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292
地質調查所將與礦務局整併,對未來發展有何影響?
台灣的地質調查所,目前只有73位人力編制,現在還面臨要和礦務局整併的命運。目前經濟部已經將組織改造方案,送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等待審議,也引發台灣地質、地科界關切與憂心,擔心兩單位一旦整併之後,未來的定位與功能若不清楚,可能產生扞格。 地調所人力不足 內部人員籲需有人力接棒 繼2022年完成4個規模6以上的地震地質調查之後,元月中旬中央地質調查所構造與地震地質組的林燕慧、劉彥求跟陳盈璇3人,再次來池上斷層上盤進行後續調查,他們有5至20年調查活動斷層的經驗。 一旦地震規模超過6,而且發生在陸地上,可能產生地表破裂,地調所就會派人出外調查。中央地質調查所構造與地震地質組技士劉彥求坦言,表面上可出外的是8個人,但實際上常態性能出來的就2、3個而已,另一部分的人力要做GPS追蹤站的維護,也無法進去調查。 中央地質調查所構造與地震地質組技正林燕慧也認為,如果台灣未來活動斷層要有人力接手,每個世代都要有持續的人力慢慢地接班,否則假設老一輩的退休,就真的沒有人了。 地調所構造與地震地質組出外進行地質調查。(圖/獨立特派員) 地調所與礦物局將整併 地科界憂產生扞格 行政院各部會推動的2.0版組改,經濟部計畫將「礦務局」與「地調所」整併成為「礦業管理及地質調查中心」,引發地科界跟環保團體擔心,兩單位整併之後可能產生扞格,未來地調所功能可能會被弱化。 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回應,礦務局跟地調所專業相通,專業人員可以講彼此共通的語言,它也是一個獨立的機關,該有的公權力及能夠執行業務的預算跟人員員額等也沒有受到影響,希望這兩個單位合併能發揮比較大的綜效。 根據台北科技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教授羅偉所述,礦務局編制是120人,地調所更少,只有73人,兩單位預算加總大約10幾億。中華民國地質學會理事長陳文山認為,以往台灣的地質調查精度不高,因為要負責全國土地裡那麼多東西,這樣的人力和經費都不夠。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董家鈞則說,若中央地質調查所的任務被窄化,人員無法成長,這個領域的發展就令人非常擔心。「這樣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似乎政府並沒有特別覺得,地質學對國家社會能夠產生一些重大的貢獻。」 攤開在桌上的是地調所完成全國的五萬分之一地質圖,跟它的測製進度,也是台灣最基礎、最完整的地質履歷表,一張地質圖平均要花5到6年時間,高山地質調查時間則要更長、更久。 地調所測繪的地質圖樣貌。(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位處地震帶 地質調查有多重要? 地調所也負責製作光達地形圖,透過光達技術完成的數值地形資料包括:地質圖測繪、火山地形、山崩活動性的監測與調查、潛在大規模崩塌處的判識,以及河道地形變遷、地表地形分析與變化,還有高山湖泊跟巨木調查,這些資料都可以提供防災單位使用。 例如,2010年國道3號走山事件後,地調所便利用光達技術,估算滑下來的總土方量大約16萬立方公尺,以及莫拉克風災10年前後的變化。而地調所現在還有一個新的任務是地熱,也成立區域地質組,專門進行地熱調查。 手持地調所測繪的五萬分之一台灣地質圖,中央大學團隊前往高雄寶來調查地熱地質。中央大學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主任林殿順說,像地調所這份地質圖,都是他們做地質出野外時,必備的一些基本資料。 林殿順說明,岩石的不連續面若在地底或地表,就是天水或地下水會流通的管道,地下的熱水可以透過破裂面,從地殼深處流出。地熱探勘就是要找這種,判斷哪裡可能有比較多裂隙,也有比較多熱水,就決定在這裡鑽井。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董家鈞說:「大家都很喜歡在一個大災害發生以後,一起呼喊口號說地質很重要,但是這件事情過了以後,大家就會互相看一看,不知道地質重要在哪裡。」 土耳其大地震,凸顯同為地震帶的台灣地質地震調查的重要性,此刻地調所也正面臨改組的命運,同時遭到外界質疑有被降格之嫌,未來它的獨立性與重要性,以及地質調查人力的培養,值得各界更加重視。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
#防災
#地震
#活動斷層
#斷層
#地質
黃瑀喬

2023年3月13日

394
醫院裡也能有歡笑,紅鼻子醫生以表演治癒人心
為了給生病住院的孩子們力量,台灣也有了紅鼻子醫生。紅鼻子醫生是一群受過專業訓練的小丑演員,他們透過逗趣的遊戲、音樂及表演,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和冷冰冰的醫院不一樣的歡樂世界,讓孩子們暫時放下病痛、重拾笑容,產生面對治療的勇氣和力量。 沉悶病房裡的小丑 「紅鼻子醫生」為何而存在? 兒童病房的氣氛嚴肅緊張,即使耶誕節掛上了飾品,還是顯得寂寥,除非小丑們到來。一名小女孩住進病房2個月了,本來好動的她,現在只能在病床上憂愁度日,但3位醫生來訪,讓小女孩重拾歡笑,他們是「紅鼻子醫生」。 紅鼻子醫生創辦人馬照琪表示,在聯合國兒童人權公約中寫道,每個小朋友都有遊戲的權利,因為藉由遊戲跟想像力的發揮,能夠刺激腦部神經元的發展。但住在醫院的小朋友,這個權利卻被剝奪。 馬照琪說:「有一個機會能夠遊戲,讓他們發揮想像力,暫時覺得自己這15分鐘好像不是在醫院,是在外面一樣,小丑醫生把這個權利還給了小朋友。」 紅鼻子醫生蜻蜓的故事從他的兒子葉葉開始,5年前葉葉生了一場病,他和太太不光是擔心兒子的病情,還感受到有股壓力瀰漫在病房裡。 蜻蜓回憶,當時聽到其他病床的小朋友因為不舒服,而有一些哭鬧,也因為這樣,他們家屬的情緒也不太好。因此,葉葉出院之後,蜻蜓總想著能不能做些什麼,來陪伴病房裡的孩子,讓他們多少得到一些安慰呢? 「如果我真的有這個能力的話,我為什麼不去做。」一個念頭,讓蜻蜓加入了紅鼻子醫生的行列。而紅鼻子醫生們為了把握在病房裡的每個當下,盡全力地讓病人開心,他們總是先做足準備。 紅鼻子醫生們在病房表演。(圖/獨立特派員) 紅鼻子醫生用心準備表演 為小朋友帶來希望 表演前,紅鼻子醫生們會在醫院的休息室集合,討論今天演出對象的情況。他們牢記每個孩子的特點,這樣才能拿捏和他們的互動方式,避免干擾,也讓他們更輕鬆自在。 紅鼻子醫生創辦人馬照琪說明,病人的心情、年紀、性別、喜好,甚至治療到了什麼階段、是因為什麼病症進到醫院,瞭解這些基本資料後,小丑們就會針對每個小朋友特殊的狀況,去設計專屬表演。 醫院走廊上,有孩子迫不及待地爬下病床,就為了快點遇到紅鼻子醫生。台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黃芳亮表示,小孩子甚至來講說,要幫他排在小丑醫師來的時候,因為他很期望跟小丑醫生有這樣的互動過程。 黃芳亮也說:「只要聽到笑聲,就可以知道壓力釋放的情況,畢竟小孩子在醫院裡,要讓他笑得出來的機會不是那麼多。」為生病的孩子帶來歡笑,讓他們暫時忘卻病痛,是紅鼻子醫生的使命。 病童開心地和紅鼻子醫生互動。(圖/獨立特派員) 紅鼻子醫生如何帶給病患歡笑?以訓練加強臨場反應 紅鼻子醫生Ho-Hey為了要做好即興表演,下了不少功夫。就像這天,Ho-Hey換上輕便的藍色上衣,和其他的紅鼻子醫生一起,上一堂小丑訓練的課程。 Ho-Hey說,自己擔任紅鼻子醫生之前,就是一位劇場工作者,對於表演以及助人工作非常感興趣。但小丑醫生在沒有文本、沒有排練的狀況之下,就要在小朋友或是家長,甚至醫護人員面前即興表演,對他而言是很大的挑戰。 負責指導的法國籍的教師谷樂熙,很注重小丑表演的節奏和臨場反應,因為紅鼻子醫生在醫院裡,會遇到各種不同的病人,要隨時轉換不同的表演方式。 Ho-Hey提到,老師會給一個情境,可能是2或3個小丑,小丑都會分階級,會有老大、老二跟最小的,通常老二跟最小的,一定要很服從及聽老大的話。 阿哲是這個病房裡年紀相對較大的病人,紅鼻子醫生便對他唱起,年輕人琅琅上口的情歌,讓病人在歡樂中,暫時忘了生病住院的寂寞與痛苦。 紅鼻子醫生帶給病人歡笑,病人透過歡笑,賦予紅鼻子醫生療癒心靈的價值;他們相遇的每一刻,都是珍貴的片段。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
#罕病兒童
#醫院
#醫療小丑
#兒童醫療
#兒童人權
黃瑀喬

