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司法人權
主題
民主印記-香港的下一步
台灣剛經歷總統及立委大選的洗禮,這次來台採訪、觀選的國際媒體不只空前,更有不少來自香港的媒體及香港人,都親臨現場見證台灣民主的可貴。 反送中改變了許多香港人的生命及生活, 我們要關心幾位在台港人的現況,他們是反送中運動期間,站在最前線的勇武派,來台灣已經好幾個月,希望暫時留在台灣繼續完成學業,一方面申請學校,一方面繼續為香港向國際發聲,並協助後續來台的香港人進行安置。也有人希望可以取得居留權,開始在台灣工作,等待回香港的那一天。 不管他們的現況如何,對香港示威者充滿虧欠,想回去香港的心情沒有斷過。這幾個月來,他們在台灣怎麼度過?怎麼跟香港做情感的連結?
司法人權
主題
Be Water
香港反送中發展至今,雖然港府屢次對反送中人士提出的遊行申請發出反對通知書,不過抗爭依舊持續著。 我們要帶您看由香港紀錄片工作者們製作的Be Water,記錄了香港民間人權陣線原本在10月20號發起九龍區大遊行,主題是廢除惡法、獨立調查、重組警隊。這天的遊行被駁回,但仍有許多抗議民眾上街,遊行最後成了衝突,示威者在這場衝突中如何自處?
司法人權
主題
白色恐怖下的香港之路
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進行,香港網友發起的929反極權大遊行,全世界包含台灣在內有24國,65個城市響應。 而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外交委員會更在9月25日口頭表決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這項法案預期在十月進行投票,由總統川普簽字後生效。這個法案將能授權美國總統,對侵害香港人權、民主與自治的中共及港府官員施以制裁,包括凍結他們在美的資產,以及禁止入境美國等。 反送中抗爭持續到現在,香港人已經進一步發展為積極尋求外國政府的支持,因為目前香港正在面臨白色恐怖的壓迫。民眾參加遊行集會隨時都有可能被拍照,影像被監控傳到中國,甚至有些公司鼓勵員工舉報彼此對相關政治的發言,很多人現在通訊和談話都得非常小心。香港過去引以為傲,創造自由經濟環境的民主自由與獨立性正受到嚴重挑戰。
司法人權
主題
缺一不可
由香港紀錄片導演廖潔雯和曾錦山他們製作的紀錄片《缺一不可》,記錄831香港島衝突及中秋節聲援還押示威者活動。修訂逃犯條例草案引起的社會運動已持續超過一百天,在這一百天內,被捕人數過千,多人輕生,甚至有傳言指出有人失蹤。 深入衝突現場,示威者努力避免讓同伴落單。衝突過後,他們更惦記著被捕同伴,在中秋佳節到荔枝角收押所外大聲歌唱,希望讓鐵窗內的同伴知道大家仍然不離不棄。
司法人權
主題
撤回之後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撤回逃犯條例草案後,香港反送中運動是否產生任何化學變化呢? 受到英國殖民統治影響,香港人一向十分重視法治,過去即使進行抗爭也非常反對暴力。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是過去香港人集會遊行、示威抗議時所秉持的原則。 不過這次反送中運動卻使他們已經無法再信任政府,當示威民眾覺得退無可退,抗爭行動也越來越激烈。即使現在特首林鄭月娥已經宣布撤回逃犯條例草案,但每週末還是有許多抗爭衝突活動。 政治不穩定,進而影響商業環境與活力,目前已有資金逐漸撤離香港。加上不少香港人對日後香港是否還能保有獨立性失去信心,越來越多人開始思考想轉往其它地方發展。面對香港未來種種不確定因素,也令香港人內心有很大的矛盾與糾結。
政治經濟
主題
自己的香港自己救
最近的香港,很不平靜。為了反對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也就是未來可將香港嫌犯,引渡到中國受審。香港民眾走上街頭,引發警民衝突,而幾波的反送中行動,不僅人數創下紀錄,香港政府也從原來將抗議行動定調為暴動,到目前決定無限期擱置修改逃犯條例。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也發表書面道歉,承認政府工作不足。不過因為香港政府並沒有承諾撤回逃犯條例,讓社會氣氛仍舊緊張。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抗爭,香港民眾的公民意識將在政治角力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香港的民主及人權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