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獨立居護所扎根社區,服務民眾在家安養善終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在社區安養是許多病患以及長者的期盼,不過卻有將近八成在醫院度過最後的階段。為了將安養及善終的重心由醫院轉移至居家,健保共擬會議在今年通過在宅住院的試辦計畫,預計在七月開始試辦。在這個計畫中,扎根社區的獨立型居家護理所也能小兵立大功。 提供專業護理照顧 居服員、居家護理師大不同 在長照體系中的居家照顧服務員,是較被熟悉的到宅照顧人員,從身體清潔到日常生活,都是照顧服務範圍。不過,同樣是到宅照顧,居服員與「居家護理師」提供的卻是兩種不同的服務。 一邊進行傷口處置,還不能忘記做各種詳細紀錄,居家護理師提供的是到宅專業護理照顧。(圖/獨立特派員) 居家護理所其實是健保業務,護理師在抵達案家後,要先掌握個案狀況,插上健保卡,除了讀取健保資料之外,也是執行醫療業務的證明。居家護理師陳俐雅表示,健保的居家護理包含了傷口照護、衛教指導,以及鼻胃管、尿管、氣切管等管路照護,同時也提供急重症的個案安寧療護。 除了提供各種專業的護理照顧,也肩負了醫療、長照等各種照顧資源的中繼聯繫任務。不需要到醫院就能得到專業的護理照顧,除了有助於降低個案再入院機率,也讓個案可以持續穩定在家安養。 早期發現個案狀況,同時提供相關護理照顧,必要時會引進醫療資源介入,這是居家護理師的核心工作,也是在宅醫療以及在宅住院領域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這樣的專業護理協助,無形中也給了家屬一分心理上的支持。 獨立型居家護理所 護理師自行創業當老闆! 在個案家中,居家護理師必須協助完成各種護理照顧,同時執行醫囑。目前全台灣約有2700位居家護理師,他們分別在醫院附設型居家護理所、衛生所附設型居家護理所,以及獨立型態居家護理所工作。而這三種居家護理所中,又以獨立型態居家護理所最為特殊。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說:「要專業的人員,依循《護理人員法》才可以執業,希望護理師也可以自己出來當老闆。」陳俐雅就是自己出來開業的居家護理師,而他所開設的居家護理所,並不附設在醫院或是衛生所之下,也就是獨立型態居家護理所。 除了健康狀況,陳俐雅也熟知個案的生活細節,與個案關係更緊密,是獨立型居家護理所最大的營運特色。他說:「時間上會更彈性,也可以因應病人的狀況去調整時間,甚至會照顧到整個家庭。如果晚上需要夜間出勤,都是可以去協助的。」 開設居家護理所不需要診療空間,有一個辦公室就可以;也不用購置精密或龐大的醫療儀器,只需要添購需要的醫療衛材。(圖/獨立特派員) 雖然居家護理所開設門檻不高,臨床護理工作年資七年以上,或是護理師資格登記執業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年資四年以上,就能以負責人的名義申請開業,然而拿到開業執照後,才是營運挑戰的開始。 打開健保給付表,在宅居家照護費用分為4類,最高是2055元,另外的掛號費、訪視費等額外項目,每家居家護理所並不相同。(圖/獨立特派員) 雖然設置在社區內,但從出發到完成服務的時間,大約要耗費半天。除了服務健保個案,不符合健保收案條件的民眾,也可以透過自費成為居家護理師的服務個案。不過居家護理師的案源還是以健保業務為主,有沒有足夠的案量就攸關獨立居護所的經營存續。 經營居家護理所不容易!衛星合作模式彼此支援 2020年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訂定了《居家護理指導與諮詢照護操作指引》,詳列了各種居家護理需要處理的個案問題,作為居家護理工作的照護參考。 扎根在社區內的獨立型居家護理所,被期盼能成為社區裡的醫療種子部隊,不過居家護理師要獨立開業其實有難度。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表示,經營獨立型居家護理所有三大必備技能,第一個是足夠的臨床的知識及能力,去面對社區裡度失能的個案;第二個則是社區聯繫,要清楚知道社區的資源;第三個則是經營管理,成本分析、《勞基法》、《護理人員法》等都必須要知道,也要知道《健保法》中哪些申報是合理的。 居家護理師陳俐雅也說:「我們是全責主責制,所以當初才會成立一個衛星合作模式。在下班時間,我個案出了狀況,有其他的居護所可以互相合作。」這樣的衛星合作模式,護理師之間彼此討論交流、給予力量,聚集的不僅是獨立經營居家護理所的夥伴,更是社區裡協助實現在宅安養的衛星護理站。 黃郁婷/編輯
專欄
護理人員爆離職潮,職場環境如何改善?
