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全職物理治療師難聘,長照機構出現照護缺口?【獨立特派員】
延緩失能的關鍵角色 物理治療師在機構中遇到哪些挑戰? 個別化的運動處方,是物理治療未來的趨勢。2023年初,《物理治療師法》修正通過,明定非疾病治療為目的,物理治療師執業可不需醫囑。 台灣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王子娟坦言,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如果被照顧者的身體功能沒有辦法被維持,其實健康狀況是一直往下走的,不健康的餘命就會是非常長的時間。 物理治療師張人牧直言,個案的多樣化、服務的多元性,是物理治療師在長照領域工作比較會遇到的挑戰。 物理治療師對長照被照顧者的服務,得親力親為,卻缺乏看到他們身心穩定恢復的成就感。 物理治療師張人牧表示,從事這項工作要非常有耐心,因為這些身心障礙者的進步速度非常緩慢,自己也要持續關心個案才能夠發現問題,會耗費非常多的精神跟體力。 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的觀念當道,而物理治療師在長照機構裡,承擔協助被照顧者生活自理的關鍵任務,但身心負荷量非常大。 物理治療師執業集中醫療院所 長照機構現招募困境! 長照中心有專任的物理治療師,將大幅提升照護品質,但現況卻是,台灣物理治療量能不足。 台灣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王子娟指出,有將近15000位是符合物理治療師執業的專業人員,但是真正執業的人員只有8000多,大約不到6成。而大部分的物理治療師都在醫院或診所,加起來有85%左右。 8成以上的物理治療師,集中在醫院、診所工作;其餘多選擇自行開業,自主性較高。少數的物理治療師,才到學校或長照中心等單位任職。目前,長照中心普遍徵不到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許文榕坦言,現實考量占大宗,因為醫療院所的獎金加給會比較高。 學者籲盤點長照制度 盼能與健保制度接軌 身心負荷沉重、薪資不符合期待、缺乏成就感與升遷管道、不熟悉身心障礙者等問題,是造成長照中心聘不到物理治療師的原因。 景新身障社區長照機構主任黃珉蓉認為,長照機構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像景新是基金會自籌經費來聘用物理治療師,其實財務壓力很大。 但社區預防性照顧,是長照2.0的重要推廣項目,若社區照護服務機構內,承擔預防醫學任務的物理治療師不夠,照護效能勢必打折扣。根本原因之一,是台灣中期治療機制,實在不足。 長庚大學長照產業碩士學程主任林佩欣觀察,出院直接進到長照,這中間有一個很大的鴻溝。患者生病完之後的六個月內,他可能還相當需要比較密集的復健處置、中期照顧或中期治療,也就是急性後期治療。還是應該要有一個場域是讓他們可以住宿在裡面,例如美國有台灣少見的復健醫院。 換句話說,若台灣的中期治療機制更完善,物理治療能量將能做更有效的分配,後端長照的物理治療壓力,也不會這麼吃緊。而醫療與長照關係密切,這兩種資源該如何相輔相成,也該進一步討論。 林佩欣主任指出,健保跟長照是兩個不同給付單位。目前,醫院的復健還有急性後期的照顧是屬於健保的,賦能的部分是屬於長照的。所以最近一直在討論,可能要比較密切的銜接方式。 2025年,台灣已經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長照更是重要議題。若政府能調整相關制度,改善物理治療師在養護長照機構任職的困境,將能提升長照品質,讓被照顧者更健康,進而減少健保體系的負擔。
專欄
