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霹靂舞登上奧運殿堂,台灣Bboy陳柏均幕後操刀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 邱惠恩  / 整理報導 霹靂舞(Breaking)首次登上奧運殿堂。籌辦2024巴黎奧運霹靂舞賽事的主席是台灣人、B Boy陳柏均。從混堂口的歹囝仔,到成為奧運霹靂舞賽事的總舵手,陳柏均將霹靂舞視為不斷突破(break)未知人生的解藥。初識霹靂舞 一手操辦巴黎奧運霹靂舞的賽事主席陳柏均,來自台灣。奧運結束,卸下重擔,終於在9月能接受媒體採訪。 採訪當日安排的第一個拍攝行程是陳柏均平日的訓練菜單之一:象山跑山。沒錯,不是「爬」山,是「跑」山!從永春捷運站開始一路慢跑,穿越騎樓、馬路、學校、廟宇,中途兩度停下來打太極跟練武術,跑到六巨石瞭望101大樓後跑下山,喝一碗愛玉冰暢快一下,再一路跑回家。 「不管是舞蹈的舞,還是武術的武,其實一輩子一直在做就是不斷的訓練。」陳柏均目前是舞團老闆、WDSF世界舞蹈總會霹靂舞項目全球負責人,同時也是人夫與人父,再怎麼因為這些身分忙碌,他總不忘記舞者的身分,自律地管理身體,日復一日,「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喜歡這些,那我每天做這些練習是很理所當然的」。 陳柏均與霹靂舞的第一次接觸在11歲,「我爸那時買了L.A. Boyz的錄音帶給我,他希望我學英文。」但反而是嘻哈文化、服飾穿搭與霹靂舞走進陳柏均的生命。 90年代的台灣剛解嚴沒多久,學校鮮少有街舞社團跟民間舞蹈教室,「那時候跳舞就是標新立異、就是壞小孩,會被學校老師跟父母罵,覺得你難道要去當舞男舞女嗎?」但陳柏均還是自己看錄影帶練舞。 陳柏均國中時期曾被年長的大哥哥欺負,嚥不下這口氣的他,跟朋友在MTV看完古惑仔電影後,直接結拜,自己當老大,「我國中是帶頭的(台語),很壞,跳八家將、混堂口,」這段時期他不再跳舞,考過全校前三、也當過全校最後一名的他,直到國三升學時,為了想跟當時的女友、現在的太太進同所高中而開始唸書,最終計畫失敗,但卻再度開啟跳舞契機。 陳柏均進入和平高中熱舞社後,跟著同儕揮汗練舞、準備社團成果發表,有了歸屬感,也沒時間再去街頭混,正式告別放蕩不羈的歲月。為了繼續跳舞,陳柏均高中與朋友創舞團,大學正式成立舞蹈工作室。 喜愛李小龍的陳柏均,工作室擺放李小龍的畫、雙節棍、木人樁、健身器材,2014年還學習太極。他的霹靂舞風格因此混合了格鬥武術和有動有靜的太極,「霹靂舞是很剛強的,動作很有爆發力、很硬;可是我練了太極之後發現我身體會有以柔克剛的感覺,這些方式讓我的舞蹈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獨樹一格的霹靂舞風格讓陳柏均奪下2016年BIS世界總決賽冠軍,常年到世界各地的霹靂舞賽事表演跟擔任評審,也是第11屆總統文化獎青年創意獎得主。在霹靂舞圈越來越有知名度後,陳柏均被邀請擔任巴黎霹靂舞賽事主席。 籌備奧運霹靂舞 2024年巴黎奧運首次納入霹靂舞成為競賽項目。辦過大大小小國內外霹靂舞賽事的陳柏均,深知操辦賽事的艱辛,再加上自己「中華台北」的身分,奧運賽事主席一職於他而言絕對吃力不討好。 「我一開始沒有要接,但這件事還是得有人去做。」最終,陳柏均因著一份對霹靂舞的熱情與責任,2022年接下巴黎奧運霹靂舞賽事主席一職,「已經跳舞跳了30年,大家都叫我老師,那老師不應該有點責任嗎?不應該有點社會責任?對世界不應該有點責任嗎?」呼應了他最喜愛的英雄人物蜘蛛人的座右銘: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籌備一項新興的奧運競賽項目,一切從零開始。尤其霹靂舞來自街頭孕育出的嘻哈文化,「它有很強烈的娛樂效果、藝術性很高,也很極限運動,」陳柏均表示,籌備過程時的決策原則是要符合運動家的精神,但又不能在街頭文化上「走味」。 陳柏均舉例,霹靂舞尬舞時,常見有舞者朝著對方手掌朝上,比出握住某個東西的手勢(圖3),「這個動作就是請對手吃我的生殖器官,」陳柏均解釋,此動作是強烈挑戰、甚至挑釁對手的意味。「這個我不認為是不敬,這真的是視情況而定,有些人他很敏感。」因此,此手勢一旦出現在奧運場上,就會被認定為不當行為,失去參賽資格。另外,原本規定身為奧運選手不能擔任其它文化賽事的評審,但陳柏均認為,霹靂舞在運動領域中方興未艾,此規定會斷了很多舞者的生計,「大部分的選手,他們可以拿到的收入是什麼?當評審。因為一場評審可能是新台幣一萬五到三萬不等,或者更多。你真的定了這個規定,請問你我吃什麼?所以我把它改掉。」陳柏均認為,可以先把餅做大後再嚴格規定。制定或更改規範勢必影響他人利益,作為賽事主席,有時陳柏均為了公正性也必須拒絕朋友好意,因而常招致罵名,「我為霹靂舞做事,可是會被霹靂舞人認為,我變成穿西裝、然後站著、很ego (自負)很臭屁」,「我做一場奧運其實真的是看清人生跟人性。其實也好。」回首來時路,困難重重,但就像霹靂舞的英文名字break一樣,陳柏均用舞者跟武者的身分,突破一關又一關未知的人生,「其實你問我對我來說霹靂舞是什麼?我覺得它就是一個我不斷突破人生的一個解藥。」奧運霹靂舞不走味 來自街頭文化的霹靂舞首次踏入巴黎奧運。觀看賽場設計,圓形尬舞場地,再加上背後大大的Boombox(手提式收錄音機),讓人聯想到70年代嘻哈起源地美國布朗克斯區街頭,音樂一下群起尬舞的氛圍。Boombox下方是兩位播放音樂DJ,選手跟裁判事先不知道DJ會放什麼音樂,舞者比賽當下得即興起舞。兩位MC(microphone controller)主持人掌握賽事流程,炒熱現場氣氛。滿滿的嘻哈元素,融入進奧運賽場中。甚至正式比賽前,賽事主席跟9位裁判先輪番上陣尬舞,來一場賽前裁判秀。「如果沒有judge solo(裁判跳舞),我們該怎麼去respect(尊重)這些人給我們的評價呢?