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移工懷孕挑戰多,相關權益如何保障?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2024年台灣的移工已經超過81萬人,但他們在台灣生活,卻面臨不同的難題。去年10月,一位家庭看護移工在雇主家中生產的影片被放上網路,引來台灣社會許多討論。獨立特派員走訪移工媽媽的相關諮詢和庇護單位,實際了解移工媽媽在台工作期間,一旦懷孕會面臨哪些問題,他們又如何抉擇?女性移工懷孕怎麼辦?面臨難題如何抉擇? 這一天,移工媽媽RiNi帶著他的孩子,說起去年的事。RiNi說:「懷孕後雇主擔心我工作中會有意外,他會有責任,所以堅持解雇我。」因為懷孕,伴隨而來的被迫解雇困境,對女性移工來說,RiNi並不是特例。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創辦人杜光宇表示,問題在針對家庭看護的部分,因為移工沒辦法再照顧,所以必須先轉換出去,對於僱主來說會造成40天的空窗期,如果要再聘請移工的話,國內的要40天,如果國外就更久,所以造成很多僱主的反彈。 透過移工媽媽的影像紀錄,民間團體希望台灣社會對懷孕移工相關的法規與權益能有更多認識與思考。展覽中,也透過一位虛擬的女性移工安娜說明移工媽媽懷孕後的四種選擇。女性移工懷孕後,有些移工媽媽為了留在台灣工作,只好中止懷孕;有些移工媽媽則放棄台灣的工作,回母國生產,然而卻要背負違約金以及仲介費等債務風險;符合安置庇護條件的移工媽媽雖然可以留在台灣生產,等待重回職場,然而後續卻要面對育兒的難題;最後的選項,則是失聯。 女性移工懷孕四大焦慮 勞資爭議如何解決? 陳艾薇是桃園市外國籍婦幼諮詢服務中心的專員,在他的觀察中,女性移工得知懷孕,往往會有四大焦慮。第一是經濟壓力;第二是工作去留,如果沒有雇主,能繼續在臺灣工作嗎?第三是醫療保險,工作有健保險,但是如果沒有工作的話還有嗎?最後則是居留合法性,如果解約、沒有雇主,是不是會不合法? 除了四大焦慮之外,也常出現勞資爭議。陳艾薇說:「比較常見是跟雇主也是跟仲介,雇主會說那你的工作量很重、很危險,所以我們這邊很可憐你,如果怕工作上影響到你的寶寶,要不要休息、我們解約。」 2023年4月一名越南籍女性移工就出面控訴,因為懷孕遭到仲介要求離職。移住者服務中心督導曾以恩表示,其實依據國際的人權公約,以及台灣的性別平等工作法,是保障所有在台灣的工作者的母性權利、工作的權利,其中也有規定雇主不得以勞工懷孕為理由,將勞工解雇或者是辭退。 政府提供替代方案 民間庇護所伸出援手 依照法規,女性移工懷孕後,如果與雇主解約,可以透過暫緩轉換的程序留在台灣待產,等生產後再轉換雇主投入職場。如果看護移工懷孕後不想與雇主解約,勞動部則有擴大喘息服務計畫和家庭看護移工短期照顧服務計畫,緩解雇主的照顧需求,不過卻有著現實面的挑戰。 主要負擔照顧工作的看護移工,24小時都住在雇主家中,如果加計休息待命時間,看護移工平均時薪不到30元,換句話說,懷孕看護移工的替代人力,時薪如果超過30元,就會拉高雇主聘僱成本,另外,使用習慣也會影響雇主運用替代人力的意願。除此之外,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陳秀蓮也認為,移工在台工作期間懷孕生子的動機及處境很少被正視。 關愛之家是移工寶寶的庇護所,提供移工媽媽相關協助,創辦人楊婕妤說:「如果是合法外勞生的孩子,基本上大概一歲以內可能就帶孩子們回家,但是如果是失聯移工就很難了,因為失聯的狀態他沒辦法去做這些手續,所以他的小孩就會待到他媽媽被查緝的時候。」滯留台灣的移工寶寶大部分都因為媽媽是失聯移工,連帶著也沒有居留、健保、受教育等相關權益。 照片牆上每一張照片都是關愛之家曾經收容過的移工寶寶,從開始接受移工求助,關愛之家收容過大約1100個孩子,其中有600已經回到母國,其餘的仍然還在台灣漂流。