新政府的人口挑戰 給錢催生行得通嗎?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 林玟馨 / 整理報導 520新政府上路,迎面而來的是高齡化與少子化兩個人口海嘯,預估2025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另一頭,2023年的總生育率是0.865。政府多年來推出各種的催生政策顯然成效有限。究其原因,包括低薪、高房價、性別不平等、職場不友善、生活選擇越來越多元等都讓人望「生」卻步,但除上述原因外,本篇報導試著提供另一種觀點:「競爭至上的價值觀」或許才是「最強避孕藥」。 520賴清德總統上任之初,就得面臨被高齡化與少子化兩個人口海嘯重創的台灣。圖1/總統府 520賴清德總統上任,新政府上路之初,就得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兩個人口海嘯。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人口研究組組長溫在弘一開始受訪時便直言:「人口是命運(demography is destiny)」。 那麼台灣正在與即將面臨什麼命運呢? 首先,儘管地方縣府不斷加碼生育津貼、育兒津貼及補貼幼兒學費,雲林縣第三胎補助津貼加碼至13萬元,全台之最。然而,2023年台灣總生育率還是創下歷史新低點0.865,意即平均一位女性一生生育0.865個小孩。少子化隨之而來的是引爆學校退場海嘯,以及產業缺工數日益增加。 與此同時,2025年預估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20%,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只用了短短7年,除南韓跟台灣一樣外,日本花11年、法國花28年、德國花36年、英國51年。造成勞保破產大限不斷逼近、高齡醫療照護延伸出健保黑洞等問題,更甚者,高堂養護壓力大造成懼「生」,與少子化互為因果。 然而,羅馬並非一日造成,「地震只有幾秒鐘可以反應,人口預測有10到20年的預警時間,但是人口問題永遠都是溫水煮青蛙,你永遠不會覺得它很嚴重,」溫在弘指出,雖然1990年開始0至5歲出現第一波缺口,不過總人口數直到2020年以前都一直處於上升期,因而在90年代初期鮮少政客正視人口有危機一事。 這兩波人口海嘯早已沖進許多地區村鎮,因此早在政府動用國家力量對抗海嘯時,其實不少地方人士已開始著手自救計畫,尤其在海嘯第一排的學校。 鏈結社區 緩少子危機 東山國小藉由食農教育與碧雲傳鄉的活動,盼加深學生與地方社區鏈結的程度,減緩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現象。圖2/獨立特派員 5月週間下午,獨立特派員記者來到台南市東山區青農王莨耿的芭樂園,東山國小的同學們正頭戴著斗笠認識芭樂的一生,並在王莨耿的指導下,踮起腳對著龍眼大小的小芭樂「套袋」,同學笑說袋子類似手機防撞殼,防止芭樂碰撞受傷。 40來歲的芭樂園青農王莨與國小學生都市是台南東山區的罕見人物。因為東山區早在2011年便是「超高齡」區域,2023年底65歲以上人口已占27.19%,51歲到64歲人口占24.85%,0至18歲人口合計僅9.43%。 學校是少子化海嘯第一排,台南東山國小擁有123年歷史,在此任教20年的教務主任歐奕淳表示,20年前學校有24班,到目前學校只剩下13班。以一班25人推算,20年前全校約600至700位學生,目前為271名,20年少掉約三分之二。不過這已經是東山區五所小學中情況最好的,「其它四間的小學加起來的人數並未達我們學校的人數,」東山國小校長曹欽瑋表示,自己於民國92年在它校擔任負責招生的註冊組長,「當時就慢慢看到孩子數量在減少,年輕人留在鄉下的比例是越來越低」。 為此,曹欽瑋透過學校特色課程「食農教育」與社區打開連結合作之路,像與王莨耿合作開放農園讓學生實地觀摩,也在校內興建「郁蒼食經學堂」,教室裡有政府與陳蒼經基金會捐助的百萬廚房設備。記者到訪的那天,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專技助理教授黃裕文正在教學生認識米的營養,接著,擁有烘焙專業的返鄉青農盧秋安則教學生製作巧克力米餅。 