因為輸跟贏的決定權交給他們嘛,所以他們必須得break、得跳舞,」台灣巴黎奧運霹靂舞參賽選手孫振認為,此次奧運「真的把一個很文化性的街舞活動發生在這個體育最高殿堂裡」。此次霹靂舞進入奧運不是沒有批評聲。部分人士認為,嘻哈文化是一種生活風格與方式,不是競技,不應該被評分。其實,奧運委員會也曾針對「霹靂舞是運動還是藝術」一題詢問B Boy跟B Girl,並製作成影片,結果各種答案都有。「我覺得霹靂舞可以是表演、可以是藝術、可以是運動,全看你把它放在什麼樣的平台上,」陳柏均表示,霹靂舞原本是次文化,但因為奧運進入普羅大眾的視野,「大家對霹靂舞的觀點完全改變,政府企業支持的資源相繼進來,媒體爭相報導,」他正面看待奧運隊霹靂舞領域的影響。鑑賞霹靂舞 奧運競賽過後,競賽影片留言區相當精采。有的人表示雖看不懂仍覺得精彩、有的則認為看不懂讓人困擾,還有質疑裁判結果有問題、評分太主觀等等。尤其澳洲B Gril RayGun的袋鼠動作引起廣大討論,被做成各種迷因成為茶餘飯後的揶揄話題,還有人認為這根本不是在跳霹靂舞。到底裁判的評分標準是什麼?我們該怎麼鑑賞霹靂舞呢?「運動裡保留了藝術性,所以客觀中會有主觀。」陳柏均解釋,霹靂舞有音樂與舞蹈美學,不是單純翻好高、轉好多圈、大地板動作好屌而已,「如果要完全客觀,叫機器人來跳舞就好。」本屆奧運霹靂舞國手教練蘇志鵬建議,可用奧運評判的五個標準來入手:舞蹈技術(Technique)、執行力(Execution)、舞蹈詞彙量(Vocabulary)、原創性(Originality)與音樂性(Musicality)。首先,以舞蹈技術來說,霹靂舞常見極限的肢體動作,例如頭轉等大地板動作。通常難度越高,現場氣氛越嗨。不過,「看起來」很厲害,不一定真的技術厲害。「因為霹靂舞沒有難度係數分數,它不像體操、跳水已經做了難度係數判斷,有3.2難度或7點多難度, 所以即使是技術難度,我覺得它還是存在大量的主觀在裡面。」第二,執行力(Execution)。舞者有沒有失誤動作,以及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連貫性」好不好。蘇志鵬解釋,執行力與技術有高度相關,「因為你要做很困難的動作,就要冒很大的失誤風險。」第三,舞蹈詞彙量(Vocabulary)。霹靂舞有四個基礎舞步:搖滾步 (Top Rock)、排腿(Footwork)、大地板(Power Moves)、定點(Freezes),所有的霹靂舞都是立基在這四個基礎舞步上做創新。「舞者的身體語彙能不能全面地使用這四個基礎舞步,所衍生出來的所有的動作,」蘇志鵬解釋。第四,原創性(Originality)。像是有沒有跳出新的動作,「我認為原創是最難追求的,但是也是這個運動中最特別的,」蘇志鵬舉例,體操發表原創動作必須經過世界體總認證,難度分數才能夠算分數。但是霹靂舞不用,因此,「發表一個沒有人做過的動作可能就會很獵奇,但這個沒有人做過的動作有沒有難度又是一件事。」舞蹈動作若能展現自身風格品味更好,「霹靂舞是很講就風格的,」孫振以滷肉飯為例,有人加筍乾、有人變成麻辣滷肉飯,「舞蹈加入你的個性、你的品味,以及動作設計上的小巧思,那都會讓動作更豐富。」第五,音樂性(Musicality)。「當你在鑒賞街舞比賽的時候,你一定都要邊聽音樂邊看,你才會知道他在跳什麼、他為何舞動。」孫振表示,如果一方技術極好卻沒跳在拍子上,對上一個技術不難,「但能夠把音樂轉換成實體畫面,基本上這個舞者會贏。」蘇志鵬解釋,一首歌的節奏、歌詞、編曲、樂器,甚至歷史脈絡要傳達什麼,都關乎舞者有沒有辦法用身體、「用所有的技術原創、執行力跟語彙力去把音樂表達出來。」最後,蘇志鵬分析,技術性跟執行力偏運動判斷,原創性跟音樂性偏藝術判斷,詞彙量則是串聯運動跟藝術的橋樑,「建議民眾可以將霹靂舞理解成帶有藝術性的運動項目。」
專欄
台灣跆拳道人才出現斷層,基層如何培養新星?【獨立特派員】
顧展瓏 鄭凱文  賴振元/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上屆東京奧運台灣有4名選手參加跆拳道項目,到今年羅嘉翎是唯一代表,跆拳道在台灣真的沒落了嗎?其實,台灣的跆拳道成績曾經非常亮眼,近年來為什麼逐漸沉寂?選手們又面臨哪些挑戰?跟著在花蓮培育基層的奧運銅牌得主曾櫟騁,看看大、小選手們追逐夢想的故事。 奧運銅牌得主曾櫟騁 落腳花蓮培育跆拳道新秀一群國高中的小選手們,正盡全力衝刺,這是他們暑假的跆拳道集訓。跑兩圈相當於跆拳道青少年組一回合的比賽時間–兩分鐘,以這樣的方式訓練心肺功能,因為教練希望他們能在兩分鐘內,體能達到極限。穿上護具,小選手們前踢、側踢、旋踢、下壓等動作精準,一點也不含糊。在場上時而悉心指導動作,時而嚴厲的教練,是曾櫟騁。他曾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拿下女子57公斤量級的銅牌,頂著奧運得獎選手的光環返台,他最後選擇落腳花蓮,擔任跆拳道基層巡迴教練。跆拳道基層巡迴教練曾櫟騁表示,自己是原住民,以前家境不太好。但一直有一個理念–未來也想要培養出像自己這樣的孩子。讓他們有一個希望,藉由運動找到不一樣的人生。 從跆拳認識世界 偏鄉運動選手踢出一片天!就讀新城國中,今年14歲的曾家樂,練習跆拳道兩年半。家樂的媽媽原本並不支持他練跆拳道,但看家樂練習得這麼拚命,還拿下花蓮縣太平洋盃全國跆拳道錦標賽的銀牌,媽媽才開始改觀。曾家樂的母親李霈雲說:「家樂跟我講說,那個弟弟有多頑皮、多頑皮,我說你以前就是這樣,你要好好帶人家。這讓我感覺他轉變很多,像小大人一樣。」跆拳道基層巡迴教練曾櫟騁坦言,其實很常看到偏鄉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也不知道未來要幹嘛。但可能因為練了跆拳道,認識了這個世界,認識了台灣。