2023年3月13日

863
你的身體不是你的 穿越虛實空間的性侵害
誘騙或偷取他人性私密影像後製作成商品,在網路空間永遠上架販售,這類數位性暴力」犯罪類型近十年益發猖狂,數據顯示兒少受害者逐年攀升,國小人數增福最快。受害者被迫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決定權,反成了任人宰割喊價的商品,以及滿足他人私慾的工具。這些發生在觸碰不到的虛擬世界,卻是拳拳到肉的性侵害。今年1月立法院通過數位性暴力「四法聯防」修法後,仍有未盡之路要努力。 圖一:數位性暴力是Z是代的日常生活。(圖/獨立特派員) 數位性暴力是Z世代的日常 使兒童與少年從事色情、性交、猥褻等行為的兒少性暴力案件每年都有。然而,透過網路、數位載具等途徑取得兒少私密影像,且以此威脅勒索對方的「數位性暴力」案件類型數量,近年失控般地增加。 表一:兒少性剝削案件種類中,數位性暴力案件量是其它的5.5倍。(圖/獨立特派員) 根據衛福部統計(表一),兒少性剝削的各種案件類型中,110年數位性暴力案件量為1,593件,是其它類型案件量的5.5倍;111年1月到6月份案件統計量達896件,僅半年便超過前年總數一半。 表二:兒少性剝削國小受害人數增幅最多。(圖/獨立特派員) 細看年齡分布(表二),兒少性剝削受害者以國中人數最多,不過國小受害人數增幅最多。 真實情況有多嚴重呢?記者來到年輕人聚集熱點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街訪,他們被稱為「數位原住民Z世代」,或邊走邊滑手機,或拿起手機與朋友開心合照,這是生活日常,然而數位性暴力也是他們的日常。 受訪高中生A:「就是學生之間會流傳影片之類的,不認識裡面的人是誰,頂多知道是哪個學校,(內容是)各種形式的性行為啊,車站廁所之類的,不知道從哪裡出現,也不知道是誰(傳的) 。」 受訪高中生B:「有一對學校情侶發生性行為,男方在過程中錄影下來,後來不知為何外流了,很多人在學生群組轉發,只要有轉發的人,都收到女方家長提告。」 受訪高中生C:「我們班有對男女朋友,女方傳給男生(私密照),男生有曾經給我們班幾個人看過,(記者:不是傳,是拿著手機給人看?),對,後來刪掉就沒事了。」 記者接連詢問幾位高中生,都表示在校園生涯中遇過數位性暴力狀況,甚至不分男女。身為男性的受訪大學生D表示,「(高中)自己遇過,就人家問要不要互傳私密照。」 情況如此氾濫,是因為數位性暴力已產業化。 圖二:北市婦幼隊查獲性私密販售網站,被害人有男有女,各年齡層皆有,甚至附上部分被害人個資。(圖/獨立特派員) 數位性暴力產業化 110年9月台北市婦幼隊查獲一名兒少性剝削案件時,發現主嫌電腦裡存著一個書籤網址,「就這樣小小的地方,才發現說原來還有一個這麼恐怖的論壇存在,」台北市婦幼隊警員張坤憲回憶。 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後,員警發現這是一個由三名加害者營運了九年的性私密影像販售網站,名叫「觸感空間」。嫌犯透過位在美國加州的網域公司搭建網站,犯罪成本相當低廉,「境外網域公司配合查緝程度不一,而且也不用再找一個地方放伺服器增加被查獲的風險,」張坤憲解釋,科技讓犯罪更加方便、成本更加低廉,是數位性暴力有別於傳統性暴力的特點。 展翅協會秘書長陳逸玲指出,「傳統性暴力加害者下毒手的兒少多半在生活周遭,但現在每一隻手機都有照相錄影功能,加上網路,加害者觸及範圍不受地域或時間限制。」 為了躲避警方查緝,該網站會員採實名制,會員必須拿著身分證與本人拍照,並且賣出的每一個影片都標註獨特記號,一旦影像外流就能馬上揪出洩漏者,扣下該會員帳戶的所有資金。嫌犯與會員在同一艘船上,形成牢不可破的共犯結構。 為了增加獲利,有些私密影像會附上被害人個資,例如姓名、學校、公司、社群帳號或電話號碼等等,此舉讓私密影像更加真實,有別於事先設定好的A片,價碼更高、獲利更豐。 警方能掌握已知身分的台籍被害人數約1200位,會員數超過萬人,預估一年不法獲利超過新台幣3千萬元。 此不法網站幾乎天天更新影片,會員也能提供私密影像販售,所得與網站營運者分潤。但問題是,數量龐大的性私密影像從何而來呢? 圖三:檢警歸納出性私密影像來源的四種犯罪手法。(圖/獨立特派員) 性私密影像的4種犯罪手法 檢警從此網站歸納出加害者四大犯罪手法,包括假身分誘騙、偷拍、金錢物質誘騙並威脅持續拍攝、合意拍攝卻未經同意散布。 犯罪手法一,假身分誘騙。「例如,我的胸部長這樣,不知道正不正常,能不能交換照片看看,」陳逸玲解釋,加害者通常扮演聊知心話的好友、或者大哥哥、大姊姊,等兒少卸下心防後就開始收網。 另一種常見的假身分是星探,張坤憲表示,加害者假裝是模特兒公司、內衣公司、保養公司等的星探,過程都很正常,直到最後一步說,「你沒有不好看的刺青或胎記,滿符合公司需求,剛好有另外的私密處保養產品,也想請你代言。」被害者就這樣落入陷阱,甚至被威脅持續拍攝提供私密影像。 犯罪手法二,偷拍。通常發生在校園或交通運輸工具的洗手間,或者買春時偷拍過程。衛福部兒少性剝削諮詢會委員黃佩琪說,有些加害者在校慶開放校園時,在廁所裝針孔偷拍,防不勝防。 犯罪手法三,物質誘騙,威脅拍攝。婦援會社工師曾峻偉表示,小朋友玩的線上遊戲也成為加害者下手的平台,「只要你給我裸照,我就送你點數、送你裝備,」加害者再拿著這些私密影像威脅孩子持續提供。 表三:高達57.6%的被害者私密影像,來自於自拍或者合意拍攝,但卻未經同意被散布。(圖/獨立特派員) 犯罪手法四,合意或自願拍攝,卻未經同意散布。數據顯示(表三),高達57.6%的被害者私密影像,來自於自拍或者合意拍攝,但卻未經同意被散布。 此情況通常發生在伴侶之間,散布主因之一是「報復」,也就是「復仇式色情」。「甜蜜交往時,雙方覺得這是愛的表現,但分手後,就變成報復的工具,」曾峻偉遺憾表示。 散布的另一個原因是「有趣好玩」,通常轉發對象是朋友。張坤憲觀察,有些散布或轉傳之人「不知道這個行為的嚴重性,他可能不知道會被抓,覺得大家都在傳、都在散布,用這樣來合理化、合法化自己的散布行為。」 「即使我同意提供你私密影像,不代表我同意你散布或轉傳出去,這是兩回事,」婦援會執行長杜瑛秋說。 網路既便利且無遠弗屆的特性,致使這些性私密影像不知何時被散布到何人、何處,被害人處於「社會性死亡」的狀態,「那個恐懼是,我不知道哪一天我的影像會被拿出來」,可能是畢業時?結婚時?被害人「不再相信人、也不知道如何跟周遭的人互動,」張坤憲說。 即便傷害如此巨大,絕大部分被害人都不願主動求助或報警,為何? 圖四:私密影像被害人礙於人際輿論、威脅恐嚇的壓力,多半不會主動求,加害者更加有恃無恐。(圖/獨立特派員) 不願求助的被害人 「怕被罵,」張憲坤觀察,性私密影像受害者受到人際輿論壓力,因而不敢求助。尤其「檢討被害人」的價值觀致使被害人受到二度傷害,「就是你不自己不檢點、你傳這種照片,遇到狀況是你活該,」曾峻偉說。 成人尚且承受不住,遑論未成年兒少。從事兒少性剝削陪伴的展翅協會秘書長陳逸玲解釋,孩子除了怕被罵,多數亦受加害者恐嚇,「例如,你不拍照給我,我就殺了你父母等,」用受害者的親朋好友來威脅,致使兒少不敢求助。部分兒少轉而上網求助,卻不想加害者一人分飾兩角,扮演解決角色的同時,也附帶繼續提供影像的條件。 還有些受害者存僥倖心態,認為自己的影像只露身體、不露臉蛋,影響不大,「但受害者沒想過之前聊天時,加害者已取得你就讀的學校、社群帳號等,甚至透過社群貼文與回覆內容,進而拼湊出你的基本資料,」張坤憲解釋。 另有被害人報警時被員警勸退,「他們會說找不到人、難處理,」曾峻偉社工師曾碰過被害人因此沮喪絕望,認為連警察都不幫忙,乾脆不求助了。 父母是受害者最大的支持力量,也是預防數位性暴力的第一道防線。陳逸玲強調,「要讓孩子知道說,不管發生任何事,永遠可以來找我,爸爸媽媽絕對支持你幫助你」,建議家長一定要關心孩子的上網內容,「數位性暴力加害者是利用兒少渴望被愛被關注的弱點下手,所有社經地位的家庭都可能是受害者,」完全翻轉傳統兒少性剝削受害者來自低社經地位的狀況。 一味禁止絕對是下下策,「必須讓孩子學習自己決定,瞭解拍攝私密照之後有什麼後果,」陳逸玲強調,數位素養是Z世代的必修學分。 除了家庭支持外,法制支持更是至關重要。 圖五:今年1月立院通過數位性暴力四法聯防,加強法治嚇阻力。(圖/獨立特派員) 通過四法聯防修法,然後呢? 被稱為數位性暴力「四法聯防」修法今年1月7日、10日三讀通過,包括《刑法》、《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修法前,數位性暴力加害者僅能以散布他人隱私的「妨害秘密罪」、損害名譽的「誹謗罪」,以及「散布猥褻物品罪」來起訴,除了罰則低以外,還會汙名化被害人的性私密影像是「猥褻物品」,相當不恰當。 修法後,《刑法》增設「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專章,將各種形式的數位性暴力入罪,包括Deepfake深偽換臉技術;並且提高刑度,最重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亦提高刑責,最重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300萬元罰金;無正當理由持有影像也要罰,並增加網路業者下架與保留證據之責。 《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提升層級至行政院來督導保護成效,並且新增「犯罪被害人保護命令」,得命被告禁止對被害人或其家屬做恐嚇、騷擾、跟蹤、或交付被害人性影像等行為,強化被害者人身安全。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讓性私密影像被害人也準用此法。杜瑛秋解釋,性私密影像受害者中,有一群人不是兒少(得用「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不是性侵(得用「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不是親密關係(得用「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法前這群人是法治孤兒,修法後,被害人可得到諮商、社工、訴訟等資源補助,並且個資不得被曝光。 即便通過修法後,仍有未盡之路。立委王婉諭認為,累積查緝專業與增加專責查緝人員是重中之重,目前除了台北市外,其餘縣市並沒有專責查緝人員。然則,數位性暴力已產業化,龐大複雜的犯罪產業鏈,再加上網路科技日新月異,急需專責人員及查緝專業。 另外,檢警社福的橫向聯繫系統需完整建置,避免加害者成了漏網之魚,亦避免被害人不斷重複被詢問相關問題。 最後,網路、社群平台等業者的責任,陳逸玲指出,業者有移除、偵測、教育三層責任。除了移除影像外,需要發展偵測的科技來主動巡邏網路內容,最後要教育使用者網路風險意識。 (※邱惠恩 鄭仲宏/採訪報導)
#青少年
#隱私
#性侵害
#性侵案
#身體自主
邱惠恩

2023年3月8日

467
逆轉糖尿病之島!如何從生活習慣改善糖尿病?
台灣的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洗腎者有一半都是因爲糖尿病引起。令人擔憂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沒能控制好血糖,就像身體大小血管長期泡在糖水裡,容易產生許多併發症。看看台灣各地的醫師及營養師,如何透過改變飲食及生活型態,來翻轉糖尿病危機。 台灣已成洗腎之國 近半數為糖尿病引起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洗腎人數已高達9萬6千人,洗腎盛行率高居全球第一,而其中竟有將近一半是因糖尿病引起。台灣的糖尿病患者有250萬人,若再加上屬於糖尿病前期的500萬人,全台灣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體內血糖都高於正常值。 輔大醫院腎臟科主任朱培倫表示,目前有將近46%末期腎病變是由糖尿病造成的,早期的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完全沒有任何症狀,所以許多病人在診斷出糖尿病時,也許都已患病一段時間,腎臟功能都到晚期了。 由於糖尿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容易被患者忽視,飲食沒有節制,進而導致血糖無法控制。 除了飲食習慣,很多糖尿病人也對治療有錯誤觀念,認為糖尿病的藥吃多了會傷腎,不願意按時吃藥。導致身體的大小血管長期處於高血糖,就像泡在糖水中,容易產生許多併發症,像是中風、心肌梗塞或是眼睛、腎臟等多種病變。 在糖尿病共享門診中,專業人士和病友們共同討論糖尿病相關議題。(圖/獨立特派員) 如何破除迷思? 共享門診成糖友交流平台 在南投埔里一間診所,招牌上寫著「生活習慣病診治中心」,也就是專門醫治糖尿病、腎臟病以及痛風等慢性病。這裡不光看病給藥,最重要在於想辦法幫病人改變生活習慣。 幾位糖友圍坐,共同討論日常生活有哪些食物會影響血糖。有別於傳統看診模式,這種糖尿病共享門診是由醫師、營養師、護理師以及多位病友,以共同討論、經驗分享的方式,協助病友認識、了解糖尿病的各種問題。 很多人都以為高血糖是因甜食吃太多所引起,忽略了米飯和地瓜這些澱粉食物,經消化分解,最後也會轉化成葡萄糖。罹患糖尿病不代表不能再吃美食,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哪些食物是含醣類,才能控制好總醣量的攝取。 營養師林依婷說,病友可能以為是甜食才會造成影響,但其實全榖雜糧類含有醣分,也會對血糖造成影響。而營養師依照每位糖友不同的狀況,給予客製化的飲食建議。 在共享門診中可以了解病友真正的問題,更有助於破除迷思。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提到,許多病友抗拒打胰島素,覺得打下去就戒不掉,或是眼睛、腎臟壞掉。因為打針後就要洗腎或是眼睛出問題,就會讓病人聯想到,是不是打了胰島素才變這樣?其實不是,會造成這些問題的還是血糖本身。 很多糖尿病友年紀比較大,身體肌肉逐漸流失,對於平常不愛運動的長輩,陳宏麟也在診所開設銀髮健身俱樂部,利用專業銀髮健身器材,增強長者肌力。 營養師拍攝影片,解說如何烹調兼具健康與美味的菜餚。(圖/獨立特派員) 診所醫師投入衛教 教病友從日常生活控糖 一間位於宜蘭羅東的診所,只單看一科糖尿病,卻請了8位營養師及8位護理師,龐大團隊陣容,為的是要教糖友如何成為控糖高手。樓下的診所看病,而樓上還有一個溫馨的小廚房,打上燈光,瞬間變成攝影棚,有營養師主持,教大家健康美味的減醣祕訣。 診所醫師游能俊坦言,衛教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因為聽的人總覺得又在嘮叨。他試著換個方式,讓大家知道糖尿病的飲食,也能在餐盤裡看起來美味可口。 關於衛教,游能俊說:「我們多提供一個管道,因為這個很少人在做,如果我們再不做,它等於零,大眾就不容易接受到訊息。」 糖尿病友林先生表示,游能俊醫師會針對病人飲食、運動各方面來了解,林先生病了28年,長期下來也吸收到很多知識。「有時候人家說你什麼東西不能吃,我說都可以吃,只要量控制好就好。」 由健身教練線上教學,讓糖友在家可以邊看影片,邊做運動。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最怕的是當血糖控制不住所產生的併發症。糖尿病光靠藥物並不能完全有效控制血糖,想要成功控糖,就得從改變開始。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飲食
#健康
#衛教
#營養學
#血糖
黃瑀喬