歐奕淳表示,讓學生體驗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拉近與土地的距離,「更希望藉由教育的力量,讓學生知道要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校長曹欽瑋想得更遠,食農教育「讓學生了解在地有哪些特色、有哪些物產,他長大之後才會對自己的家鄉有懷念與了解,才有可能介紹給朋友,甚至回到家鄉打拚。」 曹欽瑋認為,社區活絡與否關係著人口發展,最終影響學校存廢。因此,不只食農教育,2020年學校進一步接受東山區信仰中心碧軒寺的委託,辦理文化部碧雲傳香文化體驗教育推廣計畫,讓有意願的孩子參與國定民俗「東山迎佛祖」走香路的活動,藉此加深學生與地方的鏈結程度。 青農從事社區營造 青農返鄉不只務農,也從事社區營造。圖3/獨立特派員 台南東山區目前務農人口占6成,火龍果、絲瓜、稻米、龍眼為大宗,但是逐漸老化的人口成了農業隱憂。部分第二代、第三代開始返鄉接手家裡農務。 返鄉青農盧秋安,曾在台北麵包店工作六年,帶著同有烘焙專業的妻子回東山,接手雙親農田,偶爾至東山國小教授烘焙,未來計畫結合東山農特產與烘焙專業開設麵包店。只不過返鄉初期得重新適應娛樂相對乏味的鄉村生活,「同齡的朋友都跑去外地生活,所以回來基本上是沒有朋友,」好處是務農時間彈性,不若以前被綁死在麵包店10幾個小時。」 同為學校合作的青農王莨耿,原本從事鋼鐵業,為了照顧年邁雙親,於九年前返鄉。初期專注於田間作物管理,對周遭環境較無心理會,直到近兩三年才發覺社區環境也相當重要,「一個人可以走很快,那一群人走可以走很遠的概念,」王莨耿表示,與里民合作打造良好的環境,提高東山區對外的曝光度及來訪意願,有助於農產品銷售。 因此,王莨耿務農之餘,也開始從事社區營造活動,努力申請政府計畫來行銷東山地區,從食農參訪活動,一直到社區銀髮照顧課程,「我們有跟大專院校配合,開設一些課程,包括體適能、手編手作課程,藉此延緩老化,並且健康老化」。近期,有鑑於東山區有很多保存良好的閩式古厝,王莨耿也邀請講師介紹老屋再生。 「學生人數都有慢慢地在回流,」曹欽瑋觀察,即便有少子化浪潮,但家長對於學校的認同跟支持度越來越高。至於返鄉青農人數,「這個我們看不到確切數據,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跟我們互動的人變多了」。 給你錢催生管用嗎? 像東山這樣的自救計畫核心是打造更好的生活環境,並且從小開始培養地方認同,但是若詢問正值壯年的人是否願意到環境良好的農村小鎮生活?恐怕鮮少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溫在弘分析,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邏輯運作下,少數人累積大量資本,並且等比級數累積更多的資本,進而加劇低薪、高房價、性別不平等、職場不友善等社會問題,「假設我們一直不斷強調個體競爭這件事情,這種資源分佈不均、極度集中的狀況就不可能改變」。 溫在弘進一步指出,或許可以反過來思考,廢校、缺工、老年保障不足等問題的元兇是少子化與高齡化嗎?或者是因為資源沒有被妥善分配呢?「我們不是有很多流浪教師,但同時卻有學校退場跟偏鄉招不到老師的狀況嗎。」 這也是為何政府不斷提高各項津貼補助也無濟於事,「你去問多少台灣的家長想送小孩去全美補習班、想送小孩去補各種才藝,」都是為了讓孩子在力爭上游的路上不至於屈於下風,因此沒有家長會認為錢夠用,「所以給你錢叫你生的邏輯行不通,追求一個更平等、更和善的生活環境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溫在弘認為,政府各項政策催生牛肉,例如職場育嬰政策、學校教育、引才留才、移工移民政策等成功的前提,都是基於一個社會是否能有公平且不歧視的態度,這個態度不是撒錢補貼可以做到的,但卻可從教育及每個人作起。 邱惠恩/編輯
專欄
大同福樂學堂,創老幼共學新模式!