走過最艱困的三年疫情,解封之後,護理人員卻選擇出走?行政院將研議三班護病比入法,並預計明年提供400到1000元的夜班獎勵金,但這樣的政策是否奏效,仍不得而知。台灣的醫療現場,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讓資深的人選擇離開,新人也留不住?在少子化的浪潮下,如何留住並找回護理師? 走過艱困疫情 台灣護理師為何選擇出走? 今年上半年,有超過1700位護理人員離職,導致部分醫院關床應對。加護病房護理師婷婷說:「大家(護理人員)可能現在去醫美診所或是其他比較輕鬆的單位上班,因為壓力不會這麼大,報酬也沒有差到哪裡去。」 人員流失,加上病人回流,導致工作負荷越來越大,成了壓垮護理人員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行業存在已久的問題,終於在解封之後,爆發開來。 根據衛福部資料,前五年,護理人員離職率都超過10%,空缺率也在去年來到高點。(圖/獨立特派員) 護理人員人力不足 台灣醫療環境面臨什麼問題? 離職護理師小貝說:「我去的時候有22個人,然後一直到後來,真的受不了想離職的時候,已經剩下12個人了。我們一開始(白班)只要顧6個病人,後來變成要顧8到10個。」 根據衛福部規定,不同層級的醫院有不同的全日護病比。白班如果要照顧十位病人,小夜、大夜班照顧的人數會更多。(圖/獨立特派員) 過去十年,領有證照的人數增加將近八萬人,執業率卻不增反減,跌落至六成以下。護理人員的工時過長、休假不足以及薪資問題,讓這個環境越來越留不住人,甚至在疫情期間,護理人員冒著染疫的風險,在第一線承擔照顧病患的壓力,也未必獲得合理的對待。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也提到,這3年來台灣有29所收護理科系的學校,註冊率從過去的92%以上,降到去年只有8成左右。人力不只補不進來,新人待不住,甚至不願意投入這個行業。 加護病房護理師Shawn說:「我們一個班是十個人,如果有三到五個人,今天臨時請了事假、病假,是沒有機制去填補這個空缺的。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不只是同仁的壓力很大、工作負荷大,現場的病人也非常危險。」 人力制度存在缺陷,一旦有人離職,直接擠壓現有人力,形成惡性循環。不僅如此,人力不足也增加了醫療風險。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羅運生表示,各醫院的護理部在運用人力上面,可能都會把較多人的單位,以「跨科訓練」之名,移到比較少人的單位去支援。 「跨科訓練」在某些醫院已經成了經常性的現象,像加護病房這樣的單位,一個班甚至可以高達二分之一的支援人力。(圖/獨立特派員) 加護病房護理師張瀞文說:「他(支援護理師)會害怕,但是我們更害怕,因為很多儀器設備他都不會使用。那這個病人,在他手上是很危險的。」人力不足的結構問題,一旦出事,這些責任恐怕將落在基層護理人員身上。 停止惡性循環 如何留住護理人員? 國衛院推估,明年護理人員缺口將超過1.5萬人,如何留住並找回護理師,已經是當務之急。而日本為了留住護理人員,政府每月發放1萬2千日幣加上其他配套措施。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坦言,當台灣政府做了這些措施以後,醫療機構也能夠相對應來支持、調整薪資的結構,才能共同挽回護理人員的心。 更重要的是,「護病比」也急需改善。護理師工會理事長林伶芳說:「政府能夠加速推動三班護病比入法,逐步建構友善護理環境,才能夠讓更多基層護理人員願意留在職場上。」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也提到,如此一來,一定是比全日班要來得更嚴格,人力必定要更充足,如果人力不足,連三班護病比都填不滿的時候,如何讓三班護病比入法能夠落實? 除此之外,科技和輔助人力的加入也很重要。護理人員最繁重的工作之一,就是每天的護理紀錄,經常要占用下班時間。而現在有了科技的輔助,病人檢查資料、傳送,這些固定工作,不再需要耗費人力,病人出院後,系統也會自動呼叫人員,等到清潔完畢,一鍵傳送,一切都在物聯網上作業。 病人基本資料、每日護理紀錄方式的改變,大幅減輕護理師的負擔。(圖/獨立特派員) 同時,正在試辦中的住院共聘看護,可以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但是同樣也面臨人力不足的情況,能發揮多少效果還有待觀察。而完善的工作環境、減少不必要的住院,也都是必須改善的醫療現場。 大環境不佳,讓台灣護理人員的服務年資,遠低於日本、美國的15和20年。當各國護理人員紛紛走上街頭罷工時,台灣卻只能消極地選擇離職。在少子化的大前提下,從政策到醫療機構,必須祭出各項改善措施。如果護理人員持續出走,最後將是全民皆輸的局面。 (※婁雅君 劉建邦/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