有些人是沒有辦法離開花蓮的,但因為他學了這項運動,進而打開眼界的時候,會讓他知道人生是有希望的,而不是只有這樣。 跆拳道在台灣沒落了嗎? 如何完善制度成焦點跆拳道於1960年代被引入台灣,80.90年代台灣選手曾在國際賽場上取得相當輝煌的成績。然而,隨著2000年跆拳道成為奧運正式項目後,全球各國都開始投入大量資源,使台灣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自2004年雅典奧運陳詩欣、朱木炎雙雙拿下金牌後,台灣似乎就再也沒有更突出的成績表現。上一屆的東京奧運,台灣四名選手參賽,其中羅嘉翎拿下女子57公斤級銅牌;而今年的巴黎奧運,更僅有羅嘉翎一人負傷參賽,似乎出現了嚴重的斷層隱憂。跆拳道國手潘奎恩認為,可以再增加一些打國際賽的機會。因為國際賽有很多不同的選手,出去看的話,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或是不一樣的經驗,這是在台灣可能沒有辦法遇到的。目前,台灣國家隊的資源相較以往已有顯著提升,國訓中心提供的教練薪資、選手津貼、住宿和營養服務均改善了選手的訓練條件。然而,基層資源缺乏和選手斷層問題仍待解決。前跆拳國家隊總教練暨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學系教授蘇泰源認為,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誘因來激勵基層跆拳道的發展,建立更加靈活的淘汰機制,激發選手們的競爭力。他坦言,譬如說成人組的國手們表現得不好,要有替換機制,讓現在的國手們有警惕之外,青少年端也有機會可以取代正選的國手。資源分配不均和人才培育問題仍需從基層開始解決。雖然台灣面臨許多挑戰,但仍有一群人默默耕耘,持續發掘選手潛力。他們不僅致力於提升選手的技術水準,也爭取改善資源配置,為選手提供更多支持。無論是小選手,還是大選手,都為了夢想而努力,而更良好的資源與環境,才能讓他們持續朝夢想邁進,也讓台灣跆拳道在國際賽場上保持競爭力。
專欄
從歹囝仔到奧運選手 霹靂舞的進擊之路
原本是嘻哈文化的霹靂舞(Breaking),由於超越人體極限的舞技,以及強調展現獨特的藝術特質,在誕生半個世紀後,成為2024年巴黎奧運新興項目。從街頭到奧運、從歹囝仔到舞者再到職業運動員,霹靂舞呼應自身的英文名字「突破(Break)」加諸其上的負面標籤。如同台灣第一批霹靂舞國手孫振所言:「霹靂舞者單純用跳舞贏得他人的尊重,獲得世界的掌聲」。 原本是嘻哈文化的霹靂舞,從街頭跳進2024巴黎奧運。圖/鄭袁踴提供。 巴黎奧運重要的前哨站杭州亞洲運動會(簡稱亞運)即將在9月23日展開。於倒數一個月之際,公視獨立特派員記者走進孕育霹靂舞國手的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採訪台灣第一批霹靂舞國手,四人中,其中有三人畢業於此。 孫振是目前世界排名最高的台灣霹靂舞選手。(圖/獨立特派員) (圖2,孫振是目前世界排名最高的台灣霹靂舞選手。) 國手1:孫振(Quake) 孫振是目前世界排名最高的台灣霹靂舞選手。在九二一大地震中出生的他,不僅名字裡有「振」,走跳舞林的名字也叫Quake(地震),11歲就開始跳舞的他,似乎也代表著他將以霹靂舞震驚世人。 談起自身的舞蹈風格,孫振認為自身很注重Power Move(俗稱大地板,倚賴速度且動作強度很高的肢體技巧),「比較屬於瞬間型的難度動作」。觀看孫振競賽時的表現,偶爾輕鬆地做出一些擦嘴、模仿海獺的可愛動作與表情,但下一秒又爆出高強度的地板、風車等動作,「我本身個性比較Funky,然後做很多Blow Up(爆招)的動作」。 在學習跳舞的過程,孫振認為自己是幸運的。父母希望嘗試自主學習,相當鼓勵孫振找尋自己的熱忱,並且把它做到最好。也因此孫振從小一到高三都不在體制學校內,以自學的方式投入自己喜歡的舞蹈領域。起初跟著鄰居朋友一起跳舞,最後僅剩他一人,一路堅持至今13年,甚至成為國手。 「要更精準地掌握自己的狀態,更認真看待自己每一次的訓練,」成為霹靂舞國手後的孫振坦言,過去自由跳舞,如今得自律跳舞。「怎麼讓跳舞變成一個更無意識、更自然的事情,但是又可以很有內涵,這是我這兩年成為國手時在思考的」。 楊加力耕耘霹靂舞才4年,卻用實力殺進世界舞台。(圖/獨立特派員) 國手2:楊加力 Jia Li 在霹靂舞的舞台上,很難不注意到這位身材高挑、頂著爆炸頭的陽光女孩,他是楊加力。除了出征9月杭州亞運之外,今年4月在Red Bull BC One Cypher台灣決賽舞台拿下冠軍寶座的他,也將在10月前往法國,代表台灣征戰霹靂舞世界舞台! 「我的霹靂舞主要風格是以舞感下去帶其它霹靂舞的元素,然後會走比較多自己的形狀。」楊加力表示,自己國一開始跳舞,舞齡11年。翻看楊加力的場上表現,除了霹靂舞基本肢體元素:搖滾步 (Top rock) 、排腿 (Foot work) 、定點 (Freeze)之外,他的肢體語言確實多元,呈現相當輕盈動感的律動。「我原本的學習環境就是鼓勵多去學不同的舞蹈風格,或是聽不同的音樂類型」。楊加力過去主攻Hip-Hop(嘻哈),4年前才轉戰霹靂舞。這背後也有一段趣事。 當時就讀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的他,傳了一段自己喜愛的B-Gril影片當作業,沒想到老師真正的作業是要模仿影片。楊加力大笑說:「我當時什麼招都不會耶!」老師依舊鼓勵他盡量學習揣摩。無論偶然或必然,楊加力就此走上霹靂舞之路。 儘管楊加力耕耘霹靂舞才4年,卻用實力殺進世界舞台,他揚起一貫的燦爛笑容說道:「這是我的人生,我就是想跳舞」。  劉承德接觸霹靂舞的契機來自於電視節目《模范棒棒堂》和《舞林大道》。 國手3:劉承德 Lilma 從國一開始接觸街舞的劉承德,契機來自於電視節目《模范棒棒堂》和《舞林大道》,同儕之間總是聚在一起跳舞,當時沒有老師引路,全是朋友之間互教互練,直到國三才開始找老師學舞。