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關於我們
醫療公衛
主題
台灣抗疫160天
從去年12月31日,疾管署針對武漢回台班機登機檢疫開始,台灣歷經160天的抗疫過程。同時深入幾個關鍵時刻,例如1月21日台灣有第一個確診病例,2月3日開始實施的口罩實名制,3月份湧現的歐美返台潮所帶來的防疫壓力,4月13日零確診後的挑戰,一直到6月7日全台解封後的防疫新生活。 因為有過去SARS的經驗、加上資源整合、資訊透明、善用資訊科技,最重要還有民眾的配合,台灣打了一場國際稱許的抗疫戰爭。但在整個過程中,也因為一開始對疾病症狀難以掌控、居家檢疫無法落實,出現好幾次社區感染的危機,全台有10個本土個案找不到感染源。 獨立特派員團隊帶大家看台灣是如何度過一次又一次的感染危機。我們的記者也採訪了幾個確診個案的親身經驗,看看這場世紀疫情對他們的人生造成什麼樣的改變。而面對未知何時反撲的疫情,台灣對於研發疫苗及快篩試劑,又做了哪些準備?
政治經濟
主題
疫情下的自由
為了防疫,您願意付出多少個人隱私及自由?在防疫優先的大架構下,個人自由的限縮似乎是不得不的作為,但是做為民主國家,明確的法源才是防疫措施的最佳後盾。 為了防疫所進行的手機門號電子監控、限制醫護人員出國,甚至在武漢的台灣人無法回台,身分遭到註記,這些防疫措施,是否有明確的法源依據,甚至侵害人民權利,在過程中引發不少疑慮。 經過防疫的緊急時刻,正是檢視台灣的民主法治基礎的最佳時機。17年前我們經過SARS的教訓之後,在這波疫情中,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武漢肺炎之後,相關的法治基礎,是不是也能更上一層樓?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