專欄
大同染整爆勞資爭議,跨國勞工組工會爭權益!【獨立特派員】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位於桃園的「大同染整」無預警宣布關廠,引來員工指控公司違法長達近20年。台、越、泰籍員工更罕見組成跨國工會,要和資方正面對決。勞資協商結果,在權益事項上,資方承諾依法給付積欠的加班費、特休未休等費用,以及移工返鄉機票及轉換雇主期間的住宿費。「大同染整」無預警關廠 勞資衝突浮上檯面 位於桃園蘆竹地區的大同染整公司創立於民國58年,主要從事紡織品印染業務,王先生在公司營運前期就進廠工作。然而當年公司結清舊制年資,資深員工轉為契約工,首當其衝就是薪資與特休。 前大同染整員工王先生表示,薪水減了兩三成、特休30天全部歸零。後來公司有給7天特休,但到目前為止都保持7天。 即使薪水、特休等勞動權益都在契約工的名義下大幅縮減,王先生仍然持續在大同染整工作,甚至還被提名當選模範勞工,一直到今年7月被資遣,契約期間長達19年。 王先生坦言,要離開的時候,資方告訴他,因為年紀超過65歲,又沒有勞保,所以不能拿資遣費。但公司顧慮到他做了那麼久,又那麼辛苦,所以董事長包2萬元給他。 依據勞基法,定期契約員工並沒有預告期間工資及資遣費的保障。不過,勞基法中也明定,只有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及特定性工作,才能算做定期契約。換句話說,與雇主契約期間長達19年的王先生是否能被視為定期契約員工,其實有很大爭議。 然而相較冰冷的法條爭議,王先生更在乎,從民國61年到113年的大同染整歲月,最後只換來2萬元的心碎。 本勞與移工合組工會 運作上有哪些困難?鄰近公司圍牆的黃色建築是大同染整公司的移工宿舍。在廠內,無論是工作或日常生活,台籍勞工與移工往往交集不多,工作領域裡也常常會有競爭排擠。桃園市產業總工會(下簡稱桃產總)祕書彭宏達認為,移工來台工作的心態,就是好好加班、好好賺錢。趕快把錢匯回去、趕快完成工作,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至於加入工會這件事情,他們也會擔心被主管盯上。即使存在種種困難,在資方資遣動作及關廠風聲中,為了捍衛權益,大同染整內部3個國家的勞工在今年7月合作成立工會,也召開會員大會。然而,語言卻是工會運作最大的障礙。桃產總祕書彭宏達觀察,有幾次見面跟碰面,但是把翻譯人力抽離現場的時候,不同國籍的勞工就會有語言的壁壘、完全無法溝通。他們大概是點頭,還有一些肢體表達而已。因為語言障礙,所有的討論都必須先分組收集三個國籍員工的意見,統一彙整後,再反覆討論尋求共識。 協商露曙光! 移工加入工會有望常態化?隨著各種談判協商的進行,大同染整工會也不斷動員陳情。陳情現場往往有三種語言輪替。大同染整勞資雙方經過協商,最後順利達成工會目標。在權益事項上,資方承諾依法給付的費用,包含積欠的加班費、特休未休等費用,以及移工返鄉機票及轉換雇主期間的住宿費。概算後,大同染整公司同意,除依法應提供的資遣費外,年資未滿10年的員工可獲1.5個月薪資的關廠補償金;年資10年以上的員工可獲2個月薪資的關廠補償金。同時也針對不同年資的本國籍員工及移工,分別提供1至8萬元、4至5萬元的補償金。桃產總祕書姚光祖直言,移工的問題就是勞工的問題,本勞的問題跟移工的問題往往是相通的。尤其在移工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收移工擔任會員,甚至會有會員沒有辦法過半這樣的恐懼存在。工運界觀察,產業現場有越來越多工會開始招收移工成為會員,工會夥伴是移工的場景,在未來也將越來越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