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馬戲表演的掌聲背後,有哪些人生滋味?
成立十多年的福爾摩沙馬戲團,一路走來歷經許多辛苦,為了馬戲團經營,團長還曾經負債,為的就是希望能和團隊站上世界舞台。從事特技表演工作很不容易,訓練過程嚴格,臺灣也有學校融合傳統與創新,培育這些特技表演的專業人才,為臺灣馬戲帶進多元發展。
當代馬戲表演者 跨領域結合展演成顯學
傳統馬戲著重動物表演,隨著動保意識抬頭,1970年代興起的新馬戲,則是完全以人為主,由擁有不同特技專長的表演者,透過高難度技巧、精湛的肢體動作演出,吸引觀眾目光。而新型態創作「當代馬戲」更嘗試以跨領域結合,共同創作詮釋屬於這個時代的馬戲。
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李宗軒說明,不管是音樂、戲劇、舞蹈、默劇、新魔術甚至是偶戲等等的項目,都會涵蓋在整個新馬戲的表演當中。而當代馬戲最大的差別,在於怎麼以傳統的技藝呼應現在。創作者對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有所感受、有所回饋,所以每個藝術家、每個導演、每個編排者都可能有自己關注的事項,他如何把馬戲的技藝應用在創作當中。
自2011年成立至今,「福爾摩沙」是臺灣第一個登上英國愛丁堡藝穗節和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的馬戲團。團長和一群好朋友,從小進入復興劇校,後來學校升格成為臺灣戲曲學院,一路讀到畢業,之後大家又聚在一起組團,為的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舞台上的主角。
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陳冠廷認為還能繼續堅持,很大的原因在於,小時候訓練很多項目,每個人有不同的專長,光一個簡單的丟三顆球,要從不會到丟三顆球,是有一段時間的。從會丟三顆球到多了一個技巧,可能都不知道會陷在那裡面多久。當決定要學這個技巧,要往這個目標走的時候,只能摸黑,但成功的時刻,會有非常大的成就感。
掌聲背後,舞台下的馬戲生活是不斷地訓練以及艱苦地付出。(圖/獨立特派員)
特技科班嚴格訓練 磨基本功也學創作素養
翻滾、倒立、疊羅漢,精湛的演出,除了靠演員經驗累積與練習,還有源自從小在學校經過嚴格訓練,一點一滴磨練出的真功夫。
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郭峻宇坦言,說實在很辛苦,從五點半起床,第一堂課就是翻滾課或者是武術課。練習的時間很枯燥乏味,又很累,在中間也有想要放棄,但還是堅持過來了。
音樂編排、肢體語言及動作銜接,不單只是技巧呈現,更包含豐富身體語彙。為了強化藝術性與創新思維,學校安排許多戲劇和舞蹈課程學習,讓臺灣特技訓練除了傳承扯鈴、轉盤等民俗技藝,更融合多元表演藝術。
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助理教授程育君表示,學校訓練學生,將他的所學、將舞蹈、戲劇融入在課程,在每一次課程中,學生就已經開始學習怎麼樣去編創。
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廖恩沛分享,開始學習之後,發現自己在表演這塊還滿有個人魅力,但現在更有興趣的,還有創作。因為創作者如何引導一名表演者,並且將這段表演放上台,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從雜技四功、身體的訓練、到操作技法,為國內培育特技表演藝術人才。(圖/獨立特派員)
藝術工作相對不穩定 表演者為何堅持?
不斷引導學生創作,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即使表演藝術工作相對不穩定,但仍懷抱夢想、努力追尋。
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梁微明坦言,很多從事表演藝術的人,就是因為熱愛,所以一直走下去。就是因為熱愛,一直把這些東西推著往前走,所以觀眾才會看到一個漂亮的東西呈現在舞台上,可是在這漂亮的背後,有非常多的不容易。
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講師陳儒文認為,表演者要有宏觀的思想、熱忱、以及持之以恆,因為這條道路本來就是孤獨的。
民俗雜技過去著重於技巧,隨著教學創新以及馬戲表演者的努力,臺灣特技逐步轉型。融合東方雜技傳統與西方馬戲文化,除了不斷創造觀眾視覺震撼,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