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台灣下背痛患者多,如何預防與治療?
久坐不適、下背僵硬、彎腰時不舒服、起床時下背會疼痛,這些反覆發作的疼痛是不是也曾困擾著你?健保署統計,治療下背痛的醫療支出連年成長,111年已達100億。消除下背痛,除了吃藥、復健、開刀,還有現在常見的增生療法等自費項目可以選擇。如何面對下背痛的挑戰?該如何進行治療? 下背痛人數遽增!到底要不要開刀? 過度拉伸腰背、久坐在背部沒有支撐的沙發上、拿重物時過度彎曲脊椎,這些日常動作可能引發下背痛,也讓下背痛人數遽增。早上九點不到,俗稱拉腰的腰椎牽引機上,已有多人躺著復健,電療區也坐滿患者。 不過,基層診所院長暨家醫科醫師陳柏瑞說:「傳統的復健方法可能是電療、拉腰、熱敷,其實它沒有解決姿勢跟工作的問題。」 基層診所復健科醫師李鴻斌也說:「以下背痛而言,長期是不建議做儀器治療,因為對長期的預防沒幫助,所以它的價值頂多只有在短期的急性緩解。」 有下背痛症狀的人數不少,健保醫療支出更是逐年上升,突如其來的背痛不宜輕忽,需要謹慎釐清病史。榮總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說:「脊椎的結構很複雜,骨骼結構之外,它有它的關節、椎間盤、軟骨跟周圍的神經,所以做這個治療到底有沒有效,診斷正不正確就很重要。」 下背痛到底該不該開刀呢?陳柏瑞醫師說:「開刀應該只是讓壓迫到的地方,把它緩解掉,你怎麼能期待開刀就解決這些問題呢?」 而下背痛也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的警訊,吳肇基醫師說:「開刀還是有它的適應症、侷限性在。例如說是感染、是骨折、是腫瘤,或是有一些神經壓迫的症狀、脊椎嚴重的不穩定。有些狀況下,需要靠開刀來處理,只是依然需要靠後續的復健跟訓練來強化,才可以避免狀況再復發。」 長輩也需要健身 強化肌力是重點 想要消滅日積月累的疼痛,關鍵在強化背部的肌肉、支撐脊椎、維持軀幹穩定。 健身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致力推廣重訓與體能訓練的吳肇基醫師在骨科長期接觸高齡患者,他認為長者更需要強化肌力。(圖/獨立特派員) 榮總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說:「經由肌力訓練來對抗老化,老化就牽涉到下背痛、肌肉骨骼神經系統的疼痛,甚至一些三高、代謝症候群的疾病。」他也提到,台灣人口老化嚴重,加上少子化衝擊,很多老人家沒有自己生活的能力,長照又是很大的問題。 83歲的榮貴大哥,原本得拄拐杖,跟太太一起來上體能課後,現在可以拿起12公斤的壺鈴,就連深蹲也沒有問題。(圖/獨立特派員) 體能教練Dino說:「這個班目前已經是差不多六個月的時間,以這種小班制教學的好處在於說,我可以知道每一個人的狀況,做一些個別的調整,讓他們得到適合的動作模式。」 下背痛治療需求增加 醫療場域現況如何? 強健肌力、預防無力是銀髮族健身的新趨勢,不過下背痛並非僅限年長者,在任何年紀都有可能發生。舊傷復發又加上新傷,健身教練陳銘正,曾任拳擊國手的運動專家,對緩解疼痛有深入了解。他說:「經常幫自己放鬆、鍛鍊,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願意花時間、願意相信醫生、願意相信適當的處置,花時間去做。」 醫病之間需要信任與溝通,不過現行健保制度的浮動點值,讓醫療現場充滿矛盾。基層診所復健科醫師李鴻斌說:「醫師的點值往下降,也只能跟現實低頭,要嘛就是純健保制度,想辦法多看幾個病人。」而他也觀察到,健保點值下降衍生的影響之一,是更多的自費醫療項目。 自費項目往往所費不貲,治療下背痛的「增生療法」也是自費項目之一。針對是否有機會將自費項目納入健保給付?衛福部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則說:「健保資源有限,所以我們會把資源花在對民眾比較有效益的地方。」 李鴻斌醫師說:「健保法裡面其實是有運動治療,可是實務上,治療師多做了運動治療,只能拿到75點,健保只給60元。」當健保總預算固定時,醫療院所申報的門診量越多,點值會被稀釋、醫師的收入跟著縮水。 不過,除了健保給付、自費醫療之外,每天做一點運動,也能避免可預見的疼痛。榮總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說:「下背痛可能是姿勢不良、核心肌力不足,針對這個部分去加強,不但可以減緩症狀,甚至可以預防再復發。」 鄭淑文 / 採訪報導劉建邦 / 攝影黃心亮 / 整理報導黃郁婷/編輯
專欄
30歲後肌力漸衰退!如何防止肌少症找上門?