劉承德就這樣從學校走廊、禮堂、司令台,一路跳到成為國手。對劉承德來說,今年將代表台灣出征杭州亞運,在他的舞蹈生涯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劉承德認為自己的霹靂舞風格複雜,「大家通俗會比較知道的大地板、小地板的一些不同層次的串聯會比較多一點,像是旋轉類等動作。」觀看劉承德競賽時的表現,臉上常掛著笑容,與其一個接一個的高強度爆招動作呈現強烈的對比。 劉承德表示,自己的舞蹈風格其實是受到小時候喜歡的電視節目影響,當時節目的棒棒堂男孩們跳了頭轉、大風車等舞技,「那時候看到這個動作,覺得很酷、很帥,所以有九成的時間都在練高強度的動作」。 「我不是皮,但有點屁,」劉承德笑說自己國中時講話比較直接,也跟一些比較皮、甚至混混一起相處跟跳舞。後來靠著霹靂舞考進台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甚至2015年代表台灣出國比賽,如今備戰杭州亞運,「這就是我的工作、職業,」從屁孩蛻變成國手的劉承德說。 陳怡如著迷於霹靂舞沒有極限的肢體表演,主要風格為Back rock(背部旋轉)。 國手4:陳怡茹 Eru 「我在台上的時候、比較自在的時候,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但我覺得其實那個樣子有更多的我。」舞台下話少又安靜的陳怡茹,舞齡9年。他形容自己「有時候沒什麼存在感」,雖然迥異於比賽時而冷靜帥氣、時而可愛的模樣,但那都是他,那些平常不會表達的情緒,他可以透過霹靂舞盡情展現。 陳怡如表示,自己著迷於霹靂舞沒有極限的肢體表演,儘管練招過程曠日費時,但成就感也相對高。「我的霹靂舞風格比較多Back rock(背部旋轉),就是比較多背部在地上,然後可能做一些旋轉。」這樣的風格其實跟陳怡茹一開始的練習環境有關。在彰化長大的他,一開在高中街舞社,看到專業的街舞老師表演後,主動打電話拜師學藝,開啟陳怡茹在「路邊空地」練舞的歷程。 高中時讀升學班的陳怡茹,也很感謝班導支持他跳舞,在高三要利用社團時間考試、不能再參加社團時,陳怡茹和班導說:「我想要去街舞社,我想要有我的社團時間。」後來因家庭因素,高中肄業的陳怡茹,邊跳舞邊打工養活自己,「我一旦投入一件事情就真的很投入,就會一直堅持下去,可能比別人多練一點,或是多挖掘深一點,只要一直堅持著某個信念,它一定會發生。」 在陳怡茹的努力之下,夢想成真了。成為國手之後,他也不斷跳脫自己原本依賴的跳舞方式,去尋找新的元素,讓身體習慣新的動作,繼續探索未知。 1970年代,霹靂舞在族群幫派械鬥與爭奪地盤的過程中逐漸誕生,希望用歡樂代替暴力。 在壓抑中誕生的霹靂舞 霹靂舞是街舞的其中一種風格,起源自1970年代非洲裔、拉丁裔等多族群混雜的美國布朗克斯地區街頭,在族群幫派械鬥與爭奪地盤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了嘻哈文化四大元素,包括饒舌、DJ、塗鴉還有霹靂舞,希望用歡樂代替暴力。 這樣的文化也延續到如今的比賽氣氛,觀看每一場霹靂舞賽事,既有一決高下的緊繃,又有派對的快樂熱情。「霹靂舞的根基是嘻哈,跟Party(派對)分不開,大家用舞蹈交流,今天變成競技,我們一樣得做這件事:表達與交流,」孫振解釋。 「現場每一個觀眾都是舞者的能量來源,」中華民國體育運動舞蹈總會霹靂舞主委李奕釜舞齡23年,他認為許多舞者時常用手勢、表情與對手、評審、台下觀眾互動,「都是在找尋一個共鳴,讓舞者自身的能量變得更強大,」進而成為一個閃耀的存在。 跳霹靂舞的人通常被稱為B-Boy、B-Girl,至於英文為何稱作Breaking也值得玩味。「當我們在break的時候,其實是突破以往的束縛,」孫振指出,當時起源自拉丁裔、非洲裔等長期被主流社會壓迫的一群人,「為了訴說自己的價值,他們開始Break,」用跳舞抒發情感,也用跳舞「突破(Break)」主流框架。 體育化之後的霹靂舞如何被量化與客觀的評分是一大挑戰。 如何客觀評分霹靂舞? 霹靂舞強調展現獨特自我,體育化之後的霹靂舞如何被量化與客觀的評分,對選手、教練、評審來說,都是一大挑戰。 霹靂舞的評分規則其實不斷地調整,目前奧運五大評分項目包括(圖7)「技術(Technique)」,也就是運動表現與身體控制能力;第二是「多樣詞彙(Vocabulary)」,評量肢體語言的豐富程度;再來是 「獨創性(Originality)」,看即興創作能力;第四是「執行力(Execution)」,選手能否以最少失誤以及最清楚的方式來呈現;最後是「音樂性(Musicality)」,選手的動作能否在最短時間內貼和音樂的節奏與質感。 霹靂舞國手教練潘佑熏表示,要如何清楚的展現出獨創性動作,是較優先的訓練重點,「選手他只有一瞬間就做完(動作),其實評審當下可能完全沒有解讀到」。 要在極短的比賽過程透過跳舞把訊息傳出去,是每個選手的難題。「我可能會設定一個情境,例如在大草原,我就將身體快速延展開來移動,」楊加力認為Battle(決鬥)時「對話」非常重要,因為可以傳達訊息,「我會用動作、視線、手勢讓對方知道我在跟你對話,向你傳達一些訊息」。 「霹靂舞是一個即興的舞蹈,選手站上舞台,DJ drop the beat(DJ放音樂),我們才知道音樂是什麼,」孫振表示,比賽每一回合40秒或一分鐘,要把練好的招式瞬間貼合音樂,「取決於選手的經驗、直覺,還有對音樂的敏銳度」。 霹靂舞的評審養成也是關乎競賽是否公平的重要因素。「現在比較難的就是客觀中的主觀,主觀中的客觀,要抓一個平衡點,」李奕釜坦言,評審要懂得霹靂舞在看什麼是需要被訓練的,「畢竟霹靂舞是藝術也是運動,它並不像體操有指定動作並且量化評分那樣容易」。 然而,藝術創作與標準評分是兩個背道而馳的理念,會不會困擾選手?