尹雯慧 鄭仲宏 / 採訪報導在少子化的衝擊下,校園閒置空間的比例大幅增加,老化的社會結構,也凸顯了日照中心設置的急迫與重要。位於高雄市中心的大同醫院,在長照2.0政策上路前,就已經開始推動在校園裡設置日照中心,讓孩子和長輩一起共學相處。究竟,這是不是個好主意?老幼共學真的能付諸實現嗎? 在學校裡的日照中心 「老幼」如何共學?    上課鐘響,這間教室裡有坐輪椅、拄拐杖的老人家,也有蹦蹦跳跳的四年級小朋友。福樂學堂位於高雄市新興區的大同國小,是全台首座設置在校園裡的日照中心。 今天的課程內容,是讓這群年齡差距超過一甲子的同學們,一起剝蕃茄皮、製作古早味的零食。(圖/獨立特派員) 自2016年福樂學堂開辦以來,「老幼共學」的理念,在大同國小化為實際可見的風景。大同國小主任李玉霜說:「其實這樣上完之後,當下他可能完全就已經沒有記憶了,可是當下他是快樂的。」 老師在台上賣力教學,台下的老學生和小學生們互動也十分熱絡。面對經常記不得他的名字的老人家,學生們沒有不耐煩,大同國小學生陳柏誌說:「老師就有交代我們,就是要有禮貌然後要尊重他們,因為我們老了也可能會像那樣子,所以不要就想說輕視他們、不想要跟他們相處。」 培養學生的同理心,是課程設計的重點目標,接手這個計畫邁入第四年的陳詠禎校長,提出了她的觀察。她說:「老人家把他的人生的一些經驗,傳遞給我們的小朋友,也讓他們理解到生老病死的這個人生的一個歷程,那我們可以讓孩子去理解到如何跟長輩共處。」 除了潛移默化的生命教育,鄭鈿樺老師也帶著學生設計產品,不僅提升失智長者生活的便利,更希望提升孩子對社會的關懷以及責任感。(圖/大同國小) 高齡、少子化的社會 校園結合日照中心可行嗎? 早在長照2.0政策尚未頒布前,緊鄰大同國小的大同醫院,便引進在校園閒置空間設置日照中心的概念,在當年,這是前無古人的新創想法。 根據國發會2022年一項關於人口推估的報告,台灣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2039年將突破30%,2070年達43.6%。(圖/獨立特派員) 少子化的人口趨勢,反映出校園閒置空間增加的必然,老化的社會結構,亦凸顯日照中心設置的急迫與重要。然而,要結合兩個完全不同空間使用概念的場域,大同醫院當時遭逢重重的困難。 大同醫院院長傅尹志說:「我們以前的觀念就是這些老年人,就是插著鼻胃管,然後會傳染,造成師生的不便,所以家長就會抗爭,變成來來回回這一百六十幾場的溝通會,花費了兩年。」 大同國小主任李玉霜也說:「會覺得失智就是有攻擊性,然後會影響到他的孩子的安全跟健康。再來說我們的校園出入變成不單純,這是最大的困境。」 除了民眾對失智症狀與日照中心不熟悉而造成的誤解,相關法令的限制也是挑戰。在台灣公部門「權責分工」文化的環境氛圍下,跨部會的協調整合以及首長的支持,成為計畫能否推動的主要關鍵。大同醫院社服室主任謝文蒨說:「學校的用地怎麼樣去把它變更成長照的用地,必須要克服很多法律上面的問題。」 校園及日照中心的結合,需要不同政府單位的跨部門的溝通,當時高雄市政府的做法就是透過「都更」的方式變更用地。除此之外,高雄市教育局每年都會進行校園閒置空間的盤點,媒合需要空間經營長照機構的業者,衛生局則設法替日照中心轉介個案、協助營運。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健康地老化很重要 有了福樂學堂的經驗,大同醫院在2021年12月底,在鄰近的前金區建國國小也開辦了另一個日照中心。比起大同國小上百場的說明,這一回,僅舉辦一次公聽會就與社區及學校達成共識。 建國國小日照中心的現場,除了有照服員,還另派專業護理師進駐。(圖/獨立特派員) 第一線照服員流動率高,如何提升專業人力的就職環境,是政府的一大挑戰;而對學校老師來說,要與日照中心配合、設計相應的課程,是原本工作外的額外負擔。高雄市衛生局長照中心主任陳芬婷則認為,可以給學校一些誘因,例如經費補助、教材補助等,提高學校配合的意願。 台灣與超高齡社會的距離已經伸手可及,然而人們對於「年老」的想像,卻仍存在許多刻板的偏見與誤解。如何健康地老化,不僅是個人的追求,亦是社會整體的福祉。人與人之間,相互同理的溫柔對待,或許更能貼近問題的核心。 尹雯慧/編輯
專欄
家庭照顧協議,協助解決長輩照顧問題!
