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斷捨離好難?探討囤積症的成因與影響!
家裡堆積很多雜物,不知從何開始整理?根據美國的研究,每20人就有1個人有囤積症,算起來台灣等於有超過100萬人受到囤積症影響。很多民眾會認為東西沒壞,丟了很可惜,或是留下來總有一天會用到。到底只是家裡太亂,或真的有囤積症?如何用科學量表來評量?家中雜物越來越多怎麼辦?避免復亂的關鍵是什麼? 在自己家裡與嶄新的物品久別重逢,這種驚喜你也有過嗎?張小姐住在台北市信義區的傳統公寓,隨著時間的推移,家中物品增多,雜物也開始堆積。原本想繼續擔任在宅保母,但現在全心照顧7個月的小女兒。半年前,一出月子中心,他就找了整理師,希望重整居家空間。整理師余亭儀表示,避免「復亂」的關鍵,就是以使用者的邏輯分類物品。家人衣物分別整理後貼上標籤,媽媽的烘焙工具裝入整理箱,爸爸的工程用具統一放到後陽台。 余亭儀說:「生活其實是動態的,家是共同要維持的,請我們來的是媽媽,但是如果工作、後續的維持都交給媽媽,其實媽媽很辛苦。如果(家人)願意學習的話,我們就一起來做這件事,讓整理這件事情可以大家共同分擔。」 整理師不只是整理 在過程中看見人的需求 現代人的消費模式及購物行為,常使家中的物品過多而導致凌亂。但幫助特教需求、隱性障礙家庭的非營利組織,為什麼也需要整理師呢? 希隱力健康生活協會副秘書長丁國豪說:「非營利事業是沒有太多的收入,要靠大家的捐助,所以很多民眾捐助物資,我們是非常樂意的。久了之後,資源就很豐富,但也可能會很雜亂。」 對於借重外部服務,協會同仁原本有著猶豫,但嘗試委託專業整理師後,發現物資的運用有長足的進步。整理師余亭儀說:「像他們可能很多紙箱,上面可能會需要一些標籤,所以我們在分類的時候,要考慮到他們實際上運用的狀況。」 整理師余亭儀其實是社工背景,幾次協助朋友整理房間,卻很快又覆亂。她發現社工所學,可以與整理進一步結合。長年投入社區工作的他,也帶學生走入社區中讓鄰居備感困擾的家。發現整理不只是整理,而是在過程中能具體看見人的需要。 是節儉還是囤積?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囤積症?有些人的初衷也許是節儉、不浪費,但惜物的心卻累積出過多的物品。在長輩早期物質生活不充裕的年代,物品不僅是實用性,更滿足了安全感的依附。諮商心理師黃政昌說:「囤積到最後,老年人比較多,都是獨居,所以他突然心臟病發或發生什麼狀況,救護車、消防隊員來,才意外的發現他家裡根本進不去。不是只有獨居的問題,還有伴隨囤積症的問題。」囤積症或稱儲物症,就是強迫症的相關障礙。黃政昌專長於強迫症的研究,在2005年就撰寫了華人地區第一本的強迫症專書,長期研究、累積實務經驗。2021年校閱Steketee與Frost兩位囤積症大師著作,推出中文版「囤積症的斷捨離」。身為整理師,同時也是室內設計師、作家的Phyllis,對長輩的囤積行為有切身之痛,因此想要嘗試找出問題的原因。研究之後,他終於找出媽媽堆積雜物的原因,她不是不丟東西,只是缺乏整理的能力和時間,屬於「慢性雜亂」。 Phyllis寫了第一本書叫《零雜物》,並開始研究各方面的資料,想搞清楚囤積行為是怎麼一回事,於是又寫了第二本書《囤積解密》。為了「反複製」母親的囤積傾向,身為室內設計師的Phyllis,台中的家就像樣品屋般簡潔。如何判斷到底是合理的惜物,還是病態的過度囤積呢?美國研究囤積症的權威製作了「雜物影像評估量表」,專家將廚房、臥室、客廳的雜亂程度視覺化。 黃政昌說:「他們有時候丟不掉的不是這些物,而是這些物充滿了一些滿滿的情感連結跟回憶,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認知行為(療法),你越練習丟東西,大腦會習慣,焦慮、後悔的感覺會越來越少。」認知行為治療法要由專業人員,循序漸進地協助,而且儲物行為與囤積症不能直接劃上等號,隨口說他人有囤積症或強迫症並不正確,因為兩者都是精神疾病的診斷項目。囤積症好發於55歲以上民眾,耐心陪伴,或許就有機會獲得清除雜物的勇氣和力量,找回空間的自由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