「難免,」孫振坦言,霹靂舞最珍貴之處在於「多元的美學品味」,因此,有時候雖不甘心輸掉比賽,「但我仍然可以在舞台感、拍子處理等地方去量化,看看哪裡做得沒有對方好,把自己做到最好,又可以符合競賽評審的強」。 霹靂舞競賽方式迥異於其它運動,比賽場次銜接緊湊,如何保持體力是運科輔助重點。圖/鄭袁踴提供。 運動科學輔助霹靂舞 「霹靂舞是新興項目,對我們運科人員是很大的挑戰。」國訓中心運科處處長吳柏翰解釋,霹靂舞競賽方式迥異於其它運動,比賽場次銜接緊湊,「跳完一首他的血乳酸有多高、心跳有多高,體能要怎麼練,這些都要研究。」 目前霹靂舞國手教練有三位,潘佑熏教練表示,有時候碰到循環賽,每場比賽休息時間可能只有十分鐘,對肌力、耐力、爆發力都是考驗。 長年跳Hip-Hop的楊加力,身體柔軟度極佳,但遇上需要肌力與爆發力來展現力與美的地板動作時,就顯得力有未逮,「我目前著重核心訓練跟爆發肌力,不然很容易發生代償動作,導致受傷,」楊加力認為,運動科學輔助提供的訓練菜單相當有幫助。 除了身體素質外,如何避免選手陷入慣性、產生麻痺感,甚至扼殺了創意,也是教練團需要持續和選手深入溝通的原因。「讓他們吸收一樣不同環境的養分,而不是都待在同一個訓練場裡面,或者有時候請其他教練來訓練,不斷學習新的東西,不要消磨掉想要跳舞的渴望,」潘佑熏解釋,有時候比賽前會禁止選手跳舞以保持飢渴感,讓選手在比賽前一刻會有「我好想上台」的渴望。 脫衣服在戶外空地放音樂練舞,一般大眾不瞭解的狀況下,會認為是不良少年在嬉鬧。 B-Boy、B-Girl不再是歹囝仔 霹靂舞要突破的不只競賽評分,還有次文化的負面標籤。 「長輩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只覺得是青少年聚眾滋事,」劉承德回想學生時期的練舞過程,少不了被貼「歹囝仔」的標籤,尤其當時一起練舞的朋友,有些人不愛念書、有些人抽菸罵髒話,「加上練舞會放音樂很吵,真的給長輩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劉承德坦言,也曾被警察驅趕過。 其實,戶外練舞是逼不得已的選擇。「早期沒有專業的舞蹈教室,只能脫衣服在戶外空地放音樂練舞,一般大眾不瞭解的狀況下,會認為是不良少年在嬉鬧,」李奕釜回想當時社會看待霹靂舞的態度,「滿負面的,會覺得是愛玩的小孩在做的事情」。 另一個霹靂舞者會遇到的質疑是「跳舞能當飯吃嗎?」楊加力與劉承德皆坦言這是面對父母的必考題。楊加力表示,父母雖然不會阻止自己跳舞,但也曾一度希望他去考軍校。劉承德的父母過去也擔心他學壞、影響身體發育。 面對養活自己的人生大事,兩人用毅力與實力回應。隨著舞藝益發成熟,劉承德開始參與大大小小的舞蹈競賽,甚至2015年代表台灣出國比賽,受到媒體報導。父母才發現跳舞也能跳出名堂,甚至劉承德靠著跳舞考上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系,「父母從開始不支持,到現在支持,也願意瞭解霹靂舞是什麼,甚至認為霹靂舞是我的職業」。 霹靂舞成為奧運項目後,確實加速風氣轉變。「因為體育化的關係,我們的舞台變得更多了,再來就是越來越多的企業或者廠商願意資助我們,」孫振樂觀看待霹靂舞進奧運後的發展,甚至認為往後可能出現更多霹靂舞夏令營、霹靂舞體育班等。 霹靂舞進入體制教育也是各界努力的重點。「跳街舞、霹靂舞的小朋友參加比賽得獎,回到學校是沒辦法加分敘獎的,」中華民國街舞運動協會秘書長楊志烽指出,目前只有針對國高中學生的中正盃甄試指定賽受到教育體育署認可,有助於升學加分,然而中正盃今年也才邁入第三年,歷史較悠久的「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簡稱全中運)」沒有街舞項目。 楊志烽表示,目前慢慢推進各項受到教育部認可的競賽,「讓跳街舞的學生能有正式的升學路徑,未來的國手也有循序漸進的培育管道」。 讓喜愛街舞、霹靂舞的人,得到應有的尊重與多元的發展,孫振認為「我們這群國手同時也都背負著這個使命。」這樣的使命也呼應霹靂舞起源,Break代表「脫下社會的束縛與眼光,用跳舞來贏得大家的尊重,」孫振說。 (邱惠恩、鄭仲宏、實習生/黃心亮 採訪報導)
專欄
發展僅半世紀的滑板 從街頭走向奧運
滑板歷史僅約50年,便登上擁有127年歷史的奧運殿堂。2020東京奧運首次列為競賽項目,得獎選手年紀平均18歲,最小年紀13歲,成就奧運史上最年輕的領獎台風景,印證「英雄出少年」。然而,台灣滑板選手想成為「英雄」,相比他國要克服的困難更多,從場地、教練、風氣、賽制、教育環境等都是關卡,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滑板常跟「不念書的壞孩子」畫上等號。 滑板是技術也是藝術,觀賞性極強。(圖/獨立特派員) 工業區裡的滑板訓練場 記者驅車前往桃園龍潭工業區,到了受訪者提供的地址後再三核對,進入寫著「Skatepark」的鐵皮屋,看到好幾座滑板坡道(ramp)跟練習者後,這才確定是一間滑板場。 這是Max爸跟友人自掏腰包合蓋的滑板場,起因是孩子要練習air(空中做招)的滑板招式,無奈台灣沒有場地,「乾脆我們自己蓋一個,還可以克服氣候因素,隨時想練就練。」Max爸說。 隱身在龍潭工業區的滑板場,裡頭有好幾位有機會爭取到2024巴黎奧運的滑板選手正在練習。(圖/獨立特派員) Max爸的兒子Max大班升小一時借表哥的滑板玩了一會兒,就這樣玩出興趣,進而正式上滑板課程。Max爸笑說,本來父子一起學,「沒想到一個月後,我連他的車尾燈都看不到,」只能當陪練員的角色。 採訪時,9歲的Max在一層樓高的滑板坡道展現了空中轉體一圈半的極限招式,令人驚豔,但做招成功前,卻歷經約20分鐘的失敗,一次又一次從一層樓高的地方摔下來,在鏡頭前展現真實的練習日常。更沒想到的是,Max說剛開始練習時其實很怕高,「有發抖,不敢跳。」記者問Max如何克服懼高?