2023年3月5日

372
高雄捷運路線向南延伸,林園區段徵收爭議何解?
高雄的林園捷運區段徵收案引起關注,高雄捷運要從小港,穿過大林蒲,延伸到林園,原本是地方民眾期盼的好事,卻因為區段徵收車站周圍的農地,造成抗爭。主導案件的高雄市政府在農曆年前釋出善意回應,讓整起案件露出一線曙光。小港林園線開發在即 資深農民憂洋蔥田不保 高捷紅線除了串連高雄南北,也是第一條聯絡機場的捷運網絡。小港站是高捷紅線最南邊的終點站,聯繫的是南台灣工業重地,而這條路線即將往南延伸至林園。 2022年8月,《小港林園線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在國發會通過,並訂下2030年完工的目標。然而看到開發計畫後,好不容易實現的建設夢想,卻讓部分林園當地居民變得不開心。 林園反區段徵收自救會會長李榮貴說:「我們非常期待,這是所有林園人的期望。但是絕對不能用區段徵收,來徵收我們林園人的土地。」 林園區地主蔡保錦便是不同意捷運建設徵收的林園居民之一,蔡保錦將大部分心力都花在他的洋蔥田裡,因為對於土地,他有傳統農家人的執著。 蔡保錦認真耕耘傳承下來的洋蔥田。(圖/獨立特派員) 部分地主組織自救會抗爭 徵收案出了什麼問題? 在《小港林園線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中,捷運路線將沿著台17線,以地下隧道興建,沿線周邊大部分都是農地。然而在計畫中,站體周邊不少農地都將成為預計徵收的待變更土地,未來的規劃是變更為住宅區及商業區,共計171.71公頃。 林園反區段徵收自救會會長李榮貴指出,公家機關的用地,明載只有1.1公頃,但實際徵收的卻是171.71公頃,整整超出170倍。在計畫中,171.71公頃農地變更後,住宅區、公園、道路三項用途占比最高,機關用地僅占1.11公頃。 林園工業區、大發工業區、臨海工業區等三大工業區位處林園周邊,另一邊則是台灣海峽,地理位置上的現實,更讓居民質疑計畫中關於住宅區的規劃並不實際。 得知開發計畫後,反對的地主立刻籌組自救會,不但請政治大學教授徐世榮幫大家上課,以彌補資訊缺口,也快速展開一連串集結抗爭活動。 林園反區段徵收自救會舉牌抗議。(圖/獨立特派員) 高雄市府釋出善意 案件露出一線曙光? 根據高雄市政府都發局副局長王屯電的解釋,若以性質劃分,開發案可以分為3個部分:捷運站體主要以協議價購及一般徵收方式取得;與站體連接的周邊土地將與地主協商進行聯合開發;而規模高達171公頃並引起爭議的農業區變更,則採區段徵收。 即使將整個開發案分三部分來說明,不過相較捷運所需的站體面積,計畫徵收的農地面積明顯不符比例,依然引來不少地主強烈反彈。 面對地主反彈,高雄市政府則承諾,不同意的地主可以不納入計畫及徵收範圍,同時也發函自救會,表示會尊重地主的權利,並保留時間讓地主討論。 而剔除比例會不會影響徵收案件?高雄市政府強調,涉及農業區變更的區段徵收案,不會影響捷運工程。 計畫案公展後,原本應該接續的審議程序,從2022年年底到2023年2月,接連2次都沒有排進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的議程裡,提高擋下區段徵收案的機率。 區段徵收在台灣社會引發不少爭議,也讓立法院對土地徵收條例有許多修訂及提案紀錄。在高雄市政府對林園捷運區段徵收案釋出不同意的地主可以剔除的善意後,未來整個案子會以什麼方式進行修改,依然存有變數。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3月5日

419
住院整合照護試辦計畫上路,即將迎來哪些挑戰?
當家人住院時,為了照顧病患,不是全家輪流睡醫院,就是得花錢聘看護,是許多家庭的挑戰。因此有民間團體提案,推動全責照護。經過四年的努力,住院整合照護試辦計畫上路,全台有40家醫院參與,預計實施2800床。只是人從哪來,健保的財政問題如何解決,都是不能迴避的挑戰。 傳統模式看護費用高 家庭照顧者負擔大 當家人因病住院,家屬除了掛心病情之外,如何照顧病人,成了最大的難題。24小時看護,一天最低2200元。對家屬來說,經濟和心理上,都面臨極大壓力,更別說住院還有許多額外的花費。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坦言,患者家屬一開始就先陣亡在醫院照顧的階段。因為必須請假照顧,或者要聘看護。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看護是有錢也找不到,所以整個問題的嚴重程度就凸顯了。 時任恩主公醫院顧問周照芳解釋,先進國家歐美的全部醫院,一開始就是全責護理。從南丁格爾創護理的制度的時候就認為,病人的照顧是一定要有訓練的,要有醫療知識和特殊的護理知識。 台灣社會少子加上高齡化,隨著時代的推移,家庭的照顧人力只會越來越少。 住院整合照護計畫 全台40家醫院試辦中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也在去年呼籲,盡速推行住院整合照護計畫。衛福部在10月通過核定,公告全台40家醫院參與試辦,彰化秀傳醫院預計實施56個床位。 秀傳醫療體系護理總監張麗銀說明,秀傳原來就有合作的委外機構,所以彼此在合作上的速度會比較快一點。每一班是12小時,分成白班跟夜班。當初在估算這些人力的時候,就是用這樣子的方式來估算。如果56床的話,大概需要33名照服員。 各醫院實施方式不同,以秀傳為例,採兩班制,一位照服員照顧六位病患,民眾每人每日需自行負擔1000元。 秀傳紀念醫院護理組長黃建寧認為,看護還是比較專業。有時跟他講一些比較專業的名詞,可能點了一下就知道,可是家屬照護的話都是從零開始。 對忙碌的護理人員來說,他們很期待這項計畫能全面實施。 秀傳醫療體系護理總監張麗銀表示,護理人員除了要專業照顧以外,還要去關心到病人的生活照顧,老實說這個負荷太大了。所以如果有一些輔助人力能夠共同來照顧病人,不只是解決家屬的問題,也解決護理人員的問題。 台灣社會少子加上高齡化,隨著時代的推移,家庭的照顧人力只會越來越少。(圖/獨立特派員) 政策正式上路前 人力、財務、責任歸屬問題待解 院方表示,住院整合照護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各醫院面臨人力難以招募的問題,需要政策上給予支持。高雄長庚醫院護理主任江明珠期待,未來這樣子的人力訓練,是不是能夠透過機構的自訓自用,或是擴大培訓的量能,來滿足醫療機構的需求。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在有五百多床的情況之下,院方起碼也要聘到每一個班要有125位以上的照服員。如果三個班加起來的話,要有三、四百位以上的照服員。而照服員的薪資也超過五萬元,這樣一個月就超過二千萬元的支出。 根據健保署估算,住院整合照護全面實施,一年經費大約增加158.7億。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主張合理調漲保費,根據調查,有超過八成的民眾,也贊成適度調漲。 衛福部雖然頒布了照護指引手冊,但是實際執行下來,醫院、照服員和家屬之間,各有立場。 照服員呂秀滿:「我在別床操作,患者跑下來,如果跌倒要算誰的?」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所有的責任要由院方來承擔,勢必也會讓醫院在承擔風險上來講,風險會比過去更高。」 衛福部預計試辦三年之後,2025年全面推動,這段期間,必須檢視所有實務上會面臨的問題。 高雄長庚醫院護理主任江明珠認為,這項政策在醫院參與之後,從參與的過程可以提供更具體的建議,讓這個制度可以在未來走得更遠。 這項因應未來的政策,各方期待,在試辦期間,只有不斷試錯,之後才能穩健長行。 (※婁雅君 劉建邦/採訪報導)
黃郁婷

