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司法人權
主題
【卓越大賞】數位時代,言論自由嗎?
過去,我們總擔心媒體報導不公正,影響民眾的判斷;網路時代,看似多元,但社群平台也成為另類的媒體總編輯,掌握資訊通路,成為影響民眾認知的關鍵角色。 根據統計,台灣人最普遍使用的社群網站,前三名依序為臉書、Instagram、Twitter。臉書身為台灣最多人使用的社群媒體,每個月擁有1900萬的活躍用戶數。 不過,臉書是一個深受「同溫層」現象侷限的園地。許多人的關心事件或角度多半來特定社群或自媒體塑造的印象和立場。例如最近大家都很關心的疫情、疫苗,在自己看得到的動態上,很可能只會有類似的觀點。 數位時代,人人都有發言權,但是言論自由,真的受到保障嗎?當今的年輕世代,如何看待數位世界的言論自由、又是如何看待各社群平台的演算法、突破同溫層呢?
人物故事
主題
自由的滋味 彭明敏
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日前過世,享耆壽98歲。彭明敏畢生不遺餘力追求台灣獨立,1964年,在台灣大學任教的彭明敏,和兩名學生謝聰敏、魏廷朝擬出「台灣自救運動宣言」,這份宣言改變了他的一生,也迫使他當年不但被判刑,更在海外流亡23年之久。 1992年回台灣後,彭明敏在1996年和謝長廷搭檔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並以「和平尊嚴 台灣總統」作為號召,雖然沒有當選,但他一生致力讓台灣在國際上可以有自己的名字,影響台灣深遠,是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獨立運動領袖之一。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