爸爸笑著代答:「那時候心裡應該是想著我要得玩具對吧!」Max在旁笑而不答。 孩子們在坡道上做出空拋、轉體、橫越等兼顧力與美的極限動作。(圖/獨立特派員) 從哪裡摔倒 從哪裡站起來 滑板場另一頭,正在練習的滑板選手是林逸凡,2023世界滑板(World Skateboarding)競賽排名公園式女子組第43名,是目前台灣最有機會爭取到2024奧運參賽資格的人選,目前小學五年級,10歲。 林逸凡原本跟著全家人一起上滑板課,父親林建男原本計畫自己可以帶著孩子學、甚至教孩子,「結果都是他在教我,」最後全家僅剩林逸凡堅持滑板夢,甚至懷抱「奧運夢」。林建男也樂於陪伴女兒走這段路,「沒有設定什麼目標,只是當孩子有他的堅持跟夢想時,身為家長,我希望在我能力範圍支持他。」 但凡任一種運動都得經歷一番身心痛苦,屬於極限運動的滑板更體現出「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來,」小學六年級就代表台灣出國比賽的陳啓紋,目前是滑板教練,他的第一堂課便是教孩子「正確跌倒姿勢」,再來才是上板、滑行、轉彎等基本功。 林建男當然心疼女兒摔得滿身傷,「媽媽更不忍心,小孩子大概也知道媽媽擔心,所以瘀青、跌倒等小傷不敢講,但會跟我說。」 Max爸倒是正面看待,認為這項運動讓孩子學習專注,「游泳不專心,頂多游不快;籃球不專心,頂多投不進球;但滑板不專心,你得用皮肉痛換,所以他會變得更專注。」 另一位陪練家長鍾語彤住海外多年,「我發現台灣的家長比較怕小孩受傷,」鍾語彤認為,運動練習來次可能僅成功一次,真正比賽也不見得成功,正因如此,可以從小磨練耐性、穩定性,「我不希望孩子成為媽寶!」 孩子們在坡道上做出空拋、轉體、橫越等兼顧力與美的極限動作,長時間練習必不可少。林逸凡每周練習四天,一天平均練5至6小時,加上小學課業。記者問:「會累嗎?」林逸凡帶著理所當然、又有點認命的口吻回答:「會啊,但是平時就是這樣。」「欸!你很好耶,才練四天5、6個小時,我要練六天。」採訪林逸凡結束後,前一位受訪選手、世界滑板競賽排名公園式男子組第106名的林柏羽馬上回應。 2020東京奧運首屆滑板競賽,得獎者年齡平均18歲,最小13歲的日本選手西矢椛(右)奪金,創下奧運史上最年輕領獎台。(圖/西矢椛IG)  滑板夢與奧運夢 這些滑板運動員雖然早在東京奧運前幾年就開始練滑板,但真正的奧運夢仍來自東奧結果。 東奧滑板分為「街式(street)」跟「公園式(Park)」兩個競賽項目,男子組與女子組總計12面獎牌,5面獎牌落入日本口袋。所有得獎者年紀平均18歲,最小的選手年紀13歲。 這讓台灣家長看到奧運曙光,「極限運動在我們以前觀念,它是被歐美人主宰的一項運動,但是東京奧運日本拿到非常好的成績,所以我會覺得說,亞洲人的身材跟體格素質其實是可以碰觸最高殿堂的時候,你覺得有機會了,就會想要去拚!」Max爸說。 過去在台灣,滑板不被視為正經八百的運動項目,又屬於街頭次文化,產生玩滑板就是壞小孩的負面刻板印象。(圖/獨立特派員) 那些在街頭的日子 滑板成為正式的奧運競技項目後,角逐奧運榮耀的大多來自俗稱學院派的選手們,為這項原本屬於街頭次文化的生活娛樂增添新的風景。 1960年末至1970年代初,美國加州盛行衝浪,有人想在陸地上模擬這項運動訓練腳感,便拿木板裝上輪子,滑板運動於焉誕生。 滑板與街舞、塗鴉、DJ等街頭元素密不可分,是一種生活方式,並衍生出時尚潮流品牌,「我們那個年代,潮流服飾本身就是滑板品牌,大家都穿得寬寬鬆鬆的,好像你穿這樣就應該玩一下滑板,其實也只是耍帥而已,」Max回憶高中時期與滑板初次接觸時的文化氛圍。近年愈來愈多滑板品牌與傳統精品推出聯名設計,甚至滑板上的塗鴉設計也是一門學問。 但也因為滑板過往不被視為正經八百的運動項目,又屬於街頭次文化,難免被當時社會風氣保守的師長認為是「𨑨迌囡仔」,意即不念書的混混才「玩」的東西。陳啓紋說:「過去認為玩滑板就是壞小孩啊,幫派、刺青、抽菸,」過往諸多刻板印象加諸其上。林建男回憶學生時期也說,鮮少見過有人溜滑板,更別說學校設立滑板社團。 近年隨著登上奧運殿堂,滑板被視為競技運動項目,「我們這些跟著教練、跟著規劃去練習的人,俗稱學院派,」林建男解釋,現在滑板的練習過程跟其它運動項目一樣嚴謹。另一方面,「有些街頭派的人,其實他們也不太能理解這是一種生活態度,為什麼要把它拿來變成競技,其實到目前為止,兩派還是有爭論。」Max爸觀察。 負面刻板印象隨時間淡化,但強調「個人風格」的街頭態度沒有消失,甚至是正式競賽的評分項目,「滑板同一個動作,做得到卻做得醜,得不到高分,」陳啓紋解釋,滑板是技術也是藝術,有人動作狂野、強調俐落與速度感,也有人動作細膩、姿態飄逸從容。 台灣滑板環境待改善。(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滑板環境待完善 觀看競技場上,選手小小年紀便扛住來自全球矚目的壓力,在競技場上展現一個又一個超越人體極限的競技之美。但是台灣選手要扛住的,不只競賽壓力,還有台灣環境。 龍潭工業區的滑板場引起台灣滑板族群回響,Max爸跟幾位滑板家長便在2021年開啟募資計劃,成功在全台13個縣市蓋了14座90公分的基礎滑板坡道(ramp),Max爸觀察:「很多小朋友在一開始平地滑行練臀跳就覺得很無聊想放棄,但是透過ramp可以盪來盪去,像盪鞦韆一樣,找到他的樂趣,比較有機會延長滑板生命。」 但是基礎設備無法滿足選手進階練招的需求。「現在練到一定程度,都要帶出國練習!」陳啓紋指出,目前為止台灣還沒有符合國際競賽規格的滑板場地,想練進階技巧都得出國找適合的場地。 Max爸只要一有時間就帶著Max到國外場地練習,「國外各式人才都有,他們做的招式困難,態度卻很從容,Max在那邊發現別人做招很自在,他會覺得這沒什麼困難,自然而然就想去挑戰,進步速度真的很快,」Max觀察,國外「不藏私分享」的氛圍濃厚,讓孩子練習過程不孤單。 小二的鍾炘睿,採訪時剛學滑板半年,他分享最喜歡的滑板選手是14歲的英日混血兒歲女子選手Sky Brown,「他每次失敗都會笑,我覺得看起來很開心。」這樣的運動態度國內較不常見。 安全且符合競賽規範的滑板場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除了避免運動員受傷外,選手進步速度也較快。 另一個待完善的滑板制度是教練,目前台灣滑板剛起步,只有C級跟B級教練,「A級必須要三年的累積經驗,才能從B級考A級,所以這個部分也需要時間的累積,」中華民國滑輪溜冰協會滑輪板委員會主委陳逸政解釋,目前台灣滑板國家代表隊出去,只有B級的教練隨隊,最快後年才有第一批A級滑板教練。 (※邱惠恩 鄭仲宏/採訪報導) 邱惠恩/編輯
