假農民嗎?
政治經濟
主題
我的一票選總統
老農津貼到底要發多少,朝野政黨總統候選人, 互相攻防 、各自開價,但是他們真的了解, 農民一票怎麼選總統嗎? 總統選戰進入倒數五十天,煙硝味四起,老農選票也進入肉搏戰,吵了好幾個月的老農津貼加碼問題,就在馬總統信誓旦旦說,要終結民粹式加碼一個月後,行政院來個政策大轉彎,老農津貼決定調漲一千塊。加碼真的能讓老農變成藍綠陣營的囊中物嗎? 獨立特派員特別從台灣頭走到台灣尾,北中南東,實地到第一線去採訪老農的心聲,聽聽他們怎麼看台灣的農業,怎麼談老農津貼,還有老農的一票如何選總統?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