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高鐵南延屏東案拍板,高雄方案的挑戰!【獨立特派員】
高鐵南延 路線大轉彎的原因? 2019年,一片掌聲中,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高鐵南延屏東,由交通部評估四條路廊,2020年底,行政院核定左營案,但2024年底,路線又大轉彎。2020年的左營方案,是從高鐵左營站向北轉彎,經過仁武、鳥松後到屏東六塊厝;2024年的高雄方案,則是從左營站往南進入高雄市區、中停高雄車站,再往西抵達六塊厝。 左營方案行車15分鐘,經費估計554億;高雄方案25分鐘,經費卻要1271億。(圖/獨立特派員)為何評估了四年,卻選了更貴、行車時間更久的方案呢?交通部長陳世凱在說明會上表示,左營走高屏二快的路線方案,原廠分析起來,在系統方面會有滿大的弱點,對於未來的行車效率也會有滿大的影響,未來延伸到屏東有可能一小時只會有兩班。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秘書長黃柏森說:「高鐵如果要從左營這邊去新叉出一個軌道的話,它會經過目前的一些檢修廠,對於它裡面要設置一些相關的轉測器,或者是一些其他的設施來說,整體的軌道容量,還有高鐵列車的營運安全,造成很大的程度的影響。」 有望平衡高雄南北發展?工程影響民生如何解決? 為了安全改選高雄方案,而南高雄近幾年發展大不如北高雄,如果高鐵真的開進高雄站,也為高雄市逐漸失衡的南北發展帶來新希望。義守大學財金系教授李樑堅說:「對於南北高雄的區域發展的平穩、周遭商圈的整合,我覺得應該會帶來不一樣的影響,運量的部分也不一定完全集中在左營,可以紓解左營地區交通擁塞的問題。」 高雄火車站旁的長明商圈,早期有成衣、鞋店,也聚集許多電子零件商家,因為高雄車站改建工程,商圈逐漸沒落,歷經近二十年施工,眼看著終於完工,如今又要迎來高鐵工程,商家憂喜摻半。 高雄市議員張博洋說:「現在高雄車站所遇到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一條高速鐵路要不要進來的一個問題,而是它的周邊其實本來就因為原本鐵路地下化的工程,導致了數十年發展的沒落跟民生凋敝。」 不只車站周邊商圈受影響,緊鄰鐵路地下化工程核心的鐵道三街,居民更是憂心,因為工程已經長時間影響了他們的生活。鐵道三街居民林永鑫說:「是不是要面臨拆除搬遷,已經二十多年的黑暗期了,剛好可以看到曙光,又來一個大的風暴,這個風暴以目前來講還是遙遙無期。」行政院宣布高雄方案前,辦了四次說明會,但還是無法化解居民心中的疑慮。 高鐵開進高雄站 能發揮多少效益? 鐵道局預估,重做環境影響評估與綜合規劃,得花3到4年。當年評估1271億的經費,如今面臨原物料大漲及營建缺工,外界評估恐怕經費會暴增到超過一千五百億。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秘書長黃柏森說:「無論是高鐵原本的左營方案,或是新的高雄方案,它的經濟效益、市場率,很多都是負值,代表說即使我今天不去計算我的施工經費,單純看我營運期間的收入支出,在營運期間的收入都沒有辦法去抵消掉支出。」這也代表高鐵的延伸即使蓋好了,政府每年還要再花更多的錢去維護這條路線。 高鐵左營站跟台鐵新左營站相連,目前高鐵乘客要到屏東市,轉搭台鐵的自強號最快,只要28分鐘。未來的高鐵高雄方案,路線幾乎與台鐵重疊,雖然可以免去上下車轉車的時間,但行車時間只省了10分鐘,而且還只到屏東市的前一站六塊厝。 爭取高鐵到屏東聯盟成員趙文俊,從小在屏東長大,他希望有一天高鐵也能開來屏東,但等了這麼多年,似乎又回到原點。他說:「就政治上而言,大家會思考是先來到屏東就好,但是我不曉得為什麼輾轉那麼久,又回到高雄案,但就很明顯的跟台鐵是一起,進到高雄市區然後又到來屏東,重點是有沒有比較快。」 黃柏森認為,最應該去注意的問題,不是去討論到底是哪個方案比較好,因為這本質上沒有意義的,兩個方案的財務可行性都相當低。黃柏森也提到,若交通建設是沒有意義的,卻仍然一定要興建,這在公共建設裡面,並不是一個健康的狀況。 歷經近五年評估,高鐵南延案從左營方案改為高雄方案,高雄市區迎來轉型的希望,但投入超過千億,能發揮多少效益?還有拆遷、施工,對周遭商圈及居民的衝擊,高鐵開進高雄站,迎來的將是更多未知與挑戰。 (※王皓民 鄭仲宏/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