專欄
運動員的第三隻眼 成奪牌秘密武器
藉體育表現來展現國家強盛的氛圍下,視「運動科學輔助」為奪牌秘密武器一點也不為過。立法院1月10日通過「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企圖藉由影像化與數據化,能即時、快速、準確地控管運動員的生理、心理、技戰術、運動力學。讓此秘密武器成為運動員跟教練的第三隻眼,讓鍍金之路走得更安全、更有方向、更有信心。 全世界的頂尖運動選手比耐力、比意志力、比技戰術,還比運動科學量能。(圖/獨立特派員) 拳后陳念琴的運科團隊 新竹市立體育館的拳擊擂台上,雙方你來我往,一方對手是被稱為「台灣拳擊女王」的陳念琴,台灣史上首位登上奧運殿堂的女性拳擊選手;另一方是成德高中的拳擊後輩們。拳后收斂起在競技場上的殺氣,僅散發出身經百戰的從容與銳利。 「柯文明教練是清大拳擊隊教練,念琴是我們學校的學生,當然要相挺!」在擂台旁的清華大學運動科技中心主任邱文信,也是陳念琴就讀運科系碩士班的老師,2019年清大投入科技資源,開發「專業拳擊標記系統」的情蒐工具,「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是這個系統的主要精神,完全是為念琴量身打造的」,邱文信說。 2020東京奧運時派上用場,這套拳擊標記系統分析項目包括前置技術(例如,身體擺動、腳步換位等)、得分技巧與方式、習慣動作、擂台位置,每個動作都數據化,赤裸呈現選手優劣勢。陳念琴認為即便身經百戰,「但對手有些技戰術沒辦法直接察覺到,透過標記系統,就很容易抓出對手破綻,之後練習就能想辦法攻破他。」 情蒐對手的過程相當工於心計,尤其部分國際賽僅允許手機或一般相機入場,甚至禁止手機,反倒是場館的監視器、賽事轉播的攝影機都是舉辦國最有力的情蒐工具。「如果你沒有情蒐別人,別人卻來情蒐你,他會把你壓制得死死的,你卻不知道為什麼,」柯文明教練指出,運科情蒐工具早已是各國頂尖選手的基本配備。 清大運科中心團隊為陳念琴量身訂做的專業拳擊標記系統。(圖/國科會精準運科2.0團隊) 除了情蒐工具外,團隊正在開發「拳擊虛擬教練」,由電腦將選手動作與正確動作相比對,再藉由AI生成指導建議,告訴選手缺失在哪,以及如何改進。邱文信指出,「畢竟教練時間有限,希望每位選手都擁有自己的虛擬拳擊教練,教練也可從後台數據瞭解選手狀況。」 圖三,開發中的「拳擊虛擬教練」,電腦辨識選手動是否正確,並由AI生成指導建議。(圖/國科會精準運科2.0團隊) 「有一天柯教練問我,有沒有辦法讓念琴從他當時比賽時候的視角去看對手,這樣更知道失分跟得分的原因,」清大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朱宏國便捲起袖子投入「拳擊元宇宙」計劃,希望將拳擊擂台所有會發生的情境複製到虛擬世界中,選手得以用第一人稱視角來練習。 但光是要將2D畫面轉為3D便是大工程,「拳擊是非常激烈的對戰,增加我們姿態辨識跟3維重建的困難度,尤其沒拍到畫面的部分如何重建,讓整個虛擬世界更逼真是技術上的挑戰」,朱宏國說。 在虛擬世界練拳有好有壞,「我們有時候只能自己想像對手打空拳,如果真的出現一個虛擬對手,不用想直接做反應,」但陳念琴也點出虛擬世界沒有拳拳到肉的碰撞,「不知道對手是輕打、重打,也不知道自己身體承受度。」 追趕美職棒運科  高速攝影機協助選手與教練找出動作問題,避免受傷,且朝正確方向來訓練。(圖/獨立特派員) 談到運動科學輔助領域,絕不能漏掉美國職棒。 前旅美選手、現為美職遊騎兵球探的張立帆分享美國運科現況:「以設備來說,遊騎兵實驗室一面牆約有10支高速攝影機,觀察關節角度、速度、變換。每項數據都有一個專業人員把關,」美國職棒擁有頂尖選手數據庫,一經比對,就可依該選手優劣勢擬定訓練菜單,「錢可以買到設備,但台灣沒有數據,也缺乏動機去做,很可惜。」 即便看不到國外運科的車尾燈,但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與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黃致豪仍認為,發展自己國家的運科輔助設備勢在必行,因為「使用國外運科設備時,收集到的數據,有的智慧財產權是廠商的,有的是廠商有權利使用,如果我們永遠都在用他國的運科器材,等於一直送數據給別人」。 黃致豪與張立帆合作,用高速攝影機分析球員動作,找出問題,擬定訓練菜單。「調整之前球速最快只有143,正式比賽大概138、140而已,」台鋼雄鷹新秀投手黃紹睿,2022年為了準備中職選秀,本身就是臺灣體大學生的他,找上黃致豪與張立帆,用一系列運科輔助,找出癥結點,約兩個月後,「第一次測試會就丟到146。」 圖五,臺灣體大、臺大、逢甲三校合作,開發骨骼關節重建系統,協助選手精準訓練。(圖/國科會精準運科2.0團隊) 柔軟度、肌力、骨骼力學等都與球場表現息息相關,為了更好控管球員身體素質,黃致豪與台大、逢甲兩校合作,預備重建骨骼關節,「包括疲勞判斷、球員動力鏈使用是否正確、肌力是否足夠等。」 圖六,未來連3級棒球場都能建置電子好球帶。