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人物故事
主題
在台灣遇見人類學家
把台灣稱為第二家鄉的猶安娜‧高葛蘭,從1977年來到台灣後,決定研究台東卑南族的南王部落。他獲得族人的信任,記錄下原本嚴禁女性參加的大獵祭。出版第一部卑南語-法語字典,留下許多珍貴的研究素材。 而另一位維洛尼卡‧雅諾則從1970年代開始研究蘭嶼達悟族文化,至今長達近半世紀。他保存許多達悟族語的錄音,累積許多來自蘭嶼原住民第一手的海洋文化、口傳文學及歌謠資料,彌足珍貴。 這兩位法國的人類學家幾乎把他們一生寶貴的青春都奉獻給台灣的原鄉文化,相當動人。
教育
主題
逐夢世代 張淑蘭
面對惡靈、守護老人 張淑蘭,蘭嶼的守護天使 幾天前高雄醫學院急診室前發生車禍,醫護人員沒有馬上出來急救,被人罵翻了,說他們見死不救,這些外在的批評,加上醫護人員超時工作,自己也在抱怨血汗醫院。今天台灣的醫療環境充滿了無奈和負面情緒,怎麼哪裡還能找到史懷哲和南丁格爾?今天逐夢世代要帶您認識一個長年在偏鄉蘭嶼,被稱為老人的天使—張淑蘭。 講到蘭嶼,一般人聯想到飛魚、核廢料,去那裡就是觀光,但很少人真正深入蘭嶼人的生活、瞭解他們的內心和需要。達悟族人有獨特的文化和根深蒂固的傳統習俗,他們把很多未知的事,尤其是疾病與死亡,有著深深的恐懼,歸給惡靈。 在那裡,年輕人多半到台灣工作,也沒有專職照顧老人的機構,生病的老人不讓子女照顧,也不讓外人接近,就寧願躺在屋裡等死。達悟族女孩張淑蘭在返鄉做居家護理工作後,才真正認識自己的家鄉,他拍攝了一部紀錄片《面對惡靈》,讓族人看到殘酷的問題,扭轉許多蘭嶼老人的命運,當地很年輕人深受感動,投入義工行列。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張淑蘭還在蘭嶼持續面對惡靈、守護老人。
土地環境
主題
天秤上的蘭嶼(下)
當機動船取代了獨木舟, 當濱海民宿取代了地下屋。 當核廢料面對著飛魚跳躍的碧藍大海, 當古老的達悟族傳說,成了真實的天秤惡夢。 上個禮拜獨立特派員帶您看了天秤颱風重創蘭嶼的災情,然而風災過後的重建卻透露出蘭嶼在傳統與現代間的矛盾與掙扎。馬總統巡視蘭嶼時提出穿西裝和丁字褲的調適方案,不過就和所有原住民族都會碰到的問題一樣,要結合傳統智慧和現代需求真的很不容易。 這次風災中,許多濱海民宿都遭到嚴重損壞,但蘭嶼人住了兩百多年的地下屋卻毫髮無傷,讓許多蘭嶼人思考,老祖先留下的文化智慧是不是該重新被重視 ,過度現代化或是漢化的生活方式真的適合向來崇尚天人合一的蘭嶼人嗎?繼續來看擺盪在天秤上的蘭嶼。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