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醫療公衛
主題
復能有望 經口進食(上)
近年來隨著失能老人的增加,在安養機構插著鼻胃管進食的長者也越來越多,這些長者們插著鼻胃管,無精打采的等著被餵食,有口卻無法享受吃的樂趣,很令人心疼。 一般人一天吞口水的次數大約六百次,但對插著鼻胃管的人來說,每次吞口水都如刀割般痛苦,而插著鼻胃管多年的長者或患者是什麼樣的感受,可想而知。 所幸台灣有些照護機構開始思考要改善現狀,讓長者有恢復進食的可能。不過要拔掉依賴一段時日的鼻胃管,需要專業技巧及無比的耐心,才能恢復以口進食的能力和樂趣,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報導。
醫療公衛
主題
芬蘭老人失能運動推廣
台灣的照養機構評鑑一直在更新,很多機構每逢評鑑要準備很多文書,甚至臨時找槍手充工作者數量。 老人不但增加而且越來越老,失能後還是要運動,但從事一般運動也許風險,該怎麼辦?芬蘭老年機構針對七十五歲以上失能老人發展運動教材,而且還找來音樂系資深教授搭配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師寫作音樂,又培訓老人當運動教練,讓運動更有趣。這個國家不止有研究老人運動的機構,還有研究怎樣推廣給老人的機構。這一環對延緩失能和節省醫療開支都很重要,來看他們怎麼幫助這些不容易幫助的失能老人。
醫療公衛
主題
預演長照北歐經驗系列一 趙慕鶴
住在台灣的趙慕鶴老先生今年一百歲, 天天騎腳踏車買菜上下樓, 進行這些四、五十歲或五、六十歲的人做的生活瑣事。 這又是怎麼回事? 我們看到芬蘭為了延緩老人失能,推出專業設施而且還有物理治療師定期帶領老人活動,希望很有計畫而精確的進行體能活動,以保持獨立自主行為能力,減少意外事故風險。但是不是一定要這樣做才能在老年身體靈活健康呢? 來看一個沒這樣做也很健康的例子。這個例子到底是例外還是從專業學理來看,也可以讓我們學到一些功課呢?住在台灣的趙慕鶴老先生今年一百歲,我們知道許多人活到不要說一百歲,光是七八十歲就已經走不動要助行器的大有人在。可是趙慕鶴現在還在天天騎腳踏車買菜上下樓,進行這些四五十歲或五六十歲的人做的生活瑣事。這又是怎麼回事?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