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政治經濟
主題
五倍券振興效「億」
走過疫情陰霾,台灣再次進入振興時代。行政院投入超過1200億,發行振興券,每個人可以拿到五千元,另外還有經濟部、交通部等八大部會發行的加碼券,政府一共投入高達1273億,號稱要創造兩千億的商機。 發行的第一週正好遇上雙十連假,各地商圈、旅遊景點都湧入消費人潮。不過我們檢視去年三倍券的成效,事實上並不如政府宣稱的創造出一千億的效果,今年要達成兩千億的目標恐怕並不容易。
政治經濟
主題
振興券的是非題
振興三倍券自從發放以來,就引發不少話題。其中最讓人意外的,是原本政府預估,將會有六成以上的民眾,選擇以數位綁定的方式領取振興券,因此振興三倍券某個程度上擔負推動數位金融的角色。 不過到8月底為止,統計下來,竟然有高達超過8成的民眾,都選擇申購紙本振興券,也就是數位綁定的總人數沒有超過2成,這樣的數字,跌破不少人的眼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振興券使用的限制,又是否合理?參考國外案例,他們又是怎麼做?
政治經濟
主題
振興幾倍券
自從武漢肺炎重創全球的經濟,台灣也無法倖免,在疫情嚴峻的上半年,大家出門意願減少,造成消費市場的萎縮。在六月疫情緩和解封之後,七月中,政府開始發放振興三倍券,預估要創造一千億元的消費效益,挽救經濟。但政府的這個美意,將會造成民眾的哪些疑慮?預估的經濟效益,真的能夠達標嗎?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