長輩老了誰來照顧?越來越多家庭面臨這項課題,相關的爭議也層出不窮,甚至對簿公堂。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出「家庭照顧協議線上指引工具」,協助需要的家庭進行協議,並與法律扶助基金會合作,只要全員參與,就具有法律效力。透過事前溝通,減少不必要的興訟,達成共識。 台灣長照難題 長輩老了誰來照顧? 當家中長輩出現照護需求時,誰來照顧,成了第一個得面臨的問題。這樣的重擔,通常會由和父母同住,或是未婚子女擔負起這樣的重責大任。 身為父親照顧者的梅子,分享了他的經驗。梅子先後歷經父親中風、車禍,將近30年的照顧者人生,到後來連兼差工作都做不了。期間,他曾要求住在外地的哥哥擔負起照顧責任,卻沒有獲得正面回應。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說:「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分工的衝突,還有對醫療決策的意見不一致,或者在經費支出,大家的負擔能力不一致。」 長輩誰來照顧、如何分工,這類紛爭越來越多,家庭成員如果沒有共識,不但傷感情,甚至會走上法院。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周信宏表示,訴訟的耗時長,動輒要八個月、十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而判決的金額也常常不符合民眾的期待。 家庭照顧協議–家人之間的協調工具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出家庭照顧協議線上工具,由社工師協助有需求的家庭,啟動討論機制。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說:「家人自己在談的時候還滿不客氣的,可是往往有外人進來以後,大家會稍微收斂一點,當這個外人也帶著資源進來,家人的討論選項會變得比較多。」 所有照顧者達成的協議,在律師見證下,就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周信宏說:「照家庭協議來履行,大家也比較能夠發自內心來履行,讓這個協議是有效果的,這總比在訴訟當中撕破臉,到時候強制執行還真傷感情。」 有了這樣的服務,梅子尋求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協助,透過第三方的介入,原先沒有回應的哥哥,不但同意參與線上會議,也提出令他滿意的方案。 梅子認為,不可能要求絕對的公平,但家庭照顧協議的作用,就是希望哥哥能願意出來一起面對長輩照顧的問題。而協議確實起了作用,梅子的父親白天在家托,晚上有哥哥共同照顧,最後在安寧病房,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梅子說:「我爸爸走的時候很安詳,我哥哥也覺得很安慰,在爸爸漫長生病了這麼多年,他也盡到一些心力。」 家庭照顧協議,分為需要第三方介入的他助型,以及可以自行發動討論的自助型。另一個案例是高齡97歲的陳鳳嬌,共有6名子女,長期以來,由陳麗惠擔任主要照顧者,其他人週末輪班。這樣的照顧模式一直持續到老人家跌倒之後,陳麗惠一個晚上可能要起身10次以上,24小時都要隨時待命。 面對這樣的情況,身為家庭成員之一的陳麗華,提出了需要申請外籍看護的想法,而在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擔任志工的他,也經常將照顧資訊分享給家人。陳麗華表示,因為爸爸忽然心肌梗塞過世,那種痛心的感覺,讓他知道,一定要好好照顧媽媽。對這樣的家庭來說,就適合自助型家庭照顧協議。 對這樣能夠自發討論的家庭來說,就能啟動自助型家庭照顧協議,而家庭會議通常會趁著大家齊聚一堂時討論。(圖/獨立特派員)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也提醒,家庭形成協議後如何去落實,就需要有一個主要管理人,每個月定期回報,讓家人們知道執行的狀況。 家庭照顧協議,能協助需要的家庭具體列出相關的資源、費用、責任分工等細節。(圖/獨立特派員) 長輩照顧議題很重要!誰適合家庭照顧協議? 至於什麼樣的家庭適合家庭照顧協議?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說:「家庭協議適用在一些關係還可以,或是關係稍微緊張,但彼此還對話的家庭,大家思考的是被照顧者的福祉。」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出的「家庭照顧協議線上工具」,也能幫助家庭評估是否適合進行照顧協議。(圖/獨立特派員) 陳景寧也說:「家庭協議的這件事情,真的要從小教育,台灣真的太缺乏家庭對話的訓練,所以我們現在等於是在高年級才在惡補這一堂課。」 長輩照護在台灣高齡化、少子化的趨勢下,是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如果有更多家庭願意透過家庭照顧協議這樣的方式來溝通,相信對照顧者和被照顧者來說,不僅是雙贏,也能降低許多家庭衝突及社會問題。 (※婁雅君 袁宏書/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東京最大在宅醫療診所,「悠翔會」如何運作?
