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司法人權
主題
區段徵收之後
近年來的區段徵收開發案,在台灣各地引起許多的爭議。早在民國98年公告的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在十年後的今天,居民已經搬入專案住宅居住。台北市政府所謂的優於其他縣市的安置條件,以及先安置後拆遷的作法,到底真實情況如何? 去年起獨立特派員持續走訪洲美社區,採訪居民在拆遷安置過程中所遭遇的各種問題,並記錄到現在的安置階段。現在洲美的老房子大部分門窗都已經被拆下淨空,準備進行整個房子的拆除作業,走在人事已非的巷弄,許多居民的心情更是五味雜陳。 究竟一個區段徵收案,有多少民眾可以獲得永久安置?為了安置拆遷戶而興建的專案住宅,最後卻部分挪為社會住宅使用,這對被迫離開洲美的居民來說,情何以堪?
政治經濟
主題
老農的好宅夢
開發科技園區,就必須大量徵收老農民的地。 農民夢想田地變建地一夕致富,但到底受益的是誰? 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開發案中,政府利用「區段徵收」得到人民的土地,這群被迫搬家的老農民,有沒有得到應有的權利?政府承諾蓋市民住宅,強調農民有居住優先權,但卻得自己出錢購買單一規格的住宅,合理嗎?夢想著農地換建地的老農民們,這筆交易到底划不划算?
土地環境
主題
消失的台北綠腎
台北除了202兵工廠的綠肺外?還有顆綠腎? 不過這顆綠腎卻要被科技園區和超級隄防取代了?這是怎麼回事? 在台北市士林承德路六段一帶,最近圍上一大片綠色布條,公告台北將出現第三座科技園區—北投士林科技園區。這塊屬於大關渡平原的土地,過去因為地勢低漥經常淹水而限制開發,但也因為它的地理位置,被稱為台北市的「綠腎」,讓流經基隆河的水,從此排出。科技園區的建設,究竟會對當地的水文生態和都市排水,造成什麼影響?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