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政治經濟
主題
慘業紓困來了
台灣進入三級警戒後,雖然是停課不停班,但民眾出門活動減少了,也讓相關產業大受衝擊。五月份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已經呈現大幅衰退。首當其衝的就是住宿、餐飲、零售業、金融保險業,為了解決產業以及勞工的燃眉之急,行政院火速提出2600億特別預算,6月4日展開紓困4.0。跟去年不同的是,紓困的個人不再需要去現場申請,而是直接撥付款項進帳戶、省去群聚申請的風險。 但還是有些族群沒被照顧到,譬如在中小企業打工的時薪族,可能最需要這筆錢度過難關,卻無法申請。還有產業紓困方面,也因為沒有要求企業不得裁員、減薪,最後勞工也可能領不到紓困金。
科學新知
主題
企業AI焦慮
人工智慧AI的應用,已經從以前只在科幻電影上看到的情節,到現在透過 各種不同產業,滲入在你我的日常生活當中。例如不少企業用AI來判別垃圾信件、網路購物推薦商品,甚至可以判斷投資配置、輔助醫學診斷。 根據調查,2019年台灣有86%的員工認為公司需要導入AI,但是只有20%的公司真正著手進行,部分企業老闆與員工對此現象都相當焦慮。理想與實際落差如此巨大的原因是什麼呢?
政治經濟
主題
抗疫悶經濟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影響層面全球發酵,既深且廣。民眾不敢出門,最直接影響的就是觀光與交通運輸業,儘管台灣疫情還在控制範圍內,飯店、旅館的住房率已經掉了三成,甚至五成以上,遊覽車訂單更是跑光光,有業者已經開始放員工無薪假。 而除了觀光、交通產業,受到中國封城的影響,製造業也是重傷。除了中國湖北省至今無法復工,其他復工的城市,也面臨搶人、搶料、搶運具的亂象,預估台商的產能得到第二季才可能恢復五成。 2003年SARS疫情蔓延時,全球經濟損失估計有四百億美元,這次武漢肺炎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可能有SARS的三到四倍。到底這波疫情影響了哪些產業?企業及政府接下來又該做哪些布局?
教育
主題
天蠶變
傳統產業今非昔比, 黑手螺絲變植牙, 不缺外勞缺技術人才, 產學落差太大。 近25年台灣服務業人口大幅成長291萬,製造業僅增加13萬人,很明顯的我們的經濟結構和人才培養少了製造業這塊。獨立特派員實地走訪一些工業區,很多企業抱怨最大的,就是台灣產學落差太大,現在的高職教育著重升學,技能訓練不足,到了技專院校,通識課程太多,實作又太少。台灣專業技能人才斷層,經驗無法傳承,是最大的隱憂。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