日本高齡化全球之冠,政府積極鼓勵在宅醫療。東京最大的在宅支援診所「悠翔會」,照顧了8千多位病患,提供365天24小時的照護。透過在宅醫療介入,每人不僅能減少約30天住院時間,更省下約90萬的住院醫療費。他們是如何負擔高營運成本,達到醫老共生的目標? 照護超過8千個案 「悠翔會」規模有多大? 東京首都圈有3500萬人口,是台灣的1.5倍。東京不只擁有最多的醫療與住院資源,隨著高齡化腳步加速,推動在宅醫療更是不遺餘力。東京最大的在宅醫療支援診所「悠翔會」有3、400人的醫療團隊,全年無休照顧8千多名個案。 2006年,悠翔會從一間診所照顧20位在宅個案開始,成立初期希望把東京23個區變成一個醫療區。根據2022年報告,現今悠翔會的診所遍及首都圈,以及愛知縣、沖繩、鹿兒島等20幾個據點。 一早,悠翔會創辦人佐佐木淳醫師,開始他一天的訪視行程。一週5天的訪視行程中,佐佐木淳有4天到千葉市的稻毛診所出任務,這裡屬於機能強化型的在宅醫療診所,同時他也是這間診所的院長。 佐佐木淳提到自己的一日行程,「老人機構半天大概是30位;如果是一般在宅,半天大概5位,多時可能達到10位。」 診所裡有15名員工,包括醫師、護理師、醫療助理、相談員等,負責照顧10公里範圍內400多名個案。在這間診所裡,在宅病患占6成,其他4成來自老人機構的個案。此外,稻毛診所也跟外部96個單位合作。 悠翔會稻毛診所原為「生活俱樂部:風之村園生診療所」,3年前由悠翔會接手。(圖/獨立特派員) 悠翔會實施在宅醫療 更提供24小時夜間診治 91歲的金木房子,曾經因為骨折而臥床,3年前接受悠翔會的在宅醫療照顧,狀況改善很多,現在可以在家裡自行移動。由於金木房子還有慢性病跟高血壓問題,悠翔會一個月定期訪視2次。 佐佐木淳表示,金木房子雖然高齡,但精神恢復得很不錯,決定就他的症狀進行治療,這是和他兒子商量決定的,希望維持他的身體狀況,視必要會就藥品進行微調,他現在還可以就近自己買東西了。 金木房子說:「因為脊椎開過刀,腳到處都很痛,走路變得很困難,即使在家裡也要拄拐杖才有辦法行動。現在有醫生來看真的太好了。」 悠翔會目前有100多位醫師,可以提供一步到位的綜合性治療。佐佐木淳說明,悠翔會的醫師大多屬於綜合科,目標是所有疾病都能在宅治療。再者,醫療須符合患者的價值觀,他們往後希望如何度過,確實掌握患者根本的期盼,而醫療只是協助他們走完人生的工具。 提供24小時無時差的夜間診療,也是悠翔會的一大特色。佐佐木淳指出,很多老人家夜裡突然惡化,因為經常看病的醫師不在,只能叫救護車送醫院,這時往往送醫院也救不回。儘管本人希望在家臨終,很多卻因此而無法如願,顯示24小時醫療體制很重要。 佐佐木淳醫師至金木房子家中訪視。(圖/獨立特派員) 秉持讓病人幸福精神 在家也能安心走完餘生 悠翔會照顧的個案中,以2022年來說,定期訪視有10萬6千多件,而需要緊急處理的,也有3萬4千多件,包括緊急往診以及電話問診。 悠翔會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效率運作,關鍵就來自公司獨立開發的電子病歷系統HOMIS,大幅提升了照護團隊的效率與品質。還有專門為醫療人員開發的醫療站,可以跟外部進行訊息共享。 悠翔會稻毛診所護理師井蒲持春說:「就如佐佐木淳醫師常說的,讓我們有緣服務的病人獲得幸福,這是悠翔會的理念。由我們來提供協助,陪他們走完人生。」 佐佐木淳則強調,在宅不是要做很多醫療處置,即使不用太多醫療措施,病人也得以與疾病共存。如何讓地區的民眾,安心在家走完最後的人生,如何建構這種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佐佐木淳花了17年一手建立的悠翔會模式,成為各界取經對象。此外,悠翔會一年創下的45億日圓經營績效(截至2023年6月),相對地也為日本的住院醫療資源節省約72億日圓,不僅帶來高效益,也讓患者能幸福地度過餘生。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
專欄
中高齡勞動力成生力軍,能改善缺工現象嗎?
