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竹竹苗拋合併議題,台灣是否需要第七都?【獨立特派員】
台灣需要第七個直轄市嗎?日前新竹縣長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的議題,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不反對,苗栗縣長徐耀昌則主動表態應把苗栗一起併入。隨著台灣社會結構的改變,在國土規劃上需要中央和地方雙向整合的仔細考量,這樣不論直轄市或一般縣市的民眾,才能在有限資源下安居樂業的生活。 日前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的訴求,掀起社會話題。林智堅表示,整個大新竹本來就是一個共同生活圈,不論是就歷史脈絡、地理位置、交通環境與醫療資源來看,人民的生活都是緊密相連。 林智堅一番話說的堅定,原因是他所提出的縣市合併訴求,立基點正是橫跨新竹縣市屹立41年的新竹科學園區,它的年產值相當於全台生產毛額的14%,讓新竹縣市的創稅能力,成為台灣的前段班。「新竹縣市一年創稅1920億,為全國排名第五名。」林智堅說,以目前資料來看,有兩個直轄市的創稅能力還不如大新竹。 但目前新竹縣市分得的中央統籌配款,都分別只佔全台的2%,和兩地創稅成果不成比例的情形,縣市政府和地方民意代表皆有共識。因此林智堅提出竹竹併的第一時間,新竹縣長楊文科便表態支持。 林智堅提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訴求。(圖/獨立特派員) 大新竹合併,是刻不容緩還是操之過急? 從優點來看,新成立直轄市可獲得更多財源、共務員名額職等增加、鄉市鎮改為區、優化地方民意代表。但何時才是適合的合併時機?新竹市長林智堅指出,新竹半導體業的從業人員,光是2021年就增加了6000位,因此半導體產業擴廠的資源取得,和衍生的交通與制度相關需求應盡速解決,才能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更具競爭力。 林智堅以為產業發聲為由,提倡竹竹併的時間越快越好。只是民意代表質疑,在高喊刻不容緩的同時,卻缺乏效益評估和執行計畫。新竹市議員蔡慧婷告訴《獨立特派員》,包含市府未來要設置於何處、舊城區發展是否可能因為合併更加沒落、交通問題是否真的能得到改善等,許多問題都尚未得出定論,且新竹縣市原本就不斷地在發展半導體產業,林智堅沒有具體指出可以帶來哪些直接效益。 林智堅指出,大新竹合併能有效幫助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圖/獨立特派員) 未達法定升格標準,新竹合併疑慮尚多 相較於林智堅的刻不容緩,新竹縣長楊文科的立場是合併不宜倉促,等到2026年各方充分溝通取得共識後,才是適合合併的時機。事實上眼前除了合併的時間點成關鍵爭議,還有不少疑慮存在。 現行的地方制度法規定,人口聚居達125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但2021年11月底的資料顯示,新竹縣市人口加總僅約102萬人,未達法定升格直轄市的125萬人標準。 對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提出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將「且」改成「或」即可位人口數限制解套,但這樣的作法被質疑是因人設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呂育誠認為,地方制度法的修法不過是基本門檻,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大新竹未來發展的認知與期望為何,相關的訴求會遠比執著在人口數上的改變更能獲得民眾支持。 新竹縣市雖產值高昂,但人口總和卻不及法定升格標準。(圖/獨立特派員) 檢視過往升格案例,城鄉差距問題備受關心 部分民眾則擔心升格直轄市後,鄉市鎮將被統一併為區,鄉市鎮民代表將會消失,區長也由市府指派,地方上的基層民意可能因此埋沒。而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呂育誠則是提出不同看法,表示減少管道並不等於完全失去表達意見或是參與機會,因此地方聲音並不會因為少了一個選舉就無法發聲。 此外,也有民眾擔心合併後會產生城鄉差距過大的問題。以台南市為例,升格直轄市11年來原台南市區增加7000多人,而原台南縣則減少了5000多人,原為台南縣重鎮的新營、鹽水與柳營區人口更是逐步銳減,也驗證了人口更往都會區集中的現象,資源也可能因此更不平均。 對此新竹市長林智堅持相反意見,認為大新竹合併升格只會讓城鄉差距縮小,現在新竹縣市加起來預算僅有550億,合併之後預算規模將可以突破1000億,只要有了更多的資源就有辦法照顧更多的區域。 民眾擔憂縣市合併反而導致區域發展不均。(圖/獨立特派員) 避免成為都市邊陲,苗栗縣提共同合併 一旦新竹縣市合併,不少人也擔心磁吸效應會發生在大新竹與苗栗之間。苗栗縣議員曾玟學解釋,一旦合併之後苗栗將成為台北到台中間唯一的非直轄市,不論是在行政資源或是資金分配上面都會出現很大落差。 新竹縣市與苗栗縣三地合併升格直轄市,是苗栗縣長徐耀昌的主張。只是即便苗栗縣與新竹縣市合併,若未來發展重心多著重在新竹縣市,苗栗也可能面臨另一個危機。 「苗栗會不會成為新的第七都裡面的邊陲,是從過去六都升級中所發現很可能會發生的狀況。」曾文學補充,未來如果走向竹竹苗合併,除了交通、教育跟產業的資源要能在各區合理配置外,苗栗也必須設置行政中心,才能縮小城鄉差距。 苗栗縣長徐耀昌主動表態希望將苗栗縣一同合併升格。(圖/獨立特派員) 合併並非唯一解答,升格必要性仍需思索 不論是竹竹併或是竹竹苗併升格直轄市,都意味著台灣可能誕生第七都。而和鄰近的中國相比,幅員廣大的中國僅有四都,那麼地狹人稠的台灣真的設越多直轄市越好嗎?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呂育誠指出,其實除了合併升格,解決區域發展問題其實還有許多選擇,如公共事務的同步化、交通運輸的區域化、以及垃圾資源的合作與整合,都是可以嘗試的方向。 內政部資料顯示,台灣目前有七成人口集中在六都,有人口過度集中在城市的現象。或許竹竹或竹竹苗合併升格,能讓地方取得比現在更多的資源,但人口和資源大量集中在直轄市,對台灣整體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來說,真的比較有利嗎? 合併升格,是否是區域發展魚躍龍門唯一的萬靈丹,還有待辯證。而政府在規劃合併升格政策的同時,也應同等重視資源集中直轄市導致其他縣市相對弱勢的效應。都市發展和降低城鄉差距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或許這個老問題需要新思維。 (※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