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在現代社會如何生存?傳統市場的轉型挑戰!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經濟部日前發布要補助3億元,來改善全台29處傳統市場與夜市更新再造;另外從2017年到現在,也早已編列了21.93億元經費,讓老舊傳統市場耐震補強。但環境改善只是基本,傳統市場轉型來符合現代消費習慣,是各方更重視的議題。但只要轉型就能保證提升效益嗎?轉型背後是否有所犧牲? 全台最美果菜市場 打破傳統市場刻板印象 位於田園中央的白色小屋,您很難想像,這裡是傳統市場–台南新化果菜市場,號稱全台最美。新化果菜市場有160個攤位、近300種水果,是南台灣極重要的水果集散地。台南市政府有感於舊址的衰敗,將新化果菜市場遷址重建,打造出眼前這個新的市場,有陽光與自然風透進來,視線明亮、涼爽不悶熱。 環境之所以舒適,是因為這裡有挑高的屋頂與四面通透的空間。硬體環境優良的新果菜市場,於2022年完工。(圖/獨立特派員) 新化果菜市場長期以大盤批發販賣為主,但遷址重建後,打造綠建築園地,希望成為台南新地標。批發買賣兼做觀光生意,這是新市場轉型後的定位。負責營運新化果菜市場的台南農產運銷公司,認為硬體升級之後,經濟效益逐漸提升。 雙線通道讓電瓶車能穿梭其中,方便攤商調度,貨運大卡車也可以開進來卸貨。(圖/獨立特派員) 雖然生意有改善,但新化果菜攤商服務協會總幹事唐明輝說:「因為我們拆了一顆、兩顆水果賣觀光客,其他的呢?盤商也不跟你買了,也不曉得下一個觀光客在哪裡?」攤商同時認為,台南農產運銷公司的財務,難以支應維護高規格硬體環境的費用。啟用近兩年的新化果菜市場,轉型效益如何,有待後續觀察與評估。 傳統市場轉型 青年攤商帶來新氣象 來到高雄鹽埕區,二戰時期開市的第一市場,現在入口牌坊視覺清爽。2018年的鹽一市場,生意跌到谷底,環境設備也跟著老舊,變成人們刻板印象中潮溼陰暗的傳統市場。如今,鹽一市場經過改造轉型,再度湧現人潮。 高雄市政府曾研議讓市場退場,但獨特的日治時代山形木構屋頂,讓市府計畫大幅度改變,決定活化歷史建築,讓市場延續下去。(圖/獨立特派員) 傳統市場的經營模式必須轉型,除了原本市場內的老攤,市府還大力招攬年輕人來設攤,讓商品更多元,改變了以往菜市場只有傳統攤位的經營模式。在空間改造部分,也保留昔日攤位上方可當住家的半樓仔,突顯歷史感。另外設置了市場少有的公共空間,供人停駐交流。 市場裡的攤位多元,由青年攤商經營的餐酒館,點亮七彩霓虹燈,準備迎接來客。(圖/獨立特派員)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廖泰翔說:「復古的要素保留下來之後,也符合當代的設計,讓青年願意進駐。所以這應該是這個市場,跟台灣其他市場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市政府成功讓曾經沒落的傳統市場起死回生,但傳統市場轉型的經費,怎麼花才算值得,或許需要更多思考。 舊市場拆遷帶來新客群 在地情感能延續嗎?  台中新建國市場,占地2.2公頃,裡面容納711個攤位,是全台第二大的公有零售市場。批發跟零售生意兼具的市場內,生鮮食材和南北貨價格便宜、種類多,還有販售原住民特產的攤位。 新建國市場的建築物,是紅磚外牆的巴洛克建築,相較於搬遷改建前,新市場購物環境舒適,攤商分區也井然有序。(圖/獨立特派員) 為了改善傳統市場常有的悶熱問題,市場四周都有水冷扇;又為了解決令顧客苦惱的停車問題,不僅規劃停車位,停車場更連接電梯間。跟大賣場一樣,有手推車可以借,直接搭電梯進入販賣區,改善顧客購物動線。 舊建國市場被迫拆遷,不少攤商擔心生意會不會受影響。台中市政府也履行承諾,給新市場更好的硬體設備促進商機。建國市場自治會會長蔡鈴欽說:「比以前的來客數成長兩三倍,尤其因為有這些設備的關係,所以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都陸續來傳承,年輕一輩看到未來。」 不過,原本的舊市場住商合一,樓上是180戶民宅,攤商之間有像家人般的深厚情誼,新市場改建之後,大家不再是鄰居了,這樣的拆遷和轉型,新客群來了,原本的社區情感卻散了,是傳統市場轉型求生潮流之下的犧牲。 轉型後的新市場,是否符合民眾期待?是否發揮預期經濟效益?甚至有沒有保有傳統市場凝結在地情感、延續在地文化等無形價值,也同等重要。在傳統市場蛻變的趨勢下,如何權衡政府、攤商和在地民眾各方的立場與意見?仍需更多對話與協商,才能讓傳統市場真的進化。 黃郁婷/編輯
專欄
大同福樂學堂,創老幼共學新模式!