根據調查,台灣15到44歲的勞動力正在大幅衰退,只有45歲到64歲的勞動力增加,中高齡勞動力將成為台灣產業的生力軍,有助於紓緩國內缺工危機。如何協助中高齡者重返職場,並打造友善的工作環境?而他們到底能為人力缺口挹注多少? 中高齡勞動力注入市場 需打造友善就業環境 中高齡工作者莊坤榮今年75歲,透過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的協助,找到了清潔員的工作,展開了他老後的二度就業人生。其實,莊坤榮的熟年求職過程中,還感受到雇主年齡歧視的壓力。 莊坤榮坦言,「普遍的反應就先問你年齡多大?我就虛報,報的時候我已經接近70歲了。」不少中高齡者,因為種種原因需要再度就業,但很多人卻跟莊坤榮一樣,遇到求職資訊少、能力受到質疑等問題。 根據統計,台灣中高齡者的勞參率從60.7%,今(2023)年4月大幅提升到66%。10年來增至80萬人,求職人數也增加4萬人,顯示有越來越多中高齡者進入勞動市場。如何為中高齡者打造友善工作環境,是台灣需要面對的課題。 現年50幾歲的中高齡工作者許小姐,主要的工作是負責超商櫃檯收銀。這家超商從2018年就開始推行中高齡就業專案,他們很重視依照中高齡員工的身體狀況,提供他們輔具。為了讓中高齡員工看清楚商品說明或日期標示,貨架上還有放大鏡作為輔助。 在超商工作的許小姐使用貨架旁的放大鏡,方便看清楚商品上的說明。(圖/獨立特派員) 為何要雇用中高齡者?缺工危機現在進行式 疫後缺工的現象,持續延燒。人力銀行統計出,台灣今年5月的工作機會總數為107.8萬,而在破百萬的職缺下,求職人數卻維持在61萬。換算下來,大約會產生46萬的人力缺口,是個大警訊。 目前缺工產業前5名,和中高齡求職需求5大產業高度重疊。中高齡人力銀行總經理吳麗雪指出,不管是需求人數最大的產業,還是中高齡的需求第一名,看起來是同一個,都是住宿餐飲業。 旅館行銷公關協理林瑜真說明,過去大部分的人力都是來自於餐飲學校的實習生,可是因為少子化,所以近幾年實習生人數大幅下降。再加上今年開始國境開放,許多學生選擇到國外實習,更對人力缺少雪上加霜了。 根據國發會統計,15到64歲的勞動人口數,在2015年達到1737萬高峰,預計到了2070年只會剩下不到一半的776萬人。人力銀行也悲觀認為,未來即使以45歲以上的勞動力補缺工,還是難以補足勞動力缺口。 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組副組長何維敦表示,台灣現在的勞動人口,有很大一塊必須從中高齡及高齡者來開發,所以呼籲雇主放棄刻板印象,並且不要有就業歧視,儘量雇用中高齡及高齡者。 住宿業出現人力缺口,大力招募中高齡員工。(圖/獨立特派員) 中高齡生力軍重返職場 青銀和諧共事是重點 而台灣在提升中高齡勞動力的趨勢下,如何讓青銀和諧共事,變成令人關心的課題。 中高齡工作者徐富美在西式速食餐廳工作,同事大多是年輕人,剛開始共事時,彼此難免有誤會。徐富美說:「有問題要請教年輕人時,他們可能翻個白眼,裝作沒聽到就飄走了。我會產生疑問,他是歧視嗎?他是嫌我老嗎?」 但長期相處之後,他和年輕同事之間能彼此理解,融洽共事。尤其公司的制度之一,是年輕員工會陪伴在中高齡員工身旁,肩並肩輔導他們,有助培養雙方默契。 西式速食業者讓年輕員工在旁輔導中高齡員工,培養默契。(圖/獨立特派員) 而這家西式速食業者,從2016年就開始積極進用中高齡員工。速食業人力資源部副總裁藍郁琇解釋,學生族群的流動率會較高,但是中高齡者目標清晰,穩定性較好。在職場倫理或自我要求上,中高齡者也可能比年輕人更加清楚。 2020年,勞動部推出《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專法》,提出禁止年齡歧視、支持退休者再就業等六大施政重點,希望有效促進中高齡勞動參與率。 但人力銀行業者吳麗雪提醒雇主,在進用中高齡員工之前,先檢視職場環境與制度是否已經做足準備。吳麗雪表示,需要同理中高齡者本身會有六大衰退的生理現象,首先是肌力、耐力,再來是視力、聽力,還有心智跟動作控制。 促進中高齡就業不僅是當前的政府政策,也是雇主應對缺工潮的好方法。唯有整個社會為中高齡者打造更友善的就業環境,才能讓這些中高年級生力軍順利重回職場,一同維繫台灣產業的競爭力。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澎湖推動在宅住院,為離島醫療帶來哪些新面貌?
