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體育
主題
原鄉孩子體壇夢
今年的東京奧運台灣創下佳績,這次68位選手中,有13位是原住民,占了參賽總人數20%,尤其郭婞淳及楊勇緯,分別獲得金牌及銀牌的佳績,讓台灣人振奮。 原民選手是台灣體壇重要的養分,體育署在2012年時推出「培育優秀原住民族學校運動人才執行計畫」,執行9年後,成果如何?又有哪些進步的空間呢?
體育
主題
舉起金牌路
第29屆世界大學運動會8月中即將在北台灣舉行,國內許多具有潛力的新生代舉重選手,也將在這裡見真章。台灣的舉重,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蔡溫義拿到第一面銅牌,佔有一席之地後,開始有更多的女性選手投入舉重世界,並在國際比賽上展露光芒。 在舉重界有超人之稱的陳葦綾,他身高只有150公分,體重不到50公斤。國中時期由田徑轉進舉重,靠著苦練、愈挫愈勇及永不放棄的信念,在舉重世界舉起一片天。今年3月,國際舉重總會傳來好消息,2008年北京奧運48公斤級的舉重金、銀牌得主,藥檢呈陽性反應,將由銅牌得主陳葦綾遞補金牌。 對於這個遲來八年的北京奧運金牌肯定,陳葦綾一如以往的低調,以平常心看待。他除了持續自我訓練,還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培訓學生及年輕選手,甚至走入原鄉。過去因為自己土法煉鋼,多次受傷,膝蓋還開過幾次刀。如今他要把從舉重學到的功夫跟體悟到的心得,用來幫助學生避免重蹈覆轍,希望年輕選手的運動生命可以長長久久。
體育
主題
前進奧運 攀越心牆
前進倫敦奧運,楊淑君揮別黑襪事件,從挫敗中再起, 跨過自己的高牆中,華台北誰奪標? 短短幾分鐘的比賽要鬥力也要鬥智,奪標得拼氣勢與姿勢,他們都是從小一路踢上來,苦練有成。這些肩負國人厚望的選手,求勝要走過哪些有形無形的障礙?怎樣跨越自己築起的高牆,挑戰下一面獎牌呢。跆拳國手們的粉絲團都在網路上串連,為他們加油,我們也期待中華隊有更好的成績。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