2023年3月1日

256
俄烏戰爭一週年,戰火下被改變的人生
俄烏戰爭開打至今已持續一年,烏克蘭從最初居於弱勢到獲得西方國家聲援,甚至奪回部分領土,而就在戰爭週年前夕,俄羅斯增兵烏克蘭南部及東部戰場,雙方目前持續僵持不下。烏克蘭有人失去親人,有人見證無數的傷痛,更有人決定奉獻一生向俄羅斯求償,一起來看戰火下他們人生的轉變。來台求學之前 烏克蘭學生戰火下的生存故事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烏克蘭首都基輔獨立廣場警報響起,逃難的居民塞滿出城的路。Oleksii Palamarchuk跟父母、姐姐還有弟弟每天到地下室躲飛彈,一家人就這樣輾轉漂泊。 得知陽明交通大學有資助烏克蘭學生來台計畫,Oleksii未滿18歲、還可以出國,就跟姐姐一起提出申請,經由波蘭輾轉來台。但Oleksii留在基輔的家人至今還持續面對俄羅斯的飛彈攻擊,還有電廠被攻擊後的節電生活。 Oleksii提到,因為節電,一天只有幾個小時可以工作、煮飯等,必須在這段時間做完所有事,所以很困難。因為如果沒有電,通常就不能上網、不能工作,也不能遠距上大學的課。 陽明交大資助的烏克蘭學生一共有19位,一樣去年抵台的Tymotti Voitekh,家人在戰爭一爆發就到基輔南邊的村莊躲避,但住在伊爾平的祖父母卻無法撤離。 俄軍殺戮的對象包括平民。Tymotti說,伊爾平附近就是聲名狼藉的布查鎮,發生俄烏戰爭期間最大量的平民屠殺案。伊爾平也同樣被俄羅斯占領,他的祖父母就在持續的轟炸砲擊下,生活了大概兩週。 一個月後烏軍收復伊爾平,Tymotti的祖父母終於可以撤離,但出城唯一橋梁已經被炸毀,老人家必須長途跋涉,徒步渡河,一家人終於在基輔南邊的村莊重逢,但年邁祖母最後卻熬不過這一切。 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學生Oleksii Palamarchuk,能這樣安定就學只是最近3個月的事。(圖/獨立特派員) 看盡戰爭殘酷 人權工作者如何堅定信念? 各方估計,至今烏克蘭有10萬軍人、4萬平民傷亡,逾1千萬人流離失所,而最殘酷的還有布查鎮慘案。2022年3月俄羅斯入侵後的布查鎮,街頭滿是罹難者,還有更多屍體殘缺不全,顯示被嚴重虐待,烏克蘭人權組織工作者Lyudmyla Yankina擔任醫療志工,目擊這一切。 這一年來,Lyudmyla跟他的夥伴每天開車送醫療物資及熱騰騰的食物,跟全國各地的人權團體互報平安,是彼此繼續撐下去的力量。然而即使走進需要的城鎮,救助戰火下的生還者,卻無法安撫他們失去親人破碎的心。 Lyudmyla表示,有些人被活埋,有些人被性侵後埋了,很多人手綁在背後被殺、被虐待,這是持續對烏克蘭的種族滅絕行動,當任何一點領土被俄羅斯占領。 俄烏戰爭剛開始時,獨立特派員也訪問過Lyudmyla,當時他看起來精神奕奕,走過戰亂的一年,他的外表憔悴許多,但言談卻更堅定了。 Lyudmyla說:「當起床時,你的床、你的牆、整間房子在震動,因為附近的轟炸。這很困難,但是我們心理上已經做好準備,這將是日常。我們不記得夏天、秋天、冬天或春天。因為我們的心理狀態,仍活在開戰的2月。」 遭襲擊後的烏克蘭街道。(圖/獨立特派員) 俄烏戰爭週年衝突又起 人權組織為求償奉獻一生 經過一年,又來到2月,俄羅斯以人海攻勢加強攻擊烏克蘭的南部及東部,而在頓內茨克的最前線,烏克蘭士兵消耗彈藥的速度也遠快於盟友提供的速度,武器面臨短缺,士兵只能用簡單組裝的裝備迎戰。 有了西方支援的武器及彈藥,烏克蘭去年一度在赫爾松發起反攻,收復部分失土,9月更在北邊快攻哈爾科夫、收復逾3000平方公里,但同時俄羅斯也在赫爾松、盧甘斯克、頓內茨克4地,發起入俄公投。 雖然戰爭要僵持多久,目前無法預測,但聯合國烏克蘭人權監測團及國際刑事法院,都持續調查俄羅斯犯的戰爭罪,烏克蘭檢察總長辦公室已經提出6500件刑事訴訟。 烏克蘭人權組織執行長Tetiana Pechonchyk,已經記錄俄羅斯犯下的420件戰爭罪,被占領城市的意見領袖、教會、人權工作者,只要反對俄羅斯的人都是受害者。甚至有營地關押烏克蘭兒童,被迫接受親俄愛國主義,甚至軍事教育。 Tetiana說,成千上萬在烏克蘭犯下的戰爭罪,他們必須適當蒐集並記錄,已經有準備這工作必須持續幾十年。「我已經做好準備要奉獻我的餘生,記錄這些事實跟結果。」 俄烏戰爭一週年,戰火改變了烏克蘭4000多萬人口的人生,終戰、重建、復原更是漫漫長路,全球局勢也因為這場戰爭,不斷改變中。 (※林珍汝 陳廷宇 賴振元/採訪報導) 來台求學之前 烏克蘭學生戰火下的生存故事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烏克蘭首都基輔獨立廣場警報響起,逃難的居民塞滿出城的路。Oleksii Palamarchuk跟父母、姐姐還有弟弟每天到地下室躲飛彈,一家人就這樣輾轉漂泊。 得知陽明交通大學有資助烏克蘭學生來台計畫,Oleksii未滿18歲、還可以出國,就跟姐姐一起提出申請,經由波蘭輾轉來台。但Oleksii留在基輔的家人至今還持續面對俄羅斯的飛彈攻擊,還有電廠被攻擊後的節電生活。 Oleksii提到,因為節電,一天只有幾個小時可以工作、煮飯等,必須在這段時間做完所有事,所以很困難。因為如果沒有電,通常就不能上網、不能工作,也不能遠距上大學的課。 陽明交大資助的烏克蘭學生一共有19位,一樣去年抵台的Tymotti Voitekh,家人在戰爭一爆發就到基輔南邊的村莊躲避,但住在伊爾平的祖父母卻無法撤離。 俄軍殺戮的對象包括平民。Tymotti說,伊爾平附近就是聲名狼藉的布查鎮,發生俄烏戰爭期間最大量的平民屠殺案。伊爾平也同樣被俄羅斯占領,他的祖父母就在持續的轟炸砲擊下,生活了大概兩週。 一個月後烏軍收復伊爾平,Tymotti的祖父母終於可以撤離,但出城唯一橋梁已經被炸毀,老人家必須長途跋涉,徒步渡河,一家人終於在基輔南邊的村莊重逢,但年邁祖母最後卻熬不過這一切。 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學生Oleksii Palamarchuk,能這樣安定就學只是最近3個月的事。(圖/獨立特派員) 看盡戰爭殘酷 人權工作者如何堅定信念? 各方估計,至今烏克蘭有10萬軍人、4萬平民傷亡,逾1千萬人流離失所,而最殘酷的還有布查鎮慘案。2022年3月俄羅斯入侵後的布查鎮,街頭滿是罹難者,還有更多屍體殘缺不全,顯示被嚴重虐待,烏克蘭人權組織工作者Lyudmyla Yankina擔任醫療志工,目擊這一切。 這一年來,Lyudmyla跟他的夥伴每天開車送醫療物資及熱騰騰的食物,跟全國各地的人權團體互報平安,是彼此繼續撐下去的力量。然而即使走進需要的城鎮,救助戰火下的生還者,卻無法安撫他們失去親人破碎的心。 Lyudmyla表示,有些人被活埋,有些人被性侵後埋了,很多人手綁在背後被殺、被虐待,這是持續對烏克蘭的種族滅絕行動,當任何一點領土被俄羅斯占領。 俄烏戰爭剛開始時,獨立特派員也訪問過Lyudmyla,當時他看起來精神奕奕,走過戰亂的一年,他的外表憔悴許多,但言談卻更堅定了。 Lyudmyla說:「當起床時,你的床、你的牆、整間房子在震動,因為附近的轟炸。這很困難,但是我們心理上已經做好準備,這將是日常。我們不記得夏天、秋天、冬天或春天。因為我們的心理狀態,仍活在開戰的2月。」 遭襲擊後的烏克蘭街道。(圖/獨立特派員) 俄烏戰爭週年衝突又起 人權組織為求償奉獻一生 經過一年,又來到2月,俄羅斯以人海攻勢加強攻擊烏克蘭的南部及東部,而在頓內茨克的最前線,烏克蘭士兵消耗彈藥的速度也遠快於盟友提供的速度,武器面臨短缺,士兵只能用簡單組裝的裝備迎戰。 有了西方支援的武器及彈藥,烏克蘭去年一度在赫爾松發起反攻,收復部分失土,9月更在北邊快攻哈爾科夫、收復逾3000平方公里,但同時俄羅斯也在赫爾松、盧甘斯克、頓內茨克4地,發起入俄公投。 雖然戰爭要僵持多久,目前無法預測,但聯合國烏克蘭人權監測團及國際刑事法院,都持續調查俄羅斯犯的戰爭罪,烏克蘭檢察總長辦公室已經提出6500件刑事訴訟。 烏克蘭人權組織執行長Tetiana Pechonchyk,已經記錄俄羅斯犯下的420件戰爭罪,被占領城市的意見領袖、教會、人權工作者,只要反對俄羅斯的人都是受害者。甚至有營地關押烏克蘭兒童,被迫接受親俄愛國主義,甚至軍事教育。 Tetiana說,成千上萬在烏克蘭犯下的戰爭罪,他們必須適當蒐集並記錄,已經有準備這工作必須持續幾十年。「我已經做好準備要奉獻我的餘生,記錄這些事實跟結果。」 俄烏戰爭一週年,戰火改變了烏克蘭4000多萬人口的人生,終戰、重建、復原更是漫漫長路,全球局勢也因為這場戰爭,不斷改變中。 (※林珍汝 陳廷宇 賴振元/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2月27日

294
土耳其百年強震侵襲,重建之路仍漫長
土耳其強震已超過2週,建築物全倒或震毀超過30萬棟,目前有逾4萬土敘民眾罹難,百萬災民無家可歸。土耳其境內兩大斷層系統都曾有大地震發生的紀錄,加上又屬於大型的滑移斷層,破壞集中在斷層兩側的建築物,才造成這次慘重的災情。強震之後,土耳其未來有哪些挑戰?漫長的重建之路如何開始?強震重創土耳其及敘利亞 災損為何如此慘重? 短短不到10小時內,一個規模7.8跟7.5的強震,連番重創土耳其跟敘利亞的邊界,無數災民在風雪寒冬中無家可歸,讓重建之路漫長而不確定。但是為何地震災情為何如此慘重?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温怡瑛分析,200年來累積了能量,一旦釋放便造成大規模地震。而2次強震距離不到100公里,「在規模7.8的地震破裂之後,就有可能接觸到另外一條斷層系統,才會讓規模7.5的發生。」 土耳其位處三大板塊交界,屬於地震熱點,上次7.6規模地震發生在1999年8月,造成1萬7千多人死亡,災區靠近伊斯坦堡,是北安納托利亞斷層活動所致,因此過去土耳其官方跟地震學者都呼籲加強對這一區地震的觀測。結果這次兩個強震,都發生在東安納托利亞斷層系統上。 温怡瑛指出,現在土耳其地震局已經觀測到地表移動的現象,有幾米的錯動能量,這其實就是造成他們災損這麼大的原因之一。且根據日本地質調查單位透過衛星觀測分析,土耳其受到這次世紀地震影響,國土平均位移3公尺。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地震與人為災害組組長柯孝勳則提到,從這次災區的照片初步去看,還有很多建築是相對於台灣比較早期,加強磚造的形式,建築的品質似乎也沒有達到很好的耐震標準。 柯孝勳也補充,這次地震發生在凌晨,土耳其雖然有強震即時警報,但著重保護的區域是在西側的伊斯坦堡,這次東側並沒有強震即時警報來提醒民眾,讓他們做好第一時間的防護。 土耳其強震後,留下斷垣殘壁。(圖/獨立特派員) 與土耳其團隊聯手 台灣搜救隊加入救援任務 在這次強震之後,台灣搜救隊也加入土耳其的救災行列,聯合國更首次將台灣搜救隊列在官方搜救隊的網站中。台灣特種搜救隊在921地震之後成軍,參加包括印尼亞齊、日本311及這次土耳其大地震等7次國際人道救援工作。 台灣搜救隊帶隊官黃博村說,大地震一發生,其實大多數都是當地的民眾,跟消防隊、警察把人救出來,都在表面救完了。但他們沒有聲納探測的儀器,所以較無法深入救援,「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陷入進去的狹窄空間破壞、切割,做成一個安全的通道把人救出來,這是國際隊的任務。」 台灣這次在土耳其也跟921來台救災的AKUT團隊合作,AKUT在台灣發生921地震時,第2天就有40名隊員來台,被分配在彰化救災。結束土耳其任務之後,台灣也將攜帶的4噸的搜救裝備器材捐給AKUT搜救隊,未來雙方還要進行長期交流。 黃博村表示,等AKUT來台時,先來看看台灣的訓練基地,能夠建立一個互相交流、溝通的管道,這樣眼界才會廣,技術才會深。 強震100小時後台灣搜救隊救出第2位生還者,為35歲女性。(圖/獨立特派員) 震後重建路漫漫 台灣防震準備好了嗎? 台灣經歷了921大地震,又多次參與國外強震的人道救援工作;但是面對台灣下次大地震,我們準備好了嗎?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副教授曾泰琳說:「不要想說921發生的那一套你經歷過了、你知道怎麼辦了,但事實上將近30年了,整個科技系統都在演化,我們怎麼把好的演進,用在下一個地震的減災跟防災,而不是讓它來拖垮我們。」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地震與人為災害組組長柯孝勳則持續關注建築耐震問題,結合了測繪中心的建築物三維模型還有政府的稅籍資料,把這些大數據變成耐震評估的參數,近期嘗試針對北部特定區域去做實際的評估,期望在地震發生之前,就可以協助政府做好準備。 抱著小女孩走出瓦礫堆的瞬間,再堅強的救援人員也忍不住跪地痛哭,一場大地震讓數千人面臨生離死別,13歲的青少年,在重災區埋了182個小時之後奇蹟獲救;強震進入第12天,災區還有婦女在受困258小時之後獲救生還。 無情的地震奪走了土耳其與敘利亞4萬多條寶貴的生命,從震毀房子瓦礫中被救出的倖存者,讓這場災難看到了希望,國際關注還在持續,土耳其重建之路還很漫長。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2月27日