澎湖去(2022)年底開始進行「在宅住院」實驗計畫,導入科技智慧照護,發展在宅住院的創新模式,也了解醫院跟在宅住院的醫療照護需求及醫療成本,提供科學性的數據比較,為台灣建立合理的給付制度。然而,在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離島,在宅醫療仍有不少挑戰。 引進智慧照護 科技如何應用於在宅醫療現場? 99歲的林輝是台北人,之前家人為了避開新冠疫情,送他來澎湖養病,在這裡接受在宅醫療照顧已經2年多了。澎湖醫院家醫科主任王稟荃說明,這位阿公患有非常多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肺阻塞等,還有帕金森氏症、憂鬱症、小中風及攝護腺肥大問題。他的兒子也怕,在過年期間若要住院的話,家人無法前來探訪,比較麻煩,所以提早啟動在宅住院。 為了在宅照護,醫療團隊導入「iCue智慧照護幫手」。居家護理所負責人陳靜縈解釋,這個床墊可以監測呼吸、翻身跟離床的次數,藉此觀察夜眠情況,也會讓家屬加入群組,並提供分析結果,告知家屬患者在宅住院的狀況。 除了智慧照護幫手之外,陳靜縈還教移工阿帝,透過下載APP,改用手機測量阿公的血壓跟血氧,不再需要天天用手抄寫,還能即時通知家屬。 澎湖醫院家醫科主任王稟荃表示,在宅醫療目前收案的標準為,診斷有肺炎、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泌尿道感染,或是軟組織感染,如傷口、壓瘡等,這三類的病人。 醫療團隊與移工合作執行在宅住院。(圖/獨立特派員) 在宅住院有何挑戰與展望?一窺醫護人員真心話 有23年護理資歷與16年急診經驗的陳靜縈,成立獨立型的居家護理所已經2年半,包括他在內有5位護理師,照顧260個個案。 陳靜縈坦言,其實做居護所不是很困難,最困難的是健保申報。「申報會有一定比例的抽審,這個月抽審20本病歷,可能這20本病歷申報是5萬塊好了,大概就會被砍2、3萬塊,平常白跑的都已經不算了,申報出去的這些還是被砍。」 關於健保申報的窘境,陳靜縈還說,重點是還要花時間,去把這些病歷整理出來再寄出去。他無法去思考這些瑣事,只想著要怎麼解決個案目前遇到的問題。 王稟荃目前是澎湖醫院的家醫科醫師,在高雄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曾經參加高屏的在宅醫療,回澎湖服務已經3年多了,目前利用門診跟機構巡診以外的時間,跟獨立型的居護所合作,繼續投入在宅醫療。 談起這幾年澎湖的變化,王稟荃說,澎湖現在有獨立型態的居護所,服務品質也比較好。其實在宅住院的計畫最近才開始,目前收案僅12名。他們希望研究相關服務內容接受到的照護品質,以及對於醫療的花費是否下降,如果這份研究健保願意採納,以後就有更多的政府資源可以投入。 在宅住院團隊準備為病患進行心臟超音波遠距會診。(圖/獨立特派員) 澎湖醫療資源匱乏 遠距看診、在宅照護改善現況 由於澎湖沒有醫學中心,醫療資源也相對不足,便特別請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民評幫忙遠距會診,為不方便出門的謝阿嬤檢查心臟功能。 根據黃民評診斷,如果只看心臟好不好,其實阿嬤的左心室收縮功能是好的,心臟應該沒問題。由於阿嬤也無法外出就醫,追蹤心臟的問題,就以繼續吃抗凝血劑,不要讓血栓造成局部的心肌梗塞,或其他的心血管事件為主。 面對在宅醫療的工作,居家護理所負責人陳靜縈說,心裡很感謝,自己選擇了這份工作,即使遇到了這麼多事,也不乏一些很辛苦、很讓人傷心的事情,可是他感受到的是這些家屬、長輩對他滿滿的感謝。 在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離島澎湖,選擇投入在宅醫療的醫護人員更顯珍貴,如何健全合理跟正確的健保給付制度,才是台灣在宅醫療走得可長可久之道。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