尹雯慧 鄭仲宏 / 採訪報導在少子化的衝擊下,校園閒置空間的比例大幅增加,老化的社會結構,也凸顯了日照中心設置的急迫與重要。位於高雄市中心的大同醫院,在長照2.0政策上路前,就已經開始推動在校園裡設置日照中心,讓孩子和長輩一起共學相處。究竟,這是不是個好主意?老幼共學真的能付諸實現嗎? 在學校裡的日照中心 「老幼」如何共學?    上課鐘響,這間教室裡有坐輪椅、拄拐杖的老人家,也有蹦蹦跳跳的四年級小朋友。福樂學堂位於高雄市新興區的大同國小,是全台首座設置在校園裡的日照中心。 今天的課程內容,是讓這群年齡差距超過一甲子的同學們,一起剝蕃茄皮、製作古早味的零食。(圖/獨立特派員) 自2016年福樂學堂開辦以來,「老幼共學」的理念,在大同國小化為實際可見的風景。大同國小主任李玉霜說:「其實這樣上完之後,當下他可能完全就已經沒有記憶了,可是當下他是快樂的。」 老師在台上賣力教學,台下的老學生和小學生們互動也十分熱絡。面對經常記不得他的名字的老人家,學生們沒有不耐煩,大同國小學生陳柏誌說:「老師就有交代我們,就是要有禮貌然後要尊重他們,因為我們老了也可能會像那樣子,所以不要就想說輕視他們、不想要跟他們相處。」 培養學生的同理心,是課程設計的重點目標,接手這個計畫邁入第四年的陳詠禎校長,提出了她的觀察。她說:「老人家把他的人生的一些經驗,傳遞給我們的小朋友,也讓他們理解到生老病死的這個人生的一個歷程,那我們可以讓孩子去理解到如何跟長輩共處。」 除了潛移默化的生命教育,鄭鈿樺老師也帶著學生設計產品,不僅提升失智長者生活的便利,更希望提升孩子對社會的關懷以及責任感。(圖/大同國小) 高齡、少子化的社會 校園結合日照中心可行嗎? 早在長照2.0政策尚未頒布前,緊鄰大同國小的大同醫院,便引進在校園閒置空間設置日照中心的概念,在當年,這是前無古人的新創想法。 根據國發會2022年一項關於人口推估的報告,台灣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2039年將突破30%,2070年達43.6%。(圖/獨立特派員) 少子化的人口趨勢,反映出校園閒置空間增加的必然,老化的社會結構,亦凸顯日照中心設置的急迫與重要。然而,要結合兩個完全不同空間使用概念的場域,大同醫院當時遭逢重重的困難。 大同醫院院長傅尹志說:「我們以前的觀念就是這些老年人,就是插著鼻胃管,然後會傳染,造成師生的不便,所以家長就會抗爭,變成來來回回這一百六十幾場的溝通會,花費了兩年。」 大同國小主任李玉霜也說:「會覺得失智就是有攻擊性,然後會影響到他的孩子的安全跟健康。再來說我們的校園出入變成不單純,這是最大的困境。」 除了民眾對失智症狀與日照中心不熟悉而造成的誤解,相關法令的限制也是挑戰。在台灣公部門「權責分工」文化的環境氛圍下,跨部會的協調整合以及首長的支持,成為計畫能否推動的主要關鍵。大同醫院社服室主任謝文蒨說:「學校的用地怎麼樣去把它變更成長照的用地,必須要克服很多法律上面的問題。」 校園及日照中心的結合,需要不同政府單位的跨部門的溝通,當時高雄市政府的做法就是透過「都更」的方式變更用地。除此之外,高雄市教育局每年都會進行校園閒置空間的盤點,媒合需要空間經營長照機構的業者,衛生局則設法替日照中心轉介個案、協助營運。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健康地老化很重要 有了福樂學堂的經驗,大同醫院在2021年12月底,在鄰近的前金區建國國小也開辦了另一個日照中心。比起大同國小上百場的說明,這一回,僅舉辦一次公聽會就與社區及學校達成共識。 建國國小日照中心的現場,除了有照服員,還另派專業護理師進駐。(圖/獨立特派員) 第一線照服員流動率高,如何提升專業人力的就職環境,是政府的一大挑戰;而對學校老師來說,要與日照中心配合、設計相應的課程,是原本工作外的額外負擔。高雄市衛生局長照中心主任陳芬婷則認為,可以給學校一些誘因,例如經費補助、教材補助等,提高學校配合的意願。 台灣與超高齡社會的距離已經伸手可及,然而人們對於「年老」的想像,卻仍存在許多刻板的偏見與誤解。如何健康地老化,不僅是個人的追求,亦是社會整體的福祉。人與人之間,相互同理的溫柔對待,或許更能貼近問題的核心。 尹雯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