398
義務役延長至一年,如何面對挑戰、落實國防?
2022年底總統蔡英文宣布,將現行4個月的義務役役期恢復為1年,明(2024)年開始實施。對此,國防部提出1年加強練習的內容,強調未來義務役服役1年,將能扎實訓練,有效提升國軍戰力。但這套訓練內容卻被質疑訓練量能根本不夠,場地、人才都是問題。而對於此決策,首批受到影響的94年次青年也有話想說。一年義務役拍板定案 首當其衝青年怎麼想? 俄烏戰爭已為時近一年,戰爭之火持續延燒。而俄烏戰爭的效應,竟也影響到千里之外的台灣。2022年底,因應台海局勢緊張,總統蔡英文宣布,明年起,義務役役期將從現行的4個月恢復到1年。 面對這股突如其來的壓力,民國94年次出生的同學們,即使身為改制後第一批要服一年義務役的青年,還是得收拾情緒,專注準備學測。 94年次青年張益晟認為,既然國家從小幫助自己這麼多,花一年回饋國家也還好。然而另一名青年許德偉卻表示,很多94年次的人要考學測,突然宣布政策,沒有顧慮到他們的心情跟感受。 但在中國持續文攻武嚇之下,政府沒有時間和青年溝通,只能緊急決策。聊到政府決策的過程,許德偉認為應該更完善,可以先在公眾的政府帳號,像是部落格或是社群媒體上公告,正在討論這項法案,目前暫定會改變的有哪幾項,至少讓青年有一些心理準備。 士兵在基地進行訓練。(圖/獨立特派員) 面臨場地不足問題 新義務役訓練計畫如何克服? 國防部為一年義務役規劃5個階段的訓練內容,依序為入伍基礎訓練、駐地訓練、專精訓練、兵科基地訓練以及聯合演訓;另外強調在服役時間內,步槍兵實彈射擊數不低於800發,還有望操作標槍飛彈、刺針飛彈等高階專長武器。 但這套訓練計畫是否真的可行?專家質疑,以兵科基地訓練來說,台灣目前可以提供步兵跟裝甲兵進行此項訓練的基地,只有新竹湖口和台南白河兩個,訓練場地根本不足,這項問題同樣也將發生在最後階段的聯合演訓。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指出,過程中營所配備各種武器,甚至配屬的砲兵都要進行實彈射擊,不但需要非常大的面積,更必須跟周圍的村落民居拉出安全距離。在這麼嚴格的條件下,台灣要再增加訓練基地已經不可能。 但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對哪個訓練階段更重要,卻有不同看法。「最重要的反而是第一階段,不管美國、瑞士、瑞典,甚至新加坡,都把第一階段視為最關鍵,因為要從百姓自由自在的生活,變成一名軍人,所以第一階段的心理調適是最關鍵的。」 而針對訓練場地不足的質疑,蘇紫雲認為這是個議題,但並非決定役期是否將延長的關鍵。因為現在還有很多封存的營區,若合理估算恢復一年期的義務役,每年大約多5萬5千人的官士兵,封存營區是可以滿足的。 只是,2024年就要將役期延長為一年,是否來得及將足夠的營地解封存,解決訓練場地不足的問題,將是個大挑戰。專家也提醒,在兵科訓練基地做訓練雖然重要,但讓士兵熟稔實際戰場環境的現地訓練,其實更關鍵。 軍士官在旁指導士兵進行射擊訓練。(圖/獨立特派員) 人力、役期長度引熱議 義務役受訓有最佳解? 另一個備受討論的議題是,明年起將服一年役的役男約9127人,此後還會逐年增加,負責訓練他們的軍士官人力,恐怕明顯不足。 蘇紫雲回應,過渡期目前是先擴編既有新訓單位的種子幹部,第二個就是在不影響現役部隊的編現比情況下,也可以援引國軍已經有的制度,邀請一些已經退役的軍士官,以合約的方法回來先帶兩、三年。 此外,國防部認為,將役期決定為一年,是兼顧國家安全和義務役男生涯規劃的平衡點。但「軍情與航空網站」總編輯施孝瑋說,一年的役期,該學的大致學會就要準備退伍,若要認真面對義務役問題,其實大概要兩年左右。 為了鼓舞將服役一年的役男,國防部也調高了待遇。從現行4個月軍事訓練役的基本月薪6510元,一口氣調漲到二兵每月可領20320元。然而揭仲提醒,需拉開志願役跟義務役的薪水差距,避免招募作戰主力的志願士兵變得困難。 台灣人同島一命,尤其當前台海情勢緊繃,共軍擾台次數頻創新高,政府決定延長義務役役期,以提升台灣國防能量。這樣的決策雖然獲得各界共識,但如何執行,才能讓役男成為有能力保家衛國的戰士,仍是需要認真看待的課題。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2月19日

369
開創務農新型態,智慧農業機具如何協助農民?
因應智慧農業的發展,近年中山大學團隊投入研發,包括為果農設計穿戴式省力機具,以及開發水蓮種植、採收與清洗機具,還有自走式的葉肥噴灑車。開發者稱它們是「鋼鐵農夫」,除了為農民改善職業傷害、開創新的工作模式,也可以吸引年輕族群進入農業。果農工作致肌肉僵硬 穿戴式機具減少職業傷害 台灣農村高齡化,缺工問題存在已久。而農民常見的職業傷害,有93%跟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有關。 后里家昌葡萄園負責人吳家昌就提到,修剪葡萄時,手要一直撐著,導致背部僵硬,甚至要看中醫。「醫師看到說,你的背都是僵硬的。拉不起來,手抬起來也很痠。」 於是,中山大學的團隊提出一個概念,「把這種穿戴式的省工機具,類似輔具的東西導入到農業。」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林韋至,便帶著越南籍博士生黎鄧慶泠一起開發了「穿戴式智慧省力機具」。 彰化康氏農園負責人康正宜,也是幫中山大學研發這套省力機具的受試者。康正宜跟太太兩人種的葡萄園面積1.5公頃,而康正宜身上穿的這套是鋁合金材質,約3.4公斤重,已經穿2年了。 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林韋至說明,工作原理是像一個浮球的裝置,裡面有設計過的機械齒條、齒輪,穿戴時可以做支撐力的回彈,輔助農民的抬臂動作。也開發了以碳纖維材質製作的第二代產品,主要適合女性農民使用。 康正宜說,他之前每週必須跑診所復健2次,而穿了這套省力機具後,工作的疲勞度就減低了。康正宜的太太,彰化葡萄產銷班第21班班員吳錦華也覺得,穿上去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又可以支撐手臂的力量。 穿戴省力機具後,吳家昌舉手修剪葡萄變得輕鬆許多。(圖/獨立特派員) 科技協助水蓮產業發展 學者開發機器省時省工 一年產值高達4億的水蓮,是高雄美濃跟旗山特有的農作物。美濃水蓮青農邱政鴻說,這10年來是水蓮的強盛期,因為美濃一年四季都適合水蓮的生長。雖然水蓮的產量和產值年年大幅成長,但是它比種稻辛苦,又缺工嚴重。 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林韋至解釋,當種植戶年紀大,這樣的挑戰其實是目前碰到最難的。已經十多年了,一直沒有適當的機具。學生開發這個機器,可以很輕易把水蓮苗投到透明桶裡,經過這個輸送的機制,水蓮苗會捲下去,投遞到下面。 美濃水蓮青農邱政鴻則表示,現在農業都要科技化了,研究生要做這個機器很好,就提供場所給他測試。2分地用人工種的話約要3小時;用機器種的話,可以省去一半時間,用機器的話也不用彎腰,而且種得又快,又不用受工人的牽制。 高雄水蓮種植面積128公頃,旗山相對於美濃屬於大農戶,從種水蓮、清理廢料、到洗水蓮、包裝都是採一貫作業,並且採取有機認證。 旗山美蓮蔬果生產合作社執行經理陳柏凱今年30歲,負責管理旗山一帶的水蓮,他跟工作人員想趕在天黑之前,把池子裡面的水蓮廢料清上車,準備載走。 由於清理池中廢料相當吃力且費時,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林韋至和其團隊就開發了鋁帶廢棄水蓮清理車。林韋至期望,清理車可以直接把水中的廢棄苗捲到車上,節省農民的人工跟時間。 青農邱政鴻使用中山大學碩士生研發的機具耕種水蓮。(圖/獨立特派員) 「鋼鐵農夫」吸引青農 智慧農業未來可期 高雄型農大聯盟執行長李政欣還在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在職專班進修,種木瓜是自學,還到農業改良場跟農業局上課。目前在六龜種有4甲多的木瓜,並自創品牌。這片木瓜園是之前規劃好的,未來考慮在另外一區,改用智慧型的「影像辨識噴藥車」。 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林韋至表示,這套是學生開發的溫網室使用的葉肥自走噴灑車。它有兩個鏡頭,一個看路徑、一個看噴灑的標的物,農民只需在地上畫一條線,它就會依循畫的線,像火車在軌道上般自動行走;攝影機看到哪邊有綠色的葉子,就會開啟相對應的噴頭。 高雄型農大聯盟執行長李政欣說,這套機具真的很省力,因為它在跑,農民只要在後面推著搖控器就好。傳統的機器走愈遠會變得愈重,遇到轉角或是有石頭、樹枝還會卡住,要解開才能再回去用。而以型農大聯盟來說,年輕人較多,他們都很樂意支持。 對於智慧農業的未來,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林韋至建議,政府可以投入更多的資源,來引導電子產業或科技產業慢慢與傳統農機公司結合,因為畢竟智慧農業機具,還是非常大的藍海。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2月19日