根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長者,有7%到10%患有肌少症。肌少症除了會影響行動能力,還會提高骨質疏鬆以及骨折機率,是老年失能的殺手。過去大家都覺得長輩不適合做重訓,其實是錯誤觀念,適度的重訓可以增加肌力,減少跌倒機率。不過如何有效重訓,避免運動傷害? 40歲後肌肉量逐年減少 抗老重訓觀念漸普及 人的身體組成,包含骨骼、脂肪、肌肉和水分。根據研究,從40歲開始,人體肌肉量每10年就會減少8%;70歲以後,肌肉流失速度更快,每10年就會減少15%。 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教授林貴福說明,一般人的肌肉在22到25歲是人生的最高峰;25歲之後到30歲是持平;30歲以後,肌肉的質量、表現出來的肌力跟肌耐力都會開始衰退;70歲以後,下滑的速度就像溜滑梯一樣。 學員Murph分享,訓練了之後,對身體穩定性、核心的使用,還有對於身體肌肉的認識,都幫助很大。然後柔軟度、肌力也變好,背肌也起來了,而且因為有背肌啟動的關係,所以駝背也改善了。 現在市面上的健身房,有部分採取客製化經營模式,針對個人需求及運動目標給予適合的運動方式。除了有專屬女性的健身房,也有以中壯及銀髮族為對象所開設的抗老重訓。 肌力訓練中心執行長涂肯榮表示,中心這邊的學員,90%都是有慢性疾病的。還有手、肩膀、脊椎問題的,例如說脊椎開過刀的,至少占三分之一;肩膀有問題的也占大概四成。這些問題,學員可能治療到了一個程度,已經穩定了,所以來中心是為了要強化身體的肌肉、關節、骨骼這方面的能力。 將壺鈴由後往前擺動,結合有氧與肌力訓練,不僅可以有效燃脂,還能鍛鍊核心肌群、臀部以及腿部肌力。(圖/獨立特派員) 如何避免運動傷害上身?專業教練很重要! 肌力訓練,舉凡像是用彈力帶、漸進式的阻力訓練,或是依靠重訓來鍛鍊刺激,都同樣可以增進肌肉質量。不過要如何有效訓練、避免受傷,還需要專業的指導。 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教授林貴福解釋,平均一個禮拜至少要有兩次訓練,而這樣的阻力應該是在能力範圍內。要增加肌力,負荷可能要達到80%到85%左右;如果是要增加、改善肌耐力,阻力大概是設在60%到75%之間。這些百分比是由教練來定義,根據當事者最大的功能表現來設定。 學員沈曉慧認為,教練給一個很好的觀念,運動不能強迫自己超過能力所為,因為這樣很容易受傷。 學員柯志勇坦言,一般外面的健身房,比較有規模的,都是所謂的會員制,繳了錢以後,進去裡面隨便用,沒有人教。除非使用者很懂,要不然很危險,因為不懂得該怎麼操作及出力。 跑步、騎飛輪屬於有氧運動,有助於促進心肺耐力。而槓鈴和啞鈴則屬重量訓練,可以增強肌力與肌耐力。另外還有瑜伽的柔軟度訓練。(圖/獨立特派員) 拋開錯誤觀念 92歲長輩也能練深蹲! 今年92歲的楊阿嬤來健身房,除了練前抱式深蹲,也使用8公斤的壺鈴訓練核心與腿部肌力。過去大家普遍認為長輩不適合做重訓,其實是錯誤觀念。單純跑步、健走,根本無法完全達到訓練肌力的目的。 新北市萬里區衛生所健身教練李雨潔觀察,該地區呈現兩極的現象,一種是很衰弱的長者,另一種是漁民這樣很強壯的族群。但他們都會覺得,來運動是一件吃飽太閒的事,忙都來不及了,還要去做什麼運動。請他來健身房,他會說在家都有看影片一起做。 因此李雨潔直言,因為在家自己做,沒有人會協助確認動作。所以來健身房,教練可以很快地抓出盲點,或是協助調整,在確認動作無誤的狀態下,可以做安全的訓練。 健身重訓,不再只是年輕人的運動,想要抗老,必須得先強化肌肉、骨骼。 學員張春美坦言,當初是因為椎間盤滑脫,還有一節壓扁,又檢查出來有嚴重的骨質疏鬆。因為這段時間一直在腰痠背痛,後來慢慢做了以後發現,腰背不再痛了,體脂肪一年內也降了8%。 提升肌力、加強柔軟度及協調性,嚴防肌少症,從現在開始。運動不能光只有跑步,想要維持健康體能,有氧、重訓還要配合伸展,才能真正擁有活躍人生。 張筱瑩 / 採訪報導周明文 / 攝影 黃郁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