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土地環境
主題
從老虎計畫開始
最近幾個月,民眾應該常常從手機上的APP,收到地震警報,地震多數來自花東,甚至7月14日,花蓮一天就多達40震。國人也在擔心,是不是大地震的前兆,但是一天40起地震,已經是最高紀錄了嗎?答案恐怕不是。 今年4月18日,花蓮壽豐發生規模6.2的地震,讓大家虛驚一場。壽豐地震第二天,獨立特派員團隊跟著中央大學來到花蓮,記錄他們如何在木瓜溪與壽豐溪之間,擺了66部的地震觀測儀器,持續追蹤壽豐地震的餘震。 66部地震儀器,觀測22天,能追蹤到多少資料和地震呢?其實過去五年來,已經有地震學者,在全台灣布設過1100個臨時地震站,這個計畫的起點是從九二一地震後,台美合作的老虎計畫開始。 目前這1100個臨時地震觀測站,有超過五百部的地震儀器,就擺在東部,長期對東部,進行密集地震站的布設,與資料的收集。每一個地震站,就像一部接收器,收集到的資料就像X光片,除了可以了解地底下的地體構造,也能解釋東部地震帶分布的成因。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