237
古早味傳承挑戰多,藕粉經營之路怎麼走?
受全球性因素影響 蓮藕生產成本不斷攀升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這兩年青農李建鋒家裡種的石蓮藕產量比前幾年減少2倍,以往12斤石蓮藕才能產出1斤純正的藕粉,總產值原本就不高,今年辛苦栽種2分地只能產出200斤藕粉。 青農李建鋒坦言,因為利潤真的不高,挖掉半區,才發現一台車裝不滿,就會覺得說,這東西真的能種嗎?可是看到這些朋友買到、吃到,他們還想要再買的那種感覺,慢慢就會有一種屬於自己的成就感。 幾年前,藕粉還能帶來不錯的利潤,但近兩年肥料漲價,加上基本時薪也上漲,造成藕粉成本雙重加重。 藕農許金山分析,詳細一點點的精算,成本大概是在1斤400元左右,產量又不是很高,因為之前都沒有算過,以為1斤400、500元,價格就好像很不錯,其實精算過後才知道完全是在做白工。 有二十年的時間,嘉義牛斗山許家曾經走過蓮藕黃金時期,種植面積高達十甲之多。(圖/獨立特派員) 藕粉製程繁瑣耗時 傳承面臨什麼考驗? 洗藕粉的工序相當繁瑣耗工,必須要經過清洗、壓榨成汁、瀝渣、洗粉、沉澱、抓沙等多道過程。為了避免發酵,半夜也不得閒,必須起來換水,而石蓮藕沉澱比一般蓮藕耗時,必須要經過三日才能曬粉。青農李建鋒解釋,石蓮藕的植物脂肪比較多,所以沉澱時間就會比較久。藕肉打成泥漿,因為它是自然的東西,就會發酵,需要頻繁換水、攪動,所以如果天氣炎熱的話,一天甚至要換四到五次水。 即使寒流來襲,藕農依然得下田挖蓮藕。嘉義牛斗山的許家很特別,不僅三代都種蓮藕,而且幾乎全家族成員都投入,現在最年輕的第三代才二十多歲。除了銷售生鮮蓮藕,許家也將部分賣相不好的蓮藕拿來做藕粉,開拓產業的多元出路,而目前洗藕粉的工班都是阿公、阿媽級。 藕農許何春枝直言,快要沒有人會洗藕粉了,都是老一輩的,六、七、八十歲的人在做,因為年輕人覺得洗藕粉很辛苦,去工廠工作比較輕鬆。 藕農許金山說明,洗藕粉至少要濾沙兩次至三次,這是洗藕粉裡面最重要的技術,因為若是處理不好,洗不乾淨,蓮藕粉整個就是失敗,吃起來會沙沙的、有異物感,口感直接打槍,從一百分變成零分。 進入冬季後,大約15斤蓮藕才能洗出1斤的藕粉,可以說片片「粉」辛苦。(圖/獨立特派員) 新世代活用新思維 古早味的有哪些經營祕訣? 在臉書撰寫農作生活,是青農李建鋒妻子紀子琳紓壓的方式,沒想到長期透過臉書分享,也形成另外一股另類的行銷風格,吸引顧客來團購農產品。 紀子琳表示,原本是要記錄小朋友的生活,結果發現大家對田園生活好像滿有興趣的。他們的行銷其實主要不是產品,而是在分享生活。 去年嘉義牛斗山許家開始與企業、學校合作,以農作體驗小旅行的方式,來推廣傳承三代的藕粉,延續在地古早味的理念。 青農許圃筵認為,推廣的重點有時候不在於買,而是讓消費者知道這個東西。因為藕粉本身就是個不易製作的東西,讓他們去比較,看一下純藕粉的製作就是這麼難,工序這麼多,產量卻是這麼少。 藕農許有鋒希望,不要一直顧慮利潤,而是以結緣的心態出發,讓消費者能分享到、吃到最好的藕粉,這才是最重要的。 年輕人堅持將家鄉的特色產業傳承下來,聽起來是很浪漫的理想,但理想也需要因應時代,發揮創意來行銷,才能持續走下去。即使經歷大環境的考驗,牛斗山兩家傳承三代的藕粉,依然受到許多民眾喜愛。辛苦栽種的蓮藕萃取而出的不只是每一片藕粉,更有時間和手作提煉的豐富情感。 (※賴麗君 彭家如/採訪報導)
黃郁婷

2023年2月16日

429
北極航道成大國征戰地,人們如何面對氣候衝擊?
北極圈蘊含豐富的天然資源,卻在全球暖化效應下,以4倍速度成為全世界氣溫上升最快的地區,威脅動物生存及原住民生活。冰封大地融化後出現的北極航道,在破冰船領航下,卻帶來全新商機,成了全球強權大國美、中、俄積極布署的征戰地。 氣候變遷下北極圈有何變化?北極的過去與現在 500多年來人類雖在北極狩獵,卻因為極端氣候從未久留,直到發現挪威的冷岸群島到處都是煤礦,1906年才有了第一個聚落。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冷岸群島的煤礦透過港口不斷輸出到歐洲,採礦成了人們在這裡定居的唯一理由。 當時的蘇聯更一度在冷岸群島上的另一端,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採礦小鎮「金字塔城」。曾有上千人居住的金字塔小鎮,在蘇聯解體後已經完全荒廢,目前只有幾位俄國嚮導輪班,帶遊客緬懷蘇聯在極地大探險的黃金年代。 北極的冰和冷,似乎把蘇聯帝國曾經的輝煌時光也凝結。然而地平線那端的冰原與冰川,卻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變化,讓全世界都敲起了警鐘。 因為全球暖化,北極圈的冰川以比其他地方快4倍的速度消失。挪威奧斯陸建築學院景觀系教授Janike Kampevold Larsen也觀察到冰的消融及冰川的退縮,甚至在過去的冰原內看見藍鯨,他認為這是很不尋常的新發現。 北極氣候劇變,受影響的還有北極馴鹿。牠們是北極圈內原住民薩米人的主要經濟來源,薩米人在夏天放牧,秋天將馴鹿趕回牧場標記、分類、屠宰,然後再次放養過冬。但氣候變遷帶來的失序,讓薩米人的傳統智慧受到嚴厲挑戰。 薩米養鹿人Jan Ivvar Juuso Smuk坦言,因為溫度變化急遽,容易凝結出很硬的冰塊,馴鹿可以挖開積雪,但無法挖穿冰塊找食物,面臨覓食困境。薩米人現在夏天得努力割草,才能保留存糧到冬天給馴鹿吃,放牧成了畜牧。 北極冰川崩落。(圖/獨立特派員) 北極航道海冰將融化 成強權角力重點 諷刺的是北極圈內的生靈悲歌,卻吹響了各國重啟北極航道的號角,俄烏戰爭引爆新的極圈角力戰,北極航道則成為新的戰略爭奪點。 北極理事會曾預測,2040年北極夏天的海冰會完全消失,北極航道將成為新的主要季節性通道。潛在的巨大利益,讓俄羅斯總統蒲亭即使在俄烏戰爭未歇之際,也要主持最新核動力破冰船雅庫特號的下水典禮。 中國也在俄羅斯的助攻下,將一帶一路延伸到北極圈。2018年公布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不僅宣示自己是近北極國家,更要完成習近平邀約各國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的夢想。 歐盟議會芬蘭代表議員Sirpa PIETIKÄINEN認為,俄羅斯有許多資源,中國有製造能力;俄羅斯有市場,中國有貨品,但這雙重驅力卻可能造成北極圈極大的浩劫。 參與北極爭奪戰的大國,當然少不了美國。俄烏戰爭後,美國白宮2022年10月公布最新的「北極國家戰略」,除了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還包括在北極增加軍事演習,維持區域穩定。美國太空總署更與挪威政府合作,在冷岸群島設立衛星站,蒐集極地資訊。 對芬蘭人來說,破冰船是生存的必須,更能協助軍隊移動。(圖/獨立特派員) 極圈資源吸引多國覬覦 為環境帶來哪些考驗? 北極豐富的油礦能源讓它成了各國覬覦的戰場,煤礦儲量佔了世界四分之一、石油有15%,天然氣則有30%的全球藏量。各國為了因應氣候變遷,節能減碳全力發展的電動車等各種電動裝置,製造電池必要的貴稀金屬也在北極。 開發北極圈是人類在能源危機下的新契機,還是將帶來環境生態不可逆的末世浩劫?一場極圈內的論壇熱烈進行著,希望能找出可行的政策及方案。 歐盟議會芬蘭代表議員Sirpa PIETIKÄINEN在會上表示,應該讓北極和南極一樣,只能做研究或航運通過等和平的活動,但現在俄、美、中等強權大國在極圈大肆進行經濟掠奪,這些經濟活動的影響,比地球其他地方都來得巨大。 想在北極航道征戰,全球包含美、中、俄積極部署的破冰船隊,近7成來自芬蘭設計,芬蘭以獨步全球的百年破冰船產業,在強權環伺下,為自己在北極圈搶下一席戰略之地。 芬蘭阿爾托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Jukka Tuhkuri說明,現在的冰和以前的不同,溫度更接近0°C。未來船隻會同時面對冰塊夾帶海浪的挑戰,而且溫度較高的冰塊,其機械性質和以前不同,破冰船處理這些冰塊的能量並不會減少,反而需要更多能量來排開。 一艘破冰船從設計到生產完成歷時十年之久,但只在冬季工作,夏天則停在港口。如何提高效能及找到更乾淨的能源,是破冰船最大的挑戰。此外,氣候變遷下的海冰變化也為破冰船帶來考驗。 (※陳廷宇 羅盛達 王湘鄉/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2月12日