(圖/國科會精準運科2.0團隊) 黃致豪走進臺灣體大棒球場,場邊有6台攝影機,畫面連接至棒球場控制室,裡頭的電腦分析「Karma Zone」,也就是判斷好球壞球的電子好球帶系統,可給評審、教練、選手、觀眾做參考。 「未來往基層扎根,」黃致豪將系統重新建構,希望用更便宜的電腦與攝影機就可算出投球進壘點,「以後3及棒球場都有能力建置電子好球帶。」 引進日本AI體操評分系統 圖七,富士通AI感測與骨骼辨識處理技術,只需幾秒鐘,即可無死角分析選手動作是否標準。(圖/獨立特派員) 為了學習國外前端技術,臺灣師範大學3月2日引進日本富士通AI感測與骨骼辨識處理技術,搭配4台高速攝影機,便能無死角分析選手動作是否標準,「體操員的動作是否標準,如何判定時常造成爭議,」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助理教授翁士航、他是被譽為「世界貓王」唐嘉鴻的恩師,這套系統在他看來,可以協助評審做出較客觀的裁決。 實際測試軟體效果,體操員祺媛在平衡木上做完指定動作後,僅幾秒鐘,3D影像分析便出爐了,包括角度、高度全都數據化、影像化。祺媛說:「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做到了,但數據一看,才發現自己離標準仍有差距。」 另一位體操員湘涵在做動作時不慎受傷,「其實我們在做動作很快,時常不到1秒就結束了,所以受傷當下,我跟在旁觀看的體操員都不覺得有何異樣,但透過運科系統就發現動作差滿多的,一般平面影像沒辦法看得那麼精細。」 受傷對運動選手生涯很致命,但若不能從中學到經驗進而預防更加致命。翁士航認為,透過運科輔助器材回推受傷原因,建立模型,避免犬首重蹈覆轍再受傷。 日本富士通這項運科技術已經作為多場國際體操競賽的評分系統,但是提供他國做測試卻是首次,第一站是台灣。「這套系統清楚將體操員精細快速的動作3D視覺化,」主持國科會擴大運動科學研究能量與成果橋接計畫主持人、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教授陳美燕指出,希望此次與日本合作,讓台灣學界跟教練開拓運科輔助視野。 圖八,國訓中心運科處肩負奧亞運選手運科訓練任務。(圖/獨立特派員) 運科成各國選手標配 「運動員的體能、心理、戰略、智慧等一切,勢必可以達到一定的精準度來進行控管,」翁士航以體操界為例,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導入科技、AI輔助運動員「已經是常態」。 台灣專門支援奧亞運選手的運動科學單位是國訓中心的運科處,運科處長吳柏翰指出,進來中心第一件事是營養教育,尤其量級選手體能消耗量大,食慾旺盛,「加上我們中心伙食很好,選手飲食不正確,容易導致體重失去控制,影響表現。」 圖九,國訓中心情蒐戰情室,蒐集分析各國頂尖選手的技戰術與優劣勢。(圖/獨立特派員) 運科處同時也有運動傷害防護以及力學支援,分析選手動作跟力學理論是否一致。另一項重中之重的認識當然是情蒐。走進2022年底斥資百萬建置完成的情蒐戰情室,有電競等級的電腦配備以及好幾面大尺寸螢幕,並且配有四台攝影機,選手教練看完分析影片後,可以在攝影機前直接演練,比對動作。 「戰情室主要是將情蒐的影片剪輯分析,並且進行力學動作分析,」協助2020東奧柔道項目的情蒐人員張沛騰,本身具資工背景,有時需要自己寫或修改適合本國選手的情蒐軟體。我國柔道好手楊勇緯奪下東奧男子60公斤級銀牌,張沛騰身為情蒐人員,「我覺得與有榮焉,也是這份工作很棒的地方。」 圖十,台灣運動人口少,市場小,難以發展具規模性的運科團隊。(圖/獨立特派員) 台灣運科路的困難 運科輔助愈來愈重要,然而優質人才卻是發展的第一個困難。運動科學需要大量且優秀的資工軟體人才,「但是學生畢業後如果去興盛的半導體業,那就不是七萬、八萬可以解決的,」黃致豪的運科研究都是國科會計畫支持,然而計畫經費與半導體誘人的薪資福利相比,絕對黯然失色。 經費多寡跟運動市場規模息息相關,台灣關注運動競賽的人口少,就連國民運動棒球的門票費用,都難以支撐完整的運科與數據分析團隊,更別提其它運動項目。 立法院1月10日三讀通過「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位階與國訓中心一樣是行政法人,監督機關是教育部,明訂八大業務範圍,「目前國訓中心的運科支援重點在執行面,也就是現場支援執行;未來的運科中心要加強運動科技的研究加值運用,包括研究人才培育。」教育部體育署競技運動組組長藍坤田指出,運科中心特別強化奧亞運選手的支援量能,同時希望產生外溢效果,使非奧亞運的各級運動員也能受惠,達到運動科學普及化目標。 觀念改變是發展運科的另一個困難。「過去台灣運動員的訓練比較傾向師徒制,教練自己從沒有過運動科學輔助的經驗,」陳美燕分析,在此背景下,部分教練不信任運科效能。 對此,國訓中心針對教練定期開設運科課程,「由國訓中心運科人員親自授課,教練必須來聽,並且拿出效益成果與教練選手溝通,」吳柏翰認為,長此以往,整體運科輔助觀念大幅進步。 不過,部分運科輔助的懷疑論者較相信身經百戰的歷練與經驗。本身養成過程沒有運科輔助的柯文明確認為,主觀經驗與客觀科學是相輔相成,沒有衝突。「運科是輔助、是參考,人是變動的,」如果選手因為情蒐系統說該對手出某招數機率有八成而一直等待,不做其它反應,「絕對完蛋。」 「選手以前受傷,只知道冰敷或復健、看醫生,但他不知道為何受傷;藉由科技介入,讓選手清楚知道問題所在,也會更懂得保護自己身體,瞭解自身能力在哪裡、可突破的點在哪裡,」陳念琴認為,主觀經驗與客觀數據都不能偏廢。 張立帆也認為:「從事運科教學的工作者都需要有經驗、有過程,如果只是用數據用科學跟棒球員溝通,沒辦法說服別人。」 (※邱惠恩 鄭仲宏 張智龍 周明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