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台灣孕產婦死亡率偏高,數字背後的原因為何?
廖怡芬 羅盛達 張智龍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台灣的孕產婦的死亡率,在2019年創下了23年來的新高,2021年雖然略為下降到10萬分之14,不過和鄰近國家日本、南韓相比,還是高出許多。在晚婚晚育的社會趨勢下,這樣的數字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訊息?又應該如何透過衛教,或者擴大法定產檢項目,來預防孕產婦死亡? 孕產婦死亡率較日韓高 帶您認識生產風險! 台灣的孕產婦死亡率,在2019年已經創下了23年來的新高,也高於鄰近的日本、韓國。生育高齡化、三高、肥胖、憂鬱,及各種生活環境壓力,都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原因,醫界甚至認為,台灣孕產婦死亡率的數字還被低估了。 洪婉蒨一家三口,在小小的公園裡追逐嬉戲,玩得不亦樂乎,但一路走來,卻是酸甜苦辣。經歷了四次流產的洪婉蒨,第五次受孕,終於順利懷胎足月,但萬萬沒想到卻在生產時,因為植入性胎盤而大量失血,必須緊急切除子宮,否則性命不保。 正常情況下,當母親將胎兒分娩出來,胎盤也會跟著被排出,而植入性胎盤,指的是如果胎盤不正常的潛入肌肉層,輕則會有粘連性,更重會有嵌入性,最嚴重則是穿透性,增加大量出血的風險。 洪婉蒨回想懷孕過程中,超音波及各種檢查,其實還算順利,無奈卻還是碰上生育事故。婦產科教授王鵬惠提醒,每個人都應該有這個概念,孕婦在當下看起來好好的,可是不見得身體上是好的。 死亡率恐被低估 醫師籲精確探討背後成因 根據衛福部統計,以每10萬名活產中孕產婦死亡數為單位來計算,台灣孕產婦死亡率在2019年達到10萬分之16,創下了23年以來的新高。 醫界擔心,統計的數字如果不夠客觀、科學,恐怕仍被低估,若沒有確實改善,接下來恐怕將還會再創下近30年來的歷史新高。(圖/獨立特派員)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的解釋,孕產婦死亡率的定義,是指每10萬名活產當中,在懷孕期間或懷孕中止42天內的婦女死亡數。 婦產科醫師鄭博仁說:「孕產婦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死亡,很少去做很精確的歸類。一直以來,台灣的孕產婦死亡率,最主要的死因都是羊水栓塞、產後出血這兩項。」鄭博仁也提到,這和進步國家孕產婦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統計是完全不符合的,他推測台灣的情形就是,在沒有辦法診斷孕產婦死因的時候,就歸類到羊水栓塞。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則說:「最好是依照《生產事故救濟條例》第24條,以及《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第34條的精神,應該要去分析這些生產事故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來提出改善方案。針對不一樣的事故以及可預防性的部分,來提出解決方案。」在不加重醫界的負擔下,了解哪些環節出現問題,加以改善,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創造友善環境 密切關心孕產婦身心狀況 婦產科教授王鵬惠指出,台灣的高危險妊娠轉診流程還不夠成熟。衛福部從2021年推動「周產期照護網絡計畫」,就是希望高風險的孕產婦,在產前就轉診到醫療資源較為完備的醫院。如果有緊急狀況,在急診檢查或待產室裡,也能配備有完整的超音波和胎兒監視系統,還有特別的病床可以隨時緊急生產。 護理站上忙進忙出,而隨時監測每間病房孕婦的身體狀況、心跳、胎動,就仰賴中央控制系統,如果警示聲響起,能快速支援人力。產後病房同樣也需要友善空間。 洗手檯的寬度設計成適合的尺寸,讓娃娃可以在裡面直接洗澡;旁邊也配有烤燈,避免新生兒容易失溫的情形。(圖/獨立特派員) 其實,辛苦的不只有孕產婦的身體,常常被忽略的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一環。不只歷經生死交關的母親心靈飽受創傷,一般的產後憂鬱症除了和身體內分泌調節有關,也牽涉到社會因素,像是孩子出生後,媽媽容易被家人忽略。 產後憂鬱症不只限於產後,其實可能從產前就開始,懷孕期間女性荷爾蒙因為高低落差大,特別容易產生憂鬱症狀,產後甚至可能長達2年。產後憂鬱症和重度憂鬱症一樣,嚴重會有負向、自我傷害的企圖,甚至會傷害孩子,或是有帶走小孩的悲劇。 精神專科醫師蔡佳芬表示,如果母親因為哺乳等原因,不希望以藥物治療,也有心理治療和透過磁波或電波施作腦刺激治療術的選擇。而醫師也建議相關單位,對於可能需要忙於照顧小孩的產婦,除了免費的心理諮商外,制度面若能開放通訊診療,也會是一大幫助。 少子化衝擊下,孕產婦的安全更顯得至關重要,需要喚起政府相關單位、醫界、職場、乃至於整個社會,給孕產婦一個更友善的環境,平安生下及養育每一個未來希望!
專欄
逆轉糖尿病之島!如何從生活習慣改善糖尿病?
台灣的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洗腎者有一半都是因爲糖尿病引起。令人擔憂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沒能控制好血糖,就像身體大小血管長期泡在糖水裡,容易產生許多併發症。看看台灣各地的醫師及營養師,如何透過改變飲食及生活型態,來翻轉糖尿病危機。 台灣已成洗腎之國 近半數為糖尿病引起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洗腎人數已高達9萬6千人,洗腎盛行率高居全球第一,而其中竟有將近一半是因糖尿病引起。台灣的糖尿病患者有250萬人,若再加上屬於糖尿病前期的500萬人,全台灣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體內血糖都高於正常值。 輔大醫院腎臟科主任朱培倫表示,目前有將近46%末期腎病變是由糖尿病造成的,早期的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完全沒有任何症狀,所以許多病人在診斷出糖尿病時,也許都已患病一段時間,腎臟功能都到晚期了。 由於糖尿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容易被患者忽視,飲食沒有節制,進而導致血糖無法控制。 除了飲食習慣,很多糖尿病人也對治療有錯誤觀念,認為糖尿病的藥吃多了會傷腎,不願意按時吃藥。導致身體的大小血管長期處於高血糖,就像泡在糖水中,容易產生許多併發症,像是中風、心肌梗塞或是眼睛、腎臟等多種病變。 在糖尿病共享門診中,專業人士和病友們共同討論糖尿病相關議題。(圖/獨立特派員) 如何破除迷思? 共享門診成糖友交流平台 在南投埔里一間診所,招牌上寫著「生活習慣病診治中心」,也就是專門醫治糖尿病、腎臟病以及痛風等慢性病。這裡不光看病給藥,最重要在於想辦法幫病人改變生活習慣。 幾位糖友圍坐,共同討論日常生活有哪些食物會影響血糖。有別於傳統看診模式,這種糖尿病共享門診是由醫師、營養師、護理師以及多位病友,以共同討論、經驗分享的方式,協助病友認識、了解糖尿病的各種問題。 很多人都以為高血糖是因甜食吃太多所引起,忽略了米飯和地瓜這些澱粉食物,經消化分解,最後也會轉化成葡萄糖。罹患糖尿病不代表不能再吃美食,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哪些食物是含醣類,才能控制好總醣量的攝取。 營養師林依婷說,病友可能以為是甜食才會造成影響,但其實全榖雜糧類含有醣分,也會對血糖造成影響。而營養師依照每位糖友不同的狀況,給予客製化的飲食建議。 在共享門診中可以了解病友真正的問題,更有助於破除迷思。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提到,許多病友抗拒打胰島素,覺得打下去就戒不掉,或是眼睛、腎臟壞掉。因為打針後就要洗腎或是眼睛出問題,就會讓病人聯想到,是不是打了胰島素才變這樣?其實不是,會造成這些問題的還是血糖本身。 很多糖尿病友年紀比較大,身體肌肉逐漸流失,對於平常不愛運動的長輩,陳宏麟也在診所開設銀髮健身俱樂部,利用專業銀髮健身器材,增強長者肌力。 營養師拍攝影片,解說如何烹調兼具健康與美味的菜餚。(圖/獨立特派員) 診所醫師投入衛教 教病友從日常生活控糖 一間位於宜蘭羅東的診所,只單看一科糖尿病,卻請了8位營養師及8位護理師,龐大團隊陣容,為的是要教糖友如何成為控糖高手。樓下的診所看病,而樓上還有一個溫馨的小廚房,打上燈光,瞬間變成攝影棚,有營養師主持,教大家健康美味的減醣祕訣。 診所醫師游能俊坦言,衛教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因為聽的人總覺得又在嘮叨。他試著換個方式,讓大家知道糖尿病的飲食,也能在餐盤裡看起來美味可口。 關於衛教,游能俊說:「我們多提供一個管道,因為這個很少人在做,如果我們再不做,它等於零,大眾就不容易接受到訊息。」 糖尿病友林先生表示,游能俊醫師會針對病人飲食、運動各方面來了解,林先生病了28年,長期下來也吸收到很多知識。「有時候人家說你什麼東西不能吃,我說都可以吃,只要量控制好就好。」 由健身教練線上教學,讓糖友在家可以邊看影片,邊做運動。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最怕的是當血糖控制不住所產生的併發症。糖尿病光靠藥物並不能完全有效控制血糖,想要成功控糖,就得從改變開始。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