359
面臨環境與政經因素接連挑戰,北極如何找到永續平衡點?
北極蘊藏的漁礦油氣資源與新航道,不僅引來強權大國爭相開拓,也讓北極圈的地緣政治產生劇烈變化,在經濟開發與氣候變遷的夾擊下,北極更面臨永凍土鬆動的危機。面對生態威脅,北極圈的地方居民和研究學者,都致力找尋保護環境及經濟發展的平衡點。 北極圈邊境政治動盪 人民以藝術宣示民主 挪威小鎮希爾克內斯(Kirkenes)是北極航道重要的中繼港,也是挪威與俄羅斯的邊境,兩邊人民一度往來相當密切,但Covid-19疫情、俄烏戰爭接連爆發,歐盟各國開始對俄羅斯祭出制裁,希爾克內斯與俄羅斯的官方交流全部停止,兩邊人民往來也有許多限制。 挪威希爾克內斯市俄羅斯籍居民高曼(Evgeny Goman),在獨立的藝術組織工作,他說挪威人彼此間的強大信任,為他帶來很大的震撼,而繼續透過與俄羅斯藝術家的交流,才能彰顯民主的意義。 高曼說:「身為一個在俄羅斯出生的挪威居民,我認為自己像是一個反帝國、反殖民的和平大使,而且告訴大家,有很多俄羅斯人是不支持蒲亭的。」 用藝術作為政治壓迫的反動,北極圈內的原住民薩米人最能感同身受。薩米人是目前歐盟僅存的遊牧民族,過去他們在北極圈內過著沒有國界,自給自足的生活,然而北歐各國的同化政策,讓他們飽受歧視與傷害。 「我曾被打、被懲罰,只因我是薩米人。」挪威傳奇的薩米藝術家漢斯(Hans Ragnar Mathisen),致力爭取薩米人權益,經過畢生奮鬥,薩米人已不再像漢斯小時候處境艱困,現在他們有自己的自治領域,許多人也以身為薩米人為榮。 挪威、俄羅斯邊境立柱被貼上反俄烏戰爭的海報,成為居民的情緒出口。(圖/獨立特派員) 人類與自然能否共生?北極圈國家致力永續發展 誰有權支配北極圈蘊藏豐富的漁礦油氣資源?生態脆弱的北極能否以最大幅度保存,最低比例經濟開發?根據《斯瓦巴爾條約》和《聯合國海洋公約》,北極冰洋外圍國家有岸邊200浬的專屬經濟權,各項科學研究和新產業模式,都希望找到北極永續的平衡點。 挪威鮭魚養殖場Nordlaks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鮭魚離岸養殖魚場,其執行長Eirik Nikolaisen表示,這麼做是因為峽灣已經沒有位置了,必須離開海岸線,而離岸魚場的作法可以探索新的地區,並增加鮭魚的產量。 Eirik Nikolaisen提到,挪威所有的能源都是水力和風力等綠色能源,這個平台的電力就是陸上運送過來的,且所在區域屬於傳統的捕魚區,所以也與傳統漁民共生。讓鮭魚健康成長之外,也使用再生能源,希望翻轉傳統養殖業。 北極圈不只帶給人類豐富的資源,還有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過去被視為理所當然享用不盡的美景地貌,當全球暖化挑戰來襲,人們發現北極圈可能是塊移居開發的處女地,但相關國土規劃資訊卻一片空白。 台灣留學生王湘鄉畢業後留了下來,碩士論文就是做冷岸群島的研究,現在則成了挪威奧斯陸建築學院景觀系的講師,也和學校老師們一起參與極圈小鎮瓦爾多市淨零減碳的溫室計畫。 奧斯陸建築學院建築系教授Tine Hegli表示,針對溫室,社區居民有強烈的參與意識,他們想要能夠自給自足,可以自己栽培食物,種植對生態環境無害有機的食品,因為平常要把食物送來這個偏遠的小鎮要價不菲。 挪威鮭魚養殖場Nordlaks。(圖/獨立特派員) 全球暖化永凍土鬆動 北極如何面對安全危機? 挪威政府選定冷岸群島是全世界最安全、最適合保存種子的地方,2009年在此正式啟用世界種子庫,全世界包括台灣的植物種原都遠道送來這裡存放。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這個萬中選一的極圈全球種子庫竟然會漏水。 漏水的元兇就是永凍土。冷岸群島博物館研究員Jonatan Svensson說明,永凍層融化比預期快,所以隧道產生漏水現象。冷岸群島LPO建築事務所的Lilli Wickström則提到,氣候變遷後永凍土開始鬆動,建物都出現移動的問題。 不只危及建物安全,永凍土融化鬆動後,釋放長年冰封的氣體及細菌、病毒,才是科學家們最擔心的致命危機。冷岸群島上有來自全世界的科學團隊,積極研究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台灣也有跨領域整合的團隊,前進北極貢獻心力。 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郭陳澔解釋,利用CCUS碳封存技術,可讓有害氣體變成礦石,就不會溢出。他也期望,2023年能即時監測並傳輸當地的永凍土、溫度、季節及二氧化碳的變化。 這條冰與火,各國角力與氣候變遷相互衝撞的北極航道,雖有著貪婪與衝突的歷史,卻也激起人們保育與保護的強烈渴望。在這片我們失去太多,仍知道太少的極地上,北極航道將帶領人類航向何方,敬畏與謙卑地聆聽大地母親的訊息,或許才能找到方向。 (※陳廷宇 羅盛達 王湘鄉/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2月12日

484
規模最大植物保種中心在台灣,望成現代方舟。
近年來,各國紛紛展開保存物種計畫,期能盡力降低物種消失的危機。而全球最大規模的熱帶及亞熱帶植物保種中心就在屏東,已成功培育 逾3萬4千 種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替逐漸消失、野外滅絕的物種建立庇護所,打造開往未來的方舟。一起來認識這一群肩負地球永續重任的保種鬥士。 為何要努力保種?屏東保種中心為重建自然而演練 15年前,辜嚴倬雲保種中心在屏東大武山山腳下成立,17座巨大的溫、網室已蒐集超過3萬4千種植物,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植物聖殿。為不同植物打造住所,從國外帶回來的植物,需要另闢空間、隔離管制,此外還有冷房設施。 植物本是食物及空氣的來源,一種植物消失,代表數以百計的其他物種也可能跟著消失。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表示,2018年全球氣候變遷小組已經公告,人們只剩12年,國際公約也化為泡影,絕大多數的承諾都成為口號。能做的應是準備在災後重建自然,如何在絕後時,還有重建自然的素材,以及演練重建步驟。 「保種」是永續地球生物的手段,但為什麼要以異地活體的方式保存呢?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資深蒐藏經理陳俊銘回應,有的種子必須休眠,經過冬天到春天才會再次生長。熱帶植物從種子出來就要跟其他植物競爭,於是這樣的種子壽命較短,所以有些熱帶植物就必須用即播、即種,活體的方式來處理。 趕在滅絕之前即時搶救、留存,目前保種中心收藏的蘭科、鳳梨科、秋海棠科、蕨類及苔蘚植物,都是世界排名第一。各類收藏都附有標籤條碼,可供學術研究及查詢相關資料。 辜嚴倬雲保種中心打造大規模溫、網室,保育植物。(圖/獨立特派員) 保種中心動植物皆有復育 植物如何採集而來? 保種中心關懷的範圍,也從植物擴大到動物。根據國際保育組織估計,全球活著的烏龜僅剩330種,因為被當成商品炒作或藥用,超過一半正處於滅絕危機。保種中心目前以搶救瀕危的柴棺龜與食蛇龜為主,占了半數以上。 「烏龜是在野生動物中被忽略的,在人類的生活裡是理所當然的存在,但是大家忽略,牠其實還滿重要的。」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蒐藏經理林妍如照顧三百多隻烏龜已經六年,在大多數沒有與人互動的時刻裡,他認真復育動物夥伴。 林妍如忙著照顧各種動植物收藏、將經驗建立資料庫的同時,「植物獵人」洪信介也緊鑼密鼓地到野地採集植物。 走入人煙稀少的山區,伴隨著鳥鳴聲傳來的,是洪信介豐富的植物知識,「酸藤,這個可以拿來嚼,夾竹桃科的」、「內苳子,樟科的都有一個味道」。身為植物獵人的洪信介輕易認出許多稀有且瀕危的台灣特有種。 為了採集,就算趨近直立的牆面,也得想辦法爬上去,踩著圓滑石頭,勉強當作踏點,四肢並用,找尋珍稀植物,趕在滅絕之前找到它們並保存下來。 洪信介試著攀爬近乎直立的石壁,採集植物。(圖/獨立特派員) 保育步驟繁瑣複雜 保種鬥士嚴謹以對 「有時候花都長得很像,採摘之後近距離鑑定,才知道是什麼物種。」植物獵人洪信介把待查植物帶回研究。他還登上了小學生的教科書,雖然不是植物學家,但他發現的物種已成為許多研究或保育的關鍵。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蒐藏經理蔡弼丞談到,一開始在機構培育的植物可能長得不錯,但過一陣子後,植物會覺得這不是它原生地的環境。所以後來採集時,也會一併把採一些原生地的土壤回去。 每一個步驟都有專業的細節,採集者要詳實辨識植物身分,比對圖鑑,一一確認,接著將採集回來的植物詳細登記在採集簿。要做成標本的,則用報紙夾住、擺好、壓緊,再慢慢烘乾。重複著這些重要但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與時間賽跑。 熱愛植物、充滿毅力的洪信介,還有個愛畫畫的藝術家身分,透過畫作呈現植物紋理的光彩雅緻。他更利用時間鍛鍊體力,就是希望盡可能延長自己能在山林內穿梭,採集保種的時間。 這些保種鬥士們為地球母親盡心盡力,也希望他們心中的這分熱情,能點燃更多人心中的火種,為地球永續努力。 (※鄭淑文 劉建邦/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2月5日

615
預防生物滅絕,「小蘭嶼計畫」復育自然生態。
全球暖化未曾稍歇,當地球面臨生物滅絕的威脅,該如何面對生物存續?博物學家李家維對地球生命與自然萬物充滿熱愛,除了建立保種中心,具體實踐守護生命多樣性的信念。他選定小蘭嶼為演練重建自然的試驗場,積極推動小蘭嶼復育,希望蘭嶼重現蘭花之島的風貌。 李家維熱愛自然 收藏跨越數億年時光 「獨居蜂是城市跟鄉村都很重要的一群授粉生物。幫花授粉的蜂是不是還存在這周圍呢?一定得了解。做個窩、邀請他們來住,多好!」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所說的一字一句,都透露著他對生物的關心。 苗栗南庄的山區有個綠意盎然的幽靜處所,這是30多年前,李家維買下的土地。減少開發後,低海拔森林逐漸恢復原貌。山邊的玻璃屋被植物包圍,而屋裡的每一件化石和文物,李家維都如數家珍。 李家維一一介紹化石收藏,「北票鱘魚是1億2000萬年前;三葉蟲是4億年前;菊石石板是侏儸紀的,跟發現始祖鳥的是同一個地層,所以大概是1億4500萬年前左右。」 4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圖/獨立特派員) 而書房裡,還有70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的蛇頸龍,和他同遊在遠古歷史中。李家維橫跨數億萬年的收藏,讓這幢玻璃屋彷彿成了時光博物館。而他自得其樂的源頭,是對知識的渴求。 李家維說,他對自然界有無比的迷戀,很想了解這麼美麗的世界背後,有什麼樣神奇的基礎。而收藏標本,則是從有記憶以來沒有停止過的衝動。他也和學生研發出兼具科學與觀賞價值的「立體原色標本」,以標本形式讓記憶不朽。 談及收藏,李家維眼裡散發著光芒。(圖/獨立特派員) 力推小蘭嶼計畫 復育特殊自然生態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悠遊在古物收藏及生態復育的具體行動,更展現他對地球的關愛。跨越時間長河,深入思考地球生物的時間軸,李家維和一群台灣專家探查海內、外生態環境,以模型推估,驚見族群消失大限。 預見物種浩劫,李家維選定小蘭嶼為演練重建自然的試驗場,積極推動蘭嶼計畫、復育小蘭嶼,邀集各領域的研究人員加入。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館長黃文山是兩棲爬蟲學門的專家,1995年起研究蘭嶼生態,甚至還把蘭嶼的赤背松柏根帶回科博館飼養觀察。黃文山認為,復育是最後的方式,要保持物種生存、不讓其滅絕,就只有讓人的力量參與進去。 蘭嶼有將近四分之一台灣沒有的物種,卻有超過一半以上瀕臨滅絕。參與復育計畫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蔡經甫指出,蘭嶼有許多別具特色的物種。 除此之外,蔡經甫表示,珠光鳳蝶也是蘭嶼的一級保育類昆蟲,此族群更處於近危狀態,一旦消失,台灣的滅絕種就又多了一隻。「對於達悟族來講,可能就是每天習以為常看到的生物,等到發現牠不見的時候,可能已經來不及。」 漂亮的生物容易遭到過度採集,透過與大眾分享將復育的蘭花,巧妙推廣保育工作。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資深蒐藏經理陳俊銘就說,這類植物消失的原因是人類喜歡它。現在大家多了個任務,除了拿到一個保育蘭花的禮物外,也讓自己變成保育的一分子。 蘭嶼具有特色的保育類昆蟲珠光鳳蝶,已成為近危物種。(圖/獨立特派員) 復育經費哪裡來?科技人、博物學家齊力護地球 進行小蘭嶼計畫重建自然的工作迫在眉睫,長期研究經費的籌措更是關鍵,李笑稱自己有個重要的專長,就是把手伸進朋友的口袋裡。 台灣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世界第一,聯發科技資深副總經理蔡能賢,選擇慷慨解囊。他相當期望,更多有影響力的人能回饋社會,對社會必定有很大影響。 蔡能賢也十分欣賞李家維,「我們喜歡李家維,建構一個這樣的復育計畫,不單單對現在的社會有一些看法,同時對人類、世界都有更進一步的關懷。」 科技人實事求是,博物學者剛柔並濟,在生物復育上攜手合作。物種迅速消失,人類也難以在地球上獨存,跟隨地球生命興衰的節奏,李家維將保留生命多樣性當成興趣,也是一生的熱情使命。 (※鄭淑文 劉建邦/採訪報導)
黃瑀喬

2023年2月5日

440
失控的學生低頭族 滑掉學習力
「低頭族」已然成為台灣日常風景,尤其新冠疫情開啟遠距教學模式後,更助長「指尖失控」的現象。當這些出生在網路與數位載具時代的「數位原住民Z世代」,陷入16:9的世界中無可自拔時,將重擊孩子的大腦發育,讓思考、閱讀、說話、社會性發展全面停滯,並衍生親子衝突及師生角力問題。南投縣人和國小呂家賢老師耗時近四年,陪伴一群沉迷網路世界的學生,奪回數位載具主控權,使其成為孩子們飛翔的翅膀,而非囚籠。 失控的學生低頭族。(圖/獨立特派員) 失控的學生低頭族 在臺灣,不管走到哪都能見到「低頭族」,根據iWIN調查,11歲至18歲兒少,人生第一支自己的手機或平板落在10歲到12歲之間;平日網路使用平均時數8.63小時;從事網路活動前三名分別是社群/通訊軟體(70.25%)、影音(66.78%)、完成課業(44.41%),而網路遊戲/手遊以43.87%緊追在後。 當孩子愈早開始使用數位載具,並且停留在螢幕的時間愈長時,將擊垮孩子的學習能力。 「當我們跟孩子介紹紫花酢漿草,他們五個字講不出來,」南投縣人和國小老師呂家賢,從事教職工作逾20年,他回憶起五、六年前接觸到國小一年級學生的狀況,部分孩子無法跟著複述紫花酢漿草,即便分成紫花、酢漿草兩個詞,困難依舊。 不僅如此,呂家賢老師也發現,學生專注力幾乎跟短影音一樣短,「10點10分上課就打瞌睡,講話構音不清楚,」他不斷思考孩子到底發生什麼事? 呂家賢開始一一家庭探訪,發現共同現象是孩子從幼兒開始就在滑手機或玩平板。他進一步翻查網路成癮造成負面影響的相關文獻資料後,大膽假設孩子學習力倒退與網路成癮有直接相關。 孩子被囚禁在16:9的世界中,親子關係衝突不斷。(圖/獨立特派員) 親子為手機上演諜對諜戲碼 呂家賢老師的學生田雨巧,目前六年級。記者詢問她過去網路成癮的程度,田雨巧直接躺在床上變換各種滑手機的姿勢來示範,當時她邊滑愛看的吃播影片玩手遊,再配上一些零食,不吃不睡整天滑手機是常態。 為此,田雨巧與阿嬤展開諜對諜戲碼,「孩子一碰到手機就真的不知道時間,我凌晨一定會突擊檢查房間,」阿嬤代替在外工作的兒媳照顧孫子們,但突擊檢查後,孩子們卻是打開手機繼續滑,氣得阿嬤大罵「你們再不聽話,總有一天阿嬤發瘋的時候,真的把手機摔破」。而田雨巧的回應是瞪回去。 諜對諜戲碼也在師生間上演。新冠病毒開啟在家遠距上課模式,人和國小學生家長田秋意與丈夫金慕義發現那段期間,桌上放筆電關掉鏡頭上課,桌上拿手機滑得不亦樂乎。 田雨巧的同班同學田璿也曾網路成癮,他幼兒園就擁自己的平板電腦,用語音輸入的方式看自己想看的內容,上了國小「就不想要學習,上課的時候就一直想玩手機」,甚至外地工作的爸爸回家,仍照樣低頭滑手機不理不睬。 「假日一天差不多20多個小時都在看手機,」另一位同學田語晴也一樣廢寢忘食地玩手機。 更嚴重的是,南投縣人和國小位處偏鄉,呂家賢老師發現,許多家長為求生計遠赴他鄉,數位載具成為另類保姆,「有時候家長會需要去工作一下,所以只好暫時把小孩子託付給手機,數位危害這件事情跟弱勢家庭疊合在一起的問題最劇烈」。 為什麼網路內容會讓人如此愛不釋手呢? 網路影音愈做愈短,讓大腦的酬償系統機制記住了快速獲得快樂的刺激來源,像癮頭般益發渴求。(圖/獨立特派員) 網路成癮重擊大腦發育 身心科李旻珊醫師解釋,大腦接收到某些讓人愉悅的刺激時,會產生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大腦的酬償系統會記住刺激來源,下次再遇到時便自然而然產生令人快樂的多巴胺。 社群上的影音愈做愈短、愈聳動的原因也在於此,讓大腦記住不費吹灰之力就快速獲得快樂的刺激來源,像癮頭般益發渴求相關刺激。付上的代價是注意力與思辨力愈來愈差,「讀一篇文章可能需要花五分鐘,但孩子會覺得滑手機一下子就能獲得我想要的快樂,學習力就變得不專注,」李旻珊分析。 「網路過度使用的人的大腦受損狀況,幾乎可以跟阿非他命成癮、酒精成癮的大腦受損相提並論,」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兒少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說明,大腦要健全發育必須與人互動,例如孩子藉由與父母的肢體互動來認識情緒及發展親密關係、與同儕相處能學習合作與同理心,在群體中建立自我及他人的社會文化,「但是過度使用數位載具,孩子跟這個世界的人事物接觸及互動全面被剝奪」。 孩子自身也看到自己慘不忍睹的學習表現,「晚上熬夜,隔天會沒精神,功課會下降,」田語晴發現耽溺網路世界後,自己連一行字都讀不下去,數學課本打開後就直接闔上。田雨巧也同樣悽慘,五年級測驗四年級的國英數,僅國文低空飛過。 需要觀察力跟生活經驗的藝術創作領域,學生表現同樣不盡理想,「老師一再重複示範,學生聽了前面、忘了後面,要花很多時間示範,」人和國小外聘的美術老師可樂認為,藝術要透過觀察、學習、最後執行出來,「但如果一直限縮在手機裡,觀察跟執行都沒有,學習能力也非常低」。 呂家賢老師在四年前展開奪回數位載具主控權的抗爭之路。首先,戒斷環境毒素-數位載具。(圖/獨立特派員) 網路成癮戒斷之路 呂家賢老師在四年前展開奪回數位載具主控權的抗爭之路。首先,戒斷環境毒素-數位載具。 呂家賢老師在孩子們的數位載具上安裝網路監護軟體,禁止安裝與瀏覽不恰當的內容和APP,並且控管使用時間。然而,說服家長接受沒想像中容易,除了要讓家長意識到網路成癮的嚴重性外,有些孩子使用父母的手機,家長亦擔心「老師鎖掉手機,會不會偷看我的隱私?」呂家賢只能一再說明絕不會侵犯隱私。 說服學生同樣是條漫漫長路,呂家賢如傳道者般向孩子解釋哪些APP、遊戲、網站可玩可不玩,「剎車的動作要回到孩子本身,他需要知道哪些事情要踩剎車」。尤其高年級孩子已進入青春期,呂家賢深知絕不能硬碰硬,遇到家長拿著孩子的手機請求鎖起來都只能拒絕,「放棄溝通會讓網路成癮這件事提升到對自由侵犯、自主權侵犯的層次,造成孩子有事不願意跟大人說」。 呂家賢一一找上孩子,拿著滿江紅的考卷與作業讓他們正視自己網路成癮的副作用。「老師在早餐店問我玩手機的程度怎麼樣,我覺得非常沉迷,」田雨巧回憶呂家賢向她提及管控手機一事,但真正下定決心的關鍵卻是來自好朋友田語晴。 「老師,我可以把手機放學校嗎?我想改變自己,因為我發現我的功課下降了,老師說好,」田語晴發現靠自己克制行不通,主動將手機交給老師放在學校保管。 不同於田語晴將手機放學校,田雨巧選擇鎖手機的方式,以利晚上也能聯繫在外工作的父母。但戒斷之路並非童話故事,田雨巧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睜開眼想打開手機,可是完全打不開。」田語晴更是第一天就想打退堂鼓,「我就很後悔,想說為什麼要把手機給老師。」等兩、三周後,兩人才開始漸漸適應不能恣意滑手機的日常生活。 但是放下手機要做什麼呢? 呂家老師透過各種課程,讓孩子重新連結真實生活,讓放下手機後的日常更加豐盛有趣。(圖/獨立特派員) 放下手機要幹嘛? 放下手機要做什麼呢?「如果放下手機後沒事做,最後孩子還是會回頭滑手機,」呂家賢開始跟美術老師、體育老師合作,開發各種重新連結生活的課程內容。 記者到人和國小採訪的那天,正進行三節課的仿名畫美術,現場彷彿是西洋美術大師的跨時空盛會。有孩子扮演《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越過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梵谷的《耳朵綁繃帶的自畫像》等等,好不熱鬧。 這堂仿名畫課程長達一學期,學生上網找到自己喜愛的藝術家,觀察模仿後,製作出仿名畫的立體裝置,美術老師可樂認為,「學生要獨立完成蒐集資料,並且有邏輯地介紹作品,是一份完整的報告」。 人和國小的孩子幾乎流淌著布農族血液,呂家賢老師與體育老師共同規劃山野教育,每周早上6點40分跟每周二、四放學後,一起體能訓練,讓孩子練好身體爬百岳,回到祖先生活的地方郡大山尋根。田雨巧阿嬤滿意大笑,體能訓練很累,「回到家寫完作業就睡了,沒時間玩手機」。 記者問到郡大山尋根之旅時,田語晴直說「好玩」,覺得大自然好像也在「八部合音」。田雨巧更認為,這個過程比玩手機還要有趣,「爬郡大山時,自己想說之前為什麼不去關心這些,反而一直跟著手機」。 在真實世界經歷到的酸甜苦辣皆成了文字及藝術創作的養分,走進教室,牆壁上有許多同學創作的版畫,內容記錄著孩子們的旅行、校外教學以及日常生活。 呂家賢也在每天第一節課前安排晨讀時光,學生可自選喜愛的書籍來念。另外,為了提升孩子的閱讀量,加入品學堂線上閱讀教材,以共讀的方式,讓同學一起朗誦文章,並討論測驗題目的答案,藉此「偵測孩子到底真的懂了沒,透過數據去反應小孩子的學習成效有沒有在成長」,每學期文章閱讀量從國文課本14篇增加至線上文章80篇。 陪伴孩子產生夢想,並有資訊素養,那麼數位載具就不再是囚籠,而是載著主人飛往高處的翅膀。(圖/獨立特派員) 成為數位載具的主人 耗時近四年,同學們對網路的抵抗力如何了呢?「平日可以,有時假日為了想玩,會不受控制玩很久,」田雨巧據實以告。田語晴則相當有自信,「我有辦法克制自己,什麼事情都做完了才會看平板。」 成績也確實反映出同學們克制後的成果,「從基本能力的檢測來看的話,我不能說孩子的表現很突出,但是他們的進步幅度非常突出,從大量不及格,到只剩下一部分的人不及格,而且通過率愈來愈高,」呂家賢欣慰表示。 在這個無處不網路的世代,能否成為數位載具的主人,終究得靠孩子自己,「我不可能永遠盯著你說,不准玩手機、手機放下來、去幹嘛,不可能!最後都還是要回到一個最核心的問題,我想要去哪裡,我的能力是否能夠到達,」呂家賢認為,陪伴孩子找到嚮往之處,那麼數位載具就不再是扼殺生命的囚籠,乃成為翅膀,載著主人飛到更遠、看得更廣之處。 (※鄭惠恩、鄭仲宏、梁普凡/採